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cy、IMA、炎性因子水平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月华 陈志成 +3 位作者 白永成 陈国新 彭赟 李勇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索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蛋白(IMA)及各炎性因子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并经临床确诊的96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 目的:探索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蛋白(IMA)及各炎性因子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并经临床确诊的96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Hcy、IM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各因子与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NSTEMI患者Hcy、IMA及TNF-α、IL-6、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患者Hcy、IMA及TNF-α、IL-6、hs-CRP水平与单支病变组进行比较均有明显增加,而多支病变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与双支病变组进行比较均有明显增加,且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cy、IMA及TNF-α、IL-6、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cy、IMA及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且随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Hcy) 缺血修饰蛋白(ima) 炎性因子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和H-FABP在心源性猝死法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泽磊 王鹏 +5 位作者 尤家斌 岳强 王鹏飞 王晓龙 张楚楠 张国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93-396,共4页
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而如何认定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是法医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临床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 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而如何认定早期急性心肌缺血是法医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临床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结构、功能、临床应用价值及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分析二者是否可作为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检测指标用于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并为今后选择心源性猝死的科研方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源性 综述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氧化损伤情况评估及与血清IMARs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俊华 刘益国 谢铁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氧化损伤情况及其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和清蛋白比值(IMARs)的关系。方法: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及体...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氧化损伤情况及其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和清蛋白比值(IMARs)的关系。方法: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及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检测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氧化损伤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以及清蛋白氧化修饰指标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清蛋白(Alb)、IMAR。结果:(1)抗氧化指标:UAP、NSTEMI、STEACS患者的MPO、MDA、AOPP含量均高于健康者、SAP患者(P<0.05);(2)心肌氧化损伤指标:UAP、NSTEMI、STEACS患者的MPO、MDA、AOPP含量均高于健康者、SAP患者(P<0.05);(3)清蛋白氧化修饰指标:UAP、NSTEMI、STEACS患者的IMA含量以及IMAR比值均高于健康者、SAP患者,Alb含量低于健康者、SAP患者(P<0.05);(3)IMAR与TAS、GSH、SOD含量呈负相关,与MPO、MDA、AOPP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心肌氧化损伤且血清中IMRA异常升高;IMRA与氧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缺血修饰清蛋白 氧化损伤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及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敬 张建军 +3 位作者 李娜 李佳 刘娟 刘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联合测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OPP患者12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1 h内...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联合测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OPP患者12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1 h内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Copeptin、IMA水平。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Copeptin、IMA水平均升高且有显著差异。重度与轻中度患者比较,IMA、Copeptin水平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eptin、IMA水平、重度AOPP并发症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结论早期测定Copeptin、IMA水平在AOPP中毒心肌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浓度高低与病情轻重呈相关性,即病情越重,其含量越高。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和肽素 缺血修饰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振华 颜彦 +3 位作者 王齐兵 王翔飞 钱菊英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5-629,共5页
目的观察急诊胸痛患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胸痛者中的变化情况、其在不同疾病组人群中水平的差异以及对急性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反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4月5日起因“胸闷胸痛... 目的观察急诊胸痛患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胸痛者中的变化情况、其在不同疾病组人群中水平的差异以及对急性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反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4月5日起因“胸闷胸痛”至中山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100例,除外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留取其不同时间送检的血清标本人工测定IMA值。检测前综合所有临床资料将病例分为非缺血性胸痛(nonischemic chest pain,NIC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后者又进一步分成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非ST段抬高心梗(non—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和ST段抬高心梗(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比较不同组人群中血清IMA的水平,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该指标是否能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结果共收集病例100例,血清标本188份,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1~88(64.6±17.3)岁。各组血清IMA水平(ABSU/mL):NICP组(54.1±16.8),AcS组(69.7±15.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组(64.4±11.7),NSTEMI组(68.3±12.9),STEMI组(75.6±15.2),其余4组与NICP组进行组间比较,各组间IMA均值不全相等,其中NICP与其余各组、STEMI与U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最终的出院诊断为标准,由ROC曲线得出IMA诊断ACS的最佳截断值为66.1 ABSU/m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45(0.649~0.841),敏感性71.0%,特异性64.8%。IMA升高的水平与心电图ST—T异常的程度及范围有关(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血清IMA水平升高,可以帮助鉴别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并能反映缺血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早期诊断 生化标志物 缺血修饰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及缺血修饰清蛋白评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朱保月 李敬 +5 位作者 田春辉 刘晓婷 孔繁托 李伟 王岚 王维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2969-2972,共4页
目的研究和肽素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1年12月—2013年2月符合ACOP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0例,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20例,中度中毒组25例,重度中毒组35例;根据有... 目的研究和肽素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1年12月—2013年2月符合ACOP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0例,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20例,中度中毒组25例,重度中毒组35例;根据有无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20例和非MODS组60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时,ACOP患者于入院后2 h内、7 d时抽取静脉血3ml,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肽素及IMA水平。结果入院后2 h内对照组与不同程度中毒患者CK、CK-MB、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和肽素和IM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对照组比较,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和肽素水平升高,IMA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中毒组比较,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和肽素水平升高,IMA水平降低(P<0.05);与中度中毒组比较,重度中毒组和肽素水平升高,IMA水平降低(P<0.05)。入院后7 d时3组患者和肽素和I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 h内和7 d时MODS组较非MODS组和肽素水平降低,IMA水平升高(P<0.05)。ACOP患者中毒程度与和肽素水平呈正相关(rs=0.946,P=0.001),与IMA水平呈负相关(rs=-0.618,P=0.001)。结论联合检测和肽素和IMA对ACOP患者心肌损伤有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损伤 和肽素 缺血修饰清蛋白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广 陈龙聪 +3 位作者 李贤 杨萌 陈萌梦 熊兴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46,156,共4页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检测对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纳米金颗粒和混合巯基自组装于金膜表面上,研制了一种快速检测IMA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同时比较了直接法和抑制法的检测下限。结果表明:直接检...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检测对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纳米金颗粒和混合巯基自组装于金膜表面上,研制了一种快速检测IMA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同时比较了直接法和抑制法的检测下限。结果表明:直接检测法可以检测到393ng/L的IMA,而抑制检测法检测限小于5.0 ng/L。与现有的IMA检测方法相比,SPR生物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好、检测下限低以及检测耗时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混合巯基自组装 缺血修饰白蛋白 纳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紫监 陈敏 +3 位作者 梁晶 张海洋 韩培天 李新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99-150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纳入...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纳入SAP组、UAP组、NSTEMI组、STEACS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心肌酶谱指标、炎症因子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含量。结果:UAP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含量与对照组、SAP组无差异;NSTEMI组、STEACS组的CK-MB、hs-cTn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UAP组、NSTEMI组、STEACS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M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质-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Hcy、IMA含量与CRP、IL-6、MMP9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中Hcy、IMA含量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阶段即出现明显异常,且与炎症因子含量的升高密切相关,Hcy、IMA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修饰白蛋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应用舒血宁及磷酸肌酸钠前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敬 马国营 +4 位作者 彭晔 刘娟 王岩 王维展 王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43-3945,共3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ute sever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SCOP)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影响及其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ASCOP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cute sever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SCOP)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影响及其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ASCOP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入选者治疗前、治疗后6 h、3 d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酶、c Tn I、IMA。结果:治疗前两组IMA显著降低,而心肌酶、c Tn I无明显改变。治疗后6 h,治疗组IMA升高较常规组明显(P<0.05)。两组心肌酶、c Tn I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常规组c Tn I较治疗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心肌酶、IMA恢复正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d c Tn I与治疗后6 h比较明显好转。结论:ASCOP患者早期给予舒血宁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改善中毒性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IMA水平可作为心肌缺血及药物治疗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缺血修饰白蛋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丽艳 刘迪 +1 位作者 吴永华 张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331-3333,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评价。方法:监测急诊稳定型心绞痛(SA)和ACS患者共113例,入院后即刻取血测定IMA及CRP,观察其变化。同时选择76例门诊体检者作对照。经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评价。方法:监测急诊稳定型心绞痛(SA)和ACS患者共113例,入院后即刻取血测定IMA及CRP,观察其变化。同时选择76例门诊体检者作对照。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获得区分SA与ACS最适界值点(cutoff值)。结果:ACS组与对照组、SA组间IMA、CRP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IMA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在最适cutoff值为70.5U/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4%和82.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95.5%和79.2%。CRP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在最适cutoff值为4.905m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6%和87.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78.1%和18.4%。结论:IMA可对急性心肌缺血作出早期诊断,且明显提高对ACS早期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缺血修饰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洁琪 何成毓 +1 位作者 李晓翔 彭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22-432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35例胸痛患者H-FABP、IMA、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按发病时间分为<3h、3~6h、6~12h时段,计算各项指标诊断ACS的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35例胸痛患者H-FABP、IMA、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按发病时间分为<3h、3~6h、6~12h时段,计算各项指标诊断ACS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H-FABP、IMA在<3h时间段诊断ACS的灵敏度分别为40.0%和52.0%,在3~6h时间段的灵敏度分别为53.3%和50.0%,H-FABP联合IMA灵敏度分别为64.0%和75.0%,均优于cTnT(P<0.001),在6~12h段H-FABP与cTnT差异无显著性,IMA灵敏度明显降低。三项指标诊断ACS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IMA对ACS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H-FABP联合IMA可明显提高ACS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CTN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清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强 赵宏宇 +3 位作者 李凤春 李磊 赵敏 臧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671-3673,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对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清蛋白钴结合试验(ACB试验)检测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IMA水平(即ACB值),通过随访观察比较IMA与患者心功能、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心衰组ACB值为(51....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对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清蛋白钴结合试验(ACB试验)检测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IMA水平(即ACB值),通过随访观察比较IMA与患者心功能、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心衰组ACB值为(51.49±6.38)U/ml,非心衰组ACB值为(56.16±6.39)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B值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r=0.619,P<0.001)。死亡组ACB值为(48.47±6.01)U/ml,存活组ACB值为(55.51±6.29)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死亡和存活的最适临界值ACB=50.84 U/ml时曲线下面积为0.826,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82%。经Logistic回归分析,ACB值降低是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24,P=0.046)。结论 IMA水平与LVEF有相关性,IMA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清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氧化应激状态和脂质水平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贝贝 李振华 +1 位作者 胡红玲 胡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05-2208,共4页
目的探索和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总氧化状态和总抗氧化状态及脂质水平。方法测量并对比分析51例COPD患者和4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总氧化状态(TOS)、总抗氧化状态(TAS)、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浓度、血脂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 目的探索和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总氧化状态和总抗氧化状态及脂质水平。方法测量并对比分析51例COPD患者和4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总氧化状态(TOS)、总抗氧化状态(TAS)、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浓度、血脂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结果 COPD组血清I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94±0.31 vs.0.62±0.25,P<0.001),COPD组血清TOS显著高于对照组(6.51±4.85 vs.4.53±3.81m,P<0.05),COPD组血清ox-LDL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5.91±3.61 vs.4.51±2.05,P<0.05)。COPD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6.49±9.60 vs.44.1±0.14,P<0.001)。COPD组与对照组在TAS、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患者血清中IMA,ox-LDL和TOS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增加,而HDL浓度显著降低,COPD患者血清中IMA和ox-LDL增加可能与其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所致机体TOS和TAS失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缺血修饰白蛋白 氧化应激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总氧化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测定法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志晓 王前 +1 位作者 郑磊 包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 目的评价改良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测定方法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84例胸痛病人,其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3例,胸痛对照组41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6h内抽血,用改良钴-白蛋白结合法测定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结果用吸光度大小表示;利用ROC曲线来评价IMA诊断AMI的阀值。结果AMI组IMA吸光度值为(1.195±0.320),胸痛组IMA吸光度为(0.855±0.068),两组差异显著(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47,当阀值为0.906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3.0%,诊断特异度82.9%。结论利用改良方法测定IM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1-亚硝基-2-萘酚 白蛋白-钴结合实验 二硫苏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尚文斌 王金玲 +1 位作者 于希忠 高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性修饰蛋白(IMA)水平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性,为研究糖尿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79例,依据中医学辨证分型分为:血瘀证组34例,非血瘀证组45例。检测患者血清IMA水平,记录并分...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性修饰蛋白(IMA)水平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性,为研究糖尿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79例,依据中医学辨证分型分为:血瘀证组34例,非血瘀证组45例。检测患者血清IMA水平,记录并分析患者IMA水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血压(SBP、DBP)的相关情况。结果与非血瘀证组相比,血瘀证组FBG、HbA1c及IMA水平较高,且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全部病例血清IMA与HbA1c呈正相关关系(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排除BMI、年龄、血TC、TG、HDL-C、LDL-C、SBP、DBP的影响后,血清IMA与FBG、HbA1c未见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IMA水平反映了2型糖尿病瘀血证的征象,可能成为独立于血糖水平以外的血瘀证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 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清蛋白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蕊 张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是血清清蛋白在经历缺血-再灌注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心肌缺血标记物。IMA与过渡金属的结合能力发生改变,例如钴2+(Co2+),所以可通过清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已有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IMA是一种理想的心肌缺血标记物,对... 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是血清清蛋白在经历缺血-再灌注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心肌缺血标记物。IMA与过渡金属的结合能力发生改变,例如钴2+(Co2+),所以可通过清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已有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IMA是一种理想的心肌缺血标记物,对于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清蛋白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树无 邹丹 刘冬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诊老年患者共153例作为病例组,年龄>65岁,入选患者均有胸痛、呼吸困难、或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典型(或不典型)症状的疑似ACS,所有患者在...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诊老年患者共153例作为病例组,年龄>65岁,入选患者均有胸痛、呼吸困难、或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典型(或不典型)症状的疑似ACS,所有患者在就诊即刻、12 h抽血检测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入院后常规查18导联心电图(ECG)、心脏彩色B超、胸部X线、腹部彩色B超和冠状动脉造影。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抽血检测IMA水平。分别评价IMA、cTnI、ECG指标对老年ACS患者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ACS患者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IM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结果 153例病例中,12 h cTnT阳性86例,最终诊断ACS 95例,95例包括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36例、急性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1例、非ACS 58例;来诊即刻IMA对12 h cTnT阳性及最终诊断ACS的敏感度[95.3%(82/86)、96.8%(92/95)]、阴性预测值[92.7%(51/55)、94.5%(52/55)]最高,cTnT即刻的敏感度[26.7%(23/86)、25.3%(24/95)]、阴性预测值[50.8%(65/128)、44.5%(57/128)]很低,ECG对12 h cTnT阳性及最终诊断ACS的敏感度[40.7%(35/86)、41.1%(56/67)]、阴性预测值[52.3%(56/107)、47.7%(51/107)],3个指标联合应用对12 h cTnT阳性及最终诊断ACS的敏感度[98.8%(85/86)、97.9%(93/95)]、阴性预测值[98.1%(50/51)、96.1%(49/51)],在4组中ACS组IMA明显高于非ACS组且有统计学意义,AMI组高于UA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MA在急症患者中对AC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价值很高,对危险分层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接受急症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振良 贾国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接受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接受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n=40,对照组)和序贯治疗组(n=43),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序贯治疗组术前80 mg/d,术后40 mg/d,3个月后20 mg/d。观察术前及术后2、4、6、8、10、12、14 h IMA,术中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序贯治疗组PCI术后血清IMA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明显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显著改善急症PCI患者心肌缺血,对心肌起主要保护作用,并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修饰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国建 孙福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6期483-485,共3页
虽然已有多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用来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不同阶段,但还缺乏一种在心肌坏死前识别心肌缺血的生化标记物,这种标记物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心肌坏死的过程。缺血... 虽然已有多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用来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不同阶段,但还缺乏一种在心肌坏死前识别心肌缺血的生化标记物,这种标记物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心肌坏死的过程。缺血标记物的临床研究很有挑战性,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合适研究人群的选择、最佳判定值的制定、诊断试验的有效进行、心脏特异性的缺乏以及没有针对心肌缺血可参考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缺血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冷血间断和温血连续灌注心肌保护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正升 赵根尚 +3 位作者 王喜明 王寒 何攀 卯甜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6例需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A组术中采用温血连续灌注,B组采用冷血间断灌注。于术前、术中主动脉阻断5、30min,主动脉开放前...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6例需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A组术中采用温血连续灌注,B组采用冷血间断灌注。于术前、术中主动脉阻断5、30min,主动脉开放前,停机后及术后第1、3及5天取静脉血,测定心肌酶谱,通过IMA白蛋白钴结合试验(ACB试验)测定IMA水平,术后监测相关临床指标,比较2种心肌保护方法的效果。结果:主动脉阻断30min、开放主动脉前以及停机后A组IMA(ACB)值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第1、3天心肌酶水平低于B组,第5天A组CK仍低于B组(P<0.05);A组自动复跳率较B组明显升高(χ2=13.200,P<0.001),辅助循环时间和气管带管时间也较B组明显缩短(t=2.406,2.234,P<0.05)。结论:温血持续灌注对心肌保护的效果优于冷血间断灌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血连续灌注 心肌保护 缺血修饰白蛋白 白蛋白钴结合试验 冷血间断灌注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