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料饲粮中添加烟酸对体外瘤胃发酵培养液pH及发酵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欧阳克蕙 张琪 +3 位作者 鲁友友 瞿明仁 熊小文 潘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烟酸对体外瘤胃发酵培养液pH及发酵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275-4-20)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锦江黄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培养底物为高精料饲粮(精粗比85:15)。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培...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烟酸对体外瘤胃发酵培养液pH及发酵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275-4-20)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锦江黄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培养底物为高精料饲粮(精粗比85:15)。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400、800、1200mg/kg烟酸(干物质基础),每组4个重复。在培养0、0.5、1.0、2.0、4.0、6.0、8.0、12.0、18.0、24.0h取样,测定培养液pH及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虽然在培养24.0h时各组的培养液pH无显著变化(P〉0.05),但Ⅲ组在6.0~18.0h显著高于Ⅰ组(P〈0.05);培养24.0h时,与其他各组相比,Ⅲ组显著提高了瘤胃微生物蛋白和氨态氮浓度(P〈0.05),极显著提高了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1),对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和乳酸浓度(P〈0.05)。2)整体上,烟酸对Ⅱ和Ⅳ组培养液pH和发酵参数的影响均较小,但在培养后期(12.0—24.0h),Ⅳ组有降低微生物蛋白浓度的趋势,且在18.0h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3)在培养0—2.0h,随烟酸添加水平的提高,乳酸净生成速率的波动幅度减小;培养液乳酸浓度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57,P〈0.01)。结果提示,高精料饲粮(精粗比85:15)中添加适量烟酸(800mg/kg)可以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增殖,提高微生物蛋白浓度,促进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同时也提高了氨态氮的浓度,抑制了乳酸生成,减小了乳酸净生成速率的波动幅度,最终减缓了培养液pH的下降速率,避免了pH的剧烈变化。稳定了瘤胃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饲粮 烟酸 pH 瘤胃发酵参数 动态变化 体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培养成骨细胞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颜功兴 刘占芳 郦光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123,共5页
将成骨细胞看作是一种均匀、各向同性、不可压缩的粘弹性体,利用标准的线性粘弹性固体模型推导了成骨细胞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矩阵形式,再利用Lagrange方程推导得出了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平衡方程。通过算例,计算得到多孔介质基板上骨细胞... 将成骨细胞看作是一种均匀、各向同性、不可压缩的粘弹性体,利用标准的线性粘弹性固体模型推导了成骨细胞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矩阵形式,再利用Lagrange方程推导得出了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平衡方程。通过算例,计算得到多孔介质基板上骨细胞的位移、速度和应力强度历程。通过自编程序对单向拉伸离体培养成骨细胞装置进行了数值分析和模拟,计算了细胞体的变形、速度以及应力等,为进一步进行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离体培养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傅裕 《肉类研究》 2010年第11期41-46,共6页
体外抗氧化功能评价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本文概述了一些常见的体外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和国内外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点、局限性做了简要归纳总结,同时对抗氧化功能评价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抗氧化功能评价研究提... 体外抗氧化功能评价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本文概述了一些常见的体外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和国内外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点、局限性做了简要归纳总结,同时对抗氧化功能评价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抗氧化功能评价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抗氧化功能评价 化学评价法 生物活性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贝贝 田少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9-54,共6页
为了达到避免亚麻籽油氧化和提高机体消化吸收的目的,通过纳米脂质体包埋技术,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由单因素实验优化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结... 为了达到避免亚麻籽油氧化和提高机体消化吸收的目的,通过纳米脂质体包埋技术,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由单因素实验优化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液p H 6.6、亚麻籽油添加量40%(占大豆卵磷脂、β-谷甾醇和吐温-80总量的比例)、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41 W,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4%,平均粒径为97 nm,平均电位为-3.5 m V,多分散指数为0.226;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的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呈圆球状而且分散均匀;在模拟胃肠液消化过程中,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释放行为分别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和Higuchi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纳米脂质体 乙醇注入-超声法 包封率 模拟胃肠液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