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inverse control of feedback linearization in ballistic correction based on nose cone swinging
1
作者 秦华伟 王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447-2453,共7页
It is a complicated nonlinear controlling problem to conduct a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of rockets.By establishing the aerodynamic correction force mathematical model of rockets on nose cone swinging,the ... It is a complicated nonlinear controlling problem to conduct a two-dimensional trajectory correction of rockets.By establishing the aerodynamic correction force mathematical model of rockets on nose cone swinging,the linear control is realized by the dynamic inverse nonlinear controlling theory and the three-time-scale separation method.The control ability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lso tested and verif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responses of system track the expected curve well and the error is controlled in a given margin.The maximum correction is about±314 m in the lengthwise direction and±1 212 m in the crosswise direction from the moment of 5 s to the drop-point time when the angle of fire is 55°.Thus,based on the dynamic inverse control of feedback linearization,the trajectory correction capability of nose cone swinging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wo-dimensional ballistic correction,and the valid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are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e cone swinging two-dimensional ballistic correction feedback linearization dynamic inverse control three-time-scale separ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FeSnS_(4)/PES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朱俊杰 刘高峰 +3 位作者 洪馨怡 李成才 朱海霖 刘国金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相转化多孔膜材料具有孔洞多、比表面积大等特性,除了被用作分离膜外,还可充当含油废水处理的载体材料,表现出多用途性。本研究提出将金属硫化物Cu_(2)FeSnS_(4)纳米粒子共混于聚醚砜(PES)树脂组成铸膜液,经相转化法制备亲水性良好的PE... 相转化多孔膜材料具有孔洞多、比表面积大等特性,除了被用作分离膜外,还可充当含油废水处理的载体材料,表现出多用途性。本研究提出将金属硫化物Cu_(2)FeSnS_(4)纳米粒子共混于聚醚砜(PES)树脂组成铸膜液,经相转化法制备亲水性良好的PES多孔膜。分析Cu_(2)FeSnS_(4)纳米粒子的基本性能,研究Cu_(2)FeSnS_(4)纳米粒子共混对Cu_(2)FeSnS_(4)/PES膜孔结构和油水分离效能的影响,并基于Cu_(2)FeSnS_(4)纳米粒子的光芬顿特性探究了Cu_(2)FeSnS_(4)/PES膜的通量恢复性能及Cu_(2)FeSnS_(4)/PES膜对亚甲基蓝染料(MB)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u_(2)FeSnS_(4)/PES膜相比于纯PES膜水接触角由80.31°降低到56.52°;渗透通量提高48.2%,达到321.63 L/(m2·h);油水分离率高达97%。经光芬顿处理的Cu_(2)FeSnS_(4)/PES膜通量恢复率高达93%。此外,Cu_(2)FeSnS_(4)/PES膜对MB的降解效率可在9 min内达到99%。该研究为多功能PES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化 多孔膜 PES Cu_(2)FeSnS_(4) 分离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时变气动下双旋飞行器非线性动态逆解耦控制方法
3
作者 李亚峰 唐文桃 +3 位作者 纪毅 范军芳 王伟 张思幸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2-630,共9页
分析双旋飞行器参数快时变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并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尺度分离架构的非线性动态逆解耦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双旋飞行器七自由度多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气动参数不确定性视为归一化扰动,继而将动力学模型分解为滚转通道和俯... 分析双旋飞行器参数快时变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并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尺度分离架构的非线性动态逆解耦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双旋飞行器七自由度多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气动参数不确定性视为归一化扰动,继而将动力学模型分解为滚转通道和俯仰/偏航通道动力学子系统。采用时间尺度分离方法,进一步将俯仰和偏航通道解耦为包含快速和慢速动力学特性的级联子系统。设计了能够精确估计姿态角变化并补偿扰动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引入积分滑模面以增强系统对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的鲁棒性;并据此分别设计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在频率1000 Hz、幅值拉偏±30%气动参数摄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俯仰和偏航过载的平均跟踪误差不大于2%,展现出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飞行器 时间尺度分离 非线性动态逆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锐锐 陈新哲 +3 位作者 向平奥 李勇军 李志娜 李振春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3-1176,共14页
层间多次波压制是目前困扰油气地震勘探的难题之一。为推动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发展,对层间多次波预测及自适应相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共聚焦点技术、地表数据分离法、逆散射级数法、虚同相轴法、Marchenko自聚焦方法等... 层间多次波压制是目前困扰油气地震勘探的难题之一。为推动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发展,对层间多次波预测及自适应相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共聚焦点技术、地表数据分离法、逆散射级数法、虚同相轴法、Marchenko自聚焦方法等备受关注的层间多次波预测方法以及自适应相减法的发展进程,分析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共聚焦点技术中层相关算法相比边界算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但以牺牲计算成本为代价;逆散射级数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多次波预测精度,但是巨大的计算量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地表数据分离法和虚同相轴法虽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但是数据分离过于依赖人工操作;Marchenko自聚焦方法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尚不成熟。自适应相减方法在一次波和多次波非正交情况下的局限性导致了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诞生。在保证层间多次波压制效果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以及实用性,是当前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目前研究热点,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与波形反演、深度学习等方法技术的结合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多次波压制 共聚焦点技术法 地表数据分离法 逆散射级数法 虚同相轴法 Marchenko自聚焦 自适应相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均值和散度逆高斯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5
作者 张露露 黄希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4,共6页
逆高斯回归模型可用于分析正偏态数据,人们通常研究解释变量对其均值参数的影响,但往往忽略了对其散度参数的影响,文章则基于解释变量对均值和散度都有影响的前提,针对联合均值和散度逆高斯回归模型,探讨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问题。M... 逆高斯回归模型可用于分析正偏态数据,人们通常研究解释变量对其均值参数的影响,但往往忽略了对其散度参数的影响,文章则基于解释变量对均值和散度都有影响的前提,针对联合均值和散度逆高斯回归模型,探讨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问题。MM算法在优化问题上具有分离参数、降低目标函数的维度、简化求解过程等优点,将MM算法应用于联合均值和散度逆高斯回归模型,能将多元似然函数彻底分解为一系列一元函数之和,从而绕开了参数估计中的矩阵求逆问题。模拟研究表明,当数据量达到100时就能得到很好的估计效果;实证分析表明,理论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高斯分布 MM算法 参数分离 BOOTSTRA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场分离与延拓的视密度反演 被引量:37
6
作者 徐世浙 余海龙 +2 位作者 李海侠 田钢 杨金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92-1598,共7页
由于目前计算机内存和速度的限制,在对大面积重力资料进行三维密度反演时,已有的反演方法很难奏效.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场分离与延拓的视密度快速反演方法:首先应用场分离的切割法对平面上的重力场进行不同深度层源的切割分离;然后运... 由于目前计算机内存和速度的限制,在对大面积重力资料进行三维密度反演时,已有的反演方法很难奏效.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场分离与延拓的视密度快速反演方法:首先应用场分离的切割法对平面上的重力场进行不同深度层源的切割分离;然后运用大深度向下延拓方法将各层的场延拓至相应的深度;最后反演出各深度层的密度.反演得到的密度是各深度层密度的近似分布,称为视密度反演.本反演方法克服了传统已有方法计算时间特别长、解稳定性差的缺点,在主频1.99 GHz的微机上,反演128×128×10个密度值的计算时间小于20 s,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反演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三维反演 视密度反演 位场分离 位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倾角滤波和预测反演联合分离绕射波 被引量:36
7
作者 朱生旺 李佩 宁俊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0-288,共9页
地震绕射波源于介质非连续性,从地震记录中将绕射波分离出来并进行成像,其结果对研究诸如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这类复杂非均质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对炮集记录进行平面波分解,在地层倾角不大的假设下,反射波和绕射波同相轴在平面波分解剖面上... 地震绕射波源于介质非连续性,从地震记录中将绕射波分离出来并进行成像,其结果对研究诸如碳酸盐岩缝洞储层这类复杂非均质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对炮集记录进行平面波分解,在地层倾角不大的假设下,反射波和绕射波同相轴在平面波分解剖面上存在较大的倾角差异.基于此,我们提出分步进行绕射波分离的方法:(1)利用局部倾角滤波方法将绕射波的较大倾角信息成分分离出来,此时,余下的部分包含有反射波和残留的低倾角绕射波信息;(2)利用频率-空间域预测反演方法从上述含有反射波和残留的低倾角绕射波信息中分离出残留绕射波成分;(3)将两次分离的绕射波信息相加得到最终的绕射波估计.用该方法能够得到相对完整的绕射波信息,有效地克服了靠单一的倾角差异进行绕射波分离时明显损失低倾角信息,从而影响绕射波成像结果横向分辨率这一问题.理论与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射波分离 倾角滤波 预测反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南段地壳厚度重震联合最优化反演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石 郑秋月 徐伟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41-3951,共11页
重力反演方法是研究地壳结构和物性界面起伏的有效地球物理手段之一.本文收集了南北地震带南段67个已有的固定台站接收函数反演的Moho面深度结果,并使用基于EGM2008重力异常模型计算的布格重力异常,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重震联合密度界面反... 重力反演方法是研究地壳结构和物性界面起伏的有效地球物理手段之一.本文收集了南北地震带南段67个已有的固定台站接收函数反演的Moho面深度结果,并使用基于EGM2008重力异常模型计算的布格重力异常,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重震联合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接收函数对台站下方Moho面深度估计作为先验约束,定义了一类评价函数,通过对重力反演算法中尺度因子,平移因子和稳定性因子的最优选择,最小化重力反演结果与接收函数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同化不同地球物理方法获得的反演模型,且通过重震联合反演可以改进由于对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接收函数结果插值可能而引起的误差.本文还通过引入Crust1.0的Moho面深度为初值,同时考虑地壳密度的横向不均匀分布,通过模型之间的联合反演有效改善了地球物理反演模型间的不一致性问题.本文反演得到的最优化Moho面深度模型与已知67个台站位置接收函数模型之间的标准差约1.9km,小于Crust1.0与接收函数结果模型之间标准差为3.73km的统计结果.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同化重震反演结果、精化地壳密度界面模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震联合反演 地壳厚度 多约束反演 异常分离 界面反演 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P-信息嵌入隐藏与它的逆P-推理分离-发现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凤生 于秀清 史开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0-203,232,共5页
逆P-集合(inverse packet sets)是由内逆P-集合X珡F(internal inverse packet setX珡F)与外逆P-集合X珡F珚(oute rinverse packet setX珡F珚)构成的集合对;或者(X珡F,X珡F珚)是逆P-集合。逆P-集合是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内(Can... 逆P-集合(inverse packet sets)是由内逆P-集合X珡F(internal inverse packet setX珡F)与外逆P-集合X珡F珚(oute rinverse packet setX珡F珚)构成的集合对;或者(X珡F,X珡F珚)是逆P-集合。逆P-集合是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内(Cantor set X),改进有限普通集合X得到的。逆P-集合具有与P-集合相反的动态特性。利用逆P-集合给出逆P-信息的概念、逆P-信息嵌入隐藏与嵌入-隐藏定理、逆P-信息的隐藏还原属性特征、逆P-信息嵌入隐藏的逆P-推理分离-发现。利用这些结果,给出逆P-信息嵌入隐藏的逆P-推理分离-发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P-集合 逆P-信息 逆P-推理 推理分离-发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膜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旭梅 吴锋 +2 位作者 吴川 李汉军 黄学杰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34-237,共4页
本文采用倒相法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PVDF HFP共聚物型多孔聚合物隔膜 ,该聚合物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其孔隙率可达 75% ,吸附电解液后增重 4 50 % ,电导率为 10 - 3S/cm 。
关键词 PVDF-HFP共聚物 隔膜 倒相法 锂离子二次电池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非线性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和应用 被引量:51
11
作者 吴媚 符力耘 李维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6-557,共12页
对于陆相沉积环境下的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由于观测信息不准确,如信息重叠、信息缺失和噪音污染,以及岩石物理关系模糊等原因,储层横向预测存在不惟一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基于线性假定的常规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已不适用于复杂隐蔽岩性... 对于陆相沉积环境下的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由于观测信息不准确,如信息重叠、信息缺失和噪音污染,以及岩石物理关系模糊等原因,储层横向预测存在不惟一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基于线性假定的常规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已不适用于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的勘探.本文采用一种非线性储层岩性物性褶积模型,建立波阻抗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多级结构分解和双向边沿子波检测来刻画复杂岩石物理关系;通过Caianiello褶积神经网络实现确定性反演、统计反演和非线性理论三者有机结合;最后联合应用基于逆算子的反演方法和基于正算子的重建算法实现了综合地质、测井和地震波阻抗信息进行高分辨率储层物性参数反演.非线性储层物性参数反演采用多井约束机制和分频反演方式,在陆相和近海油气勘探资料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反演 物性参数 褶积模型 Caianiello褶积神经网络 边沿检测子波 分频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演磁性地层界面的逐步剥离磁场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百民 郝天珧 +3 位作者 徐亚 周立宏 高嘉瑞 袁淑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1-618,共8页
在对前人研究方法总结对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逐步剥离位场反演磁性地层界面的方法,该方法假定位场是由一个等效单位厚度层的等效磁化强度变化引起,通过逐步剥离位场,得到等效单位厚度层的等效磁化强度,进而求取磁性地层的起伏.本... 在对前人研究方法总结对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逐步剥离位场反演磁性地层界面的方法,该方法假定位场是由一个等效单位厚度层的等效磁化强度变化引起,通过逐步剥离位场,得到等效单位厚度层的等效磁化强度,进而求取磁性地层的起伏.本文进行了理论模型计算和野外实例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反演 等效单位厚度层 等效磁化强度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板抓取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呈艺 刘英 +2 位作者 贾民平 肖轶 曹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68-3374,共7页
针对木板抓取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困难的问题,基于七自由度机械臂的几何构型与向量特性,引入机械臂自运动结合位姿分离法求解逆运动学。首先由机械臂关节末端位置向量解得关节变量4和臂型参考平面时的前三个关节变量,再引入臂型角对... 针对木板抓取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困难的问题,基于七自由度机械臂的几何构型与向量特性,引入机械臂自运动结合位姿分离法求解逆运动学。首先由机械臂关节末端位置向量解得关节变量4和臂型参考平面时的前三个关节变量,再引入臂型角对关节0-3的姿态矩阵进行Rodrigues变换求解前3个关节变量;然后通过机械臂关节末端姿态矩阵求解后3个关节变量,并对该机械臂奇异点进行分析;最后以加权构型空间距离函数最小值对应的机械臂关节角作为选定的逆解。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成功率更高、耗时更短、结果精度更高,木板抓取试验成功率高。该方法在冗余机械臂视觉伺服等实时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板抓取 冗余机械臂 七自由度 逆运动学 位姿分离 逆解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波场分离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务祥 周安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4-109,共6页
把相互干涉的波场分开,是VSP数据处理的关键。本文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及偏振特性,首先在频率域提取地层参数,然后在时间域加以波场分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地震勘探 VSP 地震波 波场分离法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对苹果渣多酚的吸附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袁亚宏 蔡露阳 +2 位作者 岳田利 高振鹏 赵旭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9-286,共8页
为分离苹果渣中的多酚物质,研究壳聚糖磁性材料对多酚物质提取的影响。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Fe3O4磁核,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得磁性壳聚糖微球,并进行胺基化改性;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对微球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磁... 为分离苹果渣中的多酚物质,研究壳聚糖磁性材料对多酚物质提取的影响。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Fe3O4磁核,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得磁性壳聚糖微球,并进行胺基化改性;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对微球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磁性微球吸附分离苹果渣多酚的吸附条件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苹果渣多酚工艺参数对多酚吸附率有显著影响,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微球用量>摇床转速>吸附温度;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苹果渣多酚的工艺参数为:微球用量0.25g/mL,吸附温度45℃,摇床转速127r/min,吸附率可达81.58%。壳聚糖与Fe3O4磁性物质相结合,对多酚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对多酚物质进行快速分离,解析后多酚得率可达78.73%。研究结果为磁性材料吸附分离多酚类物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优化 分离 苹果渣多酚 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 反相悬浮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流化床密度的在线测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秀祥 严德崑 骆振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在对气固流化床选煤系统被控对象特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用逆系统控制方法解决具有非线性多变量特点的气固流化床密度控制问题 ,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 ,介绍了流化床密度逆控制系统和方法 。
关键词 气固流化床 在线测控 数学模型 分选密度 非线性 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三分量VSP多种波场分离方法对比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志霞 孙赞东 +2 位作者 白海军 孙文博 张大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本文就VSP波场分离的有效手段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对比了f-k滤波、逐波分离迭代优化和局部参数反演等三种波场分离方法。传统的f-k滤波要求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密,而逐波迭代优化法弥补了传统的f-k滤波的不足,解决了实际资料存在的空间采... 本文就VSP波场分离的有效手段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对比了f-k滤波、逐波分离迭代优化和局部参数反演等三种波场分离方法。传统的f-k滤波要求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密,而逐波迭代优化法弥补了传统的f-k滤波的不足,解决了实际资料存在的空间采样不规则、子波变化等问题,该方法是一个时间域迭代的整体非线性优化方法,但其缺点是需要手工拾取各同相轴的时间。局部参数反演方法是将波场视为矢量,结合三个分量进行反演的矢量波场分离方法。本文通过对速度和偏振角度施加约束条件达到方法优化的目的,实现了上、下行纵横波快速有效反演,得到了与真实波场较好近似的波场信息。通过对A地区的实际资料进行波场分离及VSP-CDP叠加处理,表明局部参数反演的矢量波场分离是一种实用、可靠的波场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VSP 迭代优化 矢量波场分离 局部参数反演 VSP-CDP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斯通利波反演地层渗透率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刚 潘保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7-81,共5页
以渗透性地层的测井声波传播理论为基础,研究斯通利波反演地层渗透率方法。斯通利波计算渗透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受渗透率的影响因素与其它影响因素分离开来。已采用的计算方法有相速度(或慢度)方法、衰减幅度方法;作者使用的方法是结... 以渗透性地层的测井声波传播理论为基础,研究斯通利波反演地层渗透率方法。斯通利波计算渗透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受渗透率的影响因素与其它影响因素分离开来。已采用的计算方法有相速度(或慢度)方法、衰减幅度方法;作者使用的方法是结合相位滞后和衰减变化的测量来计算渗透率。求取渗透率过程有波场分离、正演模拟和渗透率的反演计算3个主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通利波 反演 渗透率 波场分离 传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纺制PEI/PES中空纤维气体分离共混膜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桂娥 许振良 施亚钧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204,208,共4页
采用湿法纺丝工艺纺制了聚醚酰亚胺(PEI)-聚苯醚砜(PES)中空纤维H2-N2和He-N2分离共混膜,得到H2和He的渗透通量及选择性为:JH2=360GPU,αH2/N2=162,JHe=181GPU,αHe/N... 采用湿法纺丝工艺纺制了聚醚酰亚胺(PEI)-聚苯醚砜(PES)中空纤维H2-N2和He-N2分离共混膜,得到H2和He的渗透通量及选择性为:JH2=360GPU,αH2/N2=162,JHe=181GPU,αHe/N2=76.7;研究了芯液组成及其流量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中空纤维膜的结构,讨论了膜制备过程中的相转化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纺丝 中空纤维 气体分离膜 膜结构 PEI P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精度重力方法在深部潜山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新功 张锐锋 +1 位作者 万伟 陈清礼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2-720,共9页
深层地震资料由于受到火山岩体或风化壳盖层的影响,质量品质往往不高,难以识别盖层之下的小规模的潜山构造。而重力勘探技术恰能利用潜山构造与上覆地层存在显著密度差异的特点来识别这种特殊的地质储层。文中以华北油田虎8北潜山构造... 深层地震资料由于受到火山岩体或风化壳盖层的影响,质量品质往往不高,难以识别盖层之下的小规模的潜山构造。而重力勘探技术恰能利用潜山构造与上覆地层存在显著密度差异的特点来识别这种特殊的地质储层。文中以华北油田虎8北潜山构造区为例,在该地区地层密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维重力正演。正演结果表明,深部密度异常体在地表形成的低缓重力异常,与区域或局部背景重力异常场叠加在一起,在布格重力异常曲线上无法识别目标体异常。通过利用高阶导数、滑动滤波等处理方法把异常场从区域场中剥离出来,可发现虎8北潜山目标区存在小规模局部剩余重力高。在地震资料的约束下,根据剩余重力异常的幅值及地层密度差进行密度建模,实现了三维密度反演。反演的结果确定了虎8北潜山的存在,并给出了潜山可能的埋深与规模。证明了三维高精度重力方法在确定深部潜山构造上具有较明显的地质效果,这对于探测深部低速层覆盖之下的潜山构造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勘探 潜山 波场分离 三维正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