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加用中药周期疗法改善IUI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
姚瑶
樊艺
夏敏
王彩霞
|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
0 |
|
2
|
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HSG术后IUI治疗效果分析 |
严永旭
赵夏丽
姜根风
陈思文
洪程程
胡卫华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23 |
1
|
|
3
|
2140例不孕患者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朱娟
马燕琳
黄元华
卢伟英
张毅
黄炜
李崎
羊在家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4
|
联合宫、腹腔镜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失败患者的再评价 |
覃春容
姚吉龙
吴琳琳
|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5
|
评估减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影响 |
刘盼
赵敏英
郭丽娜
孙晓慧
王素改
|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
2018 |
10
|
|
6
|
血清Glycodelin-A水平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作用 |
李美玲
梁元姣
沈涛
邵永
靖俊
姚兵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7
|
肾阳虚型不孕女性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术中补加复方玄驹胶囊的临床疗效 |
陈莉
孙琴
沈涛
许娟娟
姚兵
梁元姣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8
|
195个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因素探讨 |
徐庆阳
彭弋峰
胡卫华
江建
唐静文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3 |
6
|
|
9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最佳时机探讨 |
刘雪双
许玉刚
李清芹
张喜凤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0
|
不同方案对322个夫精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的影响 |
李美玲
梁元姣
姚兵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1
|
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与成功妊娠分析 |
胡彩娥
田正平
陈正勤
何丽霞
|
《华夏医学》
CAS
|
2014 |
3
|
|
12
|
两种促排卵方案在AID助孕的临床观察 |
赵华
覃瑶琴
孙丽君
管一春
李巍巍
王兴玲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11 |
1
|
|
13
|
精子形态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 |
刘文静
刘振娥
丁丽萍
李月梅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 |
3
|
|
14
|
三种促排卵方案对PCOS患者子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
张隆英
高云
|
《浙江临床医学》
|
2017 |
5
|
|
15
|
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
朱丹丹
张立新
陈新萍
|
《浙江临床医学》
|
2017 |
1
|
|
16
|
不明原因不孕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观察 |
何茜冬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 |
1
|
|
17
|
不离心直接上游法优化精子用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
马征兵
闵保华
张永奇
罗亚宁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10 |
0 |
|
18
|
宫腔内人工授精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邢冠琳
王芳
柳胜贤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15 |
0 |
|
19
|
卵泡穿刺结合人工授精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所致不孕 |
林春莲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 |
6
|
|
20
|
药物治疗对提高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后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
苏生
梁宝珠
黄显文
李彩娟
余健伟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