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盟的贸易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动态变迁与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祝树金 邓群飞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8,共7页
采取Lall(2000)按技术水平分组的产品分类标准,分析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动态变化;采用出口技术水平指数衡量了我国与东盟出口品的技术变迁。研究发现,随着自贸区的建设,双边贸易增长迅速,电子电力产品成为主要的贸易产品,呈水平产业内... 采取Lall(2000)按技术水平分组的产品分类标准,分析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动态变化;采用出口技术水平指数衡量了我国与东盟出口品的技术变迁。研究发现,随着自贸区的建设,双边贸易增长迅速,电子电力产品成为主要的贸易产品,呈水平产业内贸易形式;双方贸易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高度迅速上升,与日韩美等国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政策方面,应该重视差异性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贸易品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贸易结构 产业内贸易 技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冯中朝 朱诗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29-34,共6页
将农产品分为六大类,利用Grubel和Lloyd、Azhar和Elliot的方法,依次从规模、水平和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2004—2013年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第一,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10年来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近年... 将农产品分为六大类,利用Grubel和Lloyd、Azhar和Elliot的方法,依次从规模、水平和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2004—2013年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第一,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10年来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但近年来增速趋缓;第二,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很低,其中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较为明显;第三,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总体上所占份额略高,但大部分类别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为主。建议中国应缩小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逆差,强化农产品的水平差异性特征,有选择性地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 垂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研究——对1995-2012年10类商品MS、RCA、TC和IIT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艳 王诏怡 黄苹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5,共10页
根据Lall(2000)提出的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进行商品分类,进而分别测算中国1995—2012年10类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分析表明: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和贸易竞争... 根据Lall(2000)提出的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进行商品分类,进而分别测算中国1995—2012年10类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分析表明: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和贸易竞争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保持传统低技术制成品强大竞争力的同时,部分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基本成功;但商品贸易竞争力仍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优势,且出口商品的产业集中度过高,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应促进各类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抢占其价值链的高端,并在某些中高技术产业重点突破,提高整体贸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结构 出口商品 技术结构 贸易竞争力 国际市场占有率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G-L指数测度及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邵权熙 杨红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884-10886,共3页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愈发重要。通过实证数据分析1993-200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律,明确了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变化趋势等问题。结合实证考察产业内贸易G-L水平测度及优化指数设置,认为在...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愈发重要。通过实证数据分析1993-200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律,明确了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变化趋势等问题。结合实证考察产业内贸易G-L水平测度及优化指数设置,认为在木质林产品贸易总体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优势产品,提高其产业内贸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莹 李二青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45-53,共9页
根据2003—2013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在分析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GL指数和MIIT指数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双边各类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并基于GHM方法对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随后运用... 根据2003—2013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在分析中国-东盟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GL指数和MIIT指数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对双边各类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析,并基于GHM方法对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随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高技术产品 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对中国就业调整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江 卫平 +1 位作者 宋毅 石大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54-62,共9页
选取中-日制造业贸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分析衡量边际产业内贸易A、B和S指数优缺点;其次,选取2001—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平滑调整假说(SAH)在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适用性;最后,分别运用A、B、S指标及其衍生指标测度中-日14个... 选取中-日制造业贸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分析衡量边际产业内贸易A、B和S指数优缺点;其次,选取2001—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平滑调整假说(SAH)在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适用性;最后,分别运用A、B、S指标及其衍生指标测度中-日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比较不同产业就业调整成本的大小。结果表明:平滑调整假说对中-日制造业贸易具有适用性,即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就业调整成本越小,且中、日制造业整体调整成本偏高,尤以纺织业等劳动力或资源密集型产业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制造业贸易 平滑调整假说 边际产业内贸易 就业调整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中韩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灰色关联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玉娟 王慕涵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7,共8页
日本和韩国都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贸易伙伴,但他们与中国的贸易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不同的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加之与中国外交关系的不同,使得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中国与日、韩两国的产业内贸... 日本和韩国都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贸易伙伴,但他们与中国的贸易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不同的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加之与中国外交关系的不同,使得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中国与日、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高于中国和韩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5个影响中日、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按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比较了影响中日、中韩间产业内贸易因素的不同点以及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并进行展望:在中韩自贸区的推动下,中韩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将飞速发展,不久将高于中日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指数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办公室机器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冯琳 魏巍 胥艾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日趋熟悉地掌握和运用区域性贸易组织。通过对3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即G-L指数、MIIT指数、HIIT&VIIT指数的计量研究,对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日趋熟悉地掌握和运用区域性贸易组织。通过对3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即G-L指数、MIIT指数、HIIT&VIIT指数的计量研究,对中国-东盟间贸易的第759类产品,即办公室机器零部件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尽力保持双边就经贸关系所签订协议的持续有效性;中国-东盟第759类产品双边贸易的绩效有所下降;中国在第759类产品的出口中仍然是以价格较低的低端产品为主,中国应尽快实现该产品的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办公室机器零部件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MIIT指数 HIIT&VII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贸易合作的产业内贸易效应:1992-2007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巍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3期59-62,共4页
探讨了中韩两国贸易合作与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系。通过对1992-2007年两国平均关税与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平均关税每降低0.01将导致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0.27。由此得出,... 探讨了中韩两国贸易合作与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系。通过对1992-2007年两国平均关税与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平均关税每降低0.01将导致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0.27。由此得出,在中韩两国贸易合作进程中,随着关税壁垒的不断降低,双边产业内贸易将得到更快的增长,两国贸易合作的调整成本呈长期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贸易合作 产业内贸易 协整检验 GRANGER 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内贸易中的企业行为与贸易政策--基于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德伟 李连芬 《产经评论》 2010年第5期45-53,共9页
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者研究发现,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大量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从而使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建立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对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中的企业行为与贸易政策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研... 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者研究发现,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大量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从而使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建立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对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中的企业行为与贸易政策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寡头垄断企业之间即使在比较优势和报酬递增都不存在的条件下也会互相向对方市场销售商品;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很容易陷入贸易保护的囚徒困境,从而导致双方社会福利恶化。本文认为,政府之间应该加强交往,深化合作,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避免陷入贸易保护的囚徒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囚徒困境 古诺双寡头垄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产业内G-L指数与CA指数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易雪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5,共5页
车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G-L指数)对产业竞争力(CA指数)起着重要的影响:技术密集型产品G-L指数高,CA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G-L指数低,CA指数却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G-L指数与CA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两者却呈... 车辆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G-L指数)对产业竞争力(CA指数)起着重要的影响:技术密集型产品G-L指数高,CA指数却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G-L指数低,CA指数却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G-L指数与CA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两者却呈负相关关系;从时间序列来看,整个产业和每个产品的两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扩大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该产业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及零附件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产业竞争力 G—L指数 CA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孝忠 马春蕊 +1 位作者 肖雪 张雯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3-1221,共9页
基于2002-2021年特色油料的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BI指数和Thom&McDowell指数对葵花籽、芝麻和胡麻产业贸易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我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保障我国特色... 基于2002-2021年特色油料的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BI指数和Thom&McDowell指数对葵花籽、芝麻和胡麻产业贸易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我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的主要形式。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保障我国特色油料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近二十年内,我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且,产业间贸易是产生贸易增量的主要源泉。产业内贸易构成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大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通过对影响产业内贸易因素的实证分析得知,消费偏好差异、产品差异和贸易距离,对特色油料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影响。为提高我国特色油料产业贸易水平,稳定产业间贸易,提升产业内贸易,建议从提高特色油料的国内有效供给水平、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特色油料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综合施策,协调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效衔接,保障我国特色油料产业安全,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油料 特色油料产业 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李思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8,176,共13页
采用G-L指数、BI指数、MIIT指数和VIIT指数,测算了2000-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上较低,但双方半数类别农产... 采用G-L指数、BI指数、MIIT指数和VIIT指数,测算了2000-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上较低,但双方半数类别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量主要源自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的作用也在加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的主要源泉,其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明显增强;中国与沿线各地区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与东南亚、南亚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西亚及埃及、中亚及蒙古、中东欧及西欧则一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相对经济规模、贸易距离、产品差异度、市场对外开放度、外商投资、贸易不均衡、收入不平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均显著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农产品贸易 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秦熠群 金哲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 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且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垂 直型贸易比例较大,水平型贸易份额逐步上升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长春 樊卓怡 郑文文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3,共3页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有一定...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通过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产品技术等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可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利用产业内贸易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增加我国产品的多样性,改善产品结构。发展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指数 竞争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内贸易的计量 被引量:38
16
作者 陈迅 李维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7,共7页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对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回顾了传统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概括和推导出新的计量方法 ,并加以论证 ,进而归纳出当前最优的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对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回顾了传统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概括和推导出新的计量方法 ,并加以论证 ,进而归纳出当前最优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最后 ,结合我国情况予以实证检验 ,并分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计量方法 洛伊德计量法 阿奎诺计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1992—2009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 被引量:34
17
作者 戴永务 刘燕娜 余建辉 《技术经济》 2011年第6期85-91,共7页
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的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Aquino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及Thom&McDowell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2—2009年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 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的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Aquino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及Thom&McDowell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2—2009年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较低,贸易方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增长由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共同引发;产业内贸易方式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产业内贸易 中美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综论(下)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怀亮 闫玉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5,共8页
随着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经济形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文化经济对于提高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各国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结构做出了... 随着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经济形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文化经济对于提高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各国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当代国际文化贸易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从地域上看,当前国际文化贸易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从文化贸易的主体来看,大型跨国媒介集团垄断着当代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从贸易形式来看,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从法律规范的角度看,WTO成为规范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法律文件。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对于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等方面问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 文化贸易 就业 WTO 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肖德 李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1,共5页
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金融服务贸易合作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无论从贸易规模还是国际竞争力方面总体偏低。只有通过推进人民币在&qu... 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金融服务贸易合作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无论从贸易规模还是国际竞争力方面总体偏低。只有通过推进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化进程,注重金融产品创新,培养"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人才,强化互联网金融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带一路”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元 刘冬梅 陈诗波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6,共9页
中国、泰国和越南等均为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近年农产品出口增长显著。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对中、泰、越三国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中、泰、越三国农产品贸易均表... 中国、泰国和越南等均为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近年农产品出口增长显著。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对中、泰、越三国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中、泰、越三国农产品贸易均表现为比较劣势的并不太多,优势和劣势相对存在的产品种类占多数,三国间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对此,本文提出中国一方面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优势农产品种养殖规模;另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和扩大中泰、中越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以及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并重视与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其他GMS国家的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中国 农产品贸易 贸易专业化系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