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武文静 朱思源 +4 位作者 桑星洁 张琴 赵鹏 张海龙 白云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824,共9页
目的:建立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control)组、肺间质纤维化稳定期(IPF)组和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组,每组40只。IPF组小鼠分别于第0、14和28天经气管滴注低剂量... 目的:建立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control)组、肺间质纤维化稳定期(IPF)组和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组,每组40只。IPF组小鼠分别于第0、14和28天经气管滴注低剂量博来霉素(3 mg/kg);AE-IPF组在IPF组基础上,于第56天气管滴注高剂量博来霉素(5 mg/kg);control组于不同时点分别滴注等量生理盐水。实验于首次造模后第57、59、63和70天取材,观察小鼠一般情况、CT影像学变化、HE与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检测小鼠肺功能、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AE-IPF组小鼠出现明显喘息气促,呼吸困难,体重下降;CT影像学显示,IPF组显示斑片状、胸膜下网状模糊影,伴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和小叶内线状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AE-IPF组在IPF基础上,有新出现的磨玻璃阴影和实变影;AE-IPF组小鼠肺功能通气量显著下降(P<0.05),肺指数显著升高(P<0.05),出现急性肺水肿;AE-IPF组小鼠HE、Manson染色改变符合AE-IPF病理表现;AE-IPF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与IL-6质量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不同剂量多次气管滴注博来霉素能够成功建立AE-IPF小鼠动物模型,可为研究AE-IPF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效果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急性加重期 博来霉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干细胞在肺纤维化治疗和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翁冬 王艳阳 +1 位作者 王诺鑫 何志旭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72-880,共9页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肺病,现有疗法仅能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不能逆转纤维化进展乃至治愈该病。对比传统的PF模型与药物筛选系统,多能干细胞衍生的模型和系统可以更好模拟纤维化生理特性及微环境,也...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肺病,现有疗法仅能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不能逆转纤维化进展乃至治愈该病。对比传统的PF模型与药物筛选系统,多能干细胞衍生的模型和系统可以更好模拟纤维化生理特性及微环境,也可为后续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综述基于多能干细胞的PF模型与药物筛选系统的贡献以及治疗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 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秦晓娟 奚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9年12月—2022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RA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 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9年12月—2022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RA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63例。A组给予强的松,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B组和A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0%(55/63)、69.84%(44/63),与A组相比,B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相比,B组较低;两组晨僵时间均比治疗前短,且与A组相比,B组较短;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肺总量及弥散量均比治疗前高,且与A组相比,B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4%(5/63) vs 12.70%(8/63),P>0.05]。结论 活血通络汤可有效缓解RA致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纤维化 强的松 活血通络汤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细胞铁死亡减轻博来霉素诱发的小鼠肺纤维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致琴 吴洁 +6 位作者 秦艺璐 梁舒 左淑飞 张超 高晓 范文强 张志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2-669,共8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L)对博来霉素(BLM)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改善效果,揭示铁死亡参与TPL改善肺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BLM处理组)和实验组(BLM+TPL处理组),每组10只。Day 0,模型组和实验...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L)对博来霉素(BLM)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改善效果,揭示铁死亡参与TPL改善肺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BLM处理组)和实验组(BLM+TPL处理组),每组10只。Day 0,模型组和实验组小鼠气管灌注BLM水溶液(50μL,5 mg/kg),对照组小鼠接受等体积的生理盐水。Day 1起,实验组小鼠开始灌胃TPL悬液(200μL,0.25 mg/kg),每3 d一次,共7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接受等体积生理盐水。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纤维化,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体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及活死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及细胞中目的蛋白表达。结果:TPL处理通过下调肺组织中Ⅰ型胶原(Col 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BLM诱导小鼠肺部纤维化程度(P<0.01);同时,TPL处理可显著上调肺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和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表达(P<0.05),下调转铁蛋白受体1(TfR1)表达(P<0.05),从而抑制BLM诱导的肺部细胞铁死亡和凋亡(P<0.01)。体外研究结果表明,TPL处理可显著抑制肺上皮细胞凋亡(P<0.01),进一步检测发现TPL处理可显著降低BLM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内脂质过氧化(P<0.01),显著上调细胞内GPX4和FSP1蛋白表达(P<0.01),下调TfR1蛋白表达(P<0.05),通过抑制细胞铁死亡来显著降低BLM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凋亡率。结论:TPL可在体内外通过抑制BLM诱导的细胞铁死亡,改善肺部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从而减轻肺小鼠纤维化程度。本研究为临床使用TPL治疗肺间质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肺纤维化 肺间质病变 铁死亡 博来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邢清桦 李松伟 +2 位作者 龚晓红 胡文盈 陆超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0-863,共1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30%、类药性(drug likeness, DL)>0.18,筛选出白芍总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的基因靶点;检索DrugBank、GeneCards、OMIM、TTD、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基因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的基因名转换,收集白芍总苷治疗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获取化合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制作韦恩图;将靶点交集导入到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深入分析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总苷组和托法替布组,通过测定肺脏指数反映肺脏组织的水肿炎症反应,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和踝关节滑膜租住的炎症反应,Masson染色观察肺脏组织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85种白芍总苷的药物成分,根据OB>30%、类药性>0.18,共筛选9种主要成分;从DrugBank、DisGenet、OMIM、TTD和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RA疾病靶点1 625个,肺间质纤维化的疾病靶点1 930个。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分子功能65条目,细胞组分37条目,生物过程350条目和141个富集通路。通过中药-靶点-通路网络图,将Degree排名前十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转录因子Jun(JU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胱天蛋白酶3(CASP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作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关键作用靶点。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关节炎评分和肺脏指数降低;HE染色发现,白芍总苷组的关节和肺脏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Masson染色发现,白芍总苷可减少条索状的纤维化灶,表明白芍总苷不但可治疗RA,还能延缓肺间质纤维化的胶原沉积和减少炎症反应。[结论]白芍总苷通过多种成分作用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细胞分化增殖等方面的多靶点和多通路,通过靶点和通路间的协同相互作用来延缓RA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白芍总苷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纤维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及肺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永琦 李金田 +6 位作者 李娟 魏舒畅 张毅 苏韫 颜春鲁 聂蕾 吴建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水提物、黄芪皂苷对博莱霉素(BLM)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对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黄芪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M模型组、地塞米松... 目的:研究黄芪水提物、黄芪皂苷对博莱霉素(BLM)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对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黄芪阻抑肺纤维化的效应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M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黄芪水提物组、黄芪皂苷组;气管内注入BLM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药物干预,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IFN-γ、IL-4、TNF-α的含量,14天、28天观察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IFN-γ含量降低,IL-4、TNF-α的含量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水提物组、黄芪皂苷组、地塞米松组使大鼠血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IL-4、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黄芪水提物组、黄芪皂苷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微结构观察,模型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微绒毛稀少,核不规则,核染色质凝集粗块状,板层小体减少空泡样变,线粒体明显肿胀,肺泡间隔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胞质内胶原纤维增多;各治疗组均可改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结论:黄芪水提物、黄芪皂苷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及TNF-α含量可能是其阻抑肺纤维化发生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黄芪水提物 黄芪皂苷 细胞因子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戴莉莉 秦斌斌 +1 位作者 陈晓红 祝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64-765,76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三年来我院确诊的25例COPD合并PIF患者的病史、体征、X线胸片、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COPD合并PIF患者多具有较长的吸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三年来我院确诊的25例COPD合并PIF患者的病史、体征、X线胸片、高分辨CT(HRCT)、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COPD合并PIF患者多具有较长的吸烟史,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种病变之间,其肺功能测定多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X线胸片、HRCT兼有两种疾病的特点。结论 尽管COPD和PIF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可以并存,且具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胸部HRCT能提供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HRCT 肺间质纤维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X线胸片 患者 临床研究 合并 结论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NF-α、TGF-β1和IFN-γ 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蔡杰 谭利平 +5 位作者 冯佳 刘冬梅 赵小丹 夏燕 袁林 向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4-897,904,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肺组织形态结构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γ干扰素(IFN-γ)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肺组织形态结构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γ干扰素(IFN-γ)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醋酸泼尼松(激素)组、中药联合激素组。造模后第28天,开始灌胃给药,持续给药28 d后处死。分离出大鼠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以观察形态学改变,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TGF-β1、IFN-γ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TNF-αmRNA、TGF-β1 mRNA阳性细胞率较其他4组明显升高,IFN-γmRNA阳性细胞率较其他4组降低;中药组与激素组、中药联合激素组相比,TNF-αmRNA阳性细胞率降低,IFN-γmRNA阳性细胞率略高;中药组TGF-β1 mRNA阳性细胞率略低于激素组。结论益气养阴方降低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中TNF-α、TGF-β1的mRNA表达及增加肺组织内IFN-γ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TGF-β_1^(223/225)气管内注射制备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健 牛建昭 +3 位作者 王继峰 李彧 Jack Gauldie 贲长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T0002,共4页
目的观察TGF-β1基因过表达诱发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空载体对照组10只,其中对模型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射携带TGF-β1基因腺病毒载体(AdTGF-1β223/... 目的观察TGF-β1基因过表达诱发大鼠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空载体对照组10只,其中对模型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射携带TGF-β1基因腺病毒载体(AdTGF-1β223/225,1×109pfu,0.4 mL),空白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空载体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注射等量的腺病毒空载体。结果一次性肺气管内注射AdTGF-1β223/225可造成肺急性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而对照(腺病毒空载体)并不引起相应的变化。结论肺组织局部分泌的细胞因子TGF-1β可以单独诱发肺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肺纤维化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STAT_1的活化及其依赖性免疫应答基因ICAM-1的表达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贤明 王曾礼 李振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中STAT1(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的活化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博莱霉素(BLM)组和生理盐水(NS)组各25只,气管内分别灌注BLM和NS。用...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中STAT1(signal transducers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的活化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博莱霉素(BLM)组和生理盐水(NS)组各25只,气管内分别灌注BLM和NS。用Western-blot法测定AM中STAT1活化的动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AM的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的表达。结果:NS组中的AM内只有少许STAT1活化,气管内灌注BLM后1d,AM中STAT1的活化即开始显著增高,于第7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28 d后仍高于NS组(P<0.05)。NS与BLM组的AM中表达ICAM-1的细胞数增高的模式,与AM中STAT1活化的模式相同。AM中STAT1活化的程度与AM中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3,P<0.01),而后者又与肺组织炎症的积分呈正相关(r=0.947,P<0.01)。结论:实验性肺间质纤维化大鼠AM中存在STAT1的异常活化,并参与了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大鼠 肺泡巨噬细胞 STAT1 依赖性免疫应答基因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肺络补宗气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TNF-α、CTGF及PDGF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樊茂蓉 韩克华 +6 位作者 王冰 苗青 张琼 樊长征 任培中 张燕萍 徐凤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72-2575,共4页
目的:研究通肺络补宗气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TNF-α、CTGF及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肺络补宗气方,疗程3个月... 目的:研究通肺络补宗气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TNF-α、CTGF及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肺络补宗气方,疗程3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F-β水平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TNF-α、CTGF和PDGF-AA,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肺络补宗气方可能通过下调TGF-β的水平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通肺络补宗气方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毒、虚论述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晓明 张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6-308,共3页
对肺间质纤维化与肺痹的关系进行论述,从毒、虚两方面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因及病机。认为毒损肺络、邪毒顽恶难解、痰瘀胶结、正气损耗是肺痹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关键;脏腑损伤增加毒邪化生,而毒邪内伏可进一步损伤脏腑之正气,... 对肺间质纤维化与肺痹的关系进行论述,从毒、虚两方面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因及病机。认为毒损肺络、邪毒顽恶难解、痰瘀胶结、正气损耗是肺痹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关键;脏腑损伤增加毒邪化生,而毒邪内伏可进一步损伤脏腑之正气,终致毒、痰、瘀、虚互结,病势缠绵,变证丛生。因此,虚、瘀、痰、毒是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肺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莱霉素诱发大鼠肺纤维化时肺内间质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祖德 张月娥 +3 位作者 陈忠年 徐元鼎 张秀荣 王新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3-96,共4页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Q520图象分析仪对大鼠气道内注入博莱霉素A5后肺内间质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半定量分析。发现在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有一组间质细胞增生,这些细胞在来源、形态、功能、免疫标记等方面关系密切,可能起源...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Q520图象分析仪对大鼠气道内注入博莱霉素A5后肺内间质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半定量分析。发现在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有一组间质细胞增生,这些细胞在来源、形态、功能、免疫标记等方面关系密切,可能起源于同一种原始间叶细胞,有的可以相互转化,故可归入一个组织器官纤维化反应细胞群,反映该细胞群功能状态最敏感的标记为Dm。因此:在实验性肺纤维化模型中检测Dm的动态变化,可为评估致纤维化药物的肺部毒性和抗纤维化药物的筛选等研究提供一种十分敏感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肺纤维化 间细胞 博莱霉素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 被引量:17
14
作者 关天宇 焦扬 孙海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1000-1001,共2页
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喘憋为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肺间质性疾病。由于其病因的多样,发病机制的复杂,临床有效治疗方法的欠缺,肺间质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喘憋为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肺间质性疾病。由于其病因的多样,发病机制的复杂,临床有效治疗方法的欠缺,肺间质纤维化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中最富挑战性的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也渐成热点,文章旨在通过对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病名、病机以及治疗的阐述,为进一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及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思路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病机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的肺气虚证大鼠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珺超 宋康 +2 位作者 陈君峰 鲁建锋 夏永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和免疫学指标,评价以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构建的肺气虚大鼠模型。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各24只,复制BLMA5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模型,两组均于造模后每天给予生理... 目的:通过观测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和免疫学指标,评价以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构建的肺气虚大鼠模型。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各24只,复制BLMA5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模型,两组均于造模后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测动物一般表现并记录体质量变化,分别于第7、14、28d处死8只大鼠,依次收集大鼠血清和肺组织。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泡炎分度、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分级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IgG含量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精神疲惫,活动量减少,行动迟缓,食量减少,体质量增幅减轻,与气虚的证候特点符合。(2)模型组大鼠早期肺组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次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期以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3)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gG表达在各时期呈逐渐下调趋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4的表达在各个时期呈增高趋势,而IFN-γ的表达在各时期呈逐渐下调趋势,并且IFN-γ/IL-4比值在各时期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正常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肺纤维化为病理基础构建肺气虚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虚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双黄连-病毒唑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发荣 魏克强 +1 位作者 石军年 李作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2-86,共5页
气管灌注博莱霉素建立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 ,次日或第 15天腹腔注射川芎嗪 -双黄连 -病毒唑 ,采用 L owry法和 MDA- TBA比色法及日本岛津 UV- 12 0 - 0 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胶原蛋白和过氧化脂质含量 ,并对动物体重... 气管灌注博莱霉素建立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 ,次日或第 15天腹腔注射川芎嗪 -双黄连 -病毒唑 ,采用 L owry法和 MDA- TBA比色法及日本岛津 UV- 12 0 - 0 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胶原蛋白和过氧化脂质含量 ,并对动物体重、存活率、肺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给药第 2 8天 ,测定川芎嗪 -双黄连 -病毒唑组肺组织胶原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比给药第 14天时分别降低了 37.1%和 33.0 %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炎性细胞、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 ;动物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双黄连-病毒唑 肺间质纤维化 大鼠 作用机理 药物治疗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过程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晓晔 周妍 +2 位作者 刘卫青 李胜歧 赵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在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IPF)病理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方法:实验组小鼠35只气管内注射BLM,对照组2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于12h,1,14d,实验组于12h,1,3,7,14,28d处死... 目的:探讨在博莱霉素(BLM)致小鼠肺间质纤维化(IPF)病理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在肺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布。方法:实验组小鼠35只气管内注射BLM,对照组20只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于12h,1,14d,实验组于12h,1,3,7,14,28d处死,右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3次,灌洗细胞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左肺病理切片亦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另分别取两组小鼠各5只,3d后处死,取肺组织原代培养细胞行p65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在BLM诱导的IPF病理过程中,NF-κB在肺间质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肺泡内及肺间质内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病程早期较强,随着病程的进展表达强度减弱。实验组BAL细胞核p6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气管内灌入BLM后1d,p65表达强度明显高于12h、3,7,14,28d;实验组肺组织培养细胞p65平均积分光密度(aiOD)值为462.04±152.25,对照组为1.03±0.37(P<0.05)。结论:NF-κB在IPF病理的早期阶段,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作用。NF-κB不仅在BAL细胞中,而且在肺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在IPF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博莱霉素 肺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肺纤维化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新华 夏永良 +2 位作者 王真 朱渊红 许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6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参麦注射液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1表达的定量分析,明确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BL...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参麦注射液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1表达的定量分析,明确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BLMA5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造模方法,随机将72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博莱霉素模型组、丹参组、丹参合参麦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分别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注射液、丹参合参麦注射液,各组分别于第7、14、28天各处死6只大鼠,依次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取肺病理标本。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第28d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测量第7、14、28天的TGF-β1吸光度,以及ELISA酶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第7、14、28天的TGF-β1含量。结果:经丹参和丹参合参麦注射液干预后,大鼠的纤维化和肺泡炎均较模型组轻,丹参合参麦组比丹参组更轻(P<0.05)。丹参组和丹参合参麦组的肺组织免疫组化TGF-β1平均吸光度、肺泡灌洗液的TGF-β1的含量均较模型组低(P<0.01),其中第14天丹参合参麦组较丹参组更低(P<0.05)。结论:以丹参合参麦为代表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肺纤维化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降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曙 代华平 +1 位作者 王同德 班承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71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的187例IIP患者,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118例(IPF组),除IPF外的其他类型IIP 69...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的187例IIP患者,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118例(IPF组),除IPF外的其他类型IIP 69例(nIPF-IIP组)两个亚组,其中nIPF-IIP组包括NSIP 30例,COP 29例;RB-ILD 10例。对照组68例,为男38例,女30例。收集患者及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BALF及血清中I型前胶原(PCI)、Ⅲ型前胶原(PCⅢ)、人上皮细胞衍生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人γ干扰素诱导的蛋白-10(IP-10)的含量,对所测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PF患者组及nIPF-IIP组的BALF和血清中PCⅢ含量(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ALF:4.65±0.06,2.90±0.40 vs.1.31±0.16,均P<0.05;血清:11.49±0.98,3.37±0.16vs.1.98±0.09,均P<0.05)在IPF患者组升高尤为明显。而3组间BALF和血清中PC I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ALF中ENA-78含量(ng/mL)在IPF组和nIPF-IIP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17.85±0.44,18.89±0.45 vs.14.86±0.63,均P<0.05;),但在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39)。而BALF中IP-10含量(ng/mL)在IPF组和nIPF-IIP组均较对照组降低(0.25±0.01,0.21±0.01 vs.0.35±0.03,均P<0.05),且在nIPF-IIP患者的降低幅度较IPF患者大(P=0.040)。BALF中ENA-78含量与IP-10含量负相关(r=-0.378,P=0.02)。而血清ENA-78及IP-10变化不明显。结论:IPF患者较nIPF-IIP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胶原代谢异常;IPF和nIPF-IIP患者肺脏的血管生成活性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 趋化因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BALF中IL-6、TNF-α、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章琳 杨渭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结合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其治疗IPF的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前、治疗后12周和24周的老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结合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其治疗IPF的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沙利度胺联合强的松治疗前、治疗后12周和24周的老年IPF患者BALF中IL-6、TNF-α、TGF-β1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24周肺功能和胸部高分辨CT的变化情况,并与20例单独应用强的松的老年IPF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沙利度胺组患者BALF中IL-6、TNF-α、TGF-β1的表达在治疗后12周、24周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肺功能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BALF中IL-6、TNF-α、TGF-β1的表达在治疗后12周、24周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肺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沙利度胺组治疗总有效率68%、胸部HRCT总吸收率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0%、胸部HRCT总吸收率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能是通过降低老年IPF患者BALF中IL-6、TNF-α、TGF-β1的表达,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延缓了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老年人 特发性肺纤维化 细胞因子 IL-6 TNF-α TGF-Β1 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