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机混驾环境下交叉口自动驾驶车辆轨迹优化
1
作者 秦雅琴 刘小云 +3 位作者 刘拥华 张森 谢济铭 赵仕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解决现有信号控制交叉口场景中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CAV)轨迹优化方法计算量大,模型难以求解,以及人机混驾冲突对CAV车辆轨迹产生的负面影响,构建两阶段异步轨迹优化模型,在给定信号时序和CAV已知周围车辆的轨... 为解决现有信号控制交叉口场景中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CAV)轨迹优化方法计算量大,模型难以求解,以及人机混驾冲突对CAV车辆轨迹产生的负面影响,构建两阶段异步轨迹优化模型,在给定信号时序和CAV已知周围车辆的轨迹信息的情况下对CAV纵向轨迹进行优化;采用滚动优化算法动态求解轨迹优化模型,在每个时间步长确定未来时域内的车辆最优轨迹,提高轨迹优化模型的求解速度;基于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同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人工驾驶车辆和混合交通的运行性能,随着CAV渗透率的提高,自动驾驶车辆、人工驾驶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停车次数和车辆延误均呈下降趋势,且自动驾驶车辆数量越多,人工驾驶车辆在交叉口通行效率受益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自动驾驶车辆 交叉口 轨迹优化 混合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环境下信号交叉口车辆轨迹重构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涛 马玉琴 +2 位作者 刘梦 姚志洪 蒋阳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8-1157,共10页
车辆轨迹数据提供了大量的时空交通流信息,可用于各类交通研究.传统车辆轨迹模型多以人工驾驶环境为研究对象,普遍未考虑由常规车(RV)、网联人工驾驶车(CV)以及智能网联车(CAV)组成的混合交通流的影响.为解决该问题,构建智能网联环境下... 车辆轨迹数据提供了大量的时空交通流信息,可用于各类交通研究.传统车辆轨迹模型多以人工驾驶环境为研究对象,普遍未考虑由常规车(RV)、网联人工驾驶车(CV)以及智能网联车(CAV)组成的混合交通流的影响.为解决该问题,构建智能网联环境下信号交叉口全样本车辆轨迹重构模型.首先,介绍并分析智能网联环境下城市道路交叉口处车辆组成及排队通过情况;然后,构建城市道路混合交通流轨迹数量估计模型,并针对前后车的排队情况提出虚拟车的概念,用于估计不同车辆的交通状态;最后,设计数值仿真实验分析交通流密度和网联车渗透率对模型的影响,并基于NGSIM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轨迹重构模型的数量误差和位置误差均随着交通流密度和网联车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如交通流密度由20 veh/km增大至50 veh/km的过程中,模型数量误差和位置误差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最大误差分别不超过6.88%和8.02 m;与网联人工驾驶车渗透率相比,智能网联车的渗透率对模型结果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跟驰模型 交通波理论 智能网联车 混合交通流 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人车冲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裴玉龙 杜小敏 沈威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为探究和定量分析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采集3个信号交叉口的人车冲突视频数据,利用T-Analyst标定人车轨迹并计算冲突指标(PET),采用85%位累计频率曲线法划分人车冲突等级;从人、车、路及环境特征中选取10个因素作为变量,构建... 为探究和定量分析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采集3个信号交叉口的人车冲突视频数据,利用T-Analyst标定人车轨迹并计算冲突指标(PET),采用85%位累计频率曲线法划分人车冲突等级;从人、车、路及环境特征中选取10个因素作为变量,构建Ordered Probit模型,以确立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并通过边际效应定量分析不同显著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行人闯红灯情况、年龄、行人交通量、人行道占用情况、人行道起点终点、车辆速度变化及车流量是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显著因素,相较于各自参考量,行人闯红灯、车辆加速通过冲突点、人行道起点及老年人造成严重冲突的概率分别增加8.2%,5.9%,5.1%,4.4%;相较于低流量的交通流,较高流量的车流和行人交通流使得严重冲突的概率分别增加3.7%,2.5%,但人行道占用使得严重冲突的概率下降6.8%。研究结果可为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交叉口 行人安全 人车冲突严重度 Ordered Probit模型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影响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晓明 邵春福 聂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7,109,共7页
为量化行人交通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行人-机动车冲突点处的行人行为特征和人车运行规律,并描述了行人成群到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利用车队分析法建立冲突点车辆通行能力模型,并且利用实测数据标定模型参数,为计算行人影... 为量化行人交通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行人-机动车冲突点处的行人行为特征和人车运行规律,并描述了行人成群到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利用车队分析法建立冲突点车辆通行能力模型,并且利用实测数据标定模型参数,为计算行人影响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提供了分析依据。模型计算的冲突车流通行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效绿灯时间内冲突点处人车冲突的平均次数。模型计算通行能力总体上低于HCM 2000方法,结果随行人流量增加而呈现的下降趋势渐趋平缓。模型建立在冲突点运行规律基础之上,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研究为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配时设计与交通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交叉口 通行能力 行人机动车冲突 车队分析法 行人行为 间隙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交叉口行人延误计算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靖 陈志芳 马晓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88-2591,2604,共5页
为了准确评价连续流交叉口行人过街服务水平,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对其行人延误进行了研究。针对连续流交叉口三种行人过街设计模式,根据行人流到达离散的特性,对不同行人流向(包括直行和对角穿行)的延误进行建模。利用VISSIM仿真对模型... 为了准确评价连续流交叉口行人过街服务水平,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对其行人延误进行了研究。针对连续流交叉口三种行人过街设计模式,根据行人流到达离散的特性,对不同行人流向(包括直行和对角穿行)的延误进行建模。利用VISSIM仿真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其偏差均小于3%。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了车辆需求、行人需求、斜穿交叉口行人比率对三种模式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行人过街模式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和行人流量均较小的情况;穿插式行人过街模式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和行人流量较大的情况;而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虽然被选为最优的情况较少,但其对于流量和流向比例变化的敏感最低,适用于交通需求波动性较大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交叉口 行人过街 人均延误 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控交叉口提前右转机动车与行人冲突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永恒 张虎 +1 位作者 曲昭伟 曹宁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6-903,共8页
针对在信号交叉口提前右转且无信号控制的条件下,直右混行车道上右转车受直行车阻挡的问题,根据混行车道上交通流特性,确定了交叉口信号周期内提前右转机动车无法进入右转弯道的阻断时间,结合行人流上游所受的信号控制方式,解析了机动... 针对在信号交叉口提前右转且无信号控制的条件下,直右混行车道上右转车受直行车阻挡的问题,根据混行车道上交通流特性,确定了交叉口信号周期内提前右转机动车无法进入右转弯道的阻断时间,结合行人流上游所受的信号控制方式,解析了机动车与双向行人的冲突过程,计算了冲突中机动车与行人的通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提前右转方式下右转车与行人的延误模型.案例计算与分析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际调查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当机动车流量小于350 pcu/h,机动车对行人通行影响较小,而当机动车流量大于350 pcu/h,行人与机动车的竞争冲突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 提前右转 行人 机动车 延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行人专用相位安全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袁黎 葛兴 雷智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90,共6页
为评估信号交叉口行人专用相位实施的效果,探讨路口实施行人专用信号的可行性,兼顾路口交通安全与效益指标,建立安全效益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车流与行人交叉口发生冲突的机理,引入行人间距的概念,定义行人的列冲突当量及行冲突当量,建立... 为评估信号交叉口行人专用相位实施的效果,探讨路口实施行人专用信号的可行性,兼顾路口交通安全与效益指标,建立安全效益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车流与行人交叉口发生冲突的机理,引入行人间距的概念,定义行人的列冲突当量及行冲突当量,建立交叉口人车期望潜在冲突模型;并依据事故损失来计算单位车流、行人停车延误时间成本和个人平均生命价值,估算单位人车期望冲突量成本,最终建立路口整体安全效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车道流量、路口行人流量及车流右转比是影响路口实施行人专用相位的效益的显著因素;人车冲突成本、行人停等延误成本及车流停车延误成本是评估路口实施行人专用相位的效益的主要衡量指标。实例表明,应在行人流量较高或车流右转比较大的路口实施行人专用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交叉口 行人专用相位 人车冲突 行人间距 交通安全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路匝道附近的交叉口交通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戴世强 雷丽 董力耘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8,共6页
考虑高架路匝道附近的交叉口交通流问题.所采用的模型是经修正的一维管流交通流模型,在运动方程中引入了弛豫项.基于该模型,对上海市内环线的武宁路匝道附近的交通流进行了案例分析,着重对主干道上的右转车辆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所... 考虑高架路匝道附近的交叉口交通流问题.所采用的模型是经修正的一维管流交通流模型,在运动方程中引入了弛豫项.基于该模型,对上海市内环线的武宁路匝道附近的交通流进行了案例分析,着重对主干道上的右转车辆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当符合.分析表明,右转车辆对主干道的“挤压”效应是引起某些交叉口交通拥塞的重要原因,而设置在繁华路口的高架路匝道加剧了这种拥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路 匝道 交叉口 交通流 一维管流交通流模型 弛豫项 右转车辆干扰效应 数值模拟 交通拥塞 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交叉口行人过街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安实 宋浪 +1 位作者 王健 杨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1,共8页
为解决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冲突问题,考虑行人与机动车在冲突点为寻找间隙穿越的交替穿插的抢行博弈过程,重新设计行人过街信号相位方案,提出人车搭接相位行人过街模式;考虑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给出两种行人过街模式的信号控制策... 为解决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冲突问题,考虑行人与机动车在冲突点为寻找间隙穿越的交替穿插的抢行博弈过程,重新设计行人过街信号相位方案,提出人车搭接相位行人过街模式;考虑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给出两种行人过街模式的信号控制策略;构建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等价变换,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显示:常规交叉口处于高饱和状态时,两种行人过街模式下平行流交叉口分别降低了73.8%、50.3%的车均延误,故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效益更优;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与不考虑行人过街模式相比,交叉口车均延误仅增加0.6~3.8 s·pcu-1.研究成果可为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信号配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过街 非线性规划 平行流交叉口 移位左转 非常规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会突发事件疏散路径动态路段行程时间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孝宽 宫建 曹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2-706,共5页
为了建立奥运会突发事件疏散路径动态路段行驶时间模型,在对现有路阻函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疏散车流特点与车流波动理论适用条件的匹配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由上游的非拥挤部分路段的行驶时间和下游交叉口排队部分的行程时间构成的,基于... 为了建立奥运会突发事件疏散路径动态路段行驶时间模型,在对现有路阻函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疏散车流特点与车流波动理论适用条件的匹配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由上游的非拥挤部分路段的行驶时间和下游交叉口排队部分的行程时间构成的,基于车流波动理论的动态路段行程时间模型,并应用实例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车辆 运输路线 交叉口 动态路段行程时间 车流波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叉口机动车与行人冲突概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家军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为了量化道路交叉口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冲突,阐述了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冲突的条件,选取机动车车头时距分布函数、行人穿越机动车临界间隙及行人占用冲突区域时长作为影响冲突概率的3个关键参数;应用摄影测量原理建立了行人数量与行人... 为了量化道路交叉口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冲突,阐述了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冲突的条件,选取机动车车头时距分布函数、行人穿越机动车临界间隙及行人占用冲突区域时长作为影响冲突概率的3个关键参数;应用摄影测量原理建立了行人数量与行人占用冲突区域时长的函数关系;比较了一定数量行人条件下,行人穿越机动车临界间隙与行人占用冲突区域时长的大小;分析了多排行人同时占用冲突区域的情形;建立了不同构型分布的行人与机动车交通冲突概率模型.通过具体实例求得了二者冲突概率的具体数值.结果表明,随着行人流量的增加,冲突概率呈上升的趋势,符合交通流运行的实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冲突概率 摄影测量原理 交叉口 机动车 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的行人信号提前建模 被引量:2
12
作者 曲昭伟 曹宁博 +3 位作者 陈永恒 白乔文 康萌 陈明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8-544,共7页
在行人到达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交通波理论建立行人信号提前(LPIs)计算模型.通过统计多交叉口的行人到达位置,并考虑人行横道几何尺寸和行人密度的影响,建立行人到达分布模型.经检验,模型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的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76和0... 在行人到达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交通波理论建立行人信号提前(LPIs)计算模型.通过统计多交叉口的行人到达位置,并考虑人行横道几何尺寸和行人密度的影响,建立行人到达分布模型.经检验,模型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的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76和0.71.在行人到达分布模型的基础上,计算行人的最大排队长度,并利用交通波模型建立行人释放时间模型.建立考虑转弯车辆运行时间的LPIs计算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现有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根据人行横道长度、宽度和行人密度确定更合理的LP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信号提前(LPIs) 信号交叉口 到达位置分布 人车冲突 人行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模拟方法解决步行街人车混流区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琴 李伟 +1 位作者 胡成 丁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9期21-26,共6页
在分析城市步行街及其周边存在人车混行、人员密度高、通行效率低、潜在的危险大的基础上,笔者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沈阳市中街步行街的一个人车混行的交叉路口,实际勘察了十字路口道路格局、车流、人流状况,测量、估计通过路口的人... 在分析城市步行街及其周边存在人车混行、人员密度高、通行效率低、潜在的危险大的基础上,笔者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沈阳市中街步行街的一个人车混行的交叉路口,实际勘察了十字路口道路格局、车流、人流状况,测量、估计通过路口的人数、流量,根据获得的数据,对不设置交通信号灯、设置信号灯、建设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几种情况进行模拟,得到各种情况下的通行效率,并对不同的过街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终选择过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安全和效率的多种因素,包括地域、人流量、路口宽度、周边交通等因素,用较小的经济投入取得最大的通行效率。文中的模拟采用EXODUS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街 人车混流 步行人流模拟 交叉路口 通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路多车型车流的无信号交叉口等待延误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家军 王炜 陈峻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90,共5页
选择支路车流为多车型的无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建立等待延误模型。假定主路车流的到达规律服从泊松分布及支路车流的穿越行为遵从可接受间隙理论,运用概率论和排列组合,分析多车型车流的排队构形,计算支路车流穿越主路车流单个间隙的... 选择支路车流为多车型的无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建立等待延误模型。假定主路车流的到达规律服从泊松分布及支路车流的穿越行为遵从可接受间隙理论,运用概率论和排列组合,分析多车型车流的排队构形,计算支路车流穿越主路车流单个间隙的概率,获得支路车流穿越主路车流单个间隙的均值,建立单位时间内支路车流的等待延误计算模型。通过选取模型中的参数数据,用MATLAB编程描述支路车流等待延误与主路车流流量、支路车流不同构形及支路车流不同排队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为符合无信号交叉口实际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可接受间隙理论 多车型 等待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过街路口行人违反交通法规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钱宇彬 刘浩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9-122,共4页
为了解在不同类型二次过街路口行人违反交通法规闯红灯的违法率,找出二次过街路口不同参数对行人违法率的影响,从而找出降低路口行人违法率的对策,保障路口行人交通安全和人车流畅通,本文选取上海市5种类型的二次过街路口调查行人... 为了解在不同类型二次过街路口行人违反交通法规闯红灯的违法率,找出二次过街路口不同参数对行人违法率的影响,从而找出降低路口行人违法率的对策,保障路口行人交通安全和人车流畅通,本文选取上海市5种类型的二次过街路口调查行人往路口的违法率。通过分析调查数据,行人在路口一次穿越车道数为2-7,两次穿越车道总数为6-12,违法率随车道数的增加而降低。在红灯等待时间90s之内,行人违法率随等待时间的丁}高呈一定的下降趋势。红灯等待时问在90-150s之间,行人违法率没有确定的规律。安全岛、引导护栏、中继信号灯等漫施具有明显降低行人违法率的作用。根据二:次过街路口设置安全岛、引导护栏、中继信号灯、车道数以及是否从路边穿越5个影响因素的安全评价系数之和建立综合安全评价系数,得到行人在二次过街路口违法率随综合安全评价系数的增大而降低。研究表明,完善和优化二次过街路口的设施参数可以降低路口行人违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通运输安全工程 二次过街 违法率 行人 过街设施 放行规律 车道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人车交互运行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国华 邓亚娟 +2 位作者 韩海 马荣国 卢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为了确定过街设施的形式,分析了十字信号交叉口行人步行速度及机动车排队净空间距、转向车头时距等交通运行特性,通过对人车冲突行为调查与分析,构建了行人过街可插间隙选择概率模型.以人车交互运行特性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双向6车道行人... 为了确定过街设施的形式,分析了十字信号交叉口行人步行速度及机动车排队净空间距、转向车头时距等交通运行特性,通过对人车冲突行为调查与分析,构建了行人过街可插间隙选择概率模型.以人车交互运行特性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双向6车道行人正向前进、避让、侧向前进和机动车停车线前慢启动跟驰、停车线后转向跟驰、目标车道选择规则,引入了人行横道处行人和机动车冲突判定选择规则,将行人过街规则和机动车通行规则进行了叠加,构建信号交叉口人车交互运行元胞自动机模型.以主主相交的双向6车道十字信号交叉口为例,分析了采用行人过街专用信号相位和立体过街设施形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当交通量不小于4 500 pcu·h-1、右转车比例不小于70%、信号周期不小于90 s、左转相位绿信比不小于50%、行人流量不小于2 700人·(h·m)-1时,应采用立体过街设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过街 信号控制交叉口 人车交互运行 元胞自动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非交互的交叉口右转机动车行为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7
作者 倪颖 辛榴燕 龙柯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94-1003,共10页
为准确刻画交叉口机非交互行为、准确模拟右转机动车轨迹,在充分考虑非机动车群组特征和右转机动车驾驶人动态多步决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认知过程建立驾驶人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控制执行的行为模型,并通过改进社会力模型进行仿真实现与... 为准确刻画交叉口机非交互行为、准确模拟右转机动车轨迹,在充分考虑非机动车群组特征和右转机动车驾驶人动态多步决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认知过程建立驾驶人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控制执行的行为模型,并通过改进社会力模型进行仿真实现与模型评价.研究成果可为二维仿真平台的构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拟人化驾驶提供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转机动车 非机动车群 机非交互 行为建模 交通流仿真 交叉口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人机混驾交通流速度控制策略建模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旭 胡帅 金宏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97-1709,共13页
为分析人机混驾交通流下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AV)速度控制策略对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影响,构建了考虑驾驶员对行车信息获取不确定性的人工驾驶车辆交叉口通行决策模型。提出考虑前车速度影响的自动驾驶速... 为分析人机混驾交通流下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AV)速度控制策略对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影响,构建了考虑驾驶员对行车信息获取不确定性的人工驾驶车辆交叉口通行决策模型。提出考虑前车速度影响的自动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构建信号交叉口连续型元胞自动机更新规则,通过引入不同CAV渗透率、道路饱和度、控制区长度参数,研究CAV速度控制策略对信号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AV能显著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且车流通过交叉口区域的延误显著降低;同时速度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还受控制区长度的影响,呈现出随着控制区长度的增加,车均延误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速度控制 元胞自动机 混合交通流 车联网 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钩形转弯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浪 胡晓伟 +1 位作者 杨滨毓 安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为提升平行流交叉口的运行效率,消除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将钩形转弯的概念引入到平行流交叉口设计中,给出非机动车过街控制策略,并结合机动车通行和行人过街,将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优化模型中。考虑信号相位相序、绿灯时长、... 为提升平行流交叉口的运行效率,消除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将钩形转弯的概念引入到平行流交叉口设计中,给出非机动车过街控制策略,并结合机动车通行和行人过街,将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优化模型中。考虑信号相位相序、绿灯时长、周期时长、左转非机动车待行区容量、非机动车清空时长、车道平衡等约束条件,以机动车通过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线性规划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两步过街和优化设计解决了左转非机动车安全过街问题,是平行流交叉口非机动车过街设置的有效替代设计方案;在低高两种流量场景下,相对于常规设计,两步过街分别降低了35.02%、55.52%的机动车延误,优化设计分别降低了42.71%、65.60%的机动车延误;两步过街会造成左转非机动车延误大幅增加,不适用于左转非机动车流量较高的场景;常规设计机动车最大通过量受直行机动车流量和左转非机动车流量的影响最为严重,说明消除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对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作用显著,有助于推动绿色出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左转非机动车 线性规划 平行流交叉口 钩形转弯 行人过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影响的信号交叉口右转车辆跟驰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福禄 张斐然 +2 位作者 郭永青 刘攀 郭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探究在不同场景下行人对信号交叉口右转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采用无人机采集信号交叉口视频录像,通过视频分析技术提取信号交叉口右转车辆跟驰数据,提出考虑行人过街平均流率影响的右转车辆优化速度函数,构建不同场景下基于行人影响的... 为探究在不同场景下行人对信号交叉口右转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采用无人机采集信号交叉口视频录像,通过视频分析技术提取信号交叉口右转车辆跟驰数据,提出考虑行人过街平均流率影响的右转车辆优化速度函数,构建不同场景下基于行人影响的信号交叉口右转车辆跟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保守驾驶员为避免人车冲突会先减速后停车,等待20 s可放行约27人;激进的驾驶员选择在过街行人间隙强行穿越人行横道,穿行前平均速度由13.8 m/s降至8.3 m/s,穿越完成后加速离开,速度波动较小,符合实际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右转弯跟驰模型 视频分析 右转车辆 信号交叉口 行人影响 优化速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