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保当煤矿地质建模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1
作者 王小勇 白喜成 +4 位作者 刘随强 李志勇 徐吉丰 麻银斗 李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三维地质建模促进了煤矿智能化发展,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维地质建模中插值方法对建模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利用地面钻孔数据信息,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最小曲率、径向基函数插值和简单克里金4种方法对各... 三维地质建模促进了煤矿智能化发展,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维地质建模中插值方法对建模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利用地面钻孔数据信息,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最小曲率、径向基函数插值和简单克里金4种方法对各层面海拔高程进行空间插值,进行交叉验证,以MAE、MRE和RMSE评估插值精度,确定煤矿建模中最优插值方法。结果表明:M1、M3和M4煤层界面最优插值方法为简单克里金,M2煤层界面插值方法简单克里金与最小曲率法结果表现相当,MRE检验指标表明,简单克里金插值精度为M4>M3>M2>M1,M3和M4煤层结果MRE分别为0.013%和0.014%,M2和M1结果MRE分别为0.183%和0.274%,M3和M4煤层界面插值精度显著优于M2和M1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 多方法对比 交叉检验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96
2
作者 邓建新 单路宝 +1 位作者 贺德强 唐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34,共7页
文章介绍了数据缺失的现象、概念、出现的领域以及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数据缺失机制和数据缺失模式;综述了目前缺失数据常用的处理方法:加权法、删除法、统计学插补法以及机器学习插补法,并综合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最后提... 文章介绍了数据缺失的现象、概念、出现的领域以及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数据缺失机制和数据缺失模式;综述了目前缺失数据常用的处理方法:加权法、删除法、统计学插补法以及机器学习插补法,并综合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针对高维数据的缺失处理、复合缺失数据特征的处理、新领域的缺失数据处理将是未来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数据 处理方法 单一插补 多重插补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插值法在大尺度长系列降雨插值中的比较和改进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喜峰 周祖昊 +2 位作者 贾仰文 李玮 牛存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共3页
针对降雨空间插值结果影响流域水循环模拟问题,以松花江流域为例,在深入探讨距离平方反比法(RD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DRDS法,并与RDS法进行了交叉检验比较。结果表明,DRDS法为常用几何方法中精度最高、效果较好的最佳插值方法。
关键词 空间插值 大尺度 长系列 几何方法 RDS 降雨插值 DRDS 比较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貌地形图等高线内插DEM算法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潇 谭衢霖 +1 位作者 王浩宇 胡吉平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6期111-115,共5页
对复杂地貌条带地形图进行了等高线矢量化,利用5种典型的插值方法生成DEM,探讨基于等高线插值生成DEM不同算法的精度并评价生成的DEM的质量。结果表明,IDW算法生成的DEM精度较高,且在其上提取的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吻合度较好,分层设色... 对复杂地貌条带地形图进行了等高线矢量化,利用5种典型的插值方法生成DEM,探讨基于等高线插值生成DEM不同算法的精度并评价生成的DEM的质量。结果表明,IDW算法生成的DEM精度较高,且在其上提取的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吻合度较好,分层设色图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的真实地形。TIN精度仅次于IDW,但此方法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快速的一种算法。自然邻域法的精度与TIN相近,高于样条函数法;kriging插值算法精度最差,不宜在复杂地貌区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貌地形图 等高线 内插方法 DEM 精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任意象限直线和圆弧插补原理研究与轨迹仿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宏伟 孙文磊 +1 位作者 祁文军 何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4-176,共3页
通过研究数控机床逐点比较插补法原理,分析了四个象限中直线和圆弧插补时的偏差计算公式和进给脉冲方向的特点。利用直线斜率绝对值相等原则,总结出了跨任意象限直线插补计算原理;利用动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弧半径的关系,总结出了适用于... 通过研究数控机床逐点比较插补法原理,分析了四个象限中直线和圆弧插补时的偏差计算公式和进给脉冲方向的特点。利用直线斜率绝对值相等原则,总结出了跨任意象限直线插补计算原理;利用动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弧半径的关系,总结出了适用于跨任意象限圆弧的插补计算原理,并给出了任意圆弧与坐标轴交点个数与分段的计算方法;最后依据上述原理和方法,利用VB编写程序分别模拟了跨任意象限直线和圆弧插补的运动轨迹,并输出插补每步的计算结果,有助于更直观的理解逐点比较插补法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点比较法 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的数据插值与曲线拟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勃 代彩红 于家琳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9,共6页
介绍了多种插值方法与曲线拟合方法,对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在所需波长间隔上的照度值进行内插运算,包括这些方法的模型建立、参数计算及误差分析过程。得到了效果较好的插值方法及分段普朗克曲线拟合模型,其中拟合模型较好地体现了光谱... 介绍了多种插值方法与曲线拟合方法,对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在所需波长间隔上的照度值进行内插运算,包括这些方法的模型建立、参数计算及误差分析过程。得到了效果较好的插值方法及分段普朗克曲线拟合模型,其中拟合模型较好地体现了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的灯丝发射率及灯壳的光谱透射比。最终结果的相对偏差接近国家级计量院提供标准灯的最佳不确定度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 插值法 曲线拟合函数 相对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数控系统基准脉冲直线插补速度及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范希营 郭永环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1,共3页
基于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原理,将最小偏差法和半步偏差法有机地结合,提出新型基准脉冲插补的基本原理及流程图。与逐点比较法相比,各轴输出脉冲均匀,工件表面质量提高;减少插补次数,使数控系统插补速度提高30%以上;插补误差减小,插补精... 基于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原理,将最小偏差法和半步偏差法有机地结合,提出新型基准脉冲插补的基本原理及流程图。与逐点比较法相比,各轴输出脉冲均匀,工件表面质量提高;减少插补次数,使数控系统插补速度提高30%以上;插补误差减小,插补精度提高一倍,而成本却不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点比较法 直线插补 速度 精度 性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的路面三维重构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郝雪丽 孙朝云 +1 位作者 李伟 呼延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03-2307,共5页
为给道路养护部门提供直观的养护决策依据,采用红外线激光器和面阵3D相机实现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信息的快速采集,提出针对道路表面三维数据去噪效果良好的双相标准差滤波算法;提出邻近加权平均插值算法与空间积分算法,实现路面三维数据... 为给道路养护部门提供直观的养护决策依据,采用红外线激光器和面阵3D相机实现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信息的快速采集,提出针对道路表面三维数据去噪效果良好的双相标准差滤波算法;提出邻近加权平均插值算法与空间积分算法,实现路面三维数据的恢复和路面三维模型的构建;采用Matlab与VC++混合编程高效、准确地实现路面的三维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路面三维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较高;三维重构系统鲁棒性高、可移植性及可视化效果较好,可为道路养护决策提供直观、有效、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三维重构 结构光 面阵3D相机 双相标准差滤波 邻近加权平均插值 空间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中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泽水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46-56,共11页
提出一种新的广义最小偏差法,给出了它的标准形,并对此方法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广义最小偏差法对判断矩阵进行排序不但可行而且有效.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广义最小偏差法 最小偏差法 判断矩阵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实用的插补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斌 李卫京 杨世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31-433,共3页
基于计算机数控系统中逐点比较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插补算法。对该算法原理进行了详尽研究,并由数学方法导出了直线插补递推公式,进而分析了插补速度及插补精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一方法。它适用于在平面上对直线、圆弧及其它... 基于计算机数控系统中逐点比较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插补算法。对该算法原理进行了详尽研究,并由数学方法导出了直线插补递推公式,进而分析了插补速度及插补精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一方法。它适用于在平面上对直线、圆弧及其它二次曲线的轨迹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数控 插补算法 改进逐点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直线逐点比较法插补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巫德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8-139,共2页
通过对逐点比较法的研究,在逐点比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逐点比较法的新算法。此算法不但具有误差小,而且计算简明直观,插补速度快等优点。
关键词 数控 插补 逐点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论直线的逐点比较法插补 被引量:9
12
作者 苏秀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在目前的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数控技术课程有关教材中 ,关于直线的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只总结出了起点在原点的直线、在采取终点坐标绝对值形式条件下的插补计算方法。本文则归纳出了该类直线在采取终点坐标代数值形式下的插补计算方法 。
关键词 逐点比较法 直线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的数控插补仿真教学软件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司马中文 赵玉刚 张海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1-23,共3页
基于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开发了基于Delphi的数控插补辅助教学软件,可对任意直线和圆弧进行插补计算,并实时动态显示走刀插补轨迹,生动直观,满足了教学演示、实验培训等需要。
关键词 逐点比较法 数控插补 教学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正偏差特性的快速圆孤插补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61,共3页
基于最小偏差插补算法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一种新的圆孤插补递推算法 ,该方法算法简单 ,执行速度快 ,且具有正偏差特性。
关键词 圆孤插补 最小偏差法 数控系统 正偏差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制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母模的检测
15
作者 陈捷 毕林丽 +2 位作者 赵密 左锋 王欣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木制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母模的检测除表面纹理符合要求,无结构性缺陷外,主要检测结果的公称值偏差和标准编差要符合标准规定。且有足够的标准面面积。通过对样块母模的检测证明标准制定合理,平均值偏差和标准偏差符合木制作表面粗... 木制件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母模的检测除表面纹理符合要求,无结构性缺陷外,主要检测结果的公称值偏差和标准编差要符合标准规定。且有足够的标准面面积。通过对样块母模的检测证明标准制定合理,平均值偏差和标准偏差符合木制作表面粗糙度特性,样块母模的检测为面积法检测木制件表面粗糙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制件 表面 粗糙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正偏差特性的快速圆弧插补算法
16
作者 张春良 《机电工程》 CAS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基于最小偏差插补算法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一种新的圆弧插补递推算法 ,该方法算法简单 ,执行速度快 。
关键词 快速圆弧插补算法 正偏差特性 数控机床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椭圆圆弧插补算法的探讨
17
作者 刘晓翠 张育恺 +1 位作者 张晓燕 孙秀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在圆弧逐点比较插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经济型数控机床的椭圆逐点比较插补算法.该算法对一般的逐点比较法进行了改进,在插补过程中只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减少了数据的处理时间,解决了终点判别问题和自动过象限问题.
关键词 逐点比较法 椭圆插补 象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插值计算法和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结合的MPPT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传宇 房俊龙 +3 位作者 王泉宇 佟伟光 带劲 庞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2-57,共6页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点(MPPT)算法的不足,基于插值计算法和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结合,提出了改进算法。该算法有效克服了传统MPPT算法中存在的误判与震荡现象,并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跟踪速度,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MPPT...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点(MPPT)算法的不足,基于插值计算法和变步长滞环比较法结合,提出了改进算法。该算法有效克服了传统MPPT算法中存在的误判与震荡现象,并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跟踪速度,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MPPT控制算法的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插值计算法 滞环比较法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线插补的进给方向判断新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聂建成 吴竹溪 +1 位作者 肖洁 吴铁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4,共3页
在传统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中,进给方向的判断依赖于直线所在象限。因而在实现插补时,需先判断其象限,然后按对应算法进行插补进给。这使得直线插补判别过程繁杂,尤其对横跨多象限的直线,更需要进行象限转换。其实,象限仅是直线在坐标系... 在传统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中,进给方向的判断依赖于直线所在象限。因而在实现插补时,需先判断其象限,然后按对应算法进行插补进给。这使得直线插补判别过程繁杂,尤其对横跨多象限的直线,更需要进行象限转换。其实,象限仅是直线在坐标系中的直观表现形式,而起点与终点坐标才是决定直线所在位置的关键。为此,首先基于直线斜率的存在性,对四个象限中的直线重新分类。然后基于终点坐标与起点的坐标差值法,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建立了通用的进给方向判断新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点比较法 直线插补 进给方向 向量运算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点比较法的渐开线插补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方圣 魏修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34,38,共6页
在基于逐点比较法提出了一种渐开线插补方法,推导了渐开线插补公式,通过插补误差分析给出了误差控制方法,并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插补算法与误差计算,运行结果显示插补渐开线与理论渐开线吻合性好,精度控制方便,算法稳定可靠。
关键词 渐开线 插补 逐点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