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O的SOx标准强化对亚洲地区船舶用燃料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锦玉 闫玉玲 +1 位作者 宋官龙 史春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90-1795,1801,共7页
针对MARPPOL公约附则Ⅵ中SOx标准的实施,简单介绍了MARPPOL公约、MARPPOL公约附则Ⅵ中的SOx标准及其应对方法,简述了船舶用燃料及其制造流程。应对SOx标准的方法有使用符合标准的燃料、船舶上搭载洗涤设备、使用以LNG为主的替代燃料、... 针对MARPPOL公约附则Ⅵ中SOx标准的实施,简单介绍了MARPPOL公约、MARPPOL公约附则Ⅵ中的SOx标准及其应对方法,简述了船舶用燃料及其制造流程。应对SOx标准的方法有使用符合标准的燃料、船舶上搭载洗涤设备、使用以LNG为主的替代燃料、双燃料发动方式等。亚洲地区高硫船舶用燃料的使用率较高,强化的标准对亚洲地区的影响大于对欧美的影响,因此分析了MARPPOL公约附则Ⅵ中的SOx标准强化对亚洲地区船舶用燃料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事组织 硫质量分数 船舶用燃料 MARPPOL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人海洋系统的国际法规制与我国的因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丹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80,共12页
无人海洋系统国际规制的难点体现在无人海洋系统自身法律地位界定、主权豁免、航行(或飞越)权等多个领域,而国际海事组织(IMO)无人船国际造法则代表着该领域的规则变革。无人海洋系统国际法规制困境,不仅因为无人海洋系统触及海洋治理... 无人海洋系统国际规制的难点体现在无人海洋系统自身法律地位界定、主权豁免、航行(或飞越)权等多个领域,而国际海事组织(IMO)无人船国际造法则代表着该领域的规则变革。无人海洋系统国际法规制困境,不仅因为无人海洋系统触及海洋治理的多个治理维度,而且因为其规制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规则碎片化和国际话语权不均等特征。我国未来应从加强无人海洋系统完善海洋治理能力、推进国际和国内法治建设三个层面予以因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海洋系统 海洋治理 国际法规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事组织 中国因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卜淑霞 顾民 +1 位作者 鲁江 王田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8,共7页
鉴于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工作组正在制定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文章首先编制了参数横摇第一层和第二层薄弱性衡准的计算程序,其中采用解析稳态解法求解横摇响应,并给出了衡准中关键参数即波浪中稳性高变化的计算方法;其... 鉴于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工作组正在制定参数横摇薄弱性衡准。文章首先编制了参数横摇第一层和第二层薄弱性衡准的计算程序,其中采用解析稳态解法求解横摇响应,并给出了衡准中关键参数即波浪中稳性高变化的计算方法;其次以国际标模C11集装箱为例详细分析了参数横摇衡准的计算过程,同时分析了横摇阻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衡准方法的一致性及程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横摇 薄弱性衡准 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 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船桥系统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郑荣才 杨功流 +1 位作者 李滋刚 汪顺亭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综合船桥系统是实施船舶导航和控制的集成系统,它通过相互连接以集中使用来自工作站的传感器信息、命令或控制以提高操作人员管理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在分析了国际海事组织对综合船桥系统的定义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外综合船桥... 综合船桥系统是实施船舶导航和控制的集成系统,它通过相互连接以集中使用来自工作站的传感器信息、命令或控制以提高操作人员管理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在分析了国际海事组织对综合船桥系统的定义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外综合船桥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状况,研究了世界船舶工业的形势、我国船舶配套设备的现状和国外主要综合船桥系统厂家的产品性能及市场份额,提出了发展国产综合船桥系统应采用的途径,对综合船桥系统的在国际船舶市场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船桥系统 船用设备 国际海事组织 市场前景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水域航行规制的国际法问题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伟芳 黄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4,共10页
为保障极地航行安全、保护极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国际海事组织自本世纪初开始启动专门适用于极地水域的航行立法进程。2017年1月1日生效的《极地水域营运船舶国际规则》作为第一个适用于南北两极水域并具有强制性质的国际规则,在极地水域... 为保障极地航行安全、保护极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国际海事组织自本世纪初开始启动专门适用于极地水域的航行立法进程。2017年1月1日生效的《极地水域营运船舶国际规则》作为第一个适用于南北两极水域并具有强制性质的国际规则,在极地水域航行治理中具有里程碑的价值。该规则强化了船旗国的履约义务,包括极地船舶认证、船舶建造标准及环境保护责任等方面,将对全球航运业和北极航道海事管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作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不仅需要主动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对极地水域航运的治理进程,更应重点关注相关国际规则在国内的履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事组织 极地规则 航行安全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的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爽 赵颖磊 +1 位作者 张琨琨 李路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6-244,共9页
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计划制定一套强制性船舶营运能效(碳排放强度)国际机制,与现有强制性船舶设计能效机制互为补充。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船舶营运能效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为相关国际机制的构建带来... 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计划制定一套强制性船舶营运能效(碳排放强度)国际机制,与现有强制性船舶设计能效机制互为补充。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船舶营运能效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为相关国际机制的构建带来巨大挑战。文中通过构建带有年份虚拟变量的碳强度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了对不同时期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特征的量化,包括总体分布的位置、尺度与偏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国际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目标为导向的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实证分析表明,该评级机制能够引导国际海运业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碳强度目标,同时对船舶个体营运能效表现的波动具有鲁棒性,为科学评价船舶营运能效水平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运能效 温室气体减排 碳强度 评级机制 国际海事组织(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德全 乐美龙 李钢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4,119,共6页
利用国家经济竞争阶段理论,分析总结国际航运中心的演变规律,提出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并指出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最终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的构成要素,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证据推理... 利用国家经济竞争阶段理论,分析总结国际航运中心的演变规律,提出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并指出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最终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的构成要素,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证据推理法对伦敦、香港、上海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上海知识型航运业务还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水平远低于伦敦、香港的结论。此外,还提出了上海建设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学 知识型 航运中心 证据推理法 海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运黑碳排放的国际治理:现状、挑战与制度构建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雪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1-54,共14页
黑碳属于短期气候强迫因子,具备温室效应物质和大气污染物质的双重属性,对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危害极大。来自国际海运船舶的黑碳排放是导致北极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应当而且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北极理... 黑碳属于短期气候强迫因子,具备温室效应物质和大气污染物质的双重属性,对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危害极大。来自国际海运船舶的黑碳排放是导致北极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应当而且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北极理事会等机构对黑碳减排的立法与实践的尝试,形成的是碎片化、约束力弱、框架性的国际海运黑碳法律治理现状。国际海事组织与北极理事会等应当牵头制定“北极海运黑碳减排协定”,并将其作为统筹相关制度的基础,辅之以扩大排放控制区等措施。可通过“俱乐部”式的运行机制和设置权利与义务的方式保障协定的执行力,构建北极海运黑碳排放国际治理体系,最终实现黑碳减排与绿色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北极海运 气候变化 北极理事会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涂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和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龚晅威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介绍了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对船舶涂料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分析了船舶涂料行业执行这些要求的要点和难点,为船舶涂料生产企业的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和控制提供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船舶涂料 有毒有害物质 石棉 防污活性物质 香港公约(拆船公约) 国际海事组织(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安全文化建设途径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伟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对国际海运安全文化建设及其得失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剖析 ,据此提出了建设我国产业安全文化的宏观途径。指出强制性推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宣传教育应贯穿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两者须同步进行。强调安全文化建... 对国际海运安全文化建设及其得失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剖析 ,据此提出了建设我国产业安全文化的宏观途径。指出强制性推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宣传教育应贯穿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两者须同步进行。强调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系统和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事组织 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 产业 国际海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敏感海域和特殊区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旭红 蔡存强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
为了减少航运活动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国际海事组织分别提出了基于MARPOL公约的"特别区域"和"特别敏感海域"的两个概念,以对一些需要特别保护的海域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进行保护。在对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背景和法律... 为了减少航运活动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国际海事组织分别提出了基于MARPOL公约的"特别区域"和"特别敏感海域"的两个概念,以对一些需要特别保护的海域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进行保护。在对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背景和法律依据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两种保护区域的申请标准和程序,及相关的保护性措施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对比研究,并就目前这两种保护海域最新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应积极推行国际公约及法规来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特别敏感海域 特殊区域 对比 相关的保护性措施 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 国际海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海事劳工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12
作者 王国华 孙誉清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
为研究我国按《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标准应对严格的港口国监督(Port State Control,PSC)检查问题,对新加坡有关船员的法律和政策进行梳理,并与公约中所要求的缔约国责任和义务进行比较.在新加坡实施公约的具体措... 为研究我国按《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标准应对严格的港口国监督(Port State Control,PSC)检查问题,对新加坡有关船员的法律和政策进行梳理,并与公约中所要求的缔约国责任和义务进行比较.在新加坡实施公约的具体措施基础上分析其履约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借鉴立法、合理利用三方专门委员会、合理调整行政权力格局等立法和决策建议,为公约在我国的适用和海员法立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事劳工公约 海员 法律适用 海事 国际劳工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船舶低碳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51
13
作者 郑洁 柳存根 林忠钦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02,共9页
近年来,船舶航运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规制船舶环境污染和降耗减排的国际公约及相关规划文件相继出台,且标准和规范日益严苛,绿色低碳已成为船舶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国际海事组织碳减排初步战略... 近年来,船舶航运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规制船舶环境污染和降耗减排的国际公约及相关规划文件相继出台,且标准和规范日益严苛,绿色低碳已成为船舶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国际海事组织碳减排初步战略的基础上,阐述了挪威、日本、英国在绿色船舶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了国外在政策引导、技术方向、国际合作等方面促进绿色船舶发展的共性优势。结合国内绿色船舶发展情况,从强化政府主导、制定国家和行业层面的绿色船舶发展规划,布局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船舶替代燃料的市场化应用进程,实施开放合作、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引领国际行业发展三方面就我国绿色船舶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船舶 国际海事组织 碳减排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洋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基于实证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曦笛 张海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102,共14页
在全球海洋治理进程中,“政府间”机制的局限性凸显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价值。既有实践表明,非政府组织正在广泛地承担海洋研究与管理、政策游说、产业发展与治理能力建设以及公众教育等工作,并已成为实现全球海洋“善治”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全球海洋治理进程中,“政府间”机制的局限性凸显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价值。既有实践表明,非政府组织正在广泛地承担海洋研究与管理、政策游说、产业发展与治理能力建设以及公众教育等工作,并已成为实现全球海洋“善治”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直接参与和间接推动两种路径,非政府组织活动同国家及国际组织形成了协同与监督并存的互动模式,深刻地影响全球海洋治理的走向。我国在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时,应当充分重视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警惕非政府组织的“政府化”趋势和“垄断”现象对国家海洋权益的威胁,着力发展适于我国现实的“公私协同”海洋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非政府组织 国际造法 海洋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敏感海域制度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勇平 许蓉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1-165,184,共6页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强、航运增多,海洋环境污染也随之加重,成为全球性难题。对此,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特别敏感海域"概念。特别敏感海域制度的提出、认定标准、设立程序、保护措施及发展现状各有特点。特别敏感海域制度与...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强、航运增多,海洋环境污染也随之加重,成为全球性难题。对此,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特别敏感海域"概念。特别敏感海域制度的提出、认定标准、设立程序、保护措施及发展现状各有特点。特别敏感海域制度与特殊区域制度、海洋保护区制度相比,各有异同和利弊。在中国的南海海域和渤海海域,有必要建立特别敏感海域,克服一些难点之后,将非常有益于相关海域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敏感海域 国际海事组织 渤海海域 南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