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驱动下R&D投入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乾润 布娲鹣·阿布拉 +1 位作者 陈俊科 李敬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6,共7页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强化R&D经费配置,催生双边棉产品贸易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强化R&D经费配置,催生双边棉产品贸易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科教与创新环境、区域经济合作、空间距离5大项指标共同作用,从不同程度对双边棉产品贸易产生影响;(2)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R&D投入、区域贸易协定、跨境人民币结算极大地促进了双边棉产品贸易增长;(3)R&D投入对双边棉产品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R&D投入强度每增加1%,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将显著提高2.520%。本文研究对于提升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r&d 丝绸之路经济带 棉产品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溢出与R&D竞争、合作的激励问题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卫民 陈继祥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在AJ模型的基础上,将技术溢出率作为内生变量。当政府采用平衡预算后,企业依次决定均衡R&D水平、溢出率和产量。如果企业共同决定R&D水平和外溢率,则可以避免技术共享中的“囚徒困境”问题。但是,在创新组织的选择中,社会福利... 在AJ模型的基础上,将技术溢出率作为内生变量。当政府采用平衡预算后,企业依次决定均衡R&D水平、溢出率和产量。如果企业共同决定R&D水平和外溢率,则可以避免技术共享中的“囚徒困境”问题。但是,在创新组织的选择中,社会福利与企业利润之间存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 内生溢出 补贴 合作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了R&D效率吗?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运陈 逯东 宫义飞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5,共7页
文章以我国2008~201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对R&D效率的影响。针对R&D活动中主要存在的业务流程风险和管理层机会主义风险,本文从业务流程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层面控制两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内部控制如何提高... 文章以我国2008~201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对R&D效率的影响。针对R&D活动中主要存在的业务流程风险和管理层机会主义风险,本文从业务流程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层面控制两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内部控制如何提高R&D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内部控制执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R&D效率,使企业的R&D投入更被市场所认可,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研究表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水平是提升R&D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管理层机会主义 研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外部R&D战略的互补性与替代性研究——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克寅 宣勇 池仁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共9页
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R&D战略的互补性与替代性,考察企业的内部技术创新与外部技术力量应用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企业创新绩效模型,利用1998—2010年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开发(即R&D... 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R&D战略的互补性与替代性,考察企业的内部技术创新与外部技术力量应用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企业创新绩效模型,利用1998—2010年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开发(即R&D总投入)与外部技术引进(即直接购买技术)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开发正逐步替代技术引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增强;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内部R&D投入与外部合作R&D投入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本文结论表明充分利用外部技术研发力量能提高企业的新技术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r&d 外部r&d 替代性 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资和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1,共6页
本文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R&D投资和成长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R&D投资越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显著依赖内... 本文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R&D投资和成长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R&D投资越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显著依赖内源融资,而融资约束程度低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对内源融资并不具备依赖性;融资约束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推动作用明显低于融资约束程度低的高新技术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融资约束 r&d投资 内源融资 成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R&D、国际R&D技术溢出与基础设施 被引量:8
6
作者 边志强 杜两省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7,共11页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以交通和通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的提高。使用199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各地区自主R&D资本以及国际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发现自主R&D能力以及国...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以交通和通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的提高。使用1994—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各地区自主R&D资本以及国际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发现自主R&D能力以及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以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为转换变量,测算了引发自主R&D能力和国际R&D技术吸收能力变化的基础设施的门限特征。检验结果验证了门限效应的存在,并表明各地区在大力发展和完善通讯基础设施的同时,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自主r&d能力 国际r&d技术溢出效应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偏好对企业R&D活动投入的影响作用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严静 瞿笔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0-95,共6页
上市企业的R&D活动往往被忽视,从融资来源偏好角度,分析了2009-2011年中国918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的影响因素。借助GMM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偏好程度较高、债权融资偏好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的意愿... 上市企业的R&D活动往往被忽视,从融资来源偏好角度,分析了2009-2011年中国918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的影响因素。借助GMM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偏好程度较高、债权融资偏好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的意愿更强,而权益融资方式偏好对于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的作用不显著,内源融资对民营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股权融资对国有上市公司R&D活动投入存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 r&d投入 内源融资 权益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内部资本市场与R&D融资约束--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胜强 周肖 刘三昌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8期85-90,共6页
以2008~2015年已披露R&D支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内部资本市场与R&D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企业R&D投资存在较强的融资约束,内部资本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R&D融资约束压力。货币政策... 以2008~2015年已披露R&D支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内部资本市场与R&D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企业R&D投资存在较强的融资约束,内部资本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R&D融资约束压力。货币政策趋紧时,内部资本市场对R&D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内部资本市场 r&d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质量是否促进了国际R&D溢出——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福林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8,共11页
利用1993—2013年132国家(地区)相关数据,分别构造出制度因素与国际R&D溢出渠道的交互项,并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R&D溢出对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均呈现正向影响,制度的改善有助于从国际... 利用1993—2013年132国家(地区)相关数据,分别构造出制度因素与国际R&D溢出渠道的交互项,并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R&D溢出对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均呈现正向影响,制度的改善有助于从国际R&D溢出存量中获得更多的技术进步促进效应;制度因素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地区)获得国际R&D溢出效应弱于发达国家(地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FdI 国际r&d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R&D管理控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运生 曾德明 张利飞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4年第5期1-6,10,共7页
在分析和评价国内外有关高新技术企业R&D管理控制模式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专家管理控制模式、业务部门管理控制模式、内部市场化管理控制模式等三种主要的R&D管理控制模式,并分析它们各自在技术战... 在分析和评价国内外有关高新技术企业R&D管理控制模式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专家管理控制模式、业务部门管理控制模式、内部市场化管理控制模式等三种主要的R&D管理控制模式,并分析它们各自在技术战略、R&D组织形式、R&D绩效评价等三个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管理控制模式 专家管理控制模式 业务部门管理控制模式 内部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R&D税收激励程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B-Index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初旺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7,共8页
本文运用B-Index模型,计算出我国一般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税收补贴值分别为0.1382、0.1036、0.0732,这一税收补贴值处于OECD公布的《2009年度科学、技术、产业记分榜》所考察的38个国家中第14位,中小... 本文运用B-Index模型,计算出我国一般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税收补贴值分别为0.1382、0.1036、0.0732,这一税收补贴值处于OECD公布的《2009年度科学、技术、产业记分榜》所考察的38个国家中第14位,中小企业R&D投资的税收补贴值处在第20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补贴值处中小企业中第24位,处在大企业中第23位。按照免税条件下计算的税收补贴值来比较,中小企业处在第11位,一般企业处在第7位,高新技术企业处中小企业中第16位,处在大企业中第13位。研究表明,中国属于R&D税收激励强度较大国家,但在强度较大的19个国家中排名靠后。中国R&D税收激励政策的改革方向应当适当增加税额型优惠、完善税基式优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税收激励 税收补贴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动类型视角的中国R&D经费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建斌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23,共5页
将代表性国家R&D经费按活动类型的分配情况进行分类,并将我国R&D经费按活动类型的分配情况与之比较,特别是详细比较了我国与工业化中期的美国,研究发现,我国投入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经费的比重偏低,特别是企业的科学... 将代表性国家R&D经费按活动类型的分配情况进行分类,并将我国R&D经费按活动类型的分配情况与之比较,特别是详细比较了我国与工业化中期的美国,研究发现,我国投入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经费的比重偏低,特别是企业的科学研究较为薄弱,对促进我国R&D投入的合理分配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经费 活动类型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R&D资本化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再测算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静 徐尔含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9,共5页
国家统计局改革了R&D支出核算方法,但全国层面的R&D资本化核算和调整GDP只是开始。文章从SNA08以及R&D核算的国际经验出发,分析R&D资本化核算的基本问题和处理方法,并基于中国1995—2014年数据进行了再测算,结果明显高... 国家统计局改革了R&D支出核算方法,但全国层面的R&D资本化核算和调整GDP只是开始。文章从SNA08以及R&D核算的国际经验出发,分析R&D资本化核算的基本问题和处理方法,并基于中国1995—2014年数据进行了再测算,结果明显高于国家统计局核算数,主要归因于折旧率、价格指数、固定资本净回报率、时间跨度等技术参数处理以及重复测算的调整差异。建议区分R&D与自主软件产出、修订技术参数、改进数据来源,覆盖全部知识产权产品的数据基础,加强支出法GDP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资本化 国民经济核算 国际经验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由ICT渠道获取的国际R&D溢出门槛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冬 韩伯棠 韩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46-52,共7页
采用2003—2012年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信息通信技术渠道国际R&D溢出效应。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随机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中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am... 采用2003—2012年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信息通信技术渠道国际R&D溢出效应。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随机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中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D溢出与当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建立Hansen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采用稳健标准差回归,检验各省份由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D溢出门槛效应,并从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建设角度分析存在门槛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取的国际R&D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有正相关关系;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D溢出对当地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r&d溢出 溢出渠道 ICT 地区差异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对R&D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
15
作者 曾德明 张运生 刘忠志 《预测》 CSSCI 2003年第6期37-40,共4页
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R&D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加强和权衡内外部学习是前提与基础。本文结合对我国4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调研结果,旨在探究高新技术企业R&D流程在技术试验与产品开发两大阶段... 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R&D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加强和权衡内外部学习是前提与基础。本文结合对我国4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调研结果,旨在探究高新技术企业R&D流程在技术试验与产品开发两大阶段中不同的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对R&D速度、成本、竞争优势的影响。最后,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与R&D绩效的关系,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学习 外部学习 r&d绩效 高新技术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对R&D绩效影响的比较分析
16
作者 曾德明 张运生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63,共5页
近年来 ,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R&D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 ,加强和权衡内外部学习是前提与基础。本文结合对我国 4 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调研结果 ,旨在探究高新技术企业R&D流程在技术试验与产品开... 近年来 ,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R&D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 ,加强和权衡内外部学习是前提与基础。本文结合对我国 4 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调研结果 ,旨在探究高新技术企业R&D流程在技术试验与产品开发两大阶段中不同的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对R&D速度、成本、竞争优势的影响。最后 ,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内外部学习策略选择与R&D绩效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内部学习 外部学习 r&d绩效 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多重R&D联盟及其治理模式选择研究
17
作者 郭跃华 尹柳营 《管理学报》 2006年第2期175-178,238,共5页
阐述了国际化多重R&D联盟的概念,并构建了用于分析R&D联盟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化多重R&D联盟的特点及其所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国际化多重R&D联盟如何选择合适治理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个... 阐述了国际化多重R&D联盟的概念,并构建了用于分析R&D联盟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化多重R&D联盟的特点及其所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国际化多重R&D联盟如何选择合适治理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多重r&d联盟 治理模式 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R&D溢出路径及其效果——一个国外研究综述
18
作者 郭庆宾 张本金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0年第12期144-149,共6页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今天,国外R&D对一国技术进步的正外部性逐渐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外R&D基于何种路径溢出?其效果又如何?本文旨在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进口贸易、外...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今天,国外R&D对一国技术进步的正外部性逐渐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外R&D基于何种路径溢出?其效果又如何?本文旨在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非物化形式4个方面来归纳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进展。最后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3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脉络演进做出简要评价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溢出 国际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诺模型的企业R&D外部性分析
19
作者 杨帆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年第5期6-8,共3页
与一般的产品竞争不一样,R&D竞争存在外部性。本文运用古诺双寡头模型分析了在相互独立条件下和在合作条件下R&D外部性(溢出效应)产生的问题。
关键词 古诺模型 r&d 外部性 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R&D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服务进口渠道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朱福林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8期48-54,75,共8页
首先测算了1979-2012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运用改进后的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方法核算出通过服务进口渠道获得的国际R&D资本存量,接着运用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GMM、协整模型及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来自服务进... 首先测算了1979-2012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运用改进后的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方法核算出通过服务进口渠道获得的国际R&D资本存量,接着运用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GMM、协整模型及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来自服务进口渠道的国际R&D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国内重要经济条件是影响该溢出效应发挥的重要门限因素;国际R&D溢出与TFP的短期偏离被系统以较快速度调整至长期均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r&d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