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Complex Giant Singular Uncertainty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Wen Xiangcai&Liu Yongqi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1期23-34,共12页
This paper, at the first time,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complex giant singular uncertainty systems by using the property of diagonally dominant matrix and Frobenius-Person t... This paper, at the first time,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complex giant singular uncertainty systems by using the property of diagonally dominant matrix and Frobenius-Person theorem. The splendid selection of switching manifold for each subsystem makes the design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and can be easily realized. An illustrate example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giant singular uncertainty systems Multiple input interconnected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Sliding mode Completely controll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for large-scale time-delayed systems with unknown nonlinear dead-zone 被引量:1
2
作者 Shen Qikun Zhang Tian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865-870,共6页
The problem of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a class of large-scale, time-delayed systems with unknown nonlinear dead-zone is discussed he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a design scheme of adapt... The problem of adaptive fuzzy control for a class of large-scale, time-delayed systems with unknown nonlinear dead-zone is discussed he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a design scheme of adaptive,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is proposed. The approach removes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dead-zone slopes and boundaries are equal and symmetric,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it does not require that the assumptions that all parameters of the nonlinear dead-zone model and the lumped uncertainty are known constants. The adaptive compensation terms of the approximation errors axe adopted to minimize the influence of modeling errors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errors.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is proved to be semiglobally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 with tracking errors converging to zero.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dead-zone decentralized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权结构与企业金融化
3
作者 陈健 陈晓昱 贾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3,共11页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 选用我国2010—2022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控制权结构视角,研究了无实际控制人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到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和投机两类主要动机,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更倾向于促进投机性金融化。另外,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无实际控制人通过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和加剧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的行为。进一步对有实际控制人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样本进行单独研究发现,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后,存在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和金融渠道获利的金融化行为,且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高竞争行业的样本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化的动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改善公司治理、有效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结构 无实际控制人 企业金融化 投机动机 储蓄动机 内部控制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开放促效率”: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辛大楞 周晓萱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 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对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创新效应、内部控制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视角全面解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理论机制。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来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且该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内部控制和推动出口扩张三条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客户波动度企业以及低污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更为强烈。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引致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产能利用率 创新效应 内部控制效应 出口扩张效应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DOF并联机器人分散变结构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卫东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针对6-DOF并联机器人的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首先将机器人模型化为正则型,然后对每个子系统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即构成分散变结构控制系统。该控制器实现了对系统的镇定和解耦。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分散变结构控制 镇定 解耦 仿真 6-D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式多通道振动主动控制算法稳定性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6
作者 刘长猛 史鲲 +1 位作者 韩玉迎 傅晓晗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5,共6页
分散式多通道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具有计算量低、组合灵活等优势。然而,由于忽略了受控结构的部分信息,传统分散式多通道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并且其稳定性与控制效果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基于对分散式多通道振动主动控制系... 分散式多通道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具有计算量低、组合灵活等优势。然而,由于忽略了受控结构的部分信息,传统分散式多通道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并且其稳定性与控制效果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基于对分散式多通道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散式多通道振动主动控制算法,结合仿真对比了改进前后的抑振性能。结果表明:改进的分散式多通道振动主动控制算法实现了限制参数的实时估计与动态优化,使分散式多通道控制系统在抑振效果与稳定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有效抑制次级通道特性发生突变结构的振动响应,两个通道的振动响应幅值分别降至控制前的11.8%和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多通道 分散式控制 振动主动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新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邵雪卷 康鹏飞 +1 位作者 张井冈 陈志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7-1543,共7页
针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抗干扰性低的问题,设计了内模PID速度控制器和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速度控制器采用内模PID控制,只调节滤波器参数λ,避免了因... 针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抗干扰性低的问题,设计了内模PID速度控制器和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速度控制器采用内模PID控制,只调节滤波器参数λ,避免了因调参困难而影响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位置控制器采用滑模控制方式,对参数变化以及外界影响等因素具有强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对直流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位置伺服系统 内模PID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佳 秦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2,共14页
在数字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劳动... 在数字经济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第二,融资约束效应、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及内部控制效应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存在行业、所有制、科技属性方面的异质性,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产生明显偏好;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效应,实现了员工福利与企业发展的互利共赢。研究结论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提供关于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证据,为新时期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人力资本结构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债券契约条款是作茧自缚吗?基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视角
9
作者 张雪莹 吴多文 +1 位作者 刘海明 栗沛沛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8,共10页
基于手工搜索的中国上市公司债券契约条款信息,构建契约条款指数,研究了债券契约条款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券契约条款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分契约条款类型来看,期权条款类、限制资产转移类、限制投... 基于手工搜索的中国上市公司债券契约条款信息,构建契约条款指数,研究了债券契约条款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券契约条款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分契约条款类型来看,期权条款类、限制资产转移类、限制投资类和事件驱动类的契约条款显著提高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债券契约条款主要通过影响债务融资方式促进公司资本结构向上调整。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公司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公司中,债券契约条款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良好的公司信息透明度和内部控制有助于强化债券契约条款对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正向作用,并且完备的债券契约条款有助于降低公司融资成本,提高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本文研究表明,完善债券契约条款产生的约束并非是债券发行人作茧自缚,而是有助于公司降低融资成本,实现更加灵活调整资本结构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契约条款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信息透明度 内部控制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向斜构造区煤泥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生亚 严红 +3 位作者 裴晖 孟辉 吴林 邓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2,共6页
针对深部向斜构造区煤泥岩大巷围岩控制难题,以水峪煤业采区运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了适用于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的内外承载体环形协同控制技术主要结... 针对深部向斜构造区煤泥岩大巷围岩控制难题,以水峪煤业采区运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了适用于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的内外承载体环形协同控制技术主要结构和原理,构建了约束混凝土支架和围岩耦合模型,分析了内外承载结构体作用下深部煤泥岩巷道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应用效果良好,对类似大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岩巷道 向斜构造区 深部矿井 内外承载体结构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鲁棒分散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蒋扬 周星德 +2 位作者 王玉 刘谦敏 姜冬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1,共5页
传统集中式控制方法需同时采用系统所有测量信号,进而计算出所有作动器的控制力并发出信号进行振动控制,其控制系统复杂且可靠性较差。近年来出现的基于系统局部信息反馈的分散控制策略,设计简单可靠性高,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集中式控制方法需同时采用系统所有测量信号,进而计算出所有作动器的控制力并发出信号进行振动控制,其控制系统复杂且可靠性较差。近年来出现的基于系统局部信息反馈的分散控制策略,设计简单可靠性高,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分散控制策略的作动器控制力仅采用建筑物的相邻两层测量信号进行控制,虽然能够控制住结构的响应,但信息过少,控制效果不好。为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在鲁棒控制策略基础上,通过设置特殊矩阵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建筑物相邻四层信号的鲁棒分散控制方法。从动力仿真的结果来看,该方法的控制效果比仅依靠相邻二层信号的控制效果好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集中控制 分散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分散控制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宏男 李瀛 李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33,共7页
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传统的集中控制策略在高层结构控制器设计中的局限性,阐述采用分散控制策略进行控制器设计的必要性及适用性。基于经典最优控制算法原理,导出两种分散控制算法——分散次优控制(Decentr... 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传统的集中控制策略在高层结构控制器设计中的局限性,阐述采用分散控制策略进行控制器设计的必要性及适用性。基于经典最优控制算法原理,导出两种分散控制算法——分散次优控制(Decentralized Sub-Optimal Control,DSOC)算法及分散经典最优控制(Decentralized Classic Optimal Control,DCOC)算法。引入多市场概念,提出基于多市场机制的控制(Multi-Market Based Control,MMBC)算法并应用于高层结构分散控制中。对一高层受控结构进行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散控制策略与集中控制策略一样能有效地抑制结构振动反应,相对于集中控制的单一失效分散控制使系统的可靠性更强;显示MMBC算法较DSOC与DCOC算法具有参数选取简便、控制效果显著等优点,能较好地适用于高层结构分散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结构控制 集中控制策略 分散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时间趋近率控制与内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传动系统(英文) 被引量:35
13
作者 葛宝明 郑琼林 +1 位作者 蒋静坪 于学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鲁棒控制技术,以削弱系统性能对电机模型精度的敏感性,简化控制器设计过程。首先在电流控制中应用对模型误差高度鲁棒的内模控制(IMC),得到同步坐标系下直接由电机参数和期望闭环带宽表示的PI型IMC控制器,...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鲁棒控制技术,以削弱系统性能对电机模型精度的敏感性,简化控制器设计过程。首先在电流控制中应用对模型误差高度鲁棒的内模控制(IMC),得到同步坐标系下直接由电机参数和期望闭环带宽表示的PI型IMC控制器,改善电流环特性的同时避免了调节PI参数。随后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趋近率控制(RLC)的PMSM速度控制器,其离散解满足了数字控制对离散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需要,分析了速度环中RLC控制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传动系统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PMSM 电机参数 电流控制 速度环 控制器 内模控制 分析与设计 离散时间 仿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不确定大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树新 吴铁军 陈新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49,共6页
分散控制方法和变结构控制方法两者优点的结合使得分散变结构控制在大系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针对各个子系统均为多输入情况,研究了不确定性关联大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方法.基于开关平面的等价性,提出了关联大系统的分散滑动... 分散控制方法和变结构控制方法两者优点的结合使得分散变结构控制在大系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针对各个子系统均为多输入情况,研究了不确定性关联大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方法.基于开关平面的等价性,提出了关联大系统的分散滑动模态全局可达条件.并针对子系统不确定性的界已知及未知两种情况,提出了分散变结构控制算法.该方法克服了以往控制方法中需已知线性关联函数或不确定性关联的界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控制 变结构控制 关联大系统 系统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关联分布参数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振东 谢胜利 刘永清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05-810,共6页
针对滞后分布参数关联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进行了讨论,采用M-矩阵理论,Lp -估计及Liapunov 方法,给出了完全分散的滑动流形和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案.此外。
关键词 分布参数系统 滞后 变结构控制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5
16
作者 李凤鸣 韩晓梅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共6页
要管理好一个企业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完善内部控制就成为必要条件之一。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丰富。本文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全面回顾 ,并介绍了当前国际内部控制理论最新... 要管理好一个企业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完善内部控制就成为必要条件之一。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丰富。本文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全面回顾 ,并介绍了当前国际内部控制理论最新进展。但是 ,环境的改变和企业的发展意味着内部控制理论必须随之发展 ,因此 ,本文也在分析目前内部控制理论不足的基础上 ,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结构 控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组合系统的分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华 刘晓志 +1 位作者 井元伟 张嗣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研究了具有参数摄动、互联影响等不确定因素的组合系统的分散控制问题·在假设系统的不确定性有界且关联项不匹配的前提下,给出了系统的一种分散变结构控制算法,实现了组合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该算法克服了以往由于关联项匹配... 研究了具有参数摄动、互联影响等不确定因素的组合系统的分散控制问题·在假设系统的不确定性有界且关联项不匹配的前提下,给出了系统的一种分散变结构控制算法,实现了组合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该算法克服了以往由于关联项匹配而带来的局限性·该控制器设计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的设计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组合系统 分散控制 变结构控制 滑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大型工程结构的分散振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雷鹰 伍德挺 刘中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1-417,共7页
基于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结构振动控制的分散控制方法。根据大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将其划分为若干子结构,相邻子结构间的作用力视为对子结构的"附加未知扰动"。在子结构加速度响应部分观测情况下,依次运用卡... 基于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结构振动控制的分散控制方法。根据大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将其划分为若干子结构,相邻子结构间的作用力视为对子结构的"附加未知扰动"。在子结构加速度响应部分观测情况下,依次运用卡尔曼预测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法,分别对子结构的状态和子结构间的作用力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瞬时最优控制算法确定各子结构的最优控制力,继而施加于结构对其进行振动控制。将提出的分散振动控制方法应用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提出的20层控制基准问题(benchmark problem),并与传统的集中振动控制方法进行相关振动控制指标的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散振动控制方法能取得满意的振动控制效果。因此,提出的分散振动控制方法适合应用于对大型结构的振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振动控制 子结构 瞬时最优控制 卡尔曼估计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2
19
作者 林钟高 徐虹 唐亮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4,共7页
本文选取2006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自变量,替代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股权结构... 本文选取2006年在沪深两市公开发行A股的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整理,选取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作为自变量,替代股权结构,分析其对内控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股权结构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混凝土桥梁结构的风险控制指标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海彦 何平 +2 位作者 胡友刚 秦东平 闫国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5,共9页
基于《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确定桥梁承载能力计算参数;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盾构隧道穿越既有混凝土桥梁结构时桥梁结构的剩余承载力和结构内力;选取桥梁结构的内力不大于剩余承载能力时的桥梁结构差异变形值,作为工程的最终风... 基于《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确定桥梁承载能力计算参数;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盾构隧道穿越既有混凝土桥梁结构时桥梁结构的剩余承载力和结构内力;选取桥梁结构的内力不大于剩余承载能力时的桥梁结构差异变形值,作为工程的最终风险控制指标;根据每个阶段控制步各监测控制点的变形规律,将最终风险控制指标分配给每个阶段控制步,得到工程的阶段风险控制指标。以地铁公主坟站—西钓鱼台站区间双洞盾构隧道穿越普惠桥工程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的最终风险控制指标为中幅桥台竖向差异沉降不大于10.0mm;边幅桥台竖向差异沉降不大于5.0mm;桥台水平位移均不大于5.1mm;边幅桥台的差异变形越大,使得其各工况的内力相差较大;中幅及边幅桥台的变形随着隧道开挖面的接近及穿越南桥台逐渐增加,随着隧道开挖面离开北桥台逐渐减小;中幅桥台的竖向阶段风险控制指标明显高于边幅桥台的竖向风险控制指标,而二者水平向的阶段风险控制指标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桥梁结构 风险控制 剩余承载力 结构内力 差异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