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trategy for SISO system with time delay process 被引量:3
1
作者 靳其兵 刘立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25-1736,共12页
A novel control scheme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ADR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the dead-time process.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concept... A novel control scheme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ADR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the dead-time process.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concep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C and disturbance observer control(DOB). Further, a design process of disturbance filter is presented to realize the activ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for ADRIMC scheme. The disturbance filter is used to estimate an equivalent disturbance consisting of both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d internal disturbances caused by model mismatches.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ossesses a goo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hough losing some partial dynamic performance. In other words,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a tradeoff betwee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disturbance observer (DOB)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ADRimc) low pass filter (LPF) robusm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M Approximate-based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trategy 被引量:15
2
作者 WANG Yao-Nan YUAN Xiao-F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79,共8页
一台支持向量机器(SVM ) 近似底的内部模型控制(IMC ) 策略为同步发电机的蒸气 valving 控制被介绍。建议 SVM IMC 策略包括二主要部分:在内部模型结构的 SVM 近似反的控制器和无常赔偿。SVM 反的控制器经由泰勒扩大用一条输入产量近... 一台支持向量机器(SVM ) 近似底的内部模型控制(IMC ) 策略为同步发电机的蒸气 valving 控制被介绍。建议 SVM IMC 策略包括二主要部分:在内部模型结构的 SVM 近似反的控制器和无常赔偿。SVM 反的控制器经由泰勒扩大用一条输入产量近似途径直接被导出,并且没有进一步的联机训练,它通过非线性的系统鉴定被实现。而且,一个坚韧性过滤器在内部模型结构被用于无常赔偿。模拟为蒸气 valving 控制显示出 SVM IMC 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非线性控制 支持向量机 神经网络 逼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浮球系统辨识与IMC-PID参数整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冯悦昕 张鹏辉 +1 位作者 邹晋彬 邓自刚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6-75,共10页
磁浮球作为典型的电磁悬浮系统,需要准确的理论模型以进行精密控制,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修正电磁力公式的系统辨识方法及内模控制-比例积分微分(internal model control-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IMC-PID)控制器,有效提高理论模... 磁浮球作为典型的电磁悬浮系统,需要准确的理论模型以进行精密控制,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修正电磁力公式的系统辨识方法及内模控制-比例积分微分(internal model control-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IMC-PID)控制器,有效提高理论模型的精确度与参数整定的效率。首先,分析了电磁力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了电磁仿真模型,对电磁力-悬浮间隙、偏置电流公式进行了修正。其次,通过采集实际电流对正弦目标信号的响应,确定了在相同电磁力下偏置电流与悬浮间隙之间的关系。使用不同质量的钢球进行上述步骤,即可得到不同电磁力下悬浮间隙与偏置电流对应关系。采用修正后的公式进行拟合,得到磁浮球实物的参数具体值。结合动力学方程,并定义平衡点处的悬浮间隙与偏置电流为位移和控制电流,推导出磁浮球系统的位移、电流刚度及精确传递函数。最后,基于内模控制理论设计IMC-PID控制器,通过单个参数计算出PID全部参数,并进行了控制仿真与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辨识得到的理论模型与实物系统的响应高度吻合,验证了系统辨识结果的准确性,IMC-PID控制器也大大提高了参数整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球 电磁力公式 系统辨识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低速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郭栋 杨子 +1 位作者 王巍 黄磊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1-627,共7页
为了提升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数阶函数对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了控制器的抗扰动性能和跟踪性能分离处理。然后,考虑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对外部扰动较... 为了提升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联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数阶函数对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实现了控制器的抗扰动性能和跟踪性能分离处理。然后,考虑电机在低速运行时对外部扰动较为敏感,设计了基于双曲正切函数与Fal函数的负载扰动观测器,对负载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将估计值补偿到滑模控制器中。最后,为了进一步克服低速状态下滑模控制器的抖振问题,改进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同时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指数趋近律的参数进行实时选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异步电机在低速运行状态下的跟踪性能与抗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负载扰动观测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滑模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NN-IMC控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奎生 易建钢 +1 位作者 黄浩 刘光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38-2142,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内模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 ,即NN -IMC控制法。该方法在提高控制性能方面有许多优点 ,能减少扰动的影响 ,鲁棒性较强 ,易于进行稳定性分析 ,只有一个调整参数 ,所以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明显优... 提出了一种用于气动伺服系统的内模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 ,即NN -IMC控制法。该方法在提高控制性能方面有许多优点 ,能减少扰动的影响 ,鲁棒性较强 ,易于进行稳定性分析 ,只有一个调整参数 ,所以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当对象含有非线性环节的时候 ,可用神经网络来获得适当的控制参数。将所提出的NN -IMC智能控制法应用于含有强非线性气动伺服系统中 ,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伺服系统 内部模型控制 神经网络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改进型IMC-PI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志涛 贾彦斌 +1 位作者 赵志诚 何秋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73,79,共5页
针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模PI(Internal model control PI,IMC-PI)控制方法。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出PI控制器,引入一种作用函数,将其与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的IMC-PI控制器。作用函数为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 针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模PI(Internal model control PI,IMC-PI)控制方法。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出PI控制器,引入一种作用函数,将其与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的IMC-PI控制器。作用函数为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次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严格真实。改进IMC-PI控制可使系统的调节过程分为作用函数趋近零和保持为零的两个阶段,从而保证系统偏差按照作用函数等于零确定的轨迹趋近于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调速系统 改进imc-PI控制 内模控制 作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模控制理论的HVDC IMC-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曾果 李兴源 段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分析了内模控制(IMC)理论的优越性,推导了HVDC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在IMC理论基础上设计了直流控制系统IMC-PID控制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采用平方积分误差值(ISE)衡量,鲁棒稳定性指标采用M值进行评定,在综合考虑两者的基础上进行IMC-PI... 分析了内模控制(IMC)理论的优越性,推导了HVDC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在IMC理论基础上设计了直流控制系统IMC-PID控制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采用平方积分误差值(ISE)衡量,鲁棒稳定性指标采用M值进行评定,在综合考虑两者的基础上进行IMC-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在MATLAB中搭建标准模型进行数字仿真,结果显示在系统参数发生一定变化时系统仍能够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由此证明了所提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内模控制 imc-PID 仿真 控制器 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和IMC的动态反馈抗饱和补偿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缪银龙 王景成 吴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06,31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内模控制(IMC)的动态反馈抗饱和补偿器的设计方法,为此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基于统一框架的抗饱和补偿器设计方法,然后针对原框架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利用模型精确的IMC结构中对象和控制器同时稳定就能保...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内模控制(IMC)的动态反馈抗饱和补偿器的设计方法,为此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基于统一框架的抗饱和补偿器设计方法,然后针对原框架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利用模型精确的IMC结构中对象和控制器同时稳定就能保证系统闭环稳定的特性对框架进行改造,并进一步选取了具有(?)2范数形式的性能优化指标,通过整定控制器的方法来优化闭环系统的工作性能,给出了LMI形式的结果.最后给出了运用此方法设计补偿器的一个仿真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饱和 线性矩阵不等式 内模控制 动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位置伺服系统改进型IMC-PI控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彦斌 任永胜 +2 位作者 孔秀文 赵志涛 赵志诚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141,共5页
针对直流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MC-PI控制方法。引入作用函数,并将其与IMC-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型PI控制器,其中IMC-PI控制器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进行设计,作用函数为系统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次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针对直流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MC-PI控制方法。引入作用函数,并将其与IMC-PI控制器串联,构成改进型PI控制器,其中IMC-PI控制器根据内模控制原理进行设计,作用函数为系统偏差的微分表达式,其阶次的选择应保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严格正则。改进IMC-PI控制可使系统的调节过程分为作用函数趋近零和保持为零的两个阶段,从而保证系统偏差按照作用函数等于零确定的轨迹趋近于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另外,利用Qstudio RP实验平台跟随跟随1+sin(10t)rad正弦信号时,IAE为0.14 rad·s,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伺服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c-PI控制 内模控制 作用函数 直流伺服系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ILADRC和IMC的光伏LCL型逆变系统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雪松 郭帅朝 +1 位作者 马幼捷 李月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为抑制LCL型并网逆变系统自身存在的谐波谐振现象并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和内模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LCL型并网逆变三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做分阶处理,将其转为二阶系统和一阶系统,其中二阶系统采用基于改进扩张线性观测器的... 为抑制LCL型并网逆变系统自身存在的谐波谐振现象并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和内模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LCL型并网逆变三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做分阶处理,将其转为二阶系统和一阶系统,其中二阶系统采用基于改进扩张线性观测器的二阶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一阶系统采用内模解耦控制,构成新型双闭环控制策略,并选取了合适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最终会稳定收敛。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对两级三相式光伏逆变系统的并网电流进行了波形仿真,验证了此方案的实效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逆变器 谐波谐振 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佳 《中国乳业》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财务共享模式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虽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内部控制的5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乳品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 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财务共享模式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虽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乳品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内部控制的5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乳品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员工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模式不完善、财务流程效率存在影响、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审计风险提高等问题,对应提出了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内外评价结合等措施,为乳品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共享模式 内部控制 乳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PID控制器在轧机液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若茜 凌智 +1 位作者 李东海 王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109,共4页
提出一种能使系统取得较好性能鲁棒性的内模PID滤波器参数选取方法。由于内模PID中滤波器参数对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明显且由Monte-Carlo实验结果可直观看出并评价闭环系统动态性能的优劣,因此通过Monte-Carlo实验来选取滤波器参数... 提出一种能使系统取得较好性能鲁棒性的内模PID滤波器参数选取方法。由于内模PID中滤波器参数对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明显且由Monte-Carlo实验结果可直观看出并评价闭环系统动态性能的优劣,因此通过Monte-Carlo实验来选取滤波器参数可保证系统的性能鲁棒性。将所提出的参数选取方法应用到轧机液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中,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选取的滤波器参数可使系统的动态响应具有较小超调和较好的性能鲁棒性,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最大灵敏度 滤波器参数 性能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IMC—PID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蕾蕾 王孟效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220-222,239,共4页
从IMC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fuzzy、PID控制的Fuzzy IMC-PID控制器,对工业过程中时滞系统纯滞后环节一阶Pade近似后,由内模整定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再依据合适的模糊控制规则,对其进行在线二次自整定。借助MATLAB工具箱进行仿... 从IMC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fuzzy、PID控制的Fuzzy IMC-PID控制器,对工业过程中时滞系统纯滞后环节一阶Pade近似后,由内模整定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再依据合适的模糊控制规则,对其进行在线二次自整定。借助MATLAB工具箱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内模、模糊、PID控制器的优点,超调小、调节性能好、鲁棒性强。对于大纯滞后或非线性系统能够较好地工作,可以推广应用于一般工业过程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模糊控制 仿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C-PID的大型重载多缸升降平台同步控制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正清 张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40-43,共4页
针对大型重载多缸升降平台对升降同步精度要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原理的闭环PID控制方法。通过对升降平台原理和应用工况分析,建立液压系统模型和IMC-PID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针对大型重载多缸升降平台对升降同步精度要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原理的闭环PID控制方法。通过对升降平台原理和应用工况分析,建立液压系统模型和IMC-PID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控制精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c-PID 内模控制 同步控制 升降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C-PID控制算法的超声波电机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莹 赵明富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169,共4页
超声波电机(USM)是在超声波范围内的机械振的转动驱动器,由于具有低转速高扭矩、体积小、噪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和其它工业领域。但是由于具有高度非线性的输入/输出特性,所以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这就使控制变得十分困难。本... 超声波电机(USM)是在超声波范围内的机械振的转动驱动器,由于具有低转速高扭矩、体积小、噪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和其它工业领域。但是由于具有高度非线性的输入/输出特性,所以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这就使控制变得十分困难。本文采用内模控制PID算法(IMC-PID)应用于USM的控制,将传统的P、I、D三参数的整定简化为一个参数,并将经系统辨识后的模型作为控制器的控制模型,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各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补偿了超声波电机的非线性和特性的波动,对外界干扰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M(超声波电机) imc-PID(内模PID算法)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cade control based on minimum sensitivity in outer loop for processes with time delay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成强 惠鸿忠 +2 位作者 岳继光 高洁 郑丽萍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689-2696,共8页
A new cascade control program was proposed based on modified internal model control to handle stable,unstable and integrating processes with time delay.The program had totally four controllers of which the secondary l... A new cascade control program was proposed based on modified internal model control to handle stable,unstable and integrating processes with time delay.The program had totally four controllers of which the secondary loop had two controllers and the primary loop had two controllers.The two secondary loop controllers were designed using IMC technique.They were decoupled completely and could be adjusted independently,which avoided the undesirable influence on performance of the primary controllers.The main controller in the primary loop was devised as a PID using the method of minimum sensitivity,which could guarantee not only the nominal performance but also the robust stability of the system.A setpoint filter was added in the primary loop to improve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All the controllers of the two closed-loops were designed analytically,and could be adjusted and optimized by single parameter respectively.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various processes with time delay,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rovide a better performance of both set-point tracking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robustness against parameters pertur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cade control time delay H∞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modified internal mode control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time delay processes with peak of maximum sensitivity criteria 被引量:5
17
作者 Mohammad Shamsuzzoh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77-3786,共10页
The motivation of this work is to obtain single PI/PID tuning formula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rocesses with enhance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tuning formula consistently gives better performance... The motivation of this work is to obtain single PI/PID tuning formula for different types of processes with enhanced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tuning formula consistently gives better performance in comparison to several well-known methods at the same degree of robustness for stable, integrating and unstable process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closed-loop time constant(τc), a guideline is provided over a broad range of time-delay/time-constant ratios on the basis of the peak of maximum sensitivity(Ms). An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for the uncertainty margin with the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for the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It gives the guideline of the Ms-value settings for the PI controller designs based on the process parameters uncertainty. Furthermore, a relationship has been developed between Ms-value and uncertainty margin with the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k, τ and θ). Simulation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for the broad class of processes and the controllers are tuned to have the same degree of robustness by measuring the maximum sensitivity, Ms, in order to obtain a reasonable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ID controller tuning 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 method unstable delay process integrating delay process disturbance rej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新型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雪卷 康鹏飞 +1 位作者 张井冈 陈志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7-1543,共7页
针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抗干扰性低的问题,设计了内模PID速度控制器和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速度控制器采用内模PID控制,只调节滤波器参数λ,避免了因... 针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复杂性和系统抗干扰性低的问题,设计了内模PID速度控制器和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速度控制器采用内模PID控制,只调节滤波器参数λ,避免了因调参困难而影响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位置控制器采用滑模控制方式,对参数变化以及外界影响等因素具有强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对直流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位置伺服系统 内模PID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伺服电机新型位置-速度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荣盛 邵雪卷 陈志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4,共8页
针对由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自身参数不确定以及外部扰动影响,导致系统响应速度、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位置-速度双环控制策略。速度控制器采用模糊内模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利用模糊原理实现对内... 针对由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自身参数不确定以及外部扰动影响,导致系统响应速度、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位置-速度双环控制策略。速度控制器采用模糊内模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利用模糊原理实现对内模PID控制器参数,即滤波时间常数λ的在线智能整定;位置控制器采用基于自抗扰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FTSMC),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总体的内外干扰进行估计,并以反馈形式进行补偿,同时采用NFTSMC对系统的状态变量进行跟踪,以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最后使用仿真与实验方法验证了新型双闭环控制策略对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内模PID 模糊控制 位置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自由度PID调节器的内模整定方法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井岗 李临生 +1 位作者 陈志梅 赵志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0,48,共4页
本文针对典型的工业过程控制对象 ,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 PID调节器的设计方法 ,所设计的调节器仅有两个可调参数 ,而且被调参数与系统的性能直接相关 ,可以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目标值跟随特性和干扰抑制特性 ,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它的有... 本文针对典型的工业过程控制对象 ,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 PID调节器的设计方法 ,所设计的调节器仅有两个可调参数 ,而且被调参数与系统的性能直接相关 ,可以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目标值跟随特性和干扰抑制特性 ,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它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自由度控制 PID调节器 内模控制 设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