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external circulation on sludg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start-up of internal circulation reactor 被引量:4
1
作者 丁建南 王淀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425-429,共5页
The start-up of external circulationadded internal circulation(IC) reactor was finished in 26 d, 32 d fewer than that of IC reacto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added external circul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 The start-up of external circulationadded internal circulation(IC) reactor was finished in 26 d, 32 d fewer than that of IC reacto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added external circul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nular slud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nular sludge taken from the two tested laboratory-scale reactors during start-up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ed external circulation can enhance biomass granulation, accelerate granul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sludg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end of start-up, the granular size of sludge in external circulation-added IC reactor greatly increases with a size distribution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sludge in IC reactor. The granular sludge originated from external circulationadded IC reactor contains more extracellular polymers and has a greater settling velocity than that from IC reactor. Methanogenic activity of the granular sludge from the external circulationadded IC reactor started 26 d ago reaches 358.23mL·g -1 ·d -1 , 1.66 and 1.20 times as great as that of the sludge from the IC reactor started 26 d and 58 d ago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rnal circulation internal circulation reactor characteristics of granular slu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反应器处理维生素制药废水的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慧芳 买文宁 +1 位作者 梁允 杨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1,共3页
采用IC反应器处理维生素制药废水,废水水质COD为9000mg·L-1,BOD为3500mg·L-1,pH为3~4。通过中试启动研究,结果表明,当IC反应器接种污泥浓度为17g·L-1时,启动试验成功,启动周期为91d,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运行稳定。
关键词 维生素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启动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装置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钢明 邵希豪 蔡宝国 《中国沼气》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模拟实验 ,对IC厌氧反应器中内循环装置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内循环装置 厌氧消化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对IC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燚 刘敏 +2 位作者 陈滢 辜清 汤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9-2334,共6页
为改善已形成颗粒污泥的IC反应器运行性能,增设外循环装置,并在回流比分别为0、1.0、2.0、3.0、4.0的情况下,进行了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与无外循环的情况相比,在设定的回流比范围内,附加外循环不会破坏反应器内部厌氧条件,反应器运行稳... 为改善已形成颗粒污泥的IC反应器运行性能,增设外循环装置,并在回流比分别为0、1.0、2.0、3.0、4.0的情况下,进行了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与无外循环的情况相比,在设定的回流比范围内,附加外循环不会破坏反应器内部厌氧条件,反应器运行稳定;在进水COD为6000 mg·L-1左右,系统HRT约为10 h,容积负荷为14 kg·m-3·d-1的情况下,系统污泥MLSS有所增加,COD去除率随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加,最高可达97.3%,出水COD低至160 mg·L-1;随回流比的增大,产气总量逐渐增加且最终可达171.2 L·d-1,甲烷产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回流比为2.0时可达到91.7 L·d-1;增加外循环运行一段时间后,厌氧颗粒污泥生物相更为丰富,产甲烷优势菌由甲烷杆菌转变为甲烷八叠球菌。结合能耗和去除效率等考虑,回流比为2.0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ic反应器 外循环 颗粒污泥 回流比 甲烷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外循环IC反应器启动试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丁建南 于一尊 金志农 《中国沼气》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启动期,IC反应器产气量很小,尚不能形成对颗粒污泥的有效搅动,传质过程主要受水力上升流速的控制。由于启动期的IC反应器只能以较低的容积负荷运行,进水流量受到限制,水力上升流速很难达到传质作用的要求,因此IC反应器也像其他类型厌... 在启动期,IC反应器产气量很小,尚不能形成对颗粒污泥的有效搅动,传质过程主要受水力上升流速的控制。由于启动期的IC反应器只能以较低的容积负荷运行,进水流量受到限制,水力上升流速很难达到传质作用的要求,因此IC反应器也像其他类型厌氧装置一样,同样存在着启动周期较长,启动期运行不够稳定的问题。为改善启动期IC反应器的传质作用,本研究对IC反应器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外循环装置。通过处理啤酒配水的比较试验,发现在启动期附加外循环可有效强化传质过程,提高IC反应器内的泥水混合程度,大大缩短启动周期。附加外循环IC反应器的整个启动过程只用了26天,比未附加外循环装置的IC反应器缩短了3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外循环 ic反应器 启动试验 传质过程 沼气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反应器水力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世关 张百良 +2 位作者 张杰 岳建芝 李刚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1,共4页
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从水力学的角度对压力、沼气产率以及温度与反应器内循环水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压力变化是影响内循环水流量的最主要因素;反应器产气率对循环水流量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反应器的循... 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从水力学的角度对压力、沼气产率以及温度与反应器内循环水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压力变化是影响内循环水流量的最主要因素;反应器产气率对循环水流量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反应器的循环水流量随产气率成线性关系变化;温度对反应器循环水流量的影响相对比较复杂,且与产气速率有很大关系;摩擦力对内循环水流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反应器设计过程中不能忽略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水力特性 压力 产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在外循环状态下启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辜清 罗海霞 +1 位作者 张悦 刘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1 m3/(kg.d);出水pH在6.0~7.5,出水ORP在-300 mV左右,出水碱度大于进水碱度,成功培育出了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外循环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IC)反应器运行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雷 周婷婷 +1 位作者 荣文兵 曾添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58,196,共4页
研究采用自制内循环(IC)反应器,以实验室模拟废水为进水,接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对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过程进行研究,在经过污泥驯化、颗粒培养、调整及稳定的不同阶段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启动初期反应器pH过低,产甲烷菌生长... 研究采用自制内循环(IC)反应器,以实验室模拟废水为进水,接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对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过程进行研究,在经过污泥驯化、颗粒培养、调整及稳定的不同阶段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启动初期反应器pH过低,产甲烷菌生长受抑制,导致VFA累积,容易酸化。通过改变模拟废水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及添加缓冲溶液,酸化的反应器可得以恢复。颗粒污泥培养阶段,负荷提升不宜过快,研究发现,当COD处理效率超过80%,出水VFA低于4mmol/L,运行稳定时,以原负荷20%的量增加,污泥颗粒迅速增长。经连续运行,最终污泥颗粒粒径大多数在1.5-2.5mm,呈黑褐色,沉降性好,产气及气固分离性能良好,容积负荷高达40kgCOD/(m^3·d),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颗粒污泥培养 负荷 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杰 成庆利 +2 位作者 李海华 应一梅 韦道领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在(33±0.5)℃下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59 d启动成功;当进水COD浓度为411.6 mg/L,HRT为0.8 h,相应的有机负荷COD为12.3 kg/(m3.d)时,其COD去除率能稳定在87... 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在(33±0.5)℃下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59 d启动成功;当进水COD浓度为411.6 mg/L,HRT为0.8 h,相应的有机负荷COD为12.3 kg/(m3.d)时,其COD去除率能稳定在87%左右,日产气率15 m3/(m3.d)左右,出水VFA浓度HAc为41.2~43.6 mg/L;污泥床反应区COD去除量占总COD去除量的77%以上,远大于精细处理区;启动完成后,反应器底部形成了颗粒污泥,镜检发现颗粒污泥表面分布着丝状菌,内部则以杆菌和球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厌氧处理 低浓度有机废水 厌氧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工艺处理猪场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72
10
作者 邓良伟 陈铬铭 《中国沼气》 2001年第2期12-15,共4页
用容积为 12 0L的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0 8~ 2d ,负荷 3~ 7kgCOD·m- 3d- 1。经过近半年的运行 ,结果表明 ,试验期间沼气产率达到 1 5~ 3m3·m- 3d- 1,COD平均去除率80 3% ,BOD5去除 95 8% ,SS去除 78 5%。... 用容积为 12 0L的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0 8~ 2d ,负荷 3~ 7kgCOD·m- 3d- 1。经过近半年的运行 ,结果表明 ,试验期间沼气产率达到 1 5~ 3m3·m- 3d- 1,COD平均去除率80 3% ,BOD5去除 95 8% ,SS去除 78 5%。COD出水随进水COD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与容积负荷的增加关系不大。出水NH4 N浓度比进水高 2 82 % ,由于沉淀作用 ,IC对总氮 (TN)、总磷 (TP)都有一定的去除 ,去除率分别为 2 1 7% ,53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猪场废水 厌氧处理 产气性能 污染物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IC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罕 蒋文化 +1 位作者 顾礼炜 马三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7-50,共4页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提升负荷至5 kg/(m3·d)并稳定运行19 d这一启动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活性。负荷提升中后期,出水pH高于进水pH。IC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的最大容积负荷为25.2 kg/(m...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提升负荷至5 kg/(m3·d)并稳定运行19 d这一启动方式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活性。负荷提升中后期,出水pH高于进水pH。IC处理餐厨垃圾废水的最大容积负荷为25.2 kg/(m3·d),此时COD去除率下降到86%。稳定运行期,当进水COD达到22.4 mg/L,出水COD稳定在1650~1950 mg/L,COD去除率高达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餐厨垃圾废水 快速提升负荷 高VF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芬顿-IC-MBBR-BCO-混凝处理香料废水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觅 吴永明 +3 位作者 万莉 王建永 张杰 万金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27,共4页
江西某有限公司以生产香料为主,采用微电解-芬顿-IC-MBBR-BCO-混凝处理相结合的主体工艺来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对COD、BOD_5、SS... 江西某有限公司以生产香料为主,采用微电解-芬顿-IC-MBBR-BCO-混凝处理相结合的主体工艺来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运行结果表明,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对COD、BOD_5、SS、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3%、96.8%、82.2%、75.6%,最终出水COD、BOD5分别为337、160 mg/L,SS、动植物油质量浓度分别为178、61 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废水 FENTON氧化 微电解 ic反应器 MBBR B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R-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杰 岳建芝 +1 位作者 李海华 杨世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采用有效容积为18L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R)和7.5L的生物滤池(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首先通过实验确定ICA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使BF挂膜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3±2℃I、CAR水... 采用有效容积为18L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R)和7.5L的生物滤池(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首先通过实验确定ICA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使BF挂膜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3±2℃I、CAR水力停留时间为6h、进水COD浓度为7000~8000mg/L时,组合工艺运行稳定;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在95%和93%左右,悬浮固体(SS)去除率在99%以上,是适于养殖场废水处理的一项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生物滤池 猪粪废水 有机负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IC厌氧反应器处理棉浆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耀辰 鲍建国 董鹏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87,共3页
模拟IC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棉浆废水,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提升的动力,实现了反应器内部水力循环。而且该工艺废水停留时间短、运行稳定、能够承受高浓度悬浮物,所以该工艺适合于棉浆废水的处理。
关键词 棉浆废水 ic厌氧反应器 COD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反应器厌氧处理MTO废水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学文 莫馗 +2 位作者 王珺 张宾 侯秀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1-645,共5页
以初步驯化后的絮状污泥作为内循环(IC)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厌氧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COD大于50 000 mg/L、TOC大于10 000 mg/L),以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方式培养颗粒污泥,考察了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废水处理效果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实... 以初步驯化后的絮状污泥作为内循环(IC)反应器的接种污泥,厌氧处理甲醇制烯烃(MTO)废水(COD大于50 000 mg/L、TOC大于10 000 mg/L),以高负荷、高进水浓度方式培养颗粒污泥,考察了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废水处理效果及污泥性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C反应器的进水COD容积负荷可达29.0 kg/(m^3·d),COD和TOC去除率可稳定在96%以上;在污泥培养阶段,废水升流速率宜采用0.4~0.6 m/h;在颗粒污泥未成熟时废水升流速率不宜提高过快,而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废水升流速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甲醇制烯烃废水 颗粒污泥 升流速率 厌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MBR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文正 张明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在15-25℃低温下运行的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与MBR联用丁艺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对反应器的运行效果以及影响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C反应器最经济有效的HRT为5h,最佳COD负荷为23.62kg/(m3·d)... 采用在15-25℃低温下运行的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与MBR联用丁艺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对反应器的运行效果以及影响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C反应器最经济有效的HRT为5h,最佳COD负荷为23.62kg/(m3·d),MBR反应器最佳DO为4mg/L,最佳HRT为8h,操作压力为16.4kPa左右时,IC-MBR系统出水COD在55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 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BCO+BAF工艺在中成药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淑杰 郭有才 徐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104,共3页
江西某医药企业生产口服液、糖浆剂和煎膏剂等中成药,采用“IC+BCO+BAF”联合工艺处理中成药生产废水,处理水量为600 t/d。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 000~15 000 mg/L,出水为55 mg/L,去除率达到99.48%;进水SS为500~1 200 mg/L,出水为30... 江西某医药企业生产口服液、糖浆剂和煎膏剂等中成药,采用“IC+BCO+BAF”联合工艺处理中成药生产废水,处理水量为600 t/d。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 000~15 000 mg/L,出水为55 mg/L,去除率达到99.48%;进水SS为500~1 200 mg/L,出水为30 mg/L,去除率达到96.84%,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要求,工艺处理成本为3.57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生产废水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 生物接触氧化 曝气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O工艺处理谷物蛋白废水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立群 孙强 +2 位作者 代宁辉 严凯 马三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6,共3页
针对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蛋白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能好的特点,选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经调试运行,出水COD、氨氮、S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组合工艺运行稳... 针对苏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谷物蛋白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能好的特点,选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经调试运行,出水COD、氨氮、S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蛋白废水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 厌氧 A/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循环IC处理食糖精炼废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管锡珺 高洪刚 +1 位作者 王忠刚 智雪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77,共4页
针对某厂食糖精炼废水特点,设计了附加循环IC反应器。现场启动附加循环IC反应器处理食糖精炼废水,由于启动过程中水质、水量与设计参数相差很大,在有限条件下研究了启动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可达5 kg/(m3·d)以上,出水... 针对某厂食糖精炼废水特点,设计了附加循环IC反应器。现场启动附加循环IC反应器处理食糖精炼废水,由于启动过程中水质、水量与设计参数相差很大,在有限条件下研究了启动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可达5 kg/(m3·d)以上,出水COD在2 000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80%左右,出水VFA的浓度变化更能体现反应器的运行状况。试验历时50 d,启动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糖精炼废水 附加循环ic反应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设计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纪萃 《中国沼气》 2011年第1期3-6,共4页
文章论述了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在对IC反应器水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有人提出计算升流管内液体升流速度的关系式进行了修正,并提供了有用的设计计算参数,最后,详细地提供了设计计算实例。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设计计算 水力特性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