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
1
作者 延思淼 李梦琦 +6 位作者 陈颐 钟秀驰 田滢舟 林怡然 林再帆 冉青珍 陈万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2)AG490处理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3)将ADM小鼠随机分为AG490组和ADM组,分别腹腔注射AG490和等体积溶剂。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组织细胞EMT、迁移和增殖相关蛋白表达;TUNEL实验检测小鼠子宫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DM小鼠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2)AG490抑制了Ishikawa细胞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5);vimentin和Slug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1),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的EMT、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Bcl-2和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表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凋亡水平升高(P<0.01)。(3)ADM小鼠腹腔注射AG490后,其子宫组织中p-JAK2/JAK比值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Twist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结论: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DM中异常激活,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对ADM的发展起到调控作用。AG490通过阻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治疗ADM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JAK2/STAT3通路中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玲 吴玉泓 +4 位作者 李海龙 殷银霞 舍雅莉 郝民琦 梁永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4-1460,1466,共8页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UC-UCAC)小鼠结肠组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8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70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在建立脾虚湿热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汤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炎-癌转化”(UC-UCAC)小鼠结肠组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8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70只为造模组。造模组在建立脾虚湿热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第1、2、3周期)、葛花解酲汤高、中、低剂量组、美沙拉嗪组,10只/组,以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继续建立UC-UCAC转化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小鼠一般状态;统计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Western blot、IHC和RT-q 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EGFR、IL-6、JAK2、STAT3、 p-STAT3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第3周期)小鼠一般状态较差,结肠黏膜组织出现癌变,DAI评分、各目标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第3周期)相比,各治疗组小鼠一般状态有所恢复,结肠组织病理不同程度改善,除葛花解酲汤低剂量组外,其他各治疗组各目标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葛花解酲汤可能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破坏肿瘤炎症微环境,修复受损结肠黏膜组织,延缓UC-UCAC进程,预防UC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解酲汤 溃疡性结肠炎 -癌转化 脾虚湿热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轴研究阳和平喘颗粒调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川 朱慧志 +4 位作者 刘向国 曹晓梅 夏咏琪 张秋萍 余子奇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28,共7页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2周的方式进行致敏,正常对照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阳和平喘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7只;后4周采用OVA雾化+灌胃的方式进行激发和治疗,阳和平喘高中低组每日分别予以15.48、7.74、3.87 g/kg阳和平喘颗粒灌胃,地塞米松组予以0.0625 mg/kg地塞米松进行灌胃,其余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HE、PAS、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q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较为明显;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明显缓解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轴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阳和平喘颗粒 气道重塑 il-6/JAK2/STAT3信号轴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经NF-κB信号通路上调人胎盘MSC SPP1表达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潘琳 蔡睿志 +4 位作者 陶金 李莉 马淑琴 叶鹏 朱永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967,共7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调控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型磷酸蛋白1(SPP1)表达,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及成分明确的无血清培养基制备出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MSC...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调控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型磷酸蛋白1(SPP1)表达,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及成分明确的无血清培养基制备出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标志分子CD14、CD34、CD45、CD73、CD90、CD10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利用终剂量100 ng/mL的IL-6处理hfPMSC 24 h,ELISA、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PCR在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检测SPP1的表达;将IL-6处理感染SPP1干扰慢病毒的hfPMSC与80 ng/mL佛波酯(PMA)联合100 ng/mL脂多糖(LPS)诱导活化的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细胞CD11c和CD206的阳性细胞比例;利用IL-6和/或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特异性抑制剂SC75741处理hfPMSC,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与SPP1的表达。结果IL-6显著上调hfPMSC SP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干扰SPP1显著下调hfPMSC SPP1的表达,显著降低共培养巨噬细胞CD206阳性的细胞比率;IL-6显著上调hfPMSC p-p65的表达,激活NF-κB信号通路;SC75741显著下调经IL-6处理hfPMSC中p-p65和SP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IL-6经NF-κB信号通路上调hfPMSC SPP1的表达,增强其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fPMSC) il-6 SPP1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15-5p通过靶向TPX2-IL-6轴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5
作者 袁志高 税明才 周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59-2564,共6页
目的:探究miR-515-5p通过靶向TPX2-IL-6轴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IL-6处理食管癌细胞EC9706,分为Con组、IL-6组、IL-6^(+)miR-NC组、IL-6^(+)miR-515-5p组、IL-6^(+)miR-515-5p^(+)pcDNA组、IL-6^(+)miR-515-5p^... 目的:探究miR-515-5p通过靶向TPX2-IL-6轴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IL-6处理食管癌细胞EC9706,分为Con组、IL-6组、IL-6^(+)miR-NC组、IL-6^(+)miR-515-5p组、IL-6^(+)miR-515-5p^(+)pcDNA组、IL-6^(+)miR-515-5p^(+)TPX2组。qRT-PCR检测miR-515-5p、TPX2 mRNA表达;克隆形成实验及Transwell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MMP2、MMP9、TPX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515-5p与TPX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组相比,IL-6组miR-515-5p表达降低,TPX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克隆、迁移、侵袭细胞数增加,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增加。与IL-6^(+)miR-NC组相比,IL-6^(+)miR-515-5p组miR-515-5p表达增加,TPX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克隆、迁移、迁移细胞数降低,CyclinD1、MMP2、MMP9蛋白表达降低。miR-515-5p靶向调控TPX2表达,过表达TPX2可逆转上调miR-515-5p对IL-6诱导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miR-515-5可靶向抑制TPX2进而抑制IL-6诱导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15-5p TPX2 il-6 食管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电针调控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代谢中的作用
6
作者 周广文 张家瑶 +3 位作者 张麟 李佳 贺雯 陈丽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3,共8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骨代谢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单列为空白组,另外3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以建立IR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 目的研究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骨代谢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单列为空白组,另外32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以建立IR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每组8只,空白组、假电针组不做干预,电针组选取“中脘”“关元”、“足三里”、“丰隆”4穴进行电针治疗,假电针组选取上述4穴旁边的皮下后不进行电针治疗,各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body mass,BM)、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及餐后血糖水平(postprandial blood-glucoser,PBG)、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各组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P1N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骨组织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Number,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Separation/Spacing,Tb.Sp)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检测;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大鼠BMD、PBG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GIR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大鼠BM、FBG、PBG、β-CTX、IL-6、JAK2、STAT3 mRNA及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0.01),GIR、P1NP、BMD、BV/TV、Tb.N和Tb.Sp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BM、PBG、β-CTX、IL-6、JAK2、STAT3 mRNA及蛋白浓度均明显降低,BMD、BV/TV、Tb.N、Tb.Sp、GI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假电针组大鼠BM、PBG、JAK2 mRNA、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1NP、β-CTX、BMD、BV/TV、Tb.N、Tb.Sp、IL-6、STAT3 mRNA、IL-6、JAK2蛋白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调控IL-6/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机体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IL-6和可溶性IL-6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旗 马维冬 +5 位作者 张春艳 张岩 王聪霞 贾珊 吴皓宇 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L-6receptor,sIL-6R)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L-6receptor,sIL-6R)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CHD患者522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并设正常对照(NC)组10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组间hs-CRP、IL-6及sIL-6R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SAP、UAP及AMI组的hs-CRP、IL-6水平明显增高而sIL-6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IL-6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而sIL-6R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浆hs-CRP、IL-6及sIL-6R水平与CHD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CHD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白介素-6 可溶性il-6受体 GENSINI评分 C反应蛋白 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病理与IL-2 IL-6的关系 被引量:34
8
作者 赵广兴 马宝璋 袁家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704-70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病理与其组织中IL - 2、IL - 6等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混合菌接种法制作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 ,观察输卵管的病理变化 ,并以ELISA法检测其中IL - 2、IL - 6的含量。结果 :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病理与其组织中IL - 2、IL - 6等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混合菌接种法制作大鼠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 ,观察输卵管的病理变化 ,并以ELISA法检测其中IL - 2、IL - 6的含量。结果 :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 ,IL - 2、IL - 6皆呈显著上升趋势。结论 :慢性盆腔炎及其继发不孕输卵管的病理改变与细胞因子IL - 2、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大鼠模型 输卵管 病理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2 il-2 白细胞介素-6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欣 张德凯 +4 位作者 楚元奎 张怡清 白静 邢译文 杨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13-2716,272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84例初次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R)水平分为高血压组(UAER<...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贝那普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84例初次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根据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R)水平分为高血压组(UAER<20μg/min)和高血压肾损害组(UAER≥20μg/min)。检测IL-6水平及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然后用贝那普利干预,观察具备IL-6-572、IL-6-174的不同基因型的患者的治疗反应。结果高血压肾损害组中,IL-6-572的CG基因型、IL-6-174的GG基因型比例最高。贝那普利治疗对具有IL-6-572GG基因型、IL-6-174CC基因型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治疗效果最佳。结论IL-6-572、IL-6-174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肾损害及其对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白细胞介素6 il-6-572基因 il-6-174基因 基因多态性 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实 刘赛君 +1 位作者 何咏 邓列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IL-6的变化,探讨其在SLE的发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SLE患者,并记录所有SLE患者SLEDAI评分.另选取与SLE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C组)29例.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IL-6的变化,探讨其在SLE的发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SLE患者,并记录所有SLE患者SLEDAI评分.另选取与SLE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C组)29例.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IL-6水平.结果:SLE组与NC组外周血IL-6分别为(9.636±3.852)pg/m L和(4.433±1.143)pg/m 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IL-6与SLE患者SLEDAI数值相关分析中r值为0.671,P<0.05.外周血IL-6浓度≥5.865 pg/m L,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6.2%.结论:SLE患者外周血IL-6浓度不仅与SLE的发病有关,其可能还影响SLE病情的发展,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白细胞介素-6(il-6)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TNF-α、IL-6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邓淑珍 孙东明 +3 位作者 付立军 尹薇 张凤薇 王瑞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0-361,共2页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在KD并CAD组患儿亦高于无CAD组患儿(P<0.05),而IL-6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别(P>0.05)。提示TNF-α和IL-6皆参与了KD的发生,而TNF-α在KD患儿CAD中,可能起到比IL-6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TNFΑ il-6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蔡惠东 郁志伟 张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69例存在胸腔积液,其中21例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设为肺部有纤维化组,其余48例未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患者设为肺部无纤维化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肺部无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高于其血清浓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浓度(P<0.05);而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TNF-α、IL-6、IL-8和IL-10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肺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依据,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8(il-8) 白细胞介素-10(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13
作者 刘尊敬 杨期东 +2 位作者 刘运海 黄晓松 张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 ,sICAM 1变化及临床意义 ,探讨其在脑缺血炎性病理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发病 3d以内的符合试验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 32例 ,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体检者 30例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 ,sICAM 1变化及临床意义 ,探讨其在脑缺血炎性病理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发病 3d以内的符合试验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 32例 ,同时收集相匹配的同期体检者 30例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 6和sICAM 1浓度。其中 11例发病 2 4h内入院的患者进行血清IL 6和sICAM 1水平动态观察 (发病第 1d ,第 3d和第 6d)。所有脑梗死患者依据发病后 4 8~ 72h的CT检查结果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 :发病 3d内 [测定时间距发病时间平均为 (4 7.4± 5 .6 )h]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浓度和sICAM 1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5 2 .1± 31.7)pg/mlvs.(135 .4± 18.3)pg/ml和 (36 3.6± 4 8.4 )ng/mlvs.(2 2 7.2± 30 .1)ng/ml,P <0 .0 1]。IL 6和sICAM 1浓度随发病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IL 6浓度在发病第 1d[(36 4 .5± 2 9.7)pg/ml]与第 3d[[(345 .7± 2 8.9)pg/m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发病第 6d[(30 8.3± 2 6 .8)pg/ml]较第 3d明显降低 (P <0 .0 1) ;sICAM 1浓度在发病第 1d[(383.9± 5 6 .1)ng/ml],第 3d[(35 4 .6± 4 0 .8)ng/ml]和第 6d [(316 .7± 32 .3)ng/ml]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IL 6和sICAM 1浓度至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清il-6 SICAM-1 白介素-6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血清IL-6、IL-8及NO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光余 黄晓辉 吴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8(IL-6、IL-8)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40例Hp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根除Hp组和未根除Hp组)治疗前、后和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8(IL-6、IL-8)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40例Hp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根除Hp组和未根除Hp组)治疗前、后和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IL-8及NO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根除Hp组血清IL-6、IL-8及N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根除Hp组血清IL-6、IL-8及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除Hp组治疗后IL-6、IL-8及NO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未根除Hp组治疗后IL-6、IL-8及NO水平较治疗前也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根除Hp组比较,根除Hp组治疗后IL-6、IL-8及NO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Hp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存在不同程度炎症,而且Hp对炎症起促进作用,根除Hp对其炎症反应起到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光余 黄晓辉 吴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12-1013,101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2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或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IL-6、TNF-α及CRP的水平较2型DM组也有升高(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细胞因子CRP、IL-6、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对运动人群血清IL-6、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晓莉 于芳 乔德才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4,8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大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空气污染区选取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群为实验组(EG),非运动人群为阳性对照组(CG1);在洁净区选取健康非运动人群为阴性对照组(CG2)。采用双抗...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大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空气污染区选取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群为实验组(EG),非运动人群为阳性对照组(CG1);在洁净区选取健康非运动人群为阴性对照组(CG2)。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CG1和EG受试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CG2(P<0.05,P<0.01);EG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CG1(P<0.05)。结论: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变化与污染物接触量有关。在污染环境中运动更易引起机体的炎性反应,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运动 血清 白介素-6(il-α)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对PMO骨密度及IL-6、TNF-α、IGF-I的影响 被引量:67
17
作者 张秀珍 韩峻峰 +3 位作者 钱国峰 贺铭 李颖 谷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观察仙灵骨葆(XLGB)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eteoporosis,PMO)骨密度(BMD)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年龄55-60岁的PMO共178例,随机分为:XLGB... 目的 观察仙灵骨葆(XLGB)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eteoporosis,PMO)骨密度(BMD)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年龄55-60岁的PMO共178例,随机分为:XLGB组62例,利维爱(Livial)组66例,钙剂组50例和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妇女20例作对照组。各组均于用药前、后24、28周采用DEXA骨密度仪测定BMD;放免法测定E2、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定量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骨钙素(BGP)、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IL-6、TNF-α、IGF-I水平。结果 XLGB组和Livial组BMD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Total为显著(增幅分别为2.95%,4.40%,P<0.001)。Lival组E2水平明显上升(P<0.01),IL-6、TNF-α、NTX下降(P<0.01);xLGB组E2水平无变化(P>0.05),但IGF-I明显升高(P<0.01),余变化同前;钙剂组和对照组各部位BMD、E、IGF-I、ALP、BGP继续下降(P<0.05),而IL-6、TNF-α、NTX升高(P<0.05)。结论 XLGB治疗PMO疗效显著,与Livial相仿。单纯服用钙剂不能治疗PMO,且继续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 PMO 骨密度 il-6 TNF-α IGF-I 绝经后 骨质疏松症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对牙周炎大鼠血清hs-CRP、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欣 王丹 +1 位作者 彭伟 冯晓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0-783,共4页
目的:检测葛根芩连汤治疗前后牙周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超敏C-6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N组(n=10),牙周炎模型P组(n=35)。模型验证(n=5)后P组随机分成3组(n=10... 目的:检测葛根芩连汤治疗前后牙周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超敏C-6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N组(n=10),牙周炎模型P组(n=35)。模型验证(n=5)后P组随机分成3组(n=10)进行药物灌胃4周:P_0盐水组,P_1甲硝唑组,P_2葛根芩连汤组。给药结束时处死大鼠,即刻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hs-CRP和IL-6的水平。取大鼠实验牙牙周组织检测牙周附着丧失(AL)水平,免疫组化S-P法分析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结果:P_1,P_2组牙周炎症状表现较P_0组有改善,P_2组改善明显。P_2组AL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P_2组牙周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及血清hs-CRP,IL-6水平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各组血清hs-CRP和IL-6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葛根芩连汤通过降低血清中hs-CRP和IL-6的表达,改善牙周炎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牙周炎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太溪穴降低SHR血压及调节延髓TNF-α、IL-6蛋白表达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晶 林晓杰 +2 位作者 罗晓舟 黄健婷 唐纯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对照组,太溪组、非穴组分别予针刺治疗,模型组、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其血压,治疗结束后第2天分别随机取7只大鼠大脑延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脑延髓组织切片TNF-α、IL-6的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结果:针刺太溪穴及非经穴位均可以降低SHR大脑延髓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并降低SHR的血压,且针刺太溪穴效果更为明显.结论:针刺太溪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而调节SHR大脑延髓中TNF-α及IL-6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太溪穴 高血压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慧文 胡苡 +2 位作者 张卫平 陈景宜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其中种植周围炎组患者12例,... 目的·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其中种植周围炎组患者12例,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组12例;另选择12名具健康天然牙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3组患者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龈沟液量和牙周探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患者IL-1β、IL-6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种植体周围炎组IL-1β和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组(均P<0.05);其中种植体周围炎组龈沟液中TNF-α表达水平与探诊深度呈正相关(r=0.600,P=0.039)。结论·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升高,且TNF-α表达水平与探诊深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龈沟液 白介素-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