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杂环芳纶复合性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龙波 吕钧炜 +2 位作者 翟文 张殿波 刘向阳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4,共8页
杂环芳纶是指主链中含有芳杂环(通常为苯并咪唑)的一类对位芳纶,其具有轻质、高强高模、高耐热、耐溶剂等优异性能。相比典型的芳纶Ⅱ纤维,杂环芳纶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目前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和防弹防护等领域得到了实际的应用。然而... 杂环芳纶是指主链中含有芳杂环(通常为苯并咪唑)的一类对位芳纶,其具有轻质、高强高模、高耐热、耐溶剂等优异性能。相比典型的芳纶Ⅱ纤维,杂环芳纶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目前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和防弹防护等领域得到了实际的应用。然而,与其他有机纤维类似,杂环芳纶由于表面惰性,其与树脂的复合性能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本文从杂环芳纶表面改性和结构设计两方面出发,总结近年来提高杂环芳纶复合性能的设计思路、技术手段和研究成果,展望其在先进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有机纤维的界面设计及改善界面粘接性提供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芳纶 树脂基复合材料 直接氟化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黏度对碳纤维与环氧树脂浸润性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亚磊 章桥新 +3 位作者 高列义 赵飞 李资聪 郑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4,共6页
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是发挥复合材料基本性能的保障,考察3种国产T700级碳纤维,研究树脂黏度对碳纤维浸润性以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室温升到60℃,树脂体系黏度从1401.9mPa·s降低到102.77mPa·s... 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是发挥复合材料基本性能的保障,考察3种国产T700级碳纤维,研究树脂黏度对碳纤维浸润性以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室温升到60℃,树脂体系黏度从1401.9mPa·s降低到102.77mPa·s,碳纤维与树脂的接触角减小,浸润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在60℃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7.44%。同时纤维表面的沟槽结构能够加强物理机械互锁作用,加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黏度 浸润性 界面结合性能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镍铬合金丝纬编电加热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
3
作者 冯亚 孙颖 +5 位作者 崔艳超 刘梁森 张宏亮 胡俊军 居傲 陈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5,共7页
为开发既具有电加热功能特性又满足承载结构基本力学性能要求的玻璃纤维/环氧层合复合材料,选取3种直径的镍铬合金丝,设计制备了平针、罗纹和双罗纹3种组织结构的纬编电加热织物,以镍铬合金丝纬编织物作为中间电加热层,优选热压罐复合... 为开发既具有电加热功能特性又满足承载结构基本力学性能要求的玻璃纤维/环氧层合复合材料,选取3种直径的镍铬合金丝,设计制备了平针、罗纹和双罗纹3种组织结构的纬编电加热织物,以镍铬合金丝纬编织物作为中间电加热层,优选热压罐复合成型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环氧层合复合材料。利用红外热像仪和万能试验机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加热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结果表明:在8 V直流电压下,6种复合材料均能升温到37℃以上,最高可达72℃,耗时30 s;最高平衡温度与镍铬合金丝直径成正相关,平针组织复合材料最高平衡温度最高,双罗纹组织复合材料表面温度均匀性最好;含镍铬合金丝纬编电加热层的玻璃纤维/环氧层合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相较于不含电加热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保留率为74.1%~97.4%。初步研究工作表明,含镍铬合金丝纬编电加热层复合材料可同时实现玻璃纤维/环氧层合复合材料功能与结构的兼顾,有望满足直升机发动机进气道防/除冰系统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纬编织物 镍铬合金丝 电热性能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竹方销对正交胶合木力学与声学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吴玥 王雨桐 +4 位作者 黄紫蓝 林杨帆 李宏敏 王志强 朱一辛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为提升正交胶合木(CLT)的中低频隔声性能,设计了一种以重组竹方销为声散射体的二维声子晶体结构的CLT,探究对嵌入重组竹方销的杉木CLT力学和声学特性的影响。采用短梁剪切法,研究了跨中面外开孔的CLT短梁和嵌入重组竹方销的CLT短梁层间... 为提升正交胶合木(CLT)的中低频隔声性能,设计了一种以重组竹方销为声散射体的二维声子晶体结构的CLT,探究对嵌入重组竹方销的杉木CLT力学和声学特性的影响。采用短梁剪切法,研究了跨中面外开孔的CLT短梁和嵌入重组竹方销的CLT短梁层间剪切强度、最大正应力和静态韧性系数;采用阻抗管测试法,研究了周期性排布的重组竹方销对CLT隔声量的影响规律。短梁剪切试验表明:与未开孔CLT相比,开孔使CLT的层间剪切强度下降了13.0%~16.5%;与开孔CLT相比,方孔中嵌入重组竹方销可使开孔CLT的层间剪切强度提升8.5%~12.7%,从而与未开孔CLT的层间剪切强度差异不显著,其最大正应力分别与开孔和未开孔的CLT最大正应力差异不显著,为24.52~29.45 MPa;方孔中嵌入重组竹方销的CLT在静态韧性系数上相比未开孔的CLT上升了13.9%~19.1%。隔声量测试结果表明:嵌入重组竹方销的CLT属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结构,在1 400 Hz出现吻合效应的隔声量谷值约33.41 dB;以重组竹方销为声散射体的二维声子晶体结构随重组竹方销边长的增加,提高了CLT的密度和中低频的隔声量,其中,600 Hz以下的隔声量可提升约20.22%。在不改变CLT厚度、密度增量小于20%且力学性能差异不显著的前提下,以重组竹方销增强CLT隔声性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重组竹方销 正交胶合木 层间剪切强度 静态韧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湿热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17
5
作者 封彤波 肇研 +1 位作者 罗云烽 张佐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27-1431,共5页
针对CCF300/5428复合材料在循环湿热环境下的吸湿-脱湿行为和层间剪切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了循环湿热处理的不同阶段纤维/基体界面结合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反复吸湿后,水分的初始扩散速率和饱和吸湿率增加;脱湿后水对... 针对CCF300/5428复合材料在循环湿热环境下的吸湿-脱湿行为和层间剪切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了循环湿热处理的不同阶段纤维/基体界面结合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反复吸湿后,水分的初始扩散速率和饱和吸湿率增加;脱湿后水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大部分可以消除;复合材料吸湿后室温环境下性能下降较少,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复合材料的性能会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湿热循环 层间剪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湿热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达 肇研 +1 位作者 罗云烽 洪旭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为研究循环湿热环境对CCF300/5405复合材料体系界面性能的影响,首先对该体系循环吸湿—脱湿行为进行研究,其次分析湿热环境下层间剪切强度的变化,最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基体界面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CCF300/5405体系吸湿处理后... 为研究循环湿热环境对CCF300/5405复合材料体系界面性能的影响,首先对该体系循环吸湿—脱湿行为进行研究,其次分析湿热环境下层间剪切强度的变化,最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基体界面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CCF300/5405体系吸湿处理后,纤维与基体间界面遭到水分破坏,产生大量空隙和裂纹,使得水分的扩散速率明显增加,吸湿率增大,且这种破坏不可逆;吸湿之后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下降,烘干之后可以恢复到近于自然干态水平;相对于水分对复合材料的不可逆破坏,可逆破坏对层间剪切强度值减小的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 循环湿热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化处理对碳纤维表面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胡培贤 温月芳 +1 位作者 杨永岗 刘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3,共6页
利用多乙烯多胺溶液作为涂层液,涂覆在碳纤维表面,然后在600℃热处理30 s,水洗后烘干。采用原位红外光谱仪(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定仪研究氨化处理前后碳纤维表面组成、形貌以及浸润性的变化。发现碳纤维经过氨化处理之... 利用多乙烯多胺溶液作为涂层液,涂覆在碳纤维表面,然后在600℃热处理30 s,水洗后烘干。采用原位红外光谱仪(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定仪研究氨化处理前后碳纤维表面组成、形貌以及浸润性的变化。发现碳纤维经过氨化处理之后其表面形成了氨基官能团且氨基官能团以酰胺类形式存在,表面微小凸起减少,与环氧树脂和水的接触角分别降低了22%和32%。用三点短梁法研究碳纤维处理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发现热处理可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6.65%;而氨化处理可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24%。力学数据表明氨化处理不会影响碳纤维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氨基 表面处理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改性对F-12纤维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龙军 张志谦 +1 位作者 魏月贞 黄玉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6-49,共4页
采用稀氢氧化钾溶液对F- 12 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将—COOK 基团引入到F- 12纤维表面,作为环氧氯丙烷接枝的引发剂.并分析了温度和时间对F- 12 纤维拉伸强度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表明:在温和条件下将... 采用稀氢氧化钾溶液对F- 12 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将—COOK 基团引入到F- 12纤维表面,作为环氧氯丙烷接枝的引发剂.并分析了温度和时间对F- 12 纤维拉伸强度及其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表明:在温和条件下将—COOK 基团引入到F- 12纤维表面,进而引发环氧氯丙烷的接枝,可以提高F- 12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而纤维的拉伸强度只有较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接枝改性 复合材料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孔隙率及层间剪切性能的实验表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玲 张博明 +1 位作者 王殿富 武湛君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15-118,共4页
在不同固化压力条件下制作孔隙含量不同的层合板。将层合板进行超声C扫描以识别孔隙率分布不同的区域,然后再将孔隙率分布相对均匀的区域进行超声波二次穿透反射法检测以精确测量孔隙的含量,并取试样测量孔隙的体积含量和测试层间剪切性... 在不同固化压力条件下制作孔隙含量不同的层合板。将层合板进行超声C扫描以识别孔隙率分布不同的区域,然后再将孔隙率分布相对均匀的区域进行超声波二次穿透反射法检测以精确测量孔隙的含量,并取试样测量孔隙的体积含量和测试层间剪切性能(ILSS)。结果表明,在孔隙率低于4%时,孔隙率与层间剪切性能基本成线性关系,并且孔隙率每增加1%,层间剪切性能约下降8%。从而建立起层合板中孔隙率与层间剪切性能的定量表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率 层间剪切性能 超声检测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炭酚醛双基体烧蚀防热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崇俊 张延玲 +1 位作者 苏红 初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分别采用PAN基及粘胶丝基炭布作为增强体,进行了一种新型的炭/炭 酚醛双基体烧蚀防热层板材料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炭/炭 酚醛双基体材料的密度基本与炭/酚醛材料的密度相当;弯曲强度与炭/酚醛材料及C/C材料相当,弯曲模量稍高于炭/酚... 分别采用PAN基及粘胶丝基炭布作为增强体,进行了一种新型的炭/炭 酚醛双基体烧蚀防热层板材料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炭/炭 酚醛双基体材料的密度基本与炭/酚醛材料的密度相当;弯曲强度与炭/酚醛材料及C/C材料相当,弯曲模量稍高于炭/酚醛材料而低于C/C材料。其层剪强度低于炭/酚醛材料和C/C材料,降低了30%~40%。炭/炭 酚醛双基体材料保持了炭/酚醛材料低热导率的特点,热膨胀系数低于炭/酚醛材料,但高于C/C材料,其线烧蚀率比炭/酚醛材料降低20%~40%。与PAN基炭布增强材料相比,粘胶丝基炭布表现出层剪强度高、密度低和模量低的优点,但热膨胀系数大和线烧蚀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材料 炭/炭 炭/酚醛 层剪强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改性国产芳纶Ⅲ纤维(F-3A)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阳 方毅 +3 位作者 刘向阳 王斌 程文 刘爱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了改善国产芳纶Ⅲ纤维(F-3A)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利用氟化改性技术对F-3A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氟化改性F-3A纤维表面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纤维复丝性能和NOL环层间... 为了改善国产芳纶Ⅲ纤维(F-3A)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利用氟化改性技术对F-3A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氟化改性F-3A纤维表面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纤维复丝性能和NOL环层间剪切性能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氟化改性在F-3A纤维表面物理刻蚀形成大量微槽结构,氟化学反应形成大量含氧和含氟的极性官能团,有利于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的提高;(2)采用氟化工艺2处理后,F-3A纤维复合材料的NOL环层间剪切强度最高分别达到56.3 MPa和56.1 MPa,比未改性处理提高了20%以上,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改性 层间剪切强度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黏成型RFI层合板复合材料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国利 李嘉禄 +1 位作者 姚承照 李学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测试PT500粉末状环氧树脂型增黏剂的动态黏度特性,确定了在增强织物表面涂覆定量增黏剂的固态粉末涂布工艺及增黏层合预制件真空袋成型工艺。以M18型环氧树脂膜为基体,利用RFI成型工艺制备了增黏成型RFI层合板制件。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测试PT500粉末状环氧树脂型增黏剂的动态黏度特性,确定了在增强织物表面涂覆定量增黏剂的固态粉末涂布工艺及增黏层合预制件真空袋成型工艺。以M18型环氧树脂膜为基体,利用RFI成型工艺制备了增黏成型RFI层合板制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增黏剂涂覆量≥10%时,随着增黏剂涂覆量的增加,RFI制件的厚度和孔隙含量逐渐增加,从而使RFI制件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亦相应降低,即增黏剂涂覆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RFI制件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增黏预制件 增黏剂 树脂膜融渗工艺 弯曲强度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T800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湿热性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隋晓东 熊舒 +2 位作者 朱亮 李烨 李娜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3,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图谱分析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的物理形貌以及表面上浆剂的化学结构。针对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CCF8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吸湿行为,研究经不同时间湿热和高温环境下处理后的层间剪切性能,并通过扫描...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图谱分析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的物理形貌以及表面上浆剂的化学结构。针对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CCF8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吸湿行为,研究经不同时间湿热和高温环境下处理后的层间剪切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湿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状态。结果表明: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表面物理形貌相同,而表面化学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三种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湿周期相同,约为54d,95%饱和吸湿周期也相同,约为30d;而饱和吸湿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3号纤维上浆剂中由于羟基含量最高,导致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湿率最高,在高温高湿作用下,层间剪切强度下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湿热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界面对单向层合板面内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鹏飞 吴人洁 +2 位作者 王浩伟 嵇醒 王远功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8-22,共5页
从考虑复合材料微结构,以及其在外载作用之下的细观损伤着手,进一步认识复合材料的强度性能是当今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Eshelby的等效夹杂概念[1],把单向层合板看成是均质的基体材料中呈一定规... 从考虑复合材料微结构,以及其在外载作用之下的细观损伤着手,进一步认识复合材料的强度性能是当今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Eshelby的等效夹杂概念[1],把单向层合板看成是均质的基体材料中呈一定规律分散着夹杂(即纤维)的非均质体,首先求得了在面内均布剪切外载作用下复合材料内部的细观应力分布,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细观损伤起始的方式,准则,最后进一步把损伤裂纹看成是特殊的夹杂,利用能量平衡研究了损伤的演化,以及由这些损伤而引起的宏观破坏的可能方式和相应的准则。结果表明界面粘接强度和基体开裂强度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单向层合板面内剪切破坏的机理及其相应的破坏准则,适当增加基体开裂强度和增加界面粘接强度都能增加层合板的面内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层合板 面内剪切强度 等效夹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PBO纤维层间混杂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斌 王文静 +5 位作者 吕钧炜 彭涛 范新年 周万立 赵春霞 李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1-746,共6页
分别采用HTA-P30碳纤维、T800碳纤维与PBO纤维进行了层间混杂,研究了不同的混杂比、不同性能的碳纤维以及不同的粘接界面对PBO/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800与PBO纤维混杂后,复合材料的强度表现出... 分别采用HTA-P30碳纤维、T800碳纤维与PBO纤维进行了层间混杂,研究了不同的混杂比、不同性能的碳纤维以及不同的粘接界面对PBO/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800与PBO纤维混杂后,复合材料的强度表现出混杂负效应,而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表现出混杂正效应,且均随混杂比的增大而降低。PBO纤维经过表面处理后,提高了混杂复合材料的弱界面层粘结性能,从而强度、模量、层间剪切强度的混杂效应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尤其是层间剪切强度的混杂效应系数提高程度很大,并且与纤维的表面状态密切相关。随着PBO纤维的混入,可降低复合材料性能的分散性(离散系数),提高质量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纤维 层间混杂 拉伸性能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复合材料加速腐蚀与大气腐蚀当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治国 贾明明 +1 位作者 王晓刚 吕航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为开展某型飞机复合材料预腐蚀后疲劳寿命研究,获取其于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腐蚀和大气环境腐蚀的当量关系。方法编制模拟机场环境的加速腐蚀环境谱,据此分别开展材料试件加速腐蚀试验和大气腐蚀试验,试验过程中观测试件腐蚀形貌,开... 目的为开展某型飞机复合材料预腐蚀后疲劳寿命研究,获取其于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腐蚀和大气环境腐蚀的当量关系。方法编制模拟机场环境的加速腐蚀环境谱,据此分别开展材料试件加速腐蚀试验和大气腐蚀试验,试验过程中观测试件腐蚀形貌,开展两种环境预腐蚀后试件的层间剪切强度性能测试,依据等腐蚀损伤等层间剪切强度性能原则,计算该型复合材料实验室加速腐蚀与大气环境腐蚀的当量关系。结果加速腐蚀试验环境与大气环境对该型复合材料腐蚀存在当量关系,当量折算系数为2.22。结论飞机复合材料于不同环境中的腐蚀当量关系研究应结合研究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力学性能指标开展研究,不同环境、不同力学性能指标会有不同的当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腐蚀试验 层间剪切强度 当量关系 当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中密度针刺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侠 韩媚 +3 位作者 嵇阿琳 王富强 程文 党玉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8,共5页
针对C/C复合材料脆性问题,对密度为1.60g/cm3的碳布叠层针刺C/C复合材料进行了1800、2 000、2 200和2 500℃的高温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C/C复合材料微晶结构、力学和抗热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使针刺C/C复合材料的... 针对C/C复合材料脆性问题,对密度为1.60g/cm3的碳布叠层针刺C/C复合材料进行了1800、2 000、2 200和2 500℃的高温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C/C复合材料微晶结构、力学和抗热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使针刺C/C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和面内拉伸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抗热震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1 800℃高温处理后的C/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和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C/C复合材料 高温处理 层间性能 拉伸性能 抗热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表面处理对PBO/环氧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震南 黄英 +2 位作者 王岩 季文 牛芳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48,共4页
为提高PBO纤维/环氧树脂的剪切强度,采用聚合物涂层法对PBO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NOL环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研究不同浓度的表面涂层处理液、不同浸渍工艺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BO纤维表面经不同涂层处理液处... 为提高PBO纤维/环氧树脂的剪切强度,采用聚合物涂层法对PBO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NOL环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研究不同浓度的表面涂层处理液、不同浸渍工艺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BO纤维表面经不同涂层处理液处理后,层间剪切强度均高于未经表面处理的;当PBO纤维经过以涂层A为一浴浸渍液、涂层B为二浴浸渍液的两次浸渍工艺处理后,层间剪切强度最高,比未经表面处理的提高了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表面处理 环氧树脂 界面性能 Performance INTERFACE 层间剪切强度 PBO纤维 表面涂层 浸渍工艺 复合材料 浸渍液 处理液 强度测试 工艺处理 不同浓度 表面改性 涂层法 聚合物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芳纶Ⅲ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明明 王晓洁 +1 位作者 刘新东 严文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100,136,共3页
通过不同官能团数的环氧树脂复配得到4种性能不同的树脂配方,制备了复合材料NOL环,探讨了基体性能、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体系的韧性对复合材料NOL环的层间剪切性能影响较大,其中韧性较好的R32体系的层... 通过不同官能团数的环氧树脂复配得到4种性能不同的树脂配方,制备了复合材料NOL环,探讨了基体性能、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体系的韧性对复合材料NOL环的层间剪切性能影响较大,其中韧性较好的R32体系的层间剪切强度达到49MPa,而韧性较差的R34体系只有37MPa;工艺参数对层间剪切强度影响也较明显,R3体系含胶量为32%,缠绕张力为20N时,其层间剪切强度可达到51.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Ⅲ纤维 层间剪切强度 含胶量 缠绕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vlar织物NH_3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正刚 李敏 蒋诗才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7,共5页
采用NH3等离子体对Kevlar-49 S500织物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工艺条件为74.9Pa/113W/14.3分钟。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Kevlar-49 S500织物增强的3234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26.6%,T型剥离强度提高了22.9%;改性后的纤维表面粗... 采用NH3等离子体对Kevlar-49 S500织物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工艺条件为74.9Pa/113W/14.3分钟。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Kevlar-49 S500织物增强的3234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26.6%,T型剥离强度提高了22.9%;改性后的纤维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大,与水的接触角降低;T-剥离试样断口的微观分析发现Kevlar纤维/3234环氧界面的破坏方式为纤维本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KEVLAR 复合材料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