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_(3)Al-Ni_(3)V-V_(2)C-AlCV_(2)复合材料在不同气氛中的摩擦磨损性能
1
作者 邓源 王振生 +2 位作者 王文韫 李海星 朱行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以纯镍、纯铝、纯铌、纯碳和18Al-82V中间合金为原料,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出Ni_(3)Al-Ni_(3)V-V_(2)C-AlCV_(2)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硬度以及在不同气氛(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并与Ni_(3)Al... 以纯镍、纯铝、纯铌、纯碳和18Al-82V中间合金为原料,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出Ni_(3)Al-Ni_(3)V-V_(2)C-AlCV_(2)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硬度以及在不同气氛(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并与Ni_(3)Al-Ni_(3)V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块状Ni_(3)Al相和网状Ni_(3)Al+Ni_(3)V基体相以及原位内生V_(2)C相、AlCV_(2)相构成;一部分碳和铌固溶于Ni_(3)Al相和Ni_(3)V相中起到固溶强化作用,另一部分碳与钒、铝生成V_(2)C相和AlCV_(2)相起到弥散强化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硬度(550 HV)高于Ni_(3)Al-Ni_(3)V合金(509 HV);在大气气氛中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低于Ni_(3)Al-Ni_(3)V合金,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在二氧化碳气氛中最大,大气气氛中次之,氧气气氛中最小;在大气和氧气气氛中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硬度相似,分别为706,711 HV,均高于在二氧化碳气氛中(670 HV);复合材料在氧气气氛中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在大气气氛中主要为氧化磨损和环境致脆诱导的疲劳磨损,在二氧化碳气氛中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3)al-Ni_(3)V-V_(2)C-alCV_(2)复合材料 不同气氛 摩擦磨损性能 硬度 氧化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CO_3与Zn-Al-CO_3水滑石热稳定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蕾 张春英 +1 位作者 矫庆泽 段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3-118,共6页
: The structures of Mg-Al-CO3 and Zn-Al-CO3 hydrotalcites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XRD,IR and TG-DTA.Although both have the same crystal structures,their thermal stabilities are quite different.During the therma... : The structures of Mg-Al-CO3 and Zn-Al-CO3 hydrotalcites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XRD,IR and TG-DTA.Although both have the same crystal structures,their thermal stabilities are quite different.During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Mg-Al-CO3 hydrotalcite exhibits two steps- desorption of interlayer water occurs at 200℃ ,followed by dehydroxylation of the brucite-like layers and loss of carbonate at 400℃ ,Zn-Al-CO3 hydrotalcite decomposes in one step-the desorption of interlayer water, structural water and carbon dioxide occurred at the same time at 200℃ . The results of a theoretical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bond strengths of OH-CO3-OH and OH-H2O-CO3-OH in Mg-Al-CO3 hydrotalcite are stronger than those in Zn-Al-CO3 hydrotalcite.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Mg-Al-CO3 hydrotalci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Zn-Al-CO3 hydrotalc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晶体结构 热分解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时频统误差条件下的联合时频差定位与观测站航迹优化方法
3
作者 肖敏睿 王巍 +1 位作者 尤明懿 陈新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近年来,无源定位技术在认知通信、频谱管控、电子战等众多领域中得到了诸多应用,时频差联合定位以其测量精度高、所需观测站数量少、具有唯一解且不易出现模糊现象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时频差联合定位通常需要观测站之... 近年来,无源定位技术在认知通信、频谱管控、电子战等众多领域中得到了诸多应用,时频差联合定位以其测量精度高、所需观测站数量少、具有唯一解且不易出现模糊现象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时频差联合定位通常需要观测站之间精确时频同步,然而当观测站的授时服务无法使用或受到干扰时,观测站之间的时频同步无法得到保证,时延频偏的存在将会对定位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时频统误差存在条件下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时频差定位与观测站航迹优化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交替迭代定位和观测站航迹优化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替迭代定位中,通过对目标源位置和时频统误差的交替迭代估计,将参数的高维求解问题转化为了两个低维问题,大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其中交替迭代法的迭代初始值通过差分法获得。第二部分观测站航迹优化在第一部分定位估计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考虑目标源位置估计不确定性的观测站航迹优化代价函数,并基于粒子滤波方法进行了高效求解。通过仿真实验可知,定位求解参数的计算复杂度较低;当测量噪声较小时,本文所提算法位置估计的均方根误差能够逼近克拉美罗下界;与无观测航迹优化相比,定位精度和时频统误差的估计准确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频率差 时频统误差 交替迭代 航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样尺寸对定向凝固Al-4%Cu合金固/液界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屈敏 刘林 +2 位作者 赵明 刘峰斌 何广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4-718,共5页
采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不同试样尺寸对Al-4%Cu合金凝固固/液界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凝固速率v=1μm/s时,小尺寸试样的平界面更加平直;当v=5μm/s时,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界面形态分别为浅胞—深胞—初始枝晶,同时,试样边缘的组织比... 采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不同试样尺寸对Al-4%Cu合金凝固固/液界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凝固速率v=1μm/s时,小尺寸试样的平界面更加平直;当v=5μm/s时,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界面形态分别为浅胞—深胞—初始枝晶,同时,试样边缘的组织比中心的组织更不稳定;在相同凝固速率下,小尺寸试样的温度梯度较大,促使界面稳定性提高;试样尺寸的增大引起径向温差增大,促进溶质流动,使试样边缘产生溶质富集,从而使平界面弯曲;由于试样中心排出的溶质大部分流向界面前沿糊状区的液相中,而枝晶糊状区的液相比胞晶的多,因而形成的枝晶界面弯曲程度比胞晶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4%CU合金 固/液界面 径向温差 溶质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l双辊异温铸轧复合界面局部熔合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华贵 刘文文 +1 位作者 叶丽芬 杜凤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2-437,共6页
以传统双辊铸轧工艺为基础,采用金属熔体触辊凝固制备Cu、Al带坯并轧制复合,利用高温Cu带与Al带强压接触传热及其产生的Al带表面浅层熔化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界面"局部熔合"的Cu/Al双辊异温铸轧复合工艺。利用非线性热-力耦合... 以传统双辊铸轧工艺为基础,采用金属熔体触辊凝固制备Cu、Al带坯并轧制复合,利用高温Cu带与Al带强压接触传热及其产生的Al带表面浅层熔化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界面"局部熔合"的Cu/Al双辊异温铸轧复合工艺。利用非线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分析了Cu带和Al带初始温度Tc和Ta、层厚比K、压下率ε对Cu/Al复合界面接触换热与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实现界面"局部熔合"的工艺条件。在自制的物理模拟装置上进行Cu/Al异温压力复合实验,并通过界面的SEM、EDS分析,验证了Cu/Al界面"局部熔合"的工艺条件,揭示了Cu-Al二元合金反应扩散是"局部熔合"作用下Cu/Al界面冶金结合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复合板 异温铸轧复合 局部熔合 反应扩散 冶金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价值的感知差异研究
6
作者 陈慧彤 郑尔特 +1 位作者 闫慧 赵雪锋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共13页
探究大语言模型(LLM)相较于人类主体而言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价值的感知差异,可以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提供参考。基于文献研究和我国35所公共图书馆的品牌活动案例设计问题,分别在GPT-4、文心一言、Deep Seek等... 探究大语言模型(LLM)相较于人类主体而言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价值的感知差异,可以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提供参考。基于文献研究和我国35所公共图书馆的品牌活动案例设计问题,分别在GPT-4、文心一言、Deep Seek等LLM上进行测试,并以馆员和用户的测试结果作为基准,分析LLM对于公共图书馆六类服务价值的感知水平及差异。研究发现,LLM、馆员和用户都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文化服务”“阅读服务”给予高度认可,“健康服务”则被三者赋予最低的评价;不同LLM之间存在感知差异,国内LLM对公共图书馆的多类服务持较高评价,而国外LLM则持相对较低评价;LLM对公共图书馆价值的认可度低于人类,尤其是在“信息服务”领域。图4。表3。参考文献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公共图书馆价值 感知差异 感知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粉模压成型与烧结尺寸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英奎 《陶瓷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90-193,共4页
采用Al2 O3粉末加入石蜡和不加石蜡作对比 ,研究不同压力下金属模压成型的Al2 O3生坯的密度变化和烧结后的尺寸变化。结果表明 ,添加石蜡的Al2 O3生坯密度提高 ,试样上下部分的密度差减小 ;成型压力为 15 0MPa、添加石蜡 4.5wt %时 ,Al2... 采用Al2 O3粉末加入石蜡和不加石蜡作对比 ,研究不同压力下金属模压成型的Al2 O3生坯的密度变化和烧结后的尺寸变化。结果表明 ,添加石蜡的Al2 O3生坯密度提高 ,试样上下部分的密度差减小 ;成型压力为 15 0MPa、添加石蜡 4.5wt %时 ,Al2 O3生坯上下部分的密度差最小 ;密度差最小的生坯烧结尺寸收缩均匀 ,烧结后尺寸精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坯 密度差 烧结 模压成型 氧化铝陶瓷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辅助自蔓延合成TiAl涂层的工艺参数优化
8
作者 潘成刚 龚明川 +2 位作者 曾汉荣 赵新 房成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95-100,共6页
基于Deform建立了高频感应辅助自蔓延合成TiAl系涂层的二维模型,分析了反应前加热过程中基体和压坯的温度分布规律。设计了反应时刻压坯温差最小为实验目标的三因素三水平的工艺参数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压坯温差的工艺参数的主次顺... 基于Deform建立了高频感应辅助自蔓延合成TiAl系涂层的二维模型,分析了反应前加热过程中基体和压坯的温度分布规律。设计了反应时刻压坯温差最小为实验目标的三因素三水平的工艺参数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压坯温差的工艺参数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感应电流、压坯致密度、压头材料。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感应电流300 A、压坯致密度88.5%、石墨压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辅助自蔓延合成 DEFORM 正交实验 温差 Ti-al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状态下Ti-Al层状复合板各向异性行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卓 皇涛 +4 位作者 陈拂晓 郭俊卿 裴彦博 高琰 钟时雨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8-137,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应力状态下Ti-Al层状复合板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变化规律,通过0°、45°和90°方向复合板的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处于单向应力状态的未打孔复合板及平面应力状态的打孔复合板的力学性能随复合板角度的变化规律。... 为了探究不同应力状态下Ti-Al层状复合板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变化规律,通过0°、45°和90°方向复合板的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处于单向应力状态的未打孔复合板及平面应力状态的打孔复合板的力学性能随复合板角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未打孔复合板的断后伸长率及抗拉强度沿不同方向具有明显差异,表现为随复合板角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当引入圆孔缺陷后,沿不同方向复合板的断后伸长率及抗拉强度差异化程度显著下降。对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发现未打孔Ti-Al层状复合板沿不同方向的钛层、铝层及结合层的断裂形貌差异较大,而打孔后的复合板沿不同方向的断裂形貌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平面应力状态下Ti-Al层状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较单向应力状态显著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层状复合板 不同应力状态 各向异性 圆孔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制动盘的温度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戈 黄树涛 +1 位作者 许立福 于晓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50,共7页
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制动盘摩擦副的三维模型,研究在紧急制动时不同工况下两种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制动盘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与铸铁制动盘和锻钢制动盘的计算结果分析;将仿真与文献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仿真模... 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制动盘摩擦副的三维模型,研究在紧急制动时不同工况下两种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制动盘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与铸铁制动盘和锻钢制动盘的计算结果分析;将仿真与文献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仿真模型建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同种工况下,与铸铁和锻钢材料制动盘相比,SiCp/Al复合材料制动盘整体温度较低,温度场分布更均匀,有利于减少制动盘上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提高制动盘的抗热衰退性。仿真结果与文献试验结果总体趋势一致,证明仿真模型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制动盘 不同工况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镀层热成形零件表面颜色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明东 夏益新 +3 位作者 王娜 刘海涛 曹奇 张丹荣 《精密成形工程》 2017年第6期99-103,共5页
目的研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l-Si镀层材料在热成形过程中存在的表面颜色差异、镀层厚度和扩散层厚度的影响规律,及影响零件表面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方法在不同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条件下,对厚度为1.0 mm的新日铁Al-Si镀层... 目的研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l-Si镀层材料在热成形过程中存在的表面颜色差异、镀层厚度和扩散层厚度的影响规律,及影响零件表面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方法在不同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条件下,对厚度为1.0 mm的新日铁Al-Si镀层材料进行热冲压试验,测量热成形零件的镀层厚度和扩散层厚度,并对典型不同颜色零件表面进行SEM及EDS分析研究。结果 Al-Si镀层热成形零件表面颜色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镀层厚度及扩散层厚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及加热温度的提高而增大,Al-Si镀层热成形零件表面的颜色与镀层中不同铁氧化物的混合比例存在较好的对应一致性。结论Al-Si镀层热成形零件表面颜色的状态可以间接反应镀层厚度及扩散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镀层 锌基镀层 热成形 表面颜色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α型氢氧化物前驱体制备LiNi_(0.8)Co_(0.15)Al_(0.05)O_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勃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本文采用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首先采用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出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然后将之与LiOH·H2O混合,最后在氧气气氛中不同温度下热处... 本文采用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首先采用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出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然后将之与LiOH·H2O混合,最后在氧气气氛中不同温度下热处理8h,即可得到球形LiNi0.8Co0.15Al0.05O2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iNi0.8Co0.15Al0.05O2材料为α-NaFeO2相。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材料颗粒形貌为球形。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LiNi0.8Co0.15Al0.05O2的主反应温度在700~750℃之间。振实密度测试结果表明,750℃下制备的LiNi0.8Co0.15Al0.05O2材料可达2.2g·cm-3。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5mA·cm-2电流密度下,在3.0~4.3V间的首次充电容量可达210.3mAh·g-1,首次放电容量为179.7mAh·g-1,充放电效率为85.4%。与采用以β-Ni0.85Co0.15(OH)2为前驱体合成的LiNi0.85Co0.15O2和Al掺杂的LiNi0.8Co0.15Al0.05O2相比,尽管其首次放电容量与放电效率都有所降低,但循环性能有所提高,50周期后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89.5%。研究表明,以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作为前驱体为球形氧化镍钴铝锂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 球形α型氢氧化物 前驱体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压力影响下耕地保护差异性补偿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颖芝 李沐柳 +1 位作者 谭春婵 陈哲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68-71,77,共5页
因地制宜的耕地保护补偿是耕地保护激励性机制的重要探索方向。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替代法和当量因子法测算广东省各区域耕地外部性价值理论值,再结合省级财政承受能力、区域发展差异性和耕地质量等因素,测算补偿标准综合调整系数,... 因地制宜的耕地保护补偿是耕地保护激励性机制的重要探索方向。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替代法和当量因子法测算广东省各区域耕地外部性价值理论值,再结合省级财政承受能力、区域发展差异性和耕地质量等因素,测算补偿标准综合调整系数,探讨现阶段政府财政能力下广东省耕地保护省级差异性补偿标准。结果发现:广东耕地外部性价值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其中珠三角地区最高,粤北地区最低。广东耕地外部性价值构成中主要以粮食安全价值为主。现阶段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受财政承受能力限制较大,广东省省级仅能承担耕地外部性价值的测算理论补偿标准的0.72%~3.68%。测算得到珠三角地区的省级补偿标准最低,粤东西北地区约为珠三角地区的2倍,广东省耕地保护省级补偿可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补偿 补偿标准 耕地外部性价值 财政承受能力 区域差异性 质量梯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份柱花草耐铝胁迫的差异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冬芬 王朋 +3 位作者 文稀 白昌军 刘国道 郇恒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添加外源铝的水培和土培盆栽方法,研究了100μmol/L Al3+对不同品种柱花草根系生长的影响。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营养液培养24 h后,TPRC2001-1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比其它3个柱花草低,西卡柱花草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最高。柱花草的相对... 采用添加外源铝的水培和土培盆栽方法,研究了100μmol/L Al3+对不同品种柱花草根系生长的影响。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营养液培养24 h后,TPRC2001-1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比其它3个柱花草低,西卡柱花草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最高。柱花草的相对根长及根尖苏木精染色均反映出TPRC2001-1受抑制最小且根尖染色程度最浅,TPRC2001-1的细胞膜相对透性最低。土培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μmol/L Al(NO3)3长时间处理3个月后,TPRC2001-1地下部和地上部相对生物量均大于100%,而热研2号和西卡柱花草地下部和地上部相对生物量均低于50%。TPRC2001对铝的耐性最强,而西卡柱花草对铝敏感,热研2号和热研13号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耐铝性 吸收 品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相位测量算法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白鹏 王建华 刘君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0-22,26,共4页
将虚拟仪器技术用于信号的相位测量,介绍了两种基于虚拟仪器的相位测量算法:过零法和相关分析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两种算法的误差。与传统的硬件电路相位测量方法相比,基于虚拟仪器的相位测量算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电路... 将虚拟仪器技术用于信号的相位测量,介绍了两种基于虚拟仪器的相位测量算法:过零法和相关分析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两种算法的误差。与传统的硬件电路相位测量方法相比,基于虚拟仪器的相位测量算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电路组成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测量 虚拟仪器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PG与铝(Ⅲ)结合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英奇 白海静 杨斌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3-435,共3页
在 pH 7 4 ,0 1mol·L- 1 N 2 羟乙基哌嗪 N′ 2 乙磺酸 (Hepes)及室温条件下 ,使用紫外吸收差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铝 (Ⅲ )对N ,N′ 乙烯 二 [2 (2 羟基苯基 )苷氨酸 ](EHPG)的滴定。结果表明铝 (Ⅲ )与EH PG形成 1∶1的配... 在 pH 7 4 ,0 1mol·L- 1 N 2 羟乙基哌嗪 N′ 2 乙磺酸 (Hepes)及室温条件下 ,使用紫外吸收差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铝 (Ⅲ )对N ,N′ 乙烯 二 [2 (2 羟基苯基 )苷氨酸 ](EHPG)的滴定。结果表明铝 (Ⅲ )与EH PG形成 1∶1的配合物。铝 (Ⅲ )与EHPG结合后其紫外差光谱在 2 35和 2 91nm处出现吸收峰 ;配合物在 2 35nm的摩尔吸光系数是 1 2 7× 10 4 cm- 1 ·mol- 1 ·L ;条件稳定常数是lgK =14 2 0± 0 0 3;铝 (Ⅲ )对EHPG的荧光猝灭是由于EHPG的酚羟基质子解离并与铝 (Ⅲ )配合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PG 铝(Ⅲ) 紫外吸收差光谱 荧光光谱 N-N′-乙烯-二[2-(2-羟基苯基)苷氨酸]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nO_4对铝合金阳极的阻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振亚 易玲 +4 位作者 刘稚蕙 杨林 苏景新 陈艳英 王雨馨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研究了含Ga、Sn的高活性铝合金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发现这种铝合金阳极一旦活化 ,其表面膜被破坏 ,就会与水反应剧烈 ,造成大量析氢。而在中性电解液中添加的微量KMnO4 ,虽然未改变铝合金阳极溶解时析氢的“负差效应”规律 ,却对铝合金... 研究了含Ga、Sn的高活性铝合金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发现这种铝合金阳极一旦活化 ,其表面膜被破坏 ,就会与水反应剧烈 ,造成大量析氢。而在中性电解液中添加的微量KMnO4 ,虽然未改变铝合金阳极溶解时析氢的“负差效应”规律 ,却对铝合金阳极析氢有明显抑制作用。在铝合金阳极表面还原生成一层含MnO2 和Al2 O3 的褐色阻化膜 ,这层膜阻碍了基体铝与中间价态的Al+(ad) 与水的直接反应 ,并且阻碍了金属铝微粒脱落 ,减少其在溶液中与水的反应。同时 ,由于表面膜能抑制非成流反应的进行 ,还降低了阳极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阳极 阻化剂 高猛酸钾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溶液的碱浓度对BiVO_4粉体的微波水热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莎莎 谈国强 +2 位作者 任慧君 宋丽花 夏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6-759,共4页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在200℃不同前驱液碱浓度下制备了BiVO4粉体。利用XRD、FE-SEM、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前驱液碱浓度对BiVO4晶型、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并对不同前驱液碱浓度下合成粉体的光催化性能...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在200℃不同前驱液碱浓度下制备了BiVO4粉体。利用XRD、FE-SEM、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前驱液碱浓度对BiVO4晶型、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并对不同前驱液碱浓度下合成粉体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溶于纯水获得的粉体是单斜相和四方相1~3μm八面体结构的BiVO4混晶。溶于HNO3和NaOH溶液时制得粉体为纯单斜相3μm大小球状BiVO4,NaOH增加到4mol/L时为2μm大小鱼排骨状BiVO4的混晶。光催化结果表明,紫外光下光催化活性顺序为:BiVO4(纯水)>BiVO4(4mol/L NaOH)>BiVO4(2mol/L NaOH),可见光下光催化活性顺序为:BiVO4(4mol/L NaOH)>BiVO4(纯水)>BiVO4(2mol/L Na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法 BIVO4 光催化 晶相 碱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伊翔 朱红梅 +3 位作者 吴飞 谭雪兰 朱永霞 陈文慧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6,114,共5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生产函数模型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样...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生产函数模型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很好拟合样本数据的特征,传统回归模型存在局限;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贡献程度小于资本和劳动力,投资驱动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分区域看,上游地区建设用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中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鉴于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提出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和维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 生产函数 区域差异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7150铝合金的点蚀电位与应力腐蚀敏感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擎擎 陈启元 陈康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00-1407,共8页
采用循环极化、U型样法、慢应变速率拉升、金相表征等手段对比研究热处理制度对7150铝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从TEM晶界析出相分布、晶界腐蚀形貌、点蚀发生发展机理以及应力腐蚀开裂机制等角度,对电化学参数与应力... 采用循环极化、U型样法、慢应变速率拉升、金相表征等手段对比研究热处理制度对7150铝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从TEM晶界析出相分布、晶界腐蚀形貌、点蚀发生发展机理以及应力腐蚀开裂机制等角度,对电化学参数与应力腐蚀敏感性之间的一致性关系进行理论说明。结果表明:第二点蚀电位(φ_(pit,2))及其相应电位差值(φ_(pit,2)-φ_(corr)、φ_(pit,2)-φ_(rep))随时效的变化趋势与耐应力腐蚀能力随时效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50铝合金 第二点蚀电位 电位差 应力腐蚀敏感性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