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嘴鸥IRF7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王一涵 张宏莉 +4 位作者 张慧 马俊蕊 项勋 段纲 常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3-521,共9页
【目的】探究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干扰素调节因子7(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7,IRF7)基因的相关信息,为研究IRF7蛋白在抗病毒反应中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克隆IRF7基因,运用MegAlign工具和MEGA 11.0软件分析其序列,运用Rar... 【目的】探究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干扰素调节因子7(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7,IRF7)基因的相关信息,为研究IRF7蛋白在抗病毒反应中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克隆IRF7基因,运用MegAlign工具和MEGA 11.0软件分析其序列,运用Rare Codon Caltor工具、ProtParam工具、NetNGlyc 1.0工具、NetPhos 3.1工具、TMHMM 2.0工具、SignalP 4.1工具、ProtScale工具、PSORT Prediction软件、SOPMA和SWISS-MODEL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稀有密码子特征、理化性质、N-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跨膜区域、信号肽、亲水性、疏水性、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红嘴鸥与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亲缘关系最近,IRF7基因长度为1242 bp,IRF7是亲水性蛋白,不属于跨膜蛋白或分泌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46 ku,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IRF7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其三级结构与翻石鹬(Arenaria interpres)IRF7蛋白(模型蛋白)的相似性为78.73%。【结论】IRF7基因的保守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病毒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中固有干扰素调节因子7的表达及其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齐月 金清龙 +1 位作者 温晓玉 牛俊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6,F0002,共5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中固有表达的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揭示IRF7固有表达对肝细胞抵御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以原代肝细胞、永生化肝细胞HuS-E/2以及肝肿瘤细胞株HuH-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仙台病毒(SV)感染原代肝细胞... 目的:检测肝细胞中固有表达的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揭示IRF7固有表达对肝细胞抵御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以原代肝细胞、永生化肝细胞HuS-E/2以及肝肿瘤细胞株HuH-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仙台病毒(SV)感染原代肝细胞和HuH-7细胞,以RT-PCR法检测IFNα1、IFNβ、IFNλ3及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RIG-I)的诱导表达,以IRF7显性负性突变体表达载体pcDNA3-7DN转染HuS-E/2细胞,RT-PCR法及实时定量PCR检测上述基因的诱导变化。IRF7表达载体pcDNA3-IRF7转染HuH-7细胞后,进行2a型HCV病毒株JFH1感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CV感染情况。结果:SV感染12 h内,HuH-7细胞中未检测到明显的IFNα1、IFNβ、IFNλ3和RIG-I的诱导表达;而在SV感染早期(3 h),原代肝细胞中即可检测到上述基因的mRNA条带。IRF7功能受到抑制后,RT-PCR结果显示SV感染的肝细胞中上述基因表达在感染早期的mRNA条带灰度降低;实时定量PCR可见SV感染3 h内,上述基因mRNA诱导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异位表达IRF7的HuH-7细胞中JFH1感染后未检测到明显的HCV信号。结论:肝细胞中固有IRF7的表达与细胞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对于防御病毒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7 肝细胞 病毒感染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对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9、干扰素调节因子7、干扰素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建平 孙克伟 +1 位作者 银思涵 伍玉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894-898,共5页
目的观察HBV对体外培养的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Toll样受体(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 G 2.2.15细胞,收集各孔Hep G 2.2.15培养上清,超离心HBV病毒颗粒,PCR荧光探针法检... 目的观察HBV对体外培养的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Toll样受体(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 G 2.2.15细胞,收集各孔Hep G 2.2.15培养上清,超离心HBV病毒颗粒,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 DNA浓度。将培养第7天的pDC与不同载量的HBV(1×105拷贝/ml、1×106拷贝/ml、1×107拷贝/ml和空白对照)共培养24 h。随后每组均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Cp G ODN 2216继续培养24 h。Real Time-PCR检测pDC中TLR9、IRF7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9、IRF7蛋白表达,ELISA法测IFNα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对HBV DNA拷贝数取常用对数,相关指标与HBV DNA的常用对数值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HBV 1×106拷贝/ml组和1×107拷贝/ml组TLR9 mRNA、IRF7 mRNA、pDC TLR9和IRF7蛋白、IFN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HBV 1×105拷贝/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对pDC TLR9 mRNA、IRF7 mRNA的表达和对pDC TLR9、IRF7蛋白的表达以及对pDC培养上清液IFNα的表达均呈浓度依赖性,HBV DNA载量越高,对TLR9 mRNA、IRF7 mRNA、TLR9和IRF7蛋白、IFNα表达的抑制效果越强(r值分别为-0.729、-0.761、-0.657、-0.703、-0.803,P值均<0.05)。结论 HBV体外干预后,正常pDC TLR9、IRF7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导致其下游IFNα的分泌减少。HBV能抑制正常pDC功能,导致HBV持续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树突细胞 TOLL样受体9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M41株感染对干扰素调节因子7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怡宁 戴锦龙 +4 位作者 谢智文 曹艳杰 韦平 韦天超 磨美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5-20,共6页
为探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对天然免疫关键分子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影响,为IBV致病及免疫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了IBV感染鸡气管和肾脏中鹏F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用... 为探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对天然免疫关键分子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影响,为IBV致病及免疫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了IBV感染鸡气管和肾脏中鹏F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IRF7在气管和肾脏中的定位,同时检测IBV载量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IBV感染后气管中馏F7mRNA明显上调并在接种后3~5d(3-5dpi)显著上调(P〈0.05),分别上调13.42和6.16倍,蛋白水平在5和11dpi明显高于对照组,5~8dpi核转位明显,肾脏中侬F7mRNA仅在8dpi显著上调2.15倍(P〈0.05),蛋白水平在5和8dpi明显高于对照组,8dpi核转位明显。气管中IBV载量在1~11dpi迅速上升,5dpi达到峰值,肾脏中8dpi达到峰值。IRF7的表达和活化与IBV含量呈一致性。研究表明,IBVM41株感染后上调并激活了气管和肾脏中的IRF7,使其发生核转位,IRF7在抗IBV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气管和肾脏中的IRF7免疫应答存在一定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与系统性硬化症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闭雄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86-2688,F0003,F0004,共5页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血管病变、皮肤和内脏纤维化、免疫调节紊乱为特征的致死风险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首要死因是肺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如何破解SSc纤维化难题,是降低SSc患者死亡率的关键。目前,SSc病因尚不清楚,尚无有效的治...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以血管病变、皮肤和内脏纤维化、免疫调节紊乱为特征的致死风险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首要死因是肺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如何破解SSc纤维化难题,是降低SSc患者死亡率的关键。目前,SSc病因尚不清楚,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研究表明,Ⅰ型干扰素(IFN)在SSc纤维化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IRF7作为Ⅰ型IFN的最主要调节因子参与Ⅰ型IFN诱导基因的转录调控及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和TGF-β信号转导,可能参与了SSc发病中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系统性硬化症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IRF-7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刘万建 史成银 +3 位作者 宋展 耿伟光 李赟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7,共9页
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干扰素调节因子7(CsIRF-7)cDNA的全长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结构特征分析,同时还完成了该基因在半滑舌鳎各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sIRF-7基因cDNA全长为1957bp,其中包含48bp的5′-UTR、1302bp的ORF和... 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干扰素调节因子7(CsIRF-7)cDNA的全长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结构特征分析,同时还完成了该基因在半滑舌鳎各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sIRF-7基因cDNA全长为1957bp,其中包含48bp的5′-UTR、1302bp的ORF和607bp的3′-UTR。CsIRF-7 cDNA编码一个由43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sIRF-7多肽与脊椎动物IRF-7相似,存在高度保守的3个结构域:DNA结合域(DNA binding domain,DBD)、干扰素相关区(IRF associated domain,IAD)和丝氨酸富含区(Serine-rich domain,SRD)。全长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CsIRF-7与硬骨鱼类的IRF-7同源性较高,与4种硬骨鱼类的同一性和相似性分别介于48.5%~73.6%和65.4%~83.8%之间;其中与牙鲆的同一性和相似性最高,分别为73.6%和83.8%;而与哺乳类和鸟类IRF-7的同源性较低,其同一性和相似性分别仅为30.3%~32.2%和46.5%~52.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IRF-7与硬骨鱼类的IRF-7聚为一类,并与其他脊椎动物的IRF-7和IRF-3共同组成了脊椎动物IRF-3亚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CsIRF-7基因在半滑舌鳎的肝、肾、脾、血细胞、鳃、肠和心脏等7种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肠中表达量最高,而在肝、鳃和血细胞中表达量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干扰素调节因子7 POLY I:C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感染早期IRF-7及RANTES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白文涛 于澜 +6 位作者 张亮 刘勇 张蕾 闫岩 吴兴安 徐志凯 张芳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8-981,共4页
目的检测汉坦病毒感染人淋巴细胞后人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NATES)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IFR-7)表达情况,并为深入探讨可能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用汉滩病毒感染人淋巴细胞系LLC,取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提取总RNA,... 目的检测汉坦病毒感染人淋巴细胞后人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NATES)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IFR-7)表达情况,并为深入探讨可能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用汉滩病毒感染人淋巴细胞系LLC,取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提取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感染细胞中IFR-7及RANTES 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汉滩病毒感染人淋巴细胞早期,可诱导IRF-7和RNATES基因的转录,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持续上调。结论汉坦病毒可以感染人淋巴细胞,并在感染早期持续上调RNATES和IRF-7表达,对深入研究汉坦病毒的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也为寻找HFRS的治疗药物靶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滩病毒 RANTES IRF-7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RF7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敏 王琳 +4 位作者 许默儒 钱琨 邵红霞 叶建强 秦爱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了制备鸡干扰素调节因子7(interferon regulatory fator 7,IRF7)抗体,本研究通过分离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抽提RNA并反转录获得鸡淋巴细胞c 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得鸡IRF7基因(ch IRF7),将该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COLD-TF中... 为了制备鸡干扰素调节因子7(interferon regulatory fator 7,IRF7)抗体,本研究通过分离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抽提RNA并反转录获得鸡淋巴细胞c 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获得鸡IRF7基因(ch IRF7),将该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COLD-TF中,构建成p COLD-TF-ch IRF7原核表达质粒。将测序正确的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中,经0.25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低温诱导20 h。SDS-PAGE结果显示,融合蛋白获得高效表达,大小为107 k Da。切胶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抗鸡IRF7多克隆抗体。激光共聚焦、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该抗鸡IRF7多克隆抗体能与真核质粒表达的ch IRF7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该抗体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究鸡IRF7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多抗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干扰素因子7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邓志超 章程 +4 位作者 罗沛 詹晓芝 江丹莉 阳佑天 刘文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06-2616,共11页
【目的】构建樱桃谷鸭干扰素调节因子7(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7,IRF7)基因CDS区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IRF7蛋白结构和生物特性,检测不同组织内IRF 7基因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对鸭天然免疫系统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 【目的】构建樱桃谷鸭干扰素调节因子7(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7,IRF7)基因CDS区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IRF7蛋白结构和生物特性,检测不同组织内IRF 7基因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对鸭天然免疫系统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扩增樱桃谷鸭IRF 7基因的CDS区,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oly(I∶C)对IRF7蛋白核移位的影响。对IRF 7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相似性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线分析预测IRF7蛋白的分子和结构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织中IRF 7基因的表达特异性。【结果】成功克隆樱桃谷鸭IRF 7基因CDS区,长1536 bp,共编码512个氨基酸,通过对重组质粒的真核表达,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大小约为110 ku。Poly(I∶C)处理鸭胚成纤维细胞促使pCMV-C-EGFP-IRF7的核内定位增加。核苷酸相似性结果显示,樱桃谷鸭与绿头鸭和鸡的IRF 7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和80.8%,与非洲爪蛙的相似性仅为41.8%。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樱桃谷鸭与绿头鸭和鸡亲缘关系最近,与非洲爪蛙亲缘关系最远。IRF7蛋白表现为结构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构成。IRF 7基因在各个组织内均有表达,在胆囊中表达量最高,在肺脏中表达量最低。【结论】樱桃谷鸭IRF 7基因的CDS区序列大小为1536 bp,编码512个氨基酸,IRF7蛋白为结构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Poly(I∶C)刺激可引起IRF7发生核移位,该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 蛋白结构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石鲷irf7基因克隆及其在病毒感染下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煜 李开敏 +2 位作者 徐文腾 陈松林 王磊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探究斑石鲷(Oplegnathuspunctatus)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在虹彩病毒(Iridovirus)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了斑石鲷irf7基因CDS区序列,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在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研究该基因在病毒感染中的表达模... 为探究斑石鲷(Oplegnathuspunctatus)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在虹彩病毒(Iridovirus)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了斑石鲷irf7基因CDS区序列,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在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研究该基因在病毒感染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Opirf7基因CDS区全长为1332 bp,编码443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的保守结构域。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Opirf7基因在健康个体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皮肤和肠等免疫组织中的表达量也较高。对斑石鲷腹腔注射虹彩病毒诱导抗病毒免疫反应,在组织水平检测Opirf7对病毒感染的响应模式。与对照组(0 h)相比,Opirf7在免疫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细胞水平,建立polyI:C感染的斑石鲷脑细胞系模型,利用qRT-PCR检测Opirf7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poly I:C刺激后,脑细胞系Opirf7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结果表明,Opirf7在斑石鲷抗病毒病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石鲷 干扰素调节因子7 抗病基因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干扰素调节因子7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11
作者 张雪梅 杜丽丽 +4 位作者 刘福涛 王江 郭豫杰 李宏基 杨国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3-1217,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猪IRF7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猪十二指肠cDNA为模板扩增IRF7基因(RF区;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1b(+)中,获得pET-21b—IRF7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 为了进一步研究猪IRF7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猪十二指肠cDNA为模板扩增IRF7基因(RF区;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1b(+)中,获得pET-21b—IRF7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His—IRF7融合蛋白,并利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了1 461 bp IRF7 ORF区;(2)His—IRF7融合蛋白在裂解菌液的上清和沉淀中均有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60.5ku。结果提示,运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IRF7融合蛋白,为猪IRF7基因相关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IRF7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猪干扰素调节因子7的ST细胞株的建立
12
作者 陈恒 徐磊 +6 位作者 宁蓬勃 郭抗抗 何雷 林鸷 吕亚辉 林青 张彦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0-763,共4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在抗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构建稳定表达猪IRF7(pIRF7)的猪睾丸细胞系(ST),本研究从猪淋巴细胞中扩增获得pIRF7基因,将其插入pEGFP-C3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pIRF7。并转染于ST细胞中,通过G418加压筛选及... 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在抗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构建稳定表达猪IRF7(pIRF7)的猪睾丸细胞系(ST),本研究从猪淋巴细胞中扩增获得pIRF7基因,将其插入pEGFP-C3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pIRF7。并转染于ST细胞中,通过G418加压筛选及细胞纯化获得G418抗性ST细胞株(STA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STA1细胞株能够稳定表达重组pIRF7;而且以聚肌胞刺激STA1细胞可以观察到表达的pIRF7在细胞内具有核转位能力,该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猪瘟病毒对pIRF7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干扰素调节因子7 稳定细胞系 核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