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级”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20
1
作者 魏欣 谢玉梅 +5 位作者 陈琳 潘蕾 郝春秋 王九平 白雪帆 贾战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条件下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拟定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级规范治疗标准。方法选择确诊为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82例,以32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为对照,根据肝硬化程度、脾功能亢进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的耐受分...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条件下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拟定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级规范治疗标准。方法选择确诊为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82例,以32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为对照,根据肝硬化程度、脾功能亢进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的耐受分为不同抗病毒治疗组:在采取造血因子刺激、脾栓塞或脾切除治疗后,观察患者脾功能亢进的缓解情况,解决脾功能亢进后,以标准治疗方案为基础,采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可以实施更为主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分析不同组别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并随访患者肝功能恢复状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各组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在给予抗病毒治疗后,脾栓塞及脾切除治疗组均有约60%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而其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率分别为59.3%与6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通过采取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病毒属 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抗病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颖颖 范晓红 +6 位作者 王力芬 田地 霍娜 陆海英 吴赤红 徐小元 魏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821-823,共3页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CHC患者(≥60岁)(N=16)与中青年CHC患者(<60岁)(N=46)接受PEG-IFNα-2a 180μg/周,利巴韦林800~1000mg/d联合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CHC患者(≥60岁)(N=16)与中青年CHC患者(<60岁)(N=46)接受PEG-IFNα-2a 180μg/周,利巴韦林800~1000mg/d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病毒应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P=0.044,OR(95%CI)=3.264(1.005~10.599);P=0.000,OR(95%CI)=2.875(1.935~4.271)]。两组患者S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HC患者年龄与SVR率无明显关联。结论 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CHC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学应答 被引量:17
3
作者 姜雪强 邹小静 田德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58例CHC患者,其中HCV-1型患者43例,HCV-2型患者15例,均给予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分...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58例CHC患者,其中HCV-1型患者43例,HCV-2型患者15例,均给予PEG-IFN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12、24周,治疗终点,治疗结束后24周及48周测定患者血浆HCV RNA水平。结果 HCV-2型患者4周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明显高于HCV-1型患者(80%vs 48.8%,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HCV-2型患者的持续病毒应答(SVR)率明显高于1型患者(86.7%vs 53.5%,P<0.05)。低病毒载量患者(RNA<2×106拷贝/ml)的RVR率明显高于高病毒载量患者(93.8%vs 46.2%,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低病毒载量患者的SVR率明显高于高病毒载量者(84.2%vs 51.3%,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安全有效,对基因2型疗效优于基因1型,病毒载量低的患者疗效优于病毒载量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彭梅娟 王伟 +5 位作者 杨晓飞 郝春秋 白雪帆 贾战生 连建奇 张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82-686,共5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与替比夫定(Ld T)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3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Ⅳ期临床试验的初治HBe Ag阳性CHB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92例...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与替比夫定(Ld T)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3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Ⅳ期临床试验的初治HBe Ag阳性CHB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92例,其中39例皮下注射PEG-IFNα^(-2)a(PEG-IFNα^(-2)a组),180μg/周;53例接受Ld T抗病毒治疗(Ld T组),600 mg/d。比较基线、治疗24周和48周时患者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血清肌酐、尿素氮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变化,其中e GFR分别采用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和简化的肾病饮食改良(MDRD)2种方法进行计算。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在进行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前对资料进行Mauchly球形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过程中,PEG-IFNα^(-2)a组血清肌酐水平在24周[(0.68±0.11)mg/dl]和48周[(0.67±0.11)mg/dl]均较基线明显降低[(0.75±0.11)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 1),e GFR水平在24周[(128.30±10.98)ml·min^(-1)·1.73m^(-2)(CKD-EPI法)/(143.9±25.82)ml·min^(-1)·1.73m^(-2)(MDRD法)]和48周[(128.00±10.17)ml·min^(-1)·1.73m^(-2)(CKD-EPI法)/(144.30±24.68)ml·min^(-1)·1.73 m^(-2)(MDRD法)]均较基线水平[(123.10±9.64)ml·min^(-1)·1.73 m^(-2)(CKD-EPI法)/(127.40±20.16)ml·min^(-1)·1.73 m^(-2)(MDRD法)]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 1)。Ld T组患者治疗24周时血清肌酐[(0.73±0.13)mg/dl]及e GFR水平[(122.30±11.22)ml·min^(-1)·1.73 m^(-2)(CKD-EPI法)/(128.10±20.67)ml·min^(-1)·1.73 m^(-2)(MDRD法)]与基线水平[血清肌酐:(0.74±0.13)mg/dl;e GFR:(121.50±11.21)ml·min^(-1)·1.73 m^(-2)(CKDEPI法)/(126.40±20.96)ml·min^(-1)·1.73 m^(-2)(MDRD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8周时血清肌酐(0.68±0.12 mg/dl)较基线明显降低,e GFR[(125.30±11.55)ml·min^(-1)·1.73 m^(-2)(CKD-EPI法)/(138.0±25.94)ml·min^(-1)·1.73 m^(-2)(MDRD法)]较基线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 1)。治疗48周时,Ld T组的HBV 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PEG-IFNα^(-2)a组(HBV DNA阴转率:60.4%vs 38.5%;ALT复常率:75.5%vs 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7、16.34,P值分别为0.037、<0.000 1)。结论 PEG-IFNα^(-2)a和Ld T对CHB患者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肾功能试验 干扰素Α-2a 替比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2b联合利巴韦林复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研 毛青 +4 位作者 张长江 孙伟 胡亚君 谭朝霞 王小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复发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30例经IFN-α或PEG-IFNα标准RGT治疗后复发的CHC患者,均用PEG-IFNα-2a(180μg)或PEG-IFNα-2b(1.5μg/kg)联合利巴韦林(90...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复发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30例经IFN-α或PEG-IFNα标准RGT治疗后复发的CHC患者,均用PEG-IFNα-2a(180μg)或PEG-IFNα-2b(1.5μg/kg)联合利巴韦林(900 mg/d)再治疗,基因1型治疗48周,非基因1型治疗24周,停药随访24周,分析病毒基因型、基线HCV RNA载量、初治药物种类对联合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30例复发患者经联合再治疗后,24例(80%)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8例低病毒载量(HCV RNA≤105拷贝/ml)患者中,17例(94.4%)获得SVR,与高病毒载量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基因1型组18例,其中14例(77.8%)获得SVR,与非基因1型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初治应用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患者17例,其中13例(76.5%)经再治疗后获得SVR,与初治应用IFN-α抗病毒组(84.6%)无明显差异(P=0.672)。结论 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复发CHC患者的疗效较好。基线病毒载量高,再治疗效果差;病毒基因型及初治所采用的IFN类型与再治疗的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素梅 谢玉梅 +5 位作者 张颖 郭永红 魏欣 姜娜 周云 贾战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及利巴韦林的标准化方案与PEG-IFNα减量治疗对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抗病毒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G-CSF联合PEG-IFNα及利巴韦林标准治疗...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及利巴韦林的标准化方案与PEG-IFNα减量治疗对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抗病毒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G-CSF联合PEG-IFNα及利巴韦林标准治疗组和PEG-IFNα减量组;以慢性丙肝接受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28例为对照组。观察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停药后复发,并随访48周,同时观察肝功能复常和其他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G-CSF治疗组的ETVR率、SVR率等指标与CHC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EG-IFN减量组在ETVR率、SVR率方面均低于CHC的标准化抗病毒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6、4.467,P均<0.05)。另外,G-CSF治疗组的ETVR率明显高于PEG-IFN减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结论用GM-CSF陪伴标准化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对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明显优于PEG-IFNα减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硬化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利巴韦林 干扰素Α-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志华 何海棠 +2 位作者 胡静 付群香 骆抗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97-701,共5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就诊的HBe Ag阴性的CHB患者103例,给予PEG-IFNα-2a 135μg治疗,平均疗程...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就诊的HBe Ag阴性的CHB患者103例,给予PEG-IFNα-2a 135μg治疗,平均疗程为13个月,治疗后随访48周,在治疗及随访期间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HBV DNA定量。组间频数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103例患者治疗结束时,取得联合应答者84例,联合应答率为81.6%。随访过程中复发33例,复发率为39.3%,治疗后随访1年持续应答患者49例,持续应答率47.6%。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抗-HBe阳性是唯一的与持续应答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OR=3.69,P=0.013),HBV DNA定量、HBV基因型、前C/BCP区变异、肝脏病理等其他治疗前基线特征与持续应答无相关性。结论 PEG-IFNα-2a治疗HBe Ag阴性CHB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抗-HBe阳性患者的持续应答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干扰素Α-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应答不佳患者序贯替诺福韦酯24周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吕莹 陈晓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66-2069,共4页
目的观察PEG-IFNα-2a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8周血清学应答不佳序贯应用替诺福韦酯(TDF)治疗24周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2月就诊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PEG-IFNα-2a 180μg/周治疗48周HBeAg未发... 目的观察PEG-IFNα-2a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8周血清学应答不佳序贯应用替诺福韦酯(TDF)治疗24周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2月就诊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PEG-IFNα-2a 180μg/周治疗48周HBeAg未发生血清学转换的CHB患者共21例。其中11例患者加用TDF 300 mg/d,12周后停用PEG-IFNα-2a,继续予TDF单药治疗12周;10例患者序贯阿德福韦酯(ADV)10 mg/d单药治疗24周。治疗12、24周时检测HBV DNA,肝、肾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对比两组疗效。两组计量资料比较,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治疗12、24周时,两组患者的HBs Ag、HBe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24周时,TDF组患者HBeAg转换率(18.2%,2/11)与ADV组(10.0%,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患者治疗12、24周时HBeAg分别为(1.75±0.59)log10S/CO、(1.61±0.70)log10S/CO,较基线[(1.86±0.58)log10S/CO]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27);治疗24周时TDF组患者ALT水平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15.0-27.0)U/L vs 33.0(21.5-63.5)U/L;U=-2.616,P=0.046]。两组患者e GFR水平在治疗12、2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PEG-IFNα-2a单药治疗48周HBeAg血清学应答不佳的CHB患者,加用TDF 12周后再单用TDF 12周较直接序贯ADV治疗,短期内更有助于降低血清ALT和HBeAg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干扰素Α-2a 替诺福韦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α-2a,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武宗导 王功大 +1 位作者 许洁 邢国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0-91,共2页
探讨不同亚型α干扰素(IFNα-2a、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差异。11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被随机分为IFNα-2a治疗组(52例)和IFNα-2b治疗组(58例)。IFNα-2a治疗组采用IFNα-2a(因特芬)每日3MU肌注,IFNα-2b治疗组采用IFNα... 探讨不同亚型α干扰素(IFNα-2a、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差异。11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被随机分为IFNα-2a治疗组(52例)和IFNα-2b治疗组(58例)。IFNα-2a治疗组采用IFNα-2a(因特芬)每日3MU肌注,IFNα-2b治疗组采用IFNα-2b(隆化诺)每日3MU肌注,30天后改隔日3MU肌注,疗程6月。观察两组用药3月、6月后血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治疗反应率。ALT复常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HBeAg阴转率:IFNα-2b治疗组(51.7%、67.2%),明显优于IFNα-2a治疗组(32.7%、44.2%),两组差异明显(P<0.05)。HBV DNA阴转率:6月后IFNα-2b治疗组(58.6%),明显优于IFNα-2a治疗组(34.6%),两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完全反应率:IFNα-2b治疗组(46.6%),明显优于IFNα-2a治疗组(21.2%),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干扰素α-2b亚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干扰素α-2a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干扰系α-2α 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1b对裸鼠HepG-2瘤形成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邢爽 欧红玲 +7 位作者 黄海潇 李明 熊国林 谢玲 何绚 何社辉 沈纯 罗庆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7-849,共3页
目的比较干扰素α-1b(IFNα-1b)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1b(PEGIFNα-1b)抑制荷HepG-2裸鼠肿瘤形成的效果。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接种于BALB/c雄性裸鼠背部皮下制备荷瘤动物模型。接种后14d按肿瘤大小将荷HepG-2瘤鼠随机分... 目的比较干扰素α-1b(IFNα-1b)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1b(PEGIFNα-1b)抑制荷HepG-2裸鼠肿瘤形成的效果。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接种于BALB/c雄性裸鼠背部皮下制备荷瘤动物模型。接种后14d按肿瘤大小将荷HepG-2瘤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PEGIFNα-1b组和IFNα-1b组3组,均连续5周皮下注射,每周1次。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肿瘤体积,第5周末全身麻醉处死裸鼠后测量体重、肿瘤体积和重量。结果观察期内PEGIFNα-1b和IFNα-1b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达56%和42%,未见其对荷瘤鼠体重有明显影响。结论PEGIFNα-1b对裸鼠体内HepG-2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HEPG-2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云华 李震 +7 位作者 刘立 彭丹 李卫昆 常丽仙 贾婷 杨永锐 李惠敏 王黎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的疗效。方法随机入组的来自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31例2~16岁儿童CHB患儿,按年龄分为小龄组(2~6岁,n=17)及大龄组(7~16岁,n=14)。所有患儿均接受PE...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的疗效。方法随机入组的来自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31例2~16岁儿童CHB患儿,按年龄分为小龄组(2~6岁,n=17)及大龄组(7~16岁,n=14)。所有患儿均接受PEG-IFNα-2a治疗(首剂104μg/m2,1次/周,逐渐增加剂量至135μg/周),疗程24~72周不等。研究过程中监测ALT、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s Ag定量水平等指标,比较两年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应答,分析疗效与年龄、疗程及治疗过程中HBs Ag定量水平动态变化的关系及安全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小龄组与大龄组各时间点的生化学、病毒学应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24周时小龄组的HBs Ag阴转率明显高于大龄组(41.2%vs 7.1%;χ^2=4.644,P〈0.05);治疗52及72周时小龄组的HBs Ag定量水平分别为129.22±78.99和51.80±31.54 IU/ml;大龄组患儿52及72周HBs Ag定量水平分别为4677.12±2557.85和1031.37±546.37 IU/ml,与基线相比小龄组患儿52及72周HBs Ag定量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大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2.23,P值均〈0.05)。治疗52周,小龄组与大龄组HBV 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s Ag清除率与血清学转换率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延长治疗至72周的患儿HBV DNA阴转率100%,HBe Ag血清学转换率为80%,HBs Ag血清学转换率为60%。25例停药随访的患儿均无复发。研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血象改变、食欲下降。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与同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CHB而言,PEG-IFNα-2a是可选治疗方案,PEG-IFNα-2a的疗效与患儿年龄和疗程有关。年龄越小,HBs Ag定量水平下降幅度越大,HBs Ag阴转率越高;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治疗过程中HBs Ag定量水平变化具有预测疗效的价值。儿童应用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Α-2a 儿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多种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龙 杨阳 +1 位作者 蒋雪花 陈志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91-694,共4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对多种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耐药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09年8月-2014年2月住院及门诊的对多种NAs耐药的HBe Ag阳性CHB患者120例,根据治...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对多种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耐药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09年8月-2014年2月住院及门诊的对多种NAs耐药的HBe Ag阳性CHB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全部停用NAs,改用PEG-IFNα-2a治疗48周;对照组患者维持原有NAs治疗方案不变,加用PEG-IFNα^(-2)a治疗48周。观察治疗24、48周及停药后24周时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变化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2组患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治疗第24、48周及停药后24周时2组的血清HBe Ag阴转率、HBe Ag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以及HBs Ag阴转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G-IFNα-2a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痛、注射部位炎症、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及抑郁,情况均不严重。结论 PEG-IFNα-2a治疗对多种NAs耐药的CHB安全有效,并可考虑直接换用PEG-IFNα-2a继续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病毒药 聚乙烯二醇类 干扰素Α-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IFNα-2a与阿德福韦酯的联用方式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武晓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用药顺序对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2013年11月1日在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n=28,后期1... 目的探讨用药顺序对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1日-2013年11月1日在山东省禹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n=28,后期1例退出)、B组(n=29,后期2例退出)和C组(n=29,后期3例退出),均采用Peg IFNα-2a联合ADV治疗。A组同期联合用药;B组先给予Peg IFNα-2a治疗24周,再与ADV联用;C组先给予ADV治疗24周,再与PEG-IFNα-2a联用,共治疗60周,停药后随访24周。对比3组的临床疗效(HBe Ag消失和血清转换率、HBs 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与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结果治疗60周:HBe Ag消失和血清转换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2%vs 81.5%vs 69.2%,χ~2=6.253,P<0.05),A组和B组均高于C组(P值均<0.012 5);HBV DNA转阴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vs 55.6%vs 80.8%,χ~2=7.409,P<0.05),A组和C组均高于B组(P值均<0.012 5);ALT复常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vs 80.8%vs 57.7%,χ~2=7.425,P<0.05),A组高于C组(P<0.012 5)。停药24周时:HBe Ag消失和血清转换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vs 81.5%vs65.4%,χ~2=6.723,P<0.05),A组和B组均高于C组(P值均<0.012 5);ALT复常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vs74.1%vs 53.8%,χ~2=9.690,P<0.05),A组高于C组(P<0.012 5)。不良反应多集中于治疗24周内,主要表现为低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多数患者未经干预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多表现为WBC、中性粒细胞及PLT减少,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得以缓解。结论先经ADV治疗降低HBV DNA水平再予以PEG-IFNα-2a,与二者同时联用效果相仿,可能对降低PEG-IFNα-2a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因免疫耐受复发1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彩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60-162,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2014年2月初,因痔疮手术行常规检查发现:HBsAg 阳性,转氨酶升高,HBV DNA 2.71×108拷贝/ml;肝抗原谱 M2-3E 阳性,余阴性;腹部 CT:肝脏Ⅳ段小囊肿,右肾上极小囊肿。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原...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2014年2月初,因痔疮手术行常规检查发现:HBsAg 阳性,转氨酶升高,HBV DNA 2.71×108拷贝/ml;肝抗原谱 M2-3E 阳性,余阴性;腹部 CT:肝脏Ⅳ段小囊肿,右肾上极小囊肿。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开始服用恩替卡韦(ETV)、熊去氧胆酸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2014年4月18日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相关检查结果详见表1,特种蛋白系列、自身抗体系列、抗核抗体谱、线粒体抗体 IgG 及肝抗原谱均为阴性,甲状腺功能、AFP 及特异质、岩藻糖苷酶、肿瘤标志物正常,甲型肝炎总抗体>60.0 IU /L。腹部 CT:肝右叶下极低密度灶,考虑良性病变可能,肝右叶小血管瘤可能,双肾多发囊肿。肝穿刺提示:轻中度小叶性肝炎,恢复期,不除外药物或化学物因素所致;少数汇管区单个核细胞较密,考虑伴病毒感染,是否为慢性乙型肝炎,需结合临床血清学分析。免疫组化结果示:HBsAg 阴性,HBcAg 阴性,胆管型细胞角蛋白7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 Α-2a 复发 免疫耐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出现癔症1例
15
作者 朱海娟 黎永红 郭丽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56-65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严某,女,44岁,主因"肝功能异常10年,乏力、周身不适20 d"于2009年9月3日入院。其10年前因"双侧乳腺增生切除术"术后半月开始出现乏力、尿黄、恶心,于海拉尔传染病院诊为"急黄肝"而入院治疗,当时病原学不清,经保肝治... 1病例资料患者严某,女,44岁,主因"肝功能异常10年,乏力、周身不适20 d"于2009年9月3日入院。其10年前因"双侧乳腺增生切除术"术后半月开始出现乏力、尿黄、恶心,于海拉尔传染病院诊为"急黄肝"而入院治疗,当时病原学不清,经保肝治疗1个月好转出院,后多次复查肝功能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类 干扰素Α-2a 肝炎病毒属 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HCV双重感染者抗HCV治疗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忠胜 温小凤 +5 位作者 李敏基 张鹏 胡家光 陈念 柯柳 覃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6-1277,1280,共3页
目的探讨HIV/HCV双重感染者抗HCV治疗的时机。方法根据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HIV/HCV双重感染者分为A、B、C 3组,A组19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135或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利巴韦林... 目的探讨HIV/HCV双重感染者抗HCV治疗的时机。方法根据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HIV/HCV双重感染者分为A、B、C 3组,A组19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135或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利巴韦林900~1 200 mg口服,1次/d,48周为1个疗程;B组1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350个/μl)先给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8周,再采用A组相同的方案治疗;C组30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先给予HAART,复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并持续8周以上再采用A组相同方案治疗。分别在基线及治疗后12周、24周、48周、72周复查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3组患者中早期病毒学应答(EVR)29例(46.03%),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8例(44.44%)。A+B组的EVR(69.70%)和SVR(66.67%)均高于C组(EVR为20.00%、SVR为20.00%)。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是HIV/HCV双重感染者抗HCV治疗的最佳时机,其疗效和单纯丙肝患者相近,但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人免疫缺陷病毒 肝炎 丙型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游春芳 周利民 邓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PEG-IFNα-2a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CHC患者,均给予PEG-IFN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同时联合利巴韦林口服10~15 mg...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PEG-IFNα-2a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CHC患者,均给予PEG-IFN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同时联合利巴韦林口服10~15 mg·kg^(-1)·d^(-1),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在0周时检测SF,在0、4、12、24、48及72周检测HCV RNA以判断疗效。根据疗效分为快速病毒学应答组(RVR)、早期病毒学应答组(EVR)、持续病毒学应答组(SVR)、无应答组、复发组;根据SF水平分为高SF组(≥400 ng/ml)与低SF组(<400 ng/ml)。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 85例CHC患者中获得RVR 36例(42.35%),EVR 70例(82.35%),SVR 68例(80.00%),无应答15例(17.65%),复发2例(2.35%)。NR组与复发组SF水平升高明显,其中NR组SF水平[(1489.15±278.21)ng/ml]显著高于RVR组[(398.12±252.45)ng/ml]、EVR组[(514.85±275.64)ng/ml]、SVR组[(486.45±251.6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826、10.151、10.614,P值均<0.01)。SF水平与PEG-IFN疗效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_s=-0.688,P<0.001)。低SF组的RVR(85.29%vs 13.73%)、EVR(100%vs 70.59%)和SVR(100%vs 66.67%)显著优于高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 CHC患者治疗前SF水平与PEG-IFN抗病毒疗效存在相关性,表明SF水平对CHC患者PEG-IFN抗病毒的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铁蛋白质类 干扰素Α-2a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T细胞的变化及疗效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芳 龚环宇 鲁猛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外周血NKT细胞表达率和疗效预测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3例,予Peg...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外周血NKT细胞表达率和疗效预测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3例,予Peg-INFα-2a18MIU肌内注射,1次/周,共48周。检测各时段外周血NKT数量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血清乙型肝炎5项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结果 Peg-INFα-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后,显效(完全病毒学应答)26例,有效(部分病毒学应答)21例,无效(无病毒学应答)16例。外周血NKT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效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6、24周,较有效组和无效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在治疗48周和停药24周,显效组较有效组NK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t=32.0,P<0.01;t=27.6,P<0.01)。显效组治疗后前4周,NKT表达水平上升速度最快,12周时达最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到24周比治疗前水平稍高,一直维持到48周;有效组12周时NKT表达水平达最高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12.83,P<0.05)。显效组患者肝功能基本在12周左右完全恢复正常,且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其HBVDNA载量亦逐步下降;而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肝功能波动在(1~2)×ULN。监测至停药24周后,共有27例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Peg-INFα-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其外周血中NKT的表达对疗效有一定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HBEAG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病毒学应答 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