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周期与趋势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高尚 代涛 柳群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
依据矿产资源需求"S"形理论原理,按照经济发展程度把全球各国划分为4四个国家集团和3个典型国家,以1950—2014年钢、铜、铅、锌消费量和GDP总量为对象,概略论述了全球资源消费的3个周期,系统分析了各国家集团在不同周期对全... 依据矿产资源需求"S"形理论原理,按照经济发展程度把全球各国划分为4四个国家集团和3个典型国家,以1950—2014年钢、铜、铅、锌消费量和GDP总量为对象,概略论述了全球资源消费的3个周期,系统分析了各国家集团在不同周期对全球资源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以及资源需求弹性的变化规律,指出大国工业化和全球经济周期决定资源需求周期,认为当前全球矿产资源需求的低迷状态还将进一步深化,至少将延续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矿产资源需求 周期 消费贡献率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枯季节电价决策模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钦 王锡凡 +3 位作者 王建学 刘林 傅旭 曾勇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11,15,共6页
丰枯季节电价是需求侧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合理的丰枯季节电价水平是其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对用户历史数据和电力消费行为的分析,通过建立丰枯季节电价的电量电价弹性矩阵来反映用户对丰枯季节电价的响应。提出了丰枯季节用电量差... 丰枯季节电价是需求侧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合理的丰枯季节电价水平是其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对用户历史数据和电力消费行为的分析,通过建立丰枯季节电价的电量电价弹性矩阵来反映用户对丰枯季节电价的响应。提出了丰枯季节用电量差异率、水火互济指数和电网公司实施丰枯季节电价的风险度的概念,并从电力市场运行风险的角度,利用风险价值(VaR)法对实施丰枯季节电价的市场效益进行了评估。建立了一种有效的丰枯季节电价决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求解。算例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丰枯季节电价 电量电价弹性矩阵 丰枯季节用电量差异率 水火互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及投资的利率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曾令华 王朝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5,共4页
针对国内很多学者误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及投资的利率弹性”(以下简称“三个弹性”)的情况 ,从“三个弹性”的准确含义出发 ,建立了计算“三个弹性”的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我国1980~ 2 0 0 0年的有关数据对“三... 针对国内很多学者误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及投资的利率弹性”(以下简称“三个弹性”)的情况 ,从“三个弹性”的准确含义出发 ,建立了计算“三个弹性”的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我国1980~ 2 0 0 0年的有关数据对“三个弹性”进行了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要远远大于其利率弹性 ,说明我国货币需求的变动主要由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 ,同时也发现我国的利率 (名义或实际 )变动与投资变动的相关性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货币需求 收入弹性 利率弹性 投资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需求短期分时价格弹性的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辛洁晴 程浩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35,70,共5页
运用生产经济学中的要素派生需求理论,论证了电力需求对峰谷电价短期价格弹性的特性,揭示了自弹性和交叉弹性之间的关联性,得到各时段自弹性与交叉弹性之和为0的结论,其物理意义是各时段电价等幅变化在短期内不改变用户的日用电分布。... 运用生产经济学中的要素派生需求理论,论证了电力需求对峰谷电价短期价格弹性的特性,揭示了自弹性和交叉弹性之间的关联性,得到各时段自弹性与交叉弹性之和为0的结论,其物理意义是各时段电价等幅变化在短期内不改变用户的日用电分布。作为上述结论的应用,提出了在季节性峰谷电价定价中,在达到一定负荷控制目标的同时调节电力公司和用户效益分享比例的方法。最后对短期价格弹性的特性进行了实例验证,并对所提出的季节性峰谷定价方法给出了数字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分时电价 电力需求价格弹性 效益分配 要素派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行业碳成本传导的基本原理及均衡模型 被引量:21
5
作者 何姣 叶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5-49,共5页
碳成本传导问题是关系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分析了碳成本传导至电价的基本原理,并构建古诺均衡模型分析了不同市场结构和电力市场需求特性情况下的碳成本传导率变化。结果表明:在电力需求弹性为等弹性... 碳成本传导问题是关系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分析了碳成本传导至电价的基本原理,并构建古诺均衡模型分析了不同市场结构和电力市场需求特性情况下的碳成本传导率变化。结果表明:在电力需求弹性为等弹性的情况下,发电商数量越少且电力需求价格缺乏弹性,碳成本传导率越大,反之,碳成本传导率越小。在电力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的情况下,碳成本传导率仅与电力市场中发电商数量成反比例关系,随着发电商数量的逐渐增多,碳成本传导率越来越小。最后,结合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碳成本传导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成本 传导率 电价 市场结构 需求价格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华清 王大中 陈瑞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0,共6页
在证券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函数并不完全,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不足,此时货币供给的调整对产出具有明显而直接的影响;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开始变大,货币供给的调节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减小。本文构建了... 在证券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函数并不完全,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不足,此时货币供给的调整对产出具有明显而直接的影响;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开始变大,货币供给的调节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减小。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VAR实证分析模型,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需求下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余一村 刘伟铭 王飞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3期7245-7250,共6页
高速公路与普通道路相比,具有明显的级差效益。道路使用者选择高速公路的原因来自于其时间上的节约、车辆行驶成本的节约及舒适性的提高。随着我国普通等级公路取消收费,高速公路的级差效益显著降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高速公路收费标... 高速公路与普通道路相比,具有明显的级差效益。道路使用者选择高速公路的原因来自于其时间上的节约、车辆行驶成本的节约及舒适性的提高。随着我国普通等级公路取消收费,高速公路的级差效益显著降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进行合理性评价,探讨现有的收费标准能否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的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评价收费标准合理性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需求 高速公路 收费标准 合理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分时阶梯电价联合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黄海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3-258,共6页
基于消费者需求异质性,构造了居民用电的分档电量消费细分市场,应用计及电量消费分段的需求价格弹性模型,构建了居民分时阶梯电价水平的分层计算模型。第一层基于拉姆齐定价原理,建立了各档平均电价水平的制定方法;第二层以各档平均电... 基于消费者需求异质性,构造了居民用电的分档电量消费细分市场,应用计及电量消费分段的需求价格弹性模型,构建了居民分时阶梯电价水平的分层计算模型。第一层基于拉姆齐定价原理,建立了各档平均电价水平的制定方法;第二层以各档平均电价水平为约束,以削峰填谷为目标,基于电量电价弹性矩阵构建了居民分时阶梯电价联合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协调了公平、效率和削峰填谷多重目标,华东地区一省市实际算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阶梯电价 峰谷电价 电力需求弹性 分档电量消费细分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的贸易收支——基于汇率传递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曹伟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3,共8页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口需求弹性较小。最后,本文在以上结论研究基础之上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传递 贸易收支 进出口需求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变化率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彪龙 雷敏茹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给出了相对变化率的概念 ;
关键词 相对变化率 经济管理 需求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利率弹性及其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媛 周月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21,共13页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差异化定价的格局。采用意愿调查评估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基于具有名义正规信贷需求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户整体的正规信贷需求缺乏利率弹性。若农户处于竞争度更大的正规信贷市场,...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差异化定价的格局。采用意愿调查评估法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基于具有名义正规信贷需求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户整体的正规信贷需求缺乏利率弹性。若农户处于竞争度更大的正规信贷市场,或者将贷款用于生产用途而非消费时,农户信贷需求的利率弹性会变大。在利率上浮至银行最优信贷配给的利率水平前,利率上浮有利于激励银行增加信贷供给,然而考虑到农户利率弹性的异质性,银行会选择审慎定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利率 利率弹性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国松 《当代经济管理》 2006年第3期83-86,92,共5页
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研究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且中国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1983~1992年期间,中国利率政策基本上是弱有效的甚至是无效;在1993~2000年期间,中国利... 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研究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且中国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1983~1992年期间,中国利率政策基本上是弱有效的甚至是无效;在1993~2000年期间,中国利率政策基本上实现了其预期的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需求弹性 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出口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来自中日贸易的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冬梅 袁君宇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112,共19页
文章扩展了Yang(2007)的厂商定价模型,对汇率传递非对称性、特点和成立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对称传递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而现实中更常见的是非对称汇率传递。在一定条件下,商品需求弹性越大,越可能呈现出口国货币贬值传递率高而升值... 文章扩展了Yang(2007)的厂商定价模型,对汇率传递非对称性、特点和成立条件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对称传递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而现实中更常见的是非对称汇率传递。在一定条件下,商品需求弹性越大,越可能呈现出口国货币贬值传递率高而升值传递率低的特点。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出口日本的966种商品价格数据,发现汇率波动向价格传递具有非对称性:(1)人民币升值时,日元价格上涨较少;而贬值时,价格下降较多。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日本市场上面对的是一个强竞争结构。(2)若月度升值超过一定幅度(测算约为2. 43%),传递率又会有所上升,说明尽管日元价格易跌难涨,但在升值导致成本上涨较多、明显挤压利润时,厂商不得不适当提高日元售价。采用2000年至2018年9月日本从中国进口单位价值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类似结论。现阶段稳定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我国出口企业是更为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传递 非对称性 人民币升贬值 需求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价对城市用水影响的决策模型研究
14
作者 马涛 张雪 +1 位作者 樊宇 陈鸣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7,共6页
通过建立全成本计价模型、阶梯式水价模型和需求弹性模型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水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城市生活用水水价未能反映市场价值,可采用阶梯式水价方案进行调整;生产用水水价基本符合其市场价值,可采用调控水价的方式有... 通过建立全成本计价模型、阶梯式水价模型和需求弹性模型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水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城市生活用水水价未能反映市场价值,可采用阶梯式水价方案进行调整;生产用水水价基本符合其市场价值,可采用调控水价的方式有效促进生产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价 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 全成本定价模型 阶梯式水价模型 需求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