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上部结构向下增建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1
作者 邬泽 卢广 +1 位作者 庄海洋 唐柏赞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3,共9页
基于深圳北站广场向下增建城际铁路地下车站结构的实际工程背景,场地土中地下车站附带上部已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破坏机制成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关键问题。鉴于此,采用整体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地下结构-上部... 基于深圳北站广场向下增建城际铁路地下车站结构的实际工程背景,场地土中地下车站附带上部已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破坏机制成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关键问题。鉴于此,采用整体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地下结构-上部结构静、动力耦合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地下车站附带上部结构、单建地下车站结构、单建地上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及其损伤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相比单建地下车站结构,由于受上部结构影响,增建地下车站结构的水平侧向力及其层间位移角均显著增大,且顶、底板地震损伤面积及程度明显加剧;相比单建地上结构,由于受地下车站结构影响,增建地下车站结构的上部结构的变形协调性显著降低,其地震损伤较单建地上结构严重,尤其在中柱与二层楼板连接处。研究成果可为既有上部结构向下增层拓建的科学设计、防震减灾提供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下结构-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增建地下结构 抗震性能 地震损伤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曲线桥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焦驰宇 鲁子明 +2 位作者 龙佩恒 时晓鹏 侯苏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106,140,共9页
对国内外历次地震中桥台震害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简化桥台模型、弹簧桥台模型、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等几种针对城市桥梁桥台的典型数值模拟方法;以某立交G匝道曲线梁桥梁为工程背景,建立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不同精细化程度的... 对国内外历次地震中桥台震害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简化桥台模型、弹簧桥台模型、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等几种针对城市桥梁桥台的典型数值模拟方法;以某立交G匝道曲线梁桥梁为工程背景,建立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不同精细化程度的数值模型,开展人工地震动条件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数值模型的计算误差;在此基础上选取合理数值模型,对桥梁曲率半径进行变参数研究,探讨墩底内力、墩梁相对位移以及台梁相对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提高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模拟精细化程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桥梁边墩的地震响应,特别是弹性梁单元桥台模型可综合考虑桥台的动力响应,值得推荐;考虑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条件下,曲率半径越小,各桥墩横向内力及位移差异越明显,建议在进行曲线桥梁抗震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桥台-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曲线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巨型框架与其基础地基共同工作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龚耀清 马伏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45-150,161,共7页
对软土地基上的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化分析方法.将空间巨型框架结构中的辅助框架柱只考虑其轴向刚度,沿巨型框架梁的轴线方向连续化后,作为巨型梁单元的文克弹性地基,把巨型梁按文克弹性地基梁来处理,然后将巨型柱... 对软土地基上的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化分析方法.将空间巨型框架结构中的辅助框架柱只考虑其轴向刚度,沿巨型框架梁的轴线方向连续化后,作为巨型梁单元的文克弹性地基,把巨型梁按文克弹性地基梁来处理,然后将巨型柱和巨型文克弹性地基梁组成空间巨型框架,在考虑了地基的弹性变形后,用矩阵位移法进行位移和内力计算.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新的简化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空间巨型框架 矩阵位移法 弹性地基梁单元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层液化土中单桩-土-结构系统的水平振动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骁 何光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9-784,共6页
根据地震场地液化特征,将土层分为上部液化土层与下部非液化土层,并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Winkler模型,将桩等效为Rayleigh梁.建立了考虑上部结构的质量、转动惯量、桩身转动惯量和轴力效应的单桩-土-结构系统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在频... 根据地震场地液化特征,将土层分为上部液化土层与下部非液化土层,并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Winkler模型,将桩等效为Rayleigh梁.建立了考虑上部结构的质量、转动惯量、桩身转动惯量和轴力效应的单桩-土-结构系统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在频率域给出了问题的解析封闭解.通过与相关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模型和解析解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几何、物理参数等对单桩-土-结构系统位移放大因子、动力放大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身轴力使系统的基频更加趋向地震的主频;土壤的液化使得上部结构动力响应更加剧烈,随着土体液化程度的发展,桩的临界载荷将减小,最终导致桩发生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土体液化 WINKLER模型 动力特性 失稳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的长短PHC管桩基础处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尹骥 魏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65-270,共6页
探讨了采用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的方法,分析长短PHC管桩基础的工作性能。该方法以变刚度调平理论[1]及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理论[2]为基础,以瑞士开发的高性能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zsoil.pcv2010 x64版本为求解工... 探讨了采用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的方法,分析长短PHC管桩基础的工作性能。该方法以变刚度调平理论[1]及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理论[2]为基础,以瑞士开发的高性能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zsoil.pcv2010 x64版本为求解工具,提出了基于上述理论和工具处理长短PHC管桩基础的方法。还介绍了3个基于上述理论处理长短PHC管桩基础的工程实例,均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 长短桩 PHC管桩 数值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地震波的反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永兵 黎茂 +1 位作者 郭鑫桥 张默然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3-827,共5页
对岩溶区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体系动力分析时,进行结构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输入合理的地震波,对所选择的地震波进行反演是很有必要的。首先简要介绍岩溶区的地质特点以及地震波反演的基本理论,接着采用EduShake软件对所选地... 对岩溶区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体系动力分析时,进行结构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输入合理的地震波,对所选择的地震波进行反演是很有必要的。首先简要介绍岩溶区的地质特点以及地震波反演的基本理论,接着采用EduShake软件对所选地震波进行反演分析,并与地表处地震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处的EI Centro波和Taft波的加速度均比基岩处的加速度大,其中地表处的EI Centro波和Taft波的加速度峰值比基岩处的加速度峰值分别大12.3%和24.9%;EI Centro波、Taft波地表处与基岩处的加速度短时均方根的衰减规律基本一致,且地表处的加速度短时均方根时程曲线总体较基岩处的加速度短时均方根时程曲线偏大,说明地表处地震动强度较基岩处大,即岩溶区土层对地震波有放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 地震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薄层连接单元的桩-土-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熊辉 邹银生 田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3,共5页
考虑土和结构物的动力相互作用时,两者之间的接触状态必然对基础和结构反应产生影响.通过假定桩土接触面薄层单元本构关系特征,人为地在两种不同材料交界面上引入一种位移间断面,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将其位移及刚度反应到桩土子结构中.文... 考虑土和结构物的动力相互作用时,两者之间的接触状态必然对基础和结构反应产生影响.通过假定桩土接触面薄层单元本构关系特征,人为地在两种不同材料交界面上引入一种位移间断面,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将其位移及刚度反应到桩土子结构中.文中给出了桩 土 上部结构动力有限元平衡方程.计算分析表明,考虑薄层单元接触效应与假定桩土位移一致协调条件下所得的动力反应结果是有一定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反应 桩-土-结构共同作用 薄层连接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概念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72
8
作者 刘金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105,共6页
基于高层建筑箱、筏、桩筏基础变形、反力等实测资料的分析指出,按传统理念设计的箱基、筏基、桩筏基础有两个缺陷:一是呈现明显的碟形沉降引起上部结构的较大次应力;二是基底马鞍形反力分布导致基础板或承台冲剪力和弯矩显著增大。为... 基于高层建筑箱、筏、桩筏基础变形、反力等实测资料的分析指出,按传统理念设计的箱基、筏基、桩筏基础有两个缺陷:一是呈现明显的碟形沉降引起上部结构的较大次应力;二是基底马鞍形反力分布导致基础板或承台冲剪力和弯矩显著增大。为使差异沉降和箱、筏承台的内力减至最小并改善上部结构受力性状,提出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对于框筒、框剪结构,应强化核心筒区的桩土刚度(调整桩长、桩径或桩数),相对弱化外围刚度;对于主裙连体建筑,应强化主体,弱化裙房(采用天然地基、复合地基和疏短桩基);对于箱、筏基础,可局部强化核心筒区(采用桩基或刚性桩复合地基)。对于上述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进行上部结构—基础—桩—土共同作用分析,进一步优化布桩和承台配筋。通过大比例现场模型试验对上述优化设计理念进行了验证,并应用于10余项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地基基础 概念设计 优化 变刚度调平设计 共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隔水导管群桩基作用的导管架平台强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滕晓青 顾永宁 +2 位作者 李润培 纪清铿 李丕德 《海洋工程》 CSCD 1998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探讨了导管架平台结构强度分析一种改进方法。在该方法中,考虑了隔水导管群刚度和桩基作用,同时考虑了隔水导管之间以及隔水导管与主桩之间的群桩效应以及上部结构-桩-土相互作用。通过对某六腿导管架平台的分析表明,改进方法... 本文探讨了导管架平台结构强度分析一种改进方法。在该方法中,考虑了隔水导管群刚度和桩基作用,同时考虑了隔水导管之间以及隔水导管与主桩之间的群桩效应以及上部结构-桩-土相互作用。通过对某六腿导管架平台的分析表明,改进方法可以给出比常规方法更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平台 上部结构-桩-土相互作用 群桩效应 隔水导管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爆破振动的影响
10
作者 陈新兵 邓正道 《爆破》 CSCD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简述了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并介绍了一个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基础的振动强度随基础埋深和上部结构重量的增加而减小,FFT主振频率随上部结构重量的增加而略有减小。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振动强度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