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角度传感器的弓网相对坐标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洪立 王涛 +3 位作者 杜小强 孙良 钱琛 蔡万铭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4,333,共7页
在电气化公路弓网相对坐标的检测中,基于机器视觉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受图像采集环境的影响较大,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接触式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受传感器安装密度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传感器的接触式相对坐标检测技术,用于电... 在电气化公路弓网相对坐标的检测中,基于机器视觉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受图像采集环境的影响较大,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接触式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受传感器安装密度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传感器的接触式相对坐标检测技术,用于电气化公路的弓网相对坐标检测。首先,基于双接触线的电气化公路接触网,搭建弓网相对坐标检测实验台,建立弓网相对坐标与角度信息关联函数;然后,研究系统刚度、角度传感器线性度对实验台检测误差的影响规律,建立多项式修正函数对关联函数进行修正;最后,基于修正的弓网相对坐标关联函数,进行弓网相对坐标检测实验,得到实验台检测的绝对误差为±1 mm,相对误差为±0.5%,具备较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公路 受电弓 接触网 相对坐标 角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与3D点云的定位装置状态检测
2
作者 许建国 韩建民 +1 位作者 刘岩 刘杰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8,93,共7页
研究目的:为解决接触网定位装置状态人工巡检耗时长问题,创建一种高效采集高清图像和3D点云融合建模技术的定位装置状态检测系统。研究结论:(1)研发了采集高新定位装置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动态智能快速识别定位装置状态技术;(2)基于定位... 研究目的:为解决接触网定位装置状态人工巡检耗时长问题,创建一种高效采集高清图像和3D点云融合建模技术的定位装置状态检测系统。研究结论:(1)研发了采集高新定位装置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动态智能快速识别定位装置状态技术;(2)基于定位器直线特征与高分辨率的2D图像,运用约束条件下的Hough变换检测定位目标,通过3D点云的直线拟合,对定位装置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及角度计算,提高了强光与阴天天气下测量精度与效率;(3)创建的定位装置状态检测系统适用白天与晚上检测工况,可为接触网智能化巡检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定位装置 受电弓 机器视觉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链型悬挂高速接触网参数的选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文豪 崔校玉 +1 位作者 陈维荣 THOMAS Reichmann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7,共6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弹性链型悬挂高速接触网参数对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接触网模型和质量-阻尼-刚度受电弓模型,对时速350km弹性链型悬挂高速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考虑到接触压力和运行的安全... 研究目的:为研究弹性链型悬挂高速接触网参数对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接触网模型和质量-阻尼-刚度受电弓模型,对时速350km弹性链型悬挂高速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考虑到接触压力和运行的安全性,对不同的动态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据此选取合适的高速接触网参数。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应优先采用120mm^2。镁铜合金接触线,张力不宜小于27kN;承力索采用120mm^2铜合金绞线,张力约为23kN;跨距取55~60m;结构高度取1.4~1.6m;弹性吊索张力不小于3.5kN;弹性吊索长度取16—18m;支柱吊弦间距约为4.5m;接触线坡度应控制为0;尽量避免波长为吊弦间隔2~6倍的接触线不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参数 弓网相互作用 仿真 接触压力 抬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弓网动力仿真的160km/h刚柔过渡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关金发 田志军 吴积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56,共9页
刚柔过渡结构属于接触网的结合部位,其结构相对复杂,是制约弓网动力性能的关键区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研制160km/h及以上速度的刚性接触网十分迫切。基于此,建立刚柔过渡弓网仿真模型,研究160km/h的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刚柔过... 刚柔过渡结构属于接触网的结合部位,其结构相对复杂,是制约弓网动力性能的关键区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研制160km/h及以上速度的刚性接触网十分迫切。基于此,建立刚柔过渡弓网仿真模型,研究160km/h的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刚柔过渡区段、柔性接触网的动力相互作用;设计了满足双弓160km/h的刚柔过渡系统方案,并考虑了刚性接触网不平顺对刚柔过渡系统方案的影响。具体建议方案为:受电弓选择DSA250型;刚性接触网跨距选择6m,定位点刚性悬挂;柔性接触网选择Re250型;采用贯通式刚柔过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 接触网 刚柔过渡 仿真 接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货车接触网电力推进技术的系统构建(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一飞 石雄 +2 位作者 李铭峰 王东辉 郑卫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大型货车污染物的排放并减少其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构建了基于接触网电力推进技术的高速公路货车推进系统配置形式,提出了采用接触网为大型货车供电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问题。通过和传统的大型货车进行排放性和...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大型货车污染物的排放并减少其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构建了基于接触网电力推进技术的高速公路货车推进系统配置形式,提出了采用接触网为大型货车供电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问题。通过和传统的大型货车进行排放性和经济性的对比,发现采用接触网电力推进技术的大型货车可以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同时,该技术适用于国道等路面相对平稳的公路,并适合于部分大型客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电力推进 大型货车 受电弓 接触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接触网磨耗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喻展 《都市快轨交通》 2009年第5期84-87,共4页
以国内第一条采用刚性接触网的广州地铁2号线为例,通过分析发现开通后的6年时间里,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接触线的磨耗。阐述磨耗产生的原因,对如何缓解磨耗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刚性接触网 磨耗 弓网关系 广州地铁2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客运专线接触网电分相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凡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2,97,共5页
研究目的:为保证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具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对国内外高速铁路所采用的接触网电分相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考虑到我国铁路运营中不同的升弓方式、弓间距等因素的影响,经过比较与分析不同接触网电分相形式的特点,提出适合... 研究目的:为保证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具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对国内外高速铁路所采用的接触网电分相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考虑到我国铁路运营中不同的升弓方式、弓间距等因素的影响,经过比较与分析不同接触网电分相形式的特点,提出适合大西客运专线的电分相方式。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与比较,建议接触网采取6跨电分相方案以及13跨电分相方案。6跨电分相具有受电弓断电时间短,列车速度基本不受影响,工程投资小等优点;13跨电分相具有适应性强,接触网不存在3支悬挂,施工过程中调整及运营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接触网 电分相 受电弓 供电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跨境接触网对不同受电弓的适应性研究
8
作者 李洪生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1,共6页
研究目的:基于欧洲各国铁路的受电弓弓头长度不完全一致,跨边境铁路有时需要设置受电弓转换区,当转换区运行两种不同的受电弓时,接触网需要兼容设计,不但要考虑受电弓自由通行的动态轮廓,还需要考虑接触线最大允许横向风偏。本文研究以... 研究目的:基于欧洲各国铁路的受电弓弓头长度不完全一致,跨边境铁路有时需要设置受电弓转换区,当转换区运行两种不同的受电弓时,接触网需要兼容设计,不但要考虑受电弓自由通行的动态轮廓,还需要考虑接触线最大允许横向风偏。本文研究以匈塞铁路设置转换区为基础,通过分析两种受电弓的横向偏移和动态轮廓,研究转换区内接触网对弓头长度1 600 mm和1 950 mm受电弓的兼容设计。研究结论:(1)采用插值法确定两种受电弓运行的动态轮廓,在转换区内,为了确定接触线最大允许风偏和最大跨距,受电弓最大允许横向偏移按照弓头长度最短的受电弓计算,为了使接触网悬挂设备和受电弓动态轮廓相适应,受电弓限界按照弓头长度最长的受电弓计算;(2)本研究成果对跨境铁路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国内外接触网设计标准的进一步融合,有利于中国标准接触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 接触网 受电弓 转换区 兼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