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不确定变量变分模态分解及绿证-碳联合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调度
1
作者 刘晓军 熊健 +2 位作者 王艺博 刘闯 徐粤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76-4291,共16页
为了挖掘热电联产、储能设备等多元设备的差异化响应能力以实现综合能源系统(IES)中不确定变量的有效应对,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变量变分模态分解(VMD)和绿证-碳联合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在IES运行框架下,提出... 为了挖掘热电联产、储能设备等多元设备的差异化响应能力以实现综合能源系统(IES)中不确定变量的有效应对,该文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变量变分模态分解(VMD)和绿证-碳联合交易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在IES运行框架下,提出了面向电/热/气负荷等不确定变量VMD低/中/高频分量的设备差异化响应方法流程;其次,在绿证和碳交易机制基础上,考虑绿证碳减排机理,构建了绿证-碳联合交易机制;再次,考虑IES内多元设备的差异化幅/频响应能力,建立了一种以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IES经济优化调度模型,并将模型依据VMD低/中/高频分量顺序进行逐层传递、迭代求解;最后,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较好地提高IES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碳减排能力,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绿证交易机制 碳交易机制 风电消纳 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2
作者 韩宪超 谢丽蓉 +3 位作者 马兰 叶家豪 卞一帆 包洪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1,共11页
西北地区的风光资源丰富,但在冬季供暖季节,“风热冲突”问题日益严重。为充分挖掘负荷侧灵活性资源与源侧多模式供热的潜力,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提出了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架构... 西北地区的风光资源丰富,但在冬季供暖季节,“风热冲突”问题日益严重。为充分挖掘负荷侧灵活性资源与源侧多模式供热的潜力,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提出了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架构,考虑光热电站与电加热器辅助供热,缓解常规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热耦合程度;引入用户舒适度,考虑差异化人群的舒适度需求,并以室温为控制变量建立优化模型。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度策略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舒适度需求,还可以促进风电消纳,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光热电站 热舒适度 风电消纳 低碳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发展现状、问题与机制研究
3
作者 冯义钧 张健赟 +2 位作者 向柏祥 李祥升 赵树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38,共6页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内涵,多品种电源协同互补、新能源稳妥有序替代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任务,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支持风光火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模式。然而,当前以大型风光清洁能源基地为代表的多能互补型项目,...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内涵,多品种电源协同互补、新能源稳妥有序替代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任务,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支持风光火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模式。然而,当前以大型风光清洁能源基地为代表的多能互补型项目,在投资、建设、运行和经营等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挑战。系统梳理了我国多能互补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多能互补型基地投资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从规划机制、调度机制、价格机制和需求响应等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机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综合能源基地 新型电力系统 清洁能源消纳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仿跨域迁移学习在特钢电耗预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肖雄 宫雨昕 +3 位作者 张勇军 赵云涛 周洪宇 张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为解决特钢生产线能源预测中复杂工况与多品规切换导致的数据稀缺和模型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在线迁移学习优化的模型,实现电耗持续精准预测。模型首先通过自适应网络样本迁移实现源域与目标域样本在有限数据下的重用,并行训... 为解决特钢生产线能源预测中复杂工况与多品规切换导致的数据稀缺和模型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在线迁移学习优化的模型,实现电耗持续精准预测。模型首先通过自适应网络样本迁移实现源域与目标域样本在有限数据下的重用,并行训练多个子数据集构建弱学习器;其次,利用模仿学习和知识蒸馏实现弱学习器间的结构共享;最后采用弱学习缓冲池策略筛选最优弱学习器集成强学习器模型,并持续更新以提升实时预测性能。并基于某钢管厂热轧产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ARMA-ONS、Transformer和BiGRU模型,本模型在多品规切换及多工况下的预测性能更优、稳定性更高。基于此模型构建的阈值预警机制对故障停机、空转及电耗异常实现了98%以上的准确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钢管 电耗在线预测 迁移学习 集成学习 特钢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交易-绿色证书联合交易机制的含CHP-CCS-P2G耦合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晓辉 邓叶恒 +3 位作者 王晓鹏 邓福伟 张钟炼 梅凌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254,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碳交易-绿色证书联合交易机制的含热电联产机组、碳捕集和电转气设备联合运行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分析碳交易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的运行原理并构建其模型;同时,研究绿证交易价格变化对可再生能源消纳... 提出一种基于碳交易-绿色证书联合交易机制的含热电联产机组、碳捕集和电转气设备联合运行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分析碳交易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的运行原理并构建其模型;同时,研究绿证交易价格变化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影响。然后,在热电联产机组中引入碳捕集和电转气设备,构建热电联产机组、碳捕集和电转气设备联合运行的模型,将碳交易-绿证联合交易机制引入该模型中,并且分析热电联产机组联合运行模式下的电力、热力耦合特性。最后,在算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调度场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扩大可再生能源上网空间,使系统的运行更加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绿色证书交易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热电联产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A-CAES电站和综合需求响应的供暖期弃风消纳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文文 文中 +3 位作者 王爽 李国祥 王博宇 吴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8,共14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为解决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模式导致的大规模弃风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和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 “双碳”目标背景下,为解决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模式导致的大规模弃风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advanced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AA-CAES)和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供暖期弃风消纳策略。首先,在“源-储”两侧建立热电联产机组与AA-CAES电站耦合运行模型,分析耦合运行实现热电解耦机理;其次,在“荷”侧引入价格型和替代型需求响应机制来探寻负荷侧优化系统调度潜力;然后,在IES中引入碳捕集系统和阶梯型碳交易机制来约束碳排放,并在碳排放量最少、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IES运行基础上,引入模糊机会规划约束模型来分析风、光不确定性对系统调度影响;最后,利用西北某地区实际数据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热电机组与AA-CAES电站耦合运行相较于未耦合运行可提高风电消纳率84.55%、降低总成本11.42%、减少碳排放20.28%;综合需求响应机制的引入可进一步提高风电消纳率35.00%、降低总成本20.93%、减少碳排放24.43%;风光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提高与外部电网的交互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风电消纳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综合需求响应 碳捕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储运特性的配电网集群划分与氢能系统选址定容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邱洁 梁财豪 +1 位作者 朱永强 夏瑞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2,共11页
电-氢能源系统(IEHS)的合理规划对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氢储能的可移动特性可降低IEHS综合成本,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储运特性的配电网集群划分与氢能系统规划策略。首先,将氢能系统拆分为多个氢能子系统(HES),建立多个HES之... 电-氢能源系统(IEHS)的合理规划对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氢储能的可移动特性可降低IEHS综合成本,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储运特性的配电网集群划分与氢能系统规划策略。首先,将氢能系统拆分为多个氢能子系统(HES),建立多个HES之间的气氢拖车交通运输及储运成本模型;其次,基于电力-交通网架结构与新能源分布情况提出配电网集群划分方法;最后,根据集群划分结果,建立HES双层选址定容模型,该模型以IEHS年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分层解决单个集群内HES的容量配置问题、各集群内部HES选址定容及气氢拖车配置问题。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可以减小氢能储运压力、降低IEHS综合成本,提升风、光消纳水平,加快系统潮流计算迭代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能源系统 氢储能 集群优化 双层选址定容 风光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氢-甲醇-碳捕集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建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峰 艾芊 陈旻昱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9,共11页
针对风电消纳和传统高压储氢方式存储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氢−甲醇−碳捕集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模型,实现更为安全经济的储氢模式。首先,构建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结构模型,通过氢... 针对风电消纳和传统高压储氢方式存储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氢−甲醇−碳捕集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模型,实现更为安全经济的储氢模式。首先,构建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结构模型,通过氢转甲醇和甲醇重整制氢系统替代传统储氢模式,并与碳捕集设备配合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其次,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建立了基于风−氢−甲醇−碳捕集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经济运行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比了4种不同的经济运行方案,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储氢 风电消纳 综合能源系统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绿电替代与绿氢替代 被引量:25
9
作者 周孝信 赵强 +1 位作者 张玉琼 杨宏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07-6720,I0003,共15页
能源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为研判“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该文构建了考虑绿电替代与绿氢替代的中长期能源电力发展估算模型,基于模型对2020—2060年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场景进行测... 能源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为研判“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该文构建了考虑绿电替代与绿氢替代的中长期能源电力发展估算模型,基于模型对2020—2060年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场景进行测算,分析相关核心指标的演化趋势,并针对绿电绿氢与现有能源系统协同发展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发展模式提出方案设想。结果表明,以绿电为主、绿氢为辅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双替代”,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措施,将在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分别针对源端能源生产基地和终端消费区域提出的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unit,IEPU)和综合能源产消单元(integrated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unit,IECU)设想,可为促进多类型资源协同优化和高效配置、支撑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电替代 绿氢替代 能源电力系统 发展趋势 综合能源生产单元 综合能源产消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狮优化算法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琪 黄蔚亮 +4 位作者 刘晓婕 阮光宗 凌雨诗 黄宇翔 林国彪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6-844,共9页
针对燃煤热电机组独特的以热定电工作方式与风电反调峰特性,导致虚拟电厂存在调峰能力不足、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问题,文章开展了基于蚁狮优化算法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技术研究,通过碳捕集技术辅之合理的需求响应机制实现虚拟电厂的灵活... 针对燃煤热电机组独特的以热定电工作方式与风电反调峰特性,导致虚拟电厂存在调峰能力不足、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问题,文章开展了基于蚁狮优化算法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技术研究,通过碳捕集技术辅之合理的需求响应机制实现虚拟电厂的灵活低碳运行。首先,建立了以一个调度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与竞标赛选择的混合策略代替轮盘选择方法对种群进行初始化,采用搜索空间边界检查机制有效避免了寻优过程中过多潜在解处于同一边界点的情况;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规划的虚拟电厂结构合理,提出的调度策略能通过协调源荷两侧资源,在提高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与总收益的同时达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虚拟电厂 蚁狮优化 新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气-热需求响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珠梅 孙建梅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7,共10页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 ner gy system,RIES)源荷主体互动少、碳排放强度高、风光消纳能力低以及整体运行效益差等问题,文中提出计及电-气-热价格需求响应的RIES经济低碳运行优化方法。利用电能、天然气、热能共...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 ner gy system,RIES)源荷主体互动少、碳排放强度高、风光消纳能力低以及整体运行效益差等问题,文中提出计及电-气-热价格需求响应的RIES经济低碳运行优化方法。利用电能、天然气、热能共有的商品属性以及多元柔性负荷的可调度价值,建立电-气-热价格需求响应模型,有效增强了价格信号对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激励效应;为充分挖掘系统的低碳潜力,引入阶梯型碳交易,完善实际碳排放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研究不同运行方式对系统经济性和低碳性的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运行优化模型采用价格需求响应和阶梯型碳交易协同优化方式,在实现负荷削峰填谷的同时可以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低碳性与风光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 价格需求响应 碳排放 阶梯型碳交易 风光消纳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的混氢天然气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宏 杨忠权 夏世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4-635,I0008,共13页
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载体,碳捕集技术是能源行业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将氢气、天然气掺混形成混氢天然气,可以实现氢能的有效输运与利用,同时应用碳捕集技术对火电机组进行改造,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并降低碳... 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载体,碳捕集技术是能源行业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将氢气、天然气掺混形成混氢天然气,可以实现氢能的有效输运与利用,同时应用碳捕集技术对火电机组进行改造,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并降低碳排放水平.在此背景下,建立制氢设备和燃料电池的精细模型,针对系统碳排放问题,建立碳捕集火电机组的碳排放、出力模型以及掺氢热电联产的数学模型,并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控制碳排放.基于此,以购能成本、碳排放成本、弃风成本和碳封存成本之和最低为目标,计及管网掺氢比、碳捕集等约束,建立混氢天然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结合CPLEX求解.通过不同场景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分析,验证调度模型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氢天然气 风电消纳 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天然气混氢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制氢优化配置 被引量:4
13
作者 岑增光 耿斌 +3 位作者 高明海 姜泓辰 唐雨荻 舒石泷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和天然气混氢技术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系统碳排放量方面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前景。面向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计及天然气混氢及跨季节存储的P2H优化配置方法。... 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和天然气混氢技术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系统碳排放量方面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前景。面向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计及天然气混氢及跨季节存储的P2H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梳理了含氢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框架和能量流动关系,建立园区内部能源生产、转换与存储设备的数学模型;然后以设备的年化投资成本、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年度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最优为目标,提出P2H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文中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比较了电解槽投资成本、混氢体积分数上限以及经济性和低碳性成本权重系数变化对规划运行结果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模型可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降低系统整体经济成本和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电制氢(P2H) 天然气混氢 碳交易 跨季节储氢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风-光-电负荷不确定集与线性化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正龙 王可宏 王映丹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7-527,共11页
为促进风-光-电负荷功率不确定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风、光功率消纳,降低碳排放,首先考虑风、光波动性和弃风、弃光现象构建风、光功率不确定集,考虑电价波动性和负荷需求响应弹性系数,构建电负荷的价格型需... 为促进风-光-电负荷功率不确定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风、光功率消纳,降低碳排放,首先考虑风、光波动性和弃风、弃光现象构建风、光功率不确定集,考虑电价波动性和负荷需求响应弹性系数,构建电负荷的价格型需求响应不确定集;其次,进一步提出排序截断分摊法,将风、光、电负荷功率不确定集转化为可线性求解的线性对应式;第三,建立热电联产机组-碳捕集系统联合运行系统,并推导系统整体模型,该整体模型只关注系统对外能量交互情况;第四,构建风、光、电负荷功率不确定的IES优化模型,并在多场景下分析其风、光功率消纳和碳排放。最后,利用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集 排序截断分摊法 综合能源系统 风光功率消纳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18μm CMOS工艺的低温漂低功耗延时电路
15
作者 陆兆俊 涂波 +1 位作者 徐玉婷 杨煜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低温漂延时电路,适用于不能使用锁相环电路又对信号传输精度有要求的低功耗传感检测应用。采用正温度系数的偏置电压,通过电流镜为延时电路提供一个正温度系数的偏置电流,利用偏置电流约束电路的延时温漂...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低温漂延时电路,适用于不能使用锁相环电路又对信号传输精度有要求的低功耗传感检测应用。采用正温度系数的偏置电压,通过电流镜为延时电路提供一个正温度系数的偏置电流,利用偏置电流约束电路的延时温漂,实现温漂粗调。采用数字时间转换器,通过外部输入配置,对粗调后的延时进行动态细调,使得延时电路具有更高的动态稳定性和更低的温漂特性。电路测试结果表明,在3.3 V的电源电压下,-55~125℃内延时电路的温度系数为125×10^(-6)/℃,静态功耗仅为0.72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漂 延时电路 数字时间转换器 低功耗 模拟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直升机电驱动助降装置及其关键特性分析
16
作者 刘谦 张祝新 +2 位作者 赵丁选 王辉 秦占永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针对现役综合系留和转运系统(Aircraft Ship Integrated Secure and Traverse,ASIST)存在的捕获冲击力大、转运时系统能耗高的问题,设计舰载直升机电驱动助降装置。通过分析助降装置的工况得出助降装置在执行捕获与转运任务时的性能要求... 针对现役综合系留和转运系统(Aircraft Ship Integrated Secure and Traverse,ASIST)存在的捕获冲击力大、转运时系统能耗高的问题,设计舰载直升机电驱动助降装置。通过分析助降装置的工况得出助降装置在执行捕获与转运任务时的性能要求,据此给出电驱动助降装置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功率键合图理论建立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与液压驱动助降装置进行对比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电驱动助降装置的捕获速度降低约92%,捕获时最大冲击力降低约94%,能够在21 kN的外负载作用下执行直升机转运任务,在执行转运任务时能耗降低约29%,该成果对于拓宽ASIST的使用范围、降低系统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所引入的兼顾系统动态特性与能耗特性的建模方法,为其余复杂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直升机 助降装置 着舰辅助系统 综合系留和转运系统 功率键合图 动态特性 能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用电互动服务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61
17
作者 林弘宇 张晶 +1 位作者 徐鲲鹏 皮学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55-259,共5页
通过研究国内外智能用电服务的发展现状、技术支持和试点情况,分析了建设智能服务平台的重要意义。针对智能电网条件下的用户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提出了智能服务互动平台系统方案和设备配置,重点介绍了平台系统架构、网络接口和关... 通过研究国内外智能用电服务的发展现状、技术支持和试点情况,分析了建设智能服务平台的重要意义。针对智能电网条件下的用户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提出了智能服务互动平台系统方案和设备配置,重点介绍了平台系统架构、网络接口和关键设备等内容,并通过厦门智能互动社区试点项目介绍了互动服务平台的应用实践。最后对互动服务平台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用电 智能服务 互动平台 综合业务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系统的发用电一体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96
18
作者 王卿然 谢国辉 张粒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8,30,共5页
在传统发电调度模式中融入用电调度,为风电等间歇性电源并网提供备用资源、保证电力平衡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考虑融入用电激励、可中断负荷、电价响应等用电调度方式,建立了含风电系统的发用电一体化调度模型,采用启发式动态规划算... 在传统发电调度模式中融入用电调度,为风电等间歇性电源并网提供备用资源、保证电力平衡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考虑融入用电激励、可中断负荷、电价响应等用电调度方式,建立了含风电系统的发用电一体化调度模型,采用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通过科学决策发用电资源调度,融入用电激励方式能够减少低谷时段风电弃风,提高了风能利用效率;而采用可中断负荷方式则增加了高峰时段的备用资源,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用电一体化调度 可中断负荷 风电接入 经济调度 需求响应 机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综合成本的风电–光伏–光热联合出力调度策略 被引量:61
19
作者 崔杨 杨志文 +2 位作者 张节潭 王茂春 严干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9-275,共7页
以风电、光伏、光热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多种新能源发电同时并网运行的联合出力调度问题亟待解决。在计及综合成本的前提下,兼顾电网运行约束,提出风电、光伏及光热联合出力调度策略。该调度策略综合考虑火电机组发电成本、... 以风电、光伏、光热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多种新能源发电同时并网运行的联合出力调度问题亟待解决。在计及综合成本的前提下,兼顾电网运行约束,提出风电、光伏及光热联合出力调度策略。该调度策略综合考虑火电机组发电成本、风电、光伏发电与光热发电并网消纳的环境效益和运行维护成本、系统旋转备用成本、调峰容量购买成本以及电网安全运行约束等因素。最后,基于遗传算法求解模型,通过IEEE-30节点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模型较之对比模型的综合成本降低了5.46%,该方法能合理调度各发电形式,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光伏发电 光热发电 综合成本 并网消纳 联合调度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电能替代的商业园区运营商多能交易博弈优化决策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银波 高红均 +4 位作者 王仲 张锐锋 钟磊 李芸漫 刘俊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0-1329,共10页
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鼓励用户用能电气化,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和清洁能源利用率。在此背景下,以用户综合用能多且用能较为集中的商业园区为对象,提出了考虑用户电能替代的商业园区运营商多能交易博弈优化决策模型。首先构建... 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鼓励用户用能电气化,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和清洁能源利用率。在此背景下,以用户综合用能多且用能较为集中的商业园区为对象,提出了考虑用户电能替代的商业园区运营商多能交易博弈优化决策模型。首先构建了考虑用户侧电能替代作用的多维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模式,该模式下运营商可以仅通过改变电能价格同时引导用户电、气、热的用能行为,而用户在价格引导下可以将不同类型负荷的转移、增减与替代配合获得更大的需求响应潜力;然后构建运营商与用户的主从博弈决策模型,通过博弈制定售能价格,引导用户优化自身用能以促进风电就地消纳,提升双方利益。最后,以商业园区运营商与3个不同类型的商业用户博弈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对促进风电就地消纳与提升主从双方收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园区 电能替代 综合需求响应 主从博弈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