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传感技术在水肥一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祝鹏 郭艳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系统的作业效率为目标,选取智能传感的监测技术,针对整机的监测控制与信号处理展开应用设计研究。考虑水肥一体机过程作业肥液融合的均匀性及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协同性功能实现,结合微分补偿的传感数据算法处理方法... 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系统的作业效率为目标,选取智能传感的监测技术,针对整机的监测控制与信号处理展开应用设计研究。考虑水肥一体机过程作业肥液融合的均匀性及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协同性功能实现,结合微分补偿的传感数据算法处理方法,进行智能传感的水肥一体机架构布局,并匹配可执行的软件控制程序及硬件实施结构,进行实地传感应用监测与灌施控制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机系统的数据监测准确率可达95.25%,系统故障率相对降低3.79%,监测数据准确及时,能够确保系统各环节指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反馈,进而保证灌施土壤的含水稳定率相对提升7.87%,对于作物的稳定生长与产量提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机 智能传感 信号处理 微分补偿 数据监测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洋 孙宇航 +3 位作者 张浩然 田文彬 陈桂 马江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7-1087,共21页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日益复杂,地震勘探面临着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速度建模和成像困难等难题,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应用于海量地震数据时,其精度或效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可以有效提...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日益复杂,地震勘探面临着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速度建模和成像困难等难题,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应用于海量地震数据时,其精度或效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精度和效率。为此,概述了监督、半监督和无监督深度学习技术,总结了深度学习在初至拾取、提高信噪比、数据重建、速度谱解释、偏移和提高分辨率等资料处理方面的应用,在断层、地震相、河道和盐丘等地质体识别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波阻抗反演、AVO反演、全波形反演、岩性识别、储层参数预测和流体识别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训练集的制作、神经网络的优选、训练策略和大模型等;最后展望了地震资料智能处理与解释方法的发展趋势,指出需要继续提高网络的泛化性,需要研究适合地震勘探的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资料解释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智能跑道系统的多源数据集成与应用
3
作者 凌建明 侯天新 +2 位作者 刘诗福 陶泽峰 李沛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7-1054,共8页
在现有智能跑道内涵、架构基础上,针对智能跑道数据流转难题,系统分析了智能跑道海量、多源、异构、异频的数据特征。基于此,提出了面向智能跑道的多层次数据集成原理、多平台物理构成和全过程数据流架构。结合数据高效可靠利用、分类... 在现有智能跑道内涵、架构基础上,针对智能跑道数据流转难题,系统分析了智能跑道海量、多源、异构、异频的数据特征。基于此,提出了面向智能跑道的多层次数据集成原理、多平台物理构成和全过程数据流架构。结合数据高效可靠利用、分类长效保存需求,阐述了智能跑道数据预处理、标准化处理方法,总结了智能跑道数据存储特点,并建立了对应的多级存储架构与关联存储模式。日喀则定日机场落地应用表明,在不丢失有效信息的前提下减少无效信息超过95%,完成所有数据的统一管理、多源共享,推动智能跑道性能实时评价、风险超前预警、智能维护决策等优势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工程 智能跑道 数据集成 多源异构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鹏 刘平青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共6页
烟叶烘烤与分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加速推进,但还缺少有效的过程监控手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在分析烟叶智能烤分流程监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烟叶智能烤分设备及过程进行数字孪生建模,完成... 烟叶烘烤与分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加速推进,但还缺少有效的过程监控手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在分析烟叶智能烤分流程监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烟叶智能烤分设备及过程进行数字孪生建模,完成了对设备几何要素和虚拟场景的构建。设计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并对实时数据采集与存储、虚实映射与互动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系统实现及应用效果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孪生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现行烟叶智能烘烤和分级运行过程的全方位、多视角在线实时监控,并且在测试场景中CPU和GPU的FPS值保持在约60 f/s,可以辅助烤分作业现场决策,有助于提升烤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智能烤分 数字孪生技术 过程监控 数据采集 虚实映射 互动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fibus-DP总线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立 于玲 赵艳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29,共3页
以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站点的功能、Profibus-DP总线的控制方案、控制特点以及控制的技术实现原理。整个系统的控制器采用Siemens的S7-300作为主站,9个S7-... 以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站点的功能、Profibus-DP总线的控制方案、控制特点以及控制的技术实现原理。整个系统的控制器采用Siemens的S7-300作为主站,9个S7-200和变频器作为从站,监控整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通过Profibus-DP总线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集中控制,又能分散控制各底层设备,从而实现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灵活控制模式。该方案的实施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多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Profibus—DP 现场总线 数据处理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挑战
6
作者 于强 王宝江 +4 位作者 张禄明 田涛 高志亮 任战利 畅伟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6,共14页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在地震勘探、测井、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勘探领域中的应用综述,重点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变体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并根据目前深度学习技术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油气勘探领域对大模型的探索方向和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测井分析、油藏评价等油气勘探领域,以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去噪、速度建模、构造解释、地震反演等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②深度学习技术在测井评价、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任务中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勘探效率和精度,还能从复杂数据中发现新的规律,提出对油气勘探中非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案;③深度学习技术在训练数据的质量及代表性、数据集的整合和共享、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挑战。结论认为,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将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框架,注重数据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创新或持续优化现有模型,加大数据整合与共享,注重地质复杂性和非结构化解释等方面工作,以上工作将有助于推动油气地质勘探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数智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测井数据解释 油藏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掘进中围岩分类预测的堆叠集成学习方法
7
作者 祝贺超 姚昌瑞 +4 位作者 邵永平 唐亮 孔祥勋 李博宇 张天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016-6022,共7页
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为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施工智能化赋能,对于优化掘进工艺、提高掘进安全性和降低人工成本至关重要。针对TBM运行数据噪声多、参数冗余及有效特征提取困难的难题,运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 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为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施工智能化赋能,对于优化掘进工艺、提高掘进安全性和降低人工成本至关重要。针对TBM运行数据噪声多、参数冗余及有效特征提取困难的难题,运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挖掘数据蕴含的机-土复杂相互作用,实现TBM围岩岩体分类预测。首先,对于TBM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运行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对典型掘进参数曲线提取特征,获取稳定掘进阶段TBM关键运行参数的最大概率。然后,面向实际场景TBM运行数据,提出围岩分类堆叠集成学习算法,通过k-fold交叉验证进一步优化算法,利用基分类器和元分类器两层学习框架挖掘数据中的复杂关系。最后,采用5868个TBM掘进段的数据集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四分类问题预测的平均F1达到0.705,二分类问题预测的平均F1达到0.797,其预测效果均优于所选的四种基分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隧道 围岩分类 数据驱动 堆叠集成学习 TBM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介导的地下水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8
作者 戴恒 吴慧娴 +3 位作者 任婉立 张翼宇 文章 袁松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7,共14页
地下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作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通过其代谢反应参与多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控制着污染物的转化与迁移。数值模拟是定量描述和预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行为的重要手... 地下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作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通过其代谢反应参与多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控制着污染物的转化与迁移。数值模拟是定量描述和预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行为的重要手段,而理解和掌握微生物代谢过程的建模方法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行为的模拟和预测精度。鉴于此,文章按照发展时间与应用尺度,系统总结了微生物代谢活动模拟方法的发展进程,重点探讨了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对数值模拟研究的推动作用;同时,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微生物代谢模型,以定量描述其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汇总了常用的微生物信息数据库和模拟软件;最后指出,当前微生物代谢模型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模型验证困难、参数适用性不足、数据获取难度大以及计算需求高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探索微生物代谢机制,优化建模方法,完善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参数和经验方程,以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同时,还需着力解决模型构建中微生物相关数据的处理、计算精度与效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数值模拟 微生物代谢模型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数据-模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羿基础模型:“预训练-微调”范式下的雷达数据智能处理方法
9
作者 叶宇 叶星炜 +17 位作者 欧阳可赛 王亚峰 肖俊祥 马昊宇 陶仁拓 冯元力 付铠城 段良奇 刘昂 杜亮 晏媛 王淳 赵浩楠 程强 于俊朋 周玉军 杨予昊 夏凌昊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传统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存在复杂环境下调参难度大,且在目标和环境变化时升级演进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YOLO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大幅提升了复杂环境的适应性。然而,受限于手工提取特征的工作量大、跨... 传统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存在复杂环境下调参难度大,且在目标和环境变化时升级演进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YOLO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大幅提升了复杂环境的适应性。然而,受限于手工提取特征的工作量大、跨系统跨场景的泛化性不足等问题,难以在系统上实现规模化应用。受大语言模型的启发,文中提出一种“预训练-微调”范式下的雷达数据智能处理方法,并构建雷达数据处理基础模型——“后羿”,旨在变革雷达领域信息处理研发模式,建立智能化算法开发和部署的流水线,实现雷达智能数据处理的高效演进和规模应用。“后羿”基础模型以Transformer为基础模块,以虚警抑制、关联、滤波为基础任务。通过仿真和实测构建多系统、多场景海量训练数据集,训练后的基础模型具有强泛化性、强鲁棒性的特点,通过对基础模型微调,可实现多型系统不同工作场景下的高效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模型 预训练 雷达数据智能处理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投饵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韩欣冉 李子牛 张胜茂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5年第2期98-109,共12页
智能化水产养殖是现代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投饵技术对养殖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具有关键影响。传统人工投饵方式存在饲料浪费、水质污染等问题,自动投饵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声信号分析和多模态信息融合,实现精准投饵,提... 智能化水产养殖是现代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投饵技术对养殖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具有关键影响。传统人工投饵方式存在饲料浪费、水质污染等问题,自动投饵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声信号分析和多模态信息融合,实现精准投饵,提高饲料利用率并优化水环境。近年来,水产养殖自动投饵技术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环境复杂、鱼群行为多变等不确定因素,实现精准投饵还面临挑战。介绍了自动投饵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传感器监测、图像识别、声信号监测、多模态信息融合等核心技术,并深入分析了自动投饵系统在数据采集、处理与决策方面的关键环节。此外,对自动投饵系统的组成结构进行了介绍,包括自动上料输送系统、自动下料抛撒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讨论了不同技术路径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分析了当前技术面临的普适性、智能化程度和系统集成等挑战,并展望了未来自动投饵系统在智能化、精准化和数据驱动决策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水产养殖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自动投饵 智能投饵 数据处理 系统集成 多模态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窗格的数据仓库流批一体优化方法
11
作者 陈滨林 唐小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60-2466,共7页
数据仓库是企业数据管理核心,批处理和流处理是大数据分析的两种核心数据处理范式。为了解决传统批处理技术产出时延和资源消耗高的问题,以及流处理技术在处理多流数据关联和历史数据计算时面临的数据质量挑战,提出了一种流批一体处理... 数据仓库是企业数据管理核心,批处理和流处理是大数据分析的两种核心数据处理范式。为了解决传统批处理技术产出时延和资源消耗高的问题,以及流处理技术在处理多流数据关联和历史数据计算时面临的数据质量挑战,提出了一种流批一体处理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分析数据集在不同时间窗格中的变化,融合了基于调度时间的动态时间窗格划分和基于DFS算法的最简数据集搜索。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流微批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将整体计算时间缩短57.2%,内存消耗减少24.2%,同时确保了数据的强一致性。该方法对于企业构建高处理效率、低资源消耗的流批一体化数据仓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仓库 数据流处理 动态时间窗格 最简数据集 流批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处理和TrafficLLM的网络攻击缓解框架
12
作者 成凯 汤卫东 +2 位作者 谈林涛 陈佳 李鑫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94-1002,共9页
随着电力配变网络基础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安全二次设备、边缘终端节点和业务系统产生的信息通信流量数据在格式、协议、语义特征层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存在现有缓解框架缺乏多源异构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数据归一化处理算法,网络攻击... 随着电力配变网络基础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安全二次设备、边缘终端节点和业务系统产生的信息通信流量数据在格式、协议、语义特征层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存在现有缓解框架缺乏多源异构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数据归一化处理算法,网络攻击行为分析依赖人工特征提取的规则引擎,以及难以确定有效的网络攻击缓解措施等痛点。针对以上痛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处理和TrafficLLM的网络攻击缓解框架(Network Attack Mitig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Normalized Processing and TrafficLLM,NAMF-NPTLLM)。该框架涵盖数据解析、归一化处理、模型微调和生成攻击缓解方案4个核心阶段。首先,在特征选择阶段,通过构建集成学习模型,融合多类基学习器的特征评估结果,精准提取对分类结果影响较大的关键特征。其次,将选取的关键特征通过归一化处理,生成统一的自然语言token序列形式表达,为该网络攻击缓解框架的流量异常分析TrafficLLM模型提供标准化输入。然后,对TrafficLLM模型进行微调,使该模型能够理解提示词模板指令并学习攻击行为的流量模式。最后,通过微调后的大模型进行推理,生成攻击缓解指令,使得该框架能够根据攻击行为特征动态调整网络攻击缓解策略。通过在CIC-DDoS2019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框架将网络攻击行为分类的准确率达到99.80%,提高了1.3%。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对于缓解海量多源异构电力网络终端流量攻击,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检测 数据解析 归一化处理 集成学习模型 网络攻击缓解 参数微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物探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午阳 魏新建 李海山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8,共19页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得益于物探领域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硬件算力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深度学习框架,智能物探技术从早期的机器学习发展为目前的深度学习,在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2)目前智能物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标签集的构建、去噪、断裂检测、层位与层序解释、地震相分类和异常体检测、岩性识别与油气藏开发、地震反演成像等方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克服了人工交互操作和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助力打破传统物探技术瓶颈。(3)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面临着缺少公开的标签数据集、缺少解决地球物理领域问题的智能化框架及尚未形成适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共享的智能化开发平台等难题,可以从解决数据基础、构建智能平台、开展网络架构基础性研究及与应用场景结合等方面着手解决;此外,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还包含智能地震成像方法研究,储层成像方法研究,油气大数据挖掘、智能风险评估与智能决策以及超算软件装备研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物探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标签数据集 深度学习框架 智能处理与解释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成对抗网络的地震数据重建和去噪一体化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岩 张一鸣 +1 位作者 董宏丽 宋利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4-723,共10页
在实际采集过程中,受地形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震数据不仅在空间上会出现采样不足或不规则的情况,而且会混入噪声,不利于后续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通常将重建与去噪分为两个阶段处理,这样往往会引入额外的误差。为此,文中提出了一... 在实际采集过程中,受地形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震数据不仅在空间上会出现采样不足或不规则的情况,而且会混入噪声,不利于后续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通常将重建与去噪分为两个阶段处理,这样往往会引入额外的误差。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韦氏生成对抗网络(cWGAN)的地震数据重建去噪一体化方法,该方法研究的重点是在缺失道和噪声的混合干扰下,准确提取地震数据的有效特征。首先,以U-Net模型为基本网络结构来构建生成器模型,分级提取地震数据同相轴特征;在判别器模型中引入条件约束,引导生成器优化梯度方向。其次,建立重建和去噪误差描述模型,该模型设计了一体化损失函数,可以兼顾重建与去噪两方面的处理任务。最后,经过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证明文中所提的网络模型恢复的地震数据信噪比更高且具有较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重建与去噪一体化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一体化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一体遥感技术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巡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8-181,186,共5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沿线安全保护区巡查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区域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空地一体的遥感综合监测体系,在巡查工作中引入航空摄影测量、低空无人机监测、...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沿线安全保护区巡查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区域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空地一体的遥感综合监测体系,在巡查工作中引入航空摄影测量、低空无人机监测、车载全景扫描、定点实时监控等多种遥感监测技术及DSM差分计算、深度学习智能识别等多种数据处理技术,并以上海为例开展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可行性,对建立全覆盖、高频次、智能化的巡查模式有参考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安全保护区巡查 空地一体 多源遥感监测 数据智能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算法集约化环境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霍庆 何文春 +3 位作者 何林 高峰 陈士旺 徐拥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气象业务系统集约化发展和“云+端”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实现气象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2020年中国气象局提出构建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云、气象业务系统为端的“云+端”业务技术体制,明确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作为关键基础技术平台的... 气象业务系统集约化发展和“云+端”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实现气象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2020年中国气象局提出构建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云、气象业务系统为端的“云+端”业务技术体制,明确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作为关键基础技术平台的定位。加工流水线作为气象算法的集约化环境,应用数算一体、高效任务调度、可视化流程编排、容器等技术,实现气象算法的统一管理与高效集约调度运行。2021年加工流水线业务运行,支撑全国202个业务系统的实时运行,业务系统性能提升1~10倍,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对提升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强业务系统的协同性、加速“云+端”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进程和推进气象业务集约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流水线 算法库 任务调度 数算一体 集约化 “云+端”业务技术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柔性数据手套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燕 谢红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5,共12页
智能可穿戴领域是一个集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研究领域,智能可穿戴数据手套在监测人体健康、信息传递、通信、虚拟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运用Citespace软件以Wed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近5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 智能可穿戴领域是一个集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研究领域,智能可穿戴数据手套在监测人体健康、信息传递、通信、虚拟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运用Citespace软件以Wed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近5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最终纳入126篇文献进行全文系统分析,从应用于数据手套基于不同工作原理的传感器类型、用于可穿戴传感显示转化的数据处理方法、多功能可穿戴传感手套集成的方法3个方面,对最新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讨论了方法和技术的局限性,指出了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数据手套 传感技术 数据处理 集成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感器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5期70-72,共3页
该文基于智能传感器概念及应用原理,系统论述了智能传感器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限制农业机械电气系统智能化提升的条件,并展望智能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研究结果旨在为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和... 该文基于智能传感器概念及应用原理,系统论述了智能传感器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限制农业机械电气系统智能化提升的条件,并展望智能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研究结果旨在为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农业机械 电气系统 数据处理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驱动的轧机振动预测及可解释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阳 段振杰 +3 位作者 王思静 林然锰 杜晓钟 王威中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55,共7页
为研究轧制过程动态工艺参数对轧机振动的影响规律,改善现有研究中机理模型精度较低且数据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问题,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轧机振动预测模型,并使用SHapley Additiv... 为研究轧制过程动态工艺参数对轧机振动的影响规律,改善现有研究中机理模型精度较低且数据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问题,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轧机振动预测模型,并使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框架对预测模型进行解释。通过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XGBoost预测模型可以利用工艺参数实现对轧机运行状态的高精度预测。基于SHAP框架解释的结果表明,出入口厚度、轧制力、轧制速度对轧机振动影响较大,后张力对轧机振动影响较小。研究为提高轧机设备与工艺参数的匹配度,实现将工业数据应用于轧机振动预测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轧机振动 工业数据 工艺参数 极端梯度提升 SHAP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提效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高扬 王宁 +3 位作者 高若田 王波 尹泽楠 朱满庭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新型智能计量设备采集的异构数据揭示了电网系统内部各构件,以及电网及其他智慧城市系统间的互动关系。针对结合多种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的场景,提出一种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基于时域-空域的高斯过程模型,并通过层次化... 新型智能计量设备采集的异构数据揭示了电网系统内部各构件,以及电网及其他智慧城市系统间的互动关系。针对结合多种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的场景,提出一种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基于时域-空域的高斯过程模型,并通过层次化的贝叶斯方法简化求解。模型结合电力数据及外部数据,实现对电网缺失数据的信息补充,从而提升电网系统智能化任务的性能。以电网的负载预测这一典型任务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数据 多源数据融合 高斯过程 负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