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装箱海铁联运补贴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云强 解乔雅 张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补贴是一种被政府广泛采用且能够有效促进海铁联运发展的措施。本文研究包括3种运输方式和两个起运港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海铁联运协同补贴优化问题。首先,构建双层规划模型描述政府与托运人之间的博弈关系,上层模型从政府角度出发,以... 补贴是一种被政府广泛采用且能够有效促进海铁联运发展的措施。本文研究包括3种运输方式和两个起运港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海铁联运协同补贴优化问题。首先,构建双层规划模型描述政府与托运人之间的博弈关系,上层模型从政府角度出发,以海铁联运运量最大为目标,确定海铁联运班列单个重箱补贴金额;下层模型基于熵最大化理论,构建能力约束型巢式Logit模型描述托运人对起运港和运输方式的选择行为。其次,通过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并利用松弛迭代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补贴会促进海铁联运运量的增长,其增量主要来自公海联运转移的货运量,少部分来自水水联运转移;相比于不协同补贴,协同补贴不仅显著降低单箱补贴金额,还能提高海铁联运运量;货物时间价值对补贴效果产生影响,补贴具有中等时间价值货物的托运人将会获得最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补贴 双层规划模型 海铁联运 能力约束型巢式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共生视角下海岸带韧性研究——以环渤海沿海城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小龙 梁晨露 +1 位作者 於哲 狄乾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75,共14页
本文以环渤海沿海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陆海共生视角的海岸带韧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对2010-2021年各城市海岸带韧性指数及其时空演化进行测度分析,同时探讨了海岸带韧性等级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沿海城市在陆海... 本文以环渤海沿海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陆海共生视角的海岸带韧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对2010-2021年各城市海岸带韧性指数及其时空演化进行测度分析,同时探讨了海岸带韧性等级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沿海城市在陆海共生视角下的海岸带韧性系统整体呈不断增强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海域子系统韧性指数呈现波动下降态势,而陆域子系统韧性指数的波动变化与海岸带韧性综合指数较为一致,对海岸带韧性具有决定性影响。锦州、沧州、潍坊、日照、烟台、威海等城市海岸带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陆域子系统韧性的区域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天津、大连和青岛等城市海域子系统韧性优势较为显著。在陆海共生子系统韧性空间演化方面,较高韧性及以上的城市不断增加,海岸带系统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但各城市间仍存在显著差异。将海岸带韧性划分为五类:东营和盘锦为低韧性型;唐山和沧州为较低韧性型;葫芦岛、烟台、潍坊、日照、丹东、滨州、锦州为中韧性型;营口、威海、大连为较高韧性型;秦皇岛、天津、青岛为高韧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海岸带韧性 突变级数模型 时空演化 环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上油气田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的提出与探索——以渤海油田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米立军 范廷恩 +2 位作者 苑志旺 付殿福 段瑞凯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中国海上油气面临低品位储量占比持续增加、主力油田高含水且稳产难、工程设施局部饱和及地下资源与地面工程亟待整体协同等问题,特别是在“双碳”战略下,传统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提出了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即将单个海域作... 中国海上油气面临低品位储量占比持续增加、主力油田高含水且稳产难、工程设施局部饱和及地下资源与地面工程亟待整体协同等问题,特别是在“双碳”战略下,传统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提出了海域整体开发新模式,即将单个海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时空域协同统筹地下油气资源“一网”与地面工程“五网”(油、气、水、电、信),构建协同、共享、高效、绿色的开发新模式。以渤海油田为例,系统梳理地下油气资源和地面工程设施特征,构建地下油气资源“一网”和地面工程设施“五网”,开展“一网”+“五网”协同方案研究,优化了多项现有工程设施,统筹了多个新建工程设施预留,提出多项未来工程设施整体布局,推动向标准化、移动共享、绿色开发转型升级,助力渤海油田高质量上产稳产4000万吨。海域整体开发模式是支撑海上油田增储上产稳产的前瞻性探索,为国内外海上其他油气田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海域整体开发 新模式 地下资源网 地面工程网 时空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环渤海地区海陆一体化评价 被引量:28
4
作者 孙才志 高扬 韩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3,69,共7页
从资源、产业、科技与环境4个角度,构建海陆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能力结构关系模型与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环渤海地区海陆一体化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和山东省的科技支持能力较强,海陆经济发展以科技带动为主,河北省和辽宁省的... 从资源、产业、科技与环境4个角度,构建海陆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能力结构关系模型与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环渤海地区海陆一体化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和山东省的科技支持能力较强,海陆经济发展以科技带动为主,河北省和辽宁省的资源利用能力较高,海陆经济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天津市和山东省的海陆经济属于高程度耦合、高层次的海陆一体化;河北省和辽宁省的海陆经济属于低程度耦合、低层次的海陆一体化。通过分析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自身的海陆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加强各地区海陆经济合作和整个环渤海地区区域间合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结构关系模型 层次分析法 海陆一体化 环渤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起讫点间集装箱海铁联运动态定价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迪 杨华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在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中,随机需求环境下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动态定价是影响联运经营人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决策因素.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结合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经营和组织特点,以协议销售和自由销售的差异化定价为切入点,分两阶段... 在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营管理中,随机需求环境下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动态定价是影响联运经营人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决策因素.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结合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经营和组织特点,以协议销售和自由销售的差异化定价为切入点,分两阶段建立了单起讫点间集装箱海铁联运动态定价和箱位分配综合优化模型.第一阶段为基于协议销售的箱位分配模型,第二阶段为基于自由销售的动态定价模型.针对箱位分配模型的随机特征和动态定价模型统计量的误差特性,分别运用机会约束和稳健优化方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与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动态定价 收益管理 集装箱 海铁联运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的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亚文 杨晓梅 +2 位作者 高锡章 朱建钢 刘健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5,共7页
极地遥感反演模型是极地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遥感反演模型对极地研究具有重要性,分析遥感反演模型的特点,以持续性、业务化、统一调用为目标,提出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应用架构。基于该集成方案,提出基于多策略的模型改造方法,... 极地遥感反演模型是极地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遥感反演模型对极地研究具有重要性,分析遥感反演模型的特点,以持续性、业务化、统一调用为目标,提出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应用架构。基于该集成方案,提出基于多策略的模型改造方法,并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模型的集成模式。基于可执行程序的模型改造方法对模型进行改造,采用应用端的模型集成模式构建极地遥感反演模型集成原型系统,通过海冰密集度反演模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模型集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遥感反演模型 集成 海冰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陆统筹的辽宁省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评价及演进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乐萍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海陆统筹提升到与"五个统筹"同等重要的位置,由此奠定了海陆统筹的国家战略地位。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对海陆统筹进行了分析与诠释,从海陆之间的互补性及关联性入手,选取DEA评价方法,构建了海陆经...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海陆统筹提升到与"五个统筹"同等重要的位置,由此奠定了海陆统筹的国家战略地位。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对海陆统筹进行了分析与诠释,从海陆之间的互补性及关联性入手,选取DEA评价方法,构建了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模型,为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评价了思路。以辽宁省的"十一五"期间数据为基础,对辽宁省的海陆经济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进而对辽宁省的海陆经济协调持续演变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统筹 海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集装箱海铁联运箱位分配优化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迪 杨华龙 张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不确定性需求下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箱位分配优化,对联运经营人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结合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经营和组织特点,充分考虑合同客户、普通客户和加急客户的不同需求,分两阶段建立了多节点集装箱... 不确定性需求下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箱位分配优化,对联运经营人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结合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经营和组织特点,充分考虑合同客户、普通客户和加急客户的不同需求,分两阶段建立了多节点集装箱海铁联运箱位分配优化模型.第一阶段为面向合同客户的协议销售箱位分配模型,第二阶段为面向普通客户和加急客户的自由销售箱位分配模型.针对第一阶段需求的相对确定性特征和第二阶段需求的随机特征,分别运用确定性线性规划(DLP)和随机线性规划(SLP)方法进行模型转化并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与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箱位分配 收益管理 集装箱 海铁联运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和ARIMA的海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莹 谭艳春 +2 位作者 彭发定 廖杏杰 余昱昕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类型丰富、时空分辨率高的海洋探测数据,为信号分解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海温预测模型这一问题,使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海表温度(SST)融合产品,引入信号处理领域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机器学习领域... 类型丰富、时空分辨率高的海洋探测数据,为信号分解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海温预测模型这一问题,使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海表温度(SST)融合产品,引入信号处理领域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机器学习领域的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首先利用最适于分解自然信号的EEMD方法,将海温数据分解成多个确定频率的序列;再利用ARIMA分别对各个频率的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将各个序列的预测结果进行组合。该方法在丰富数据的支撑下,比以往直接使用海温数据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更高,为更好地进行海温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机器学习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海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典型剖面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海涛 陈冰 +1 位作者 高德章 唐建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4期269-273,共5页
从分析东海的岩石物性出发,结合地球物理的勘探资料,建立了物理一地质模型。通过重力、磁力、地震综合正反演,配合地质资料,以东海A-A剖面为主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综合解释,推断了东海陆架盆地的地质结构,重点研究了中、古生界及前寒... 从分析东海的岩石物性出发,结合地球物理的勘探资料,建立了物理一地质模型。通过重力、磁力、地震综合正反演,配合地质资料,以东海A-A剖面为主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综合解释,推断了东海陆架盆地的地质结构,重点研究了中、古生界及前寒武系的分布特点,指出了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研究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基底与地壳结构上的南北差异及其原因。综合物探方法在解决东海陆架盆地及其邻域的地下地质结构,乃至盆地的形成、演化、火成岩分布等方面,比单一的物探方法要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典型剖面 东海陆架盆地 前寒武系 正反演 综合物探 地质结构 残留盆地 岩石物性 综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海底门装置一体化作动系统的设计
11
作者 何曦光 黄斌 陈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
某大型船舶海底门装置用于连接内部管路系统与外界水环境。装置采用独立的集中式液压油源,管系敷设复杂、占用较大空间且传递振动噪声。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一体化作动系统,用于代替集中式油源给海底门装置供油,并通过数学建模及台架... 某大型船舶海底门装置用于连接内部管路系统与外界水环境。装置采用独立的集中式液压油源,管系敷设复杂、占用较大空间且传递振动噪声。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一体化作动系统,用于代替集中式油源给海底门装置供油,并通过数学建模及台架试验对系统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门装置 一体化作动系统 AMESim建模仿真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南海海底泥流的流变试验及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兴森 年廷凯 +2 位作者 范宁 焦厚滨 贾永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7,共7页
海底泥流是海底斜坡失稳后演化的流态化滑坡体,常对海洋工程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而目前针对这种泥流的流变特性研究较少,特别是考虑海底低温环境。基于南海北部陆坡软黏土原状样制备泥流,采用RST流变仪开展具有不同温度与含水率的泥流流... 海底泥流是海底斜坡失稳后演化的流态化滑坡体,常对海洋工程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而目前针对这种泥流的流变特性研究较少,特别是考虑海底低温环境。基于南海北部陆坡软黏土原状样制备泥流,采用RST流变仪开展具有不同温度与含水率的泥流流变试验,引入Herschel-Bulkley模型对流变参数进行深入探讨,建立考虑低温效应与含水率变化的海底泥流综合流变模型。进一步,通过相态转化、布朗运动与粒际作用的理论,解释并分析了海底泥流的流变特征及其变化机理。研究表明:与常温条件相比,低温环境下泥流的剪应力与表观黏度显著提高,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差距变大,平均变化量可超过35%。这一成果可为海底泥流运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海底滑坡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底泥流 低温流变试验 综合流变模型 流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志恒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从兴起到壮大的逐步发展历程,总结了SEA的内容、技术方法、立法情况与现有SEA模式,将国内SEA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壮大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并从中发现SEA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据此提出SE...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从兴起到壮大的逐步发展历程,总结了SEA的内容、技术方法、立法情况与现有SEA模式,将国内SEA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壮大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并从中发现SEA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据此提出SEA"自上向下"和"自下而上"两层架构体系,建立环境空间数据基础平台,补充跨界关联公约和整合规划决策的集成SE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 sea模式 集成s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地质记录与“冰川-水均衡调整”模拟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龙 王张华 李翠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123,共15页
重建高质量的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可为海岸带人类社会科学预测及应对未来海平面上升风险提供重要的地质历史依据和长时间尺度的数据参考。目前已发表了多条福建海岸带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然而已有曲线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重建高质量的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可为海岸带人类社会科学预测及应对未来海平面上升风险提供重要的地质历史依据和长时间尺度的数据参考。目前已发表了多条福建海岸带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然而已有曲线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历史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矛盾结果。同时,相对海平面长期变化机制及影响因素也不明确。本研究收集、整理了福建沿海已发表的全新世相对海平面数据,对已有数据的年代、高程、指示意义等属性信息进行重新检查和校正,根据国际方法体系,建立了该区域一个标准化的全新世“相对海平面数据库”,共包括海平面数据183个。在此基础上,采用“变量误差–综合高斯(EIV-IGP)”统计学模型,提出了一条新的福建沿海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并应用“冰川–水均衡调整”(GIA)理论,开展了相对海平面变化GIA模拟。最后,综合相对海平面变化地质记录及GIA模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福建沿海距今11.28~7.08 cal ka,相对海平面由(–23.55±6.94)m快速连续上升至(–1.51±1.80)m;距今7.08~4.08 cal ka,相对海平面由(–1.51±1.80)m缓慢上升至约(1.09±1.38)m;距今3.48 cal ka前后,相对海平面高于现代海平面约(1.35±1.23)m;此后,波动下降并逐渐接近现代位置;(2)“冰川–水均衡调整”作用是福建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的主要长期作用机制;距今11.28~7.00 cal ka,相对海平面变化主要受冰盖融水控制;距今7.00 cal ka以来,“水均衡调整”作用逐渐占据主导;(3)福建沿海中–晚全新世(距今6.75~0.16 cal ka)期间,存在高于现今海面位置的“高海平面”现象;不同于传统构造运动主导观点,研究认为GIA引起的“陆地掀斜”和“海洋虹吸”作用,可能是该区域“高海平面”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4)福建沿海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差异。不同岸段之间的沉积物压实、差异性构造运动和潮差变化等非GIA因素,可能是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数据库 “变量误差–综合高斯”模型 陆地掀斜 海洋虹吸 高海平面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跳射线法的海面舰船目标三维散射中心快速建模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闫华 陈勇 +3 位作者 李胜 胡利平 李焕敏 殷红成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海面舰船目标3维散射中心的快速建模对雷达目标信号快速仿真、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目标-海面耦合散射的"4路径"模型、随机海面散射修正Fresnel反射系数模型,以及基于射线管积分的快速3维成像等模... 海面舰船目标3维散射中心的快速建模对雷达目标信号快速仿真、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目标-海面耦合散射的"4路径"模型、随机海面散射修正Fresnel反射系数模型,以及基于射线管积分的快速3维成像等模型与方法,提出一种舰船-海面复合的快速3维成像方法,并通过CLEAN算法建立一种3维散射中心快速建模算法。该算法由于实现了单频、单视角条件下的目标3维成像,并且采用简化的海面模型避免了大量海面面元的构建,因而大大提高了3维散射中心建模的计算效率,从而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典型海面舰船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FFT的3维成像算法相比,在典型计算条件下该算法的计算效率可提高4个数量级。不同海情下,3维散射中心重建的与直接仿真计算的1维距离像历程图和2维像的对比结果,也验证了算法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舰船目标 3维散射中心建模 “4路径”模型 射线管积分 CLE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不同阶段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场分担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姝娟 魏梓峰 +2 位作者 孙正宇 李一义 李纲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5-313,共9页
为探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波动变化背景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对解决中欧集装箱货运问题的影响,本文利用中欧集装箱运输数据,以集装箱海运班轮运输路线、中欧班列运输路线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路线为选择肢,分别构建多项式Log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 为探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波动变化背景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对解决中欧集装箱货运问题的影响,本文利用中欧集装箱运输数据,以集装箱海运班轮运输路线、中欧班列运输路线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路线为选择肢,分别构建多项式Log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疫情3个阶段下托运人对中欧集装箱运输的路线选择决策机制;并在疫情不同时期内,估算陆海新通道运输属性的主观值。研究结果表明:托运人对于中欧集装箱运输的路线属性在不同疫情时期内具有不同的个体异质性,货物的时间价值随疫情严峻性增加而稳步增加,延迟时间价值增加幅度先快后慢。在疫情松弛期,陆海新通道的市场分担率主要受自身运输费用和班轮的运输时间影响;疫情平稳期,主要受自身和班轮运输时间影响;疫情严峻期,主要受自身延迟时间影响。疫情时期,陆海新通道在西部省市承担的集装箱货运量比例总体持续增长且增速较快;在疫情平稳期,中西南部地区增速较快;疫情严峻期,西北部地区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市场分担率预测 混合Logit模型 陆海新通道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场调制下的海面对全极化雷达双站散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佳杰 苗洪利 +2 位作者 刘训超 杨忠昊 苗翔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0-42,共13页
从波作用量守恒方程出发,在积分方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特征线法对守恒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建立了受波流调制的海面雷达双站散射模型,进行了受流场调制下的海面上半空间散射系数的仿真,分析了全极化下双站散射系数受流速变化的影响,以及风... 从波作用量守恒方程出发,在积分方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特征线法对守恒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建立了受波流调制的海面雷达双站散射模型,进行了受流场调制下的海面上半空间散射系数的仿真,分析了全极化下双站散射系数受流速变化的影响,以及风场与雷达参数(雷达波频率、雷达波入射角)对流场调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大,海面后向散射空间半球区域的散射系数逐渐减小,在前向散射空间半球区域中,交叉极化下的散射系数变化较为明显。风速的增大和风向与流向的夹角增大会导致流场调制所引起的散射系数变化减弱。入射角变化会导致调制作用最明显区域的散射角度改变。随着频率的增大,流场调制作用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层流场 合成雷达孔径(SAR) 波流相互作用 积分方程模型(IEM) 双站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环境现代化治理的绩效评估与优先区识别——以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辉煌 范冰雄 +2 位作者 张雪婷 黄一洲 李杨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71-2480,共10页
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构建了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框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2011~2018年九龙江流域-厦门湾的水环境治理经历3个阶段,治理水平逐步上升,但存在陆源氮磷输入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自然海岸生态修复亟需统筹等问题... 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构建了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框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2011~2018年九龙江流域-厦门湾的水环境治理经历3个阶段,治理水平逐步上升,但存在陆源氮磷输入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自然海岸生态修复亟需统筹等问题.结合InVEST模型、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借助污染物“源-汇”空间分析手段识别治理优先区,发现厦门岛排污口为氮磷输出主要点污染源、流域东南区域为主要面污染源,而厦门湾西海域是承接污染物的主汇区.进而提出源汇空间绩效科学评估、陆海统筹社会-生态系统监测与管理、适应自然的生态工程解决方案等现代化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生态治理 绩效评估 InVEST模型 源-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空协同的远海岛礁战储物资供给优化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忠波 王淇娴 郑红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8-279,共12页
针对远海岛礁战储物资的战时供给问题,利用海空协同运输的优势,以系统总时间最短、物资保障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两阶段优化模型(2E-MLRP),并利用解的结构特征改进拥挤度比较算子和精英保留策略,形成有针对性的改进遗传算法。算例分析结... 针对远海岛礁战储物资的战时供给问题,利用海空协同运输的优势,以系统总时间最短、物资保障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两阶段优化模型(2E-MLRP),并利用解的结构特征改进拥挤度比较算子和精英保留策略,形成有针对性的改进遗传算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建模型及算法求解得到的最优方案符合“性价比”的要求;相对于全海运模型,海空协同的系统总时间降低53.15%,而成本增幅仅为22.27%,且第一批物资送达时间也减少2.95 d。算法对比结果显示:改进后算法得到的SP指标值与MSP指标值均优于传统遗传算法,可知改进后算法求得的Pareto解集具有更好的分布性。本文运输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成本大幅降低,运送时长增幅较小,可保证运输装备的高效利用,且单个航线内待补给岛数量合理,可满足战储物资运送的要求,为战时远海岛礁战储物资供给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战储物资供给 遗传算法 远海岛礁 海空协同 两阶段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影响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跃 杜洁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5-1287,共13页
立足于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运用旅游流引力模型及GIS集成方法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前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居民出游力的格局,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研究表明:1)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使得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旅游流... 立足于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运用旅游流引力模型及GIS集成方法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前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居民出游力的格局,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研究表明:1)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使得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旅游流潜力分布更加均衡,有利于珠江口两岸地区的均衡发展,推动港珠澳大桥绿色政策通道建设,打破行政壁垒以实现旅游要素的自由流通,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从均衡发展走向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2)大湾区11个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居民出行力的变化幅度与大桥开通后交通可达性的提升幅度显著相关,并呈现明显的空间距离衰减特征;大桥的开通降低了两岸之间的旅游抗阻力,显著加强了珠江口两岸城市的旅游合作关系,尤其是东西岸城市群(中国香港、深圳、中国澳门和珠海)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3)港珠澳大桥影响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竞争力和居民出游力的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大桥直接连接的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珠海;中山及珠海的部分区域被高值邻居包围,受扩散的机会较大;而广佛和深莞的部分区域为低值聚集区,呈现一定的边缘化趋势。大桥对港澳核心城市群优势的加强作用明显,广州及附近区域的相对地位被削弱,大湾区的旅游格局从以广州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向多中心辐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跨海桥隧 区域旅游一体化 旅游流 引力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