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姚毓春 夏宇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7,共20页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14—2021年全国620个县域的数据,详细测度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其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14—2021年全国620个县域的数据,详细测度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其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县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村产业融合两条渠道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和农业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的地区,县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由县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驱动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效应和生态环境改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邛海水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方佳卉 徐力刚 +4 位作者 蒋名亮 杨军 李超凡 肖克彦 李国祥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1363,共13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CWQI)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考虑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于博弈论的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_(G))模型和考虑权重时间动态的分阶段组合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_(P))模型,并以邛海作为案...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CWQI)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考虑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于博弈论的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_(G))模型和考虑权重时间动态的分阶段组合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_(P))模型,并以邛海作为案例依托,选取2020~2023年不同水期11个样点的水质监测数据,使用ICWQI_(G)和ICWQI_(P)模型科学评估了邛海水质状况,验证了改进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WQI模型相比,改进后的ICWQI_(G)和ICWQI_(P)模型都考虑了TP超标的因素,评价结果更符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水质情况,并且可以敏锐的识别出更多的污染风险区域与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水体.ICWQI_(P)采用阶段性权重代替统一权重,能够补偿降水等因素影响的水质指标权重,可以更好地辨识出不同时期影响水质的关键环境变量,得到更准确合理的结果.同时,基于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发现,2023年邛海水质劣于2020~2022年,并且邛海水质指标空间差异性显著,西北部湖区的污染程度高于东部和南部湖区.本文改进的ICWQI_(G)和ICWQI_(P)模型在邛海水质评价中表现了更好的合理性,可为邛海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对其他类似水体的水质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阶段性权重 邛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新疆阿克苏河健康评估
3
作者 任嘉敏 吕海英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I0001,共8页
阿克苏河的水生态健康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探求阿克苏河整体健康状态,构建了符合阿克苏河的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并进行适用性验证。对阿克苏河11个采样断面进行浮游植物样本采集和水质指标测定。根据水质综合指数(W... 阿克苏河的水生态健康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探求阿克苏河整体健康状态,构建了符合阿克苏河的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体系并进行适用性验证。对阿克苏河11个采样断面进行浮游植物样本采集和水质指标测定。根据水质综合指数(WQI)和河流栖息地指数(QHEI)确定参考点,并计算各采样断面的P-IBI。结果表明:在阿克苏河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8纲13目21科57属183种,群落结构以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为主,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P-IBI评价结果显示,阿克苏河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健康采样断面有4个,亚健康采样断面1个,一般采样断面3个,较差采样断面2个,极差采样断面1个。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总磷和总溶解固体是影响阿克苏河健康的主要水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 水质综合指数 水质指标 河流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能量的新型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研究
4
作者 杨贤 张庆龙 +3 位作者 吴初平 乔兰 郭旺 闫玉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0-673,共14页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性来反映压实期间的能量交换,利用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此作为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判断填料的压实程度。分别建立KECV与路基粉土压实度K的相关关系及KECV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相对密度D_(r)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最大正向动能增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填料也由松散逐渐致密;KECV与K的相关系数比E与K的相关系数大,KECV与D_(r)的相关系数比E与D_(r)的相关系数大,表明所提出的KECV指标在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控制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压实质量控制 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 低液限粉土 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
作者 辛方勇 刘林松 +1 位作者 唐建涛 方睿骋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结合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包含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3项一级指标,工程安全、生态安全、旅游安全等16项二级指标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1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通... 结合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包含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3项一级指标,工程安全、生态安全、旅游安全等16项二级指标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1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对二级指标赋值,结果表明,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等级均为优,其一级指标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分值逐层递减,表明其可达性的难度逐层加大,符合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可达性的一般规律,验证了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釜溪河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6
作者 廖瑞雪 鲍林林 +2 位作者 陈杰 佟洪金 史鸿乐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对釜溪河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识别制约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针对性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支撑。2020年11月(秋季)、2021年3月(春季)和2021年8月(夏季)在沱江典型支流釜溪河流域主要水系上下游的7个代表性河段13个... 对釜溪河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识别制约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针对性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支撑。2020年11月(秋季)、2021年3月(春季)和2021年8月(夏季)在沱江典型支流釜溪河流域主要水系上下游的7个代表性河段13个点位进行浮游植物群落和水质、栖息地质量监测,采用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进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从釜溪河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03种,包括绿藻门40种、硅藻门28种、蓝藻门16种、裸藻门12种、甲藻门3种、隐藻门2种、金藻门2种。根据水质状况及栖息地质量划分参照点与受损点,对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等18个浮游植物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硅藻总分类单元数、硅藻比例和硅藻GI指数3个核心生物参数构建釜溪河P-IBI,通过比值法计算PIBI分值并基于4分制法明确健康评价标准。结果表明:由于从上游至下游人类活动影响增强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受损程度逐渐加剧,釜溪河生态系统整体为亚健康状态;其中,釜溪河支流上游河段为非常健康,中下游河段为亚健康-不健康,釜溪河下游干流为不健康-病态;河流健康程度秋季>春季>夏季。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IBI与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与栖息地质量呈正相关(P>0.05),表明P-IBI对釜溪河水质污染和栖息地人为破坏具有一定指示作用。应进一步削减流域污染源、优化水动力条件和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以改善釜溪河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河流健康评价 栖息地质量 釜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分析的盛泉煤矿砂岩水的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施龙青 李欣阳 张军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8-109,共12页
文章针对开采盛泉煤矿造成水环境破坏、生活用水污染及生产污水逐渐向深部含水层扩散的问题,系统采集了新泰市盛泉井田砂岩水水样,以盛泉井田砂岩水的12个样本为研究依据。选取TDS、总硬度、pH值、Ca^(2+)、Mg^(2+)、Fe^(3+)、NH_(4)^(+... 文章针对开采盛泉煤矿造成水环境破坏、生活用水污染及生产污水逐渐向深部含水层扩散的问题,系统采集了新泰市盛泉井田砂岩水水样,以盛泉井田砂岩水的12个样本为研究依据。选取TDS、总硬度、pH值、Ca^(2+)、Mg^(2+)、Fe^(3+)、NH_(4)^(+)、Cl^(-)、SO_(4)^(2-)、HCO_(3)^(-)及K^(+)+Na^(+)共11种水化学成分指标进行水质评价。在通过Paper三线图、离子比例分析法揭示水化学成因及砂岩水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传统内梅罗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法、灰色聚类法和基于AHP-EWM计算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分别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盛泉井田区域的砂岩水水样呈现弱酸、弱碱性,阴离子中SO_(4)^(2-)最高,阳离子中K^(+)+Na^(+)含量最高,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K+Na)型、HCO_(3)·SO_(4)-(K+Na)·Mg·Ca型为主,砂岩水中离子源于盐岩和硅酸盐风化溶解,脱硫酸作用较弱,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较强,且水质明显分为两类,类别一均为Ⅰ类水,适用于生活用水,相比灰色聚类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适用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满足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安全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为当地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对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化学特征 内梅罗指数法 灰色聚类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赋能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8
作者 郭静 于仙杏 宋寒冰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1,共7页
“数实融合”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皮革作为轻工支柱行业,其高质量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作者通过界定“数实融合”的核心概念,构建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测度“数实融合”指数,结合中轻皮革景气指数,采用面板回... “数实融合”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皮革作为轻工支柱行业,其高质量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作者通过界定“数实融合”的核心概念,构建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测度“数实融合”指数,结合中轻皮革景气指数,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实融合”是否赋能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1)“数实融合”赋能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2)技术创新在“数实融合”赋能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3)东、中、西部地区皮革行业“数实融合”赋能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皮革行业 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中轻皮革景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昭通渔洞水库枯水期水质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兰唯 孙雯雯 +9 位作者 王倩 熊永英 黄梅 付宋捷 陈雪梅 刘潇涵 焦阳 顾森 颜诚 李清曼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8-206,共9页
云南昭通渔洞水库集城市供水、农业灌溉、防洪、发电、渔业等功能,了解其枯水期水质及变化对指导水力调度,保障水库水质和水量稳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通过在库区不同水域布设30个监测点,在1月和5月对水库表层、中层和底层水样进... 云南昭通渔洞水库集城市供水、农业灌溉、防洪、发电、渔业等功能,了解其枯水期水质及变化对指导水力调度,保障水库水质和水量稳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文通过在库区不同水域布设30个监测点,在1月和5月对水库表层、中层和底层水样进行采集,分析了水质主要理化参数和营养物浓度,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1月到5月,水库水温、电导率和pH显著升高(P<0.05),但表层水透明度显著地下降(P<0.05)。平均COD从(8.21±3.10) mg/L降至(7.68±2.26) mg/L。水域和水层不同,COD各异,但总体上差异不明显(P>0.05)。1月份水库平均TN为(2.65±0.35) mg/L,其中NO_(3)^(-)-N占约90%,NH_(3)-N仅1.5%,平均值则主库区显著低于库湾(P<0.05);而到了5月份,平均TN为(0.96±0.12) mg/L,NO_(3)^(-)-N占约74%,NH_(3)-N仅6.7%,且底层显著高于表层(P<0.05)。水库TDP和SRP在1月份分别为(4.92±1.36)μg/L和(2.25±1.89)μg/L,且水域不同,它们的含量各异;到了5月份,则分别上升至(11.6±11.0)μg/L和(6.72±9.38)μg/L。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说明,渔洞水库在1月为Ⅲ类水质,但到了5月上升至Ⅱ类,表明渔洞水库在枯水期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枯水期渔洞水库的自净能力可能与硅藻生长有关。水柱中溶解硅较高,水温升高利于硅藻生长,从而消耗了水柱中的NO_(3)^(-)-N和溶解硅,水质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洞水库 水质 自净能力 综合评价指数 溶解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丘陵恢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娟 杨满元 杨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75-2883,共9页
在紫色土丘陵恢复区,研究了撂荒地(AL)、紫穗槐-白花草木樨地(AML)、沙地柏+马桑地(SCL)、坡耕地(SFL)和马尾松林地(PFL)5种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AML与SFL的土壤pH和土壤体积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 在紫色土丘陵恢复区,研究了撂荒地(AL)、紫穗槐-白花草木樨地(AML)、沙地柏+马桑地(SCL)、坡耕地(SFL)和马尾松林地(PFL)5种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AML与SFL的土壤pH和土壤体积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PLFA总量、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大小为AML(或SFL)>SCL(或PFL)>AL(P<0.05),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大小为AML>SFL>SCL(或PFL)>AL(P<0.05)。除速效钾外,土壤各因子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评价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大小为AML(0.212)>SFL(0.209)>SCL(0.162)>PFL(0.147)>AL(-0.480)。研究表明AML和SFL(坡改梯+植物篱)最有利于恢复区土壤质量恢复,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丘陵恢复区及相似条件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主成分分析 综合肥力指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巢湖流域南淝河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洋 张平究 +2 位作者 秦风约 蔡永久 王晓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9-1781,共13页
景观格局由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和景观配置等方面共同组成,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是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为探讨景观格局演变对城市地区典型河流水质的定量影响与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巢湖流域南淝河2013年与2023年水质数据和土地... 景观格局由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和景观配置等方面共同组成,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是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为探讨景观格局演变对城市地区典型河流水质的定量影响与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巢湖流域南淝河2013年与2023年水质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层次聚类法探究水质时空变化,通过Bioenv分析、VPA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在不同时空尺度下景观格局中的各个部分对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的解释率以及影响TLI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2023年南淝河水质优于2013年,总氮、总磷和TLI在2013年显著高于2023年,但不同年份水质的季节差异并不一致。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均发现,非汛期景观格局对TLI的解释率高于汛期,1000 m河岸带缓冲区和子流域尺度下景观格局对TLI影响较大。景观组成、地理特征对TLI的独立解释率大于景观配置;景观配置对TLI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景观组成、地理特征的联合作用中。在景观组成中,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园地面积占比与TLI呈显著正相关,水域面积占比与TLI呈显著负相关。在地理特征中,面积高程积分、地形湿度指数与TLI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未来南淝河流域要限制“源”景观的无序扩张,不可忽视地理特征对河流水质的优化作用,并从景观配置中的“复杂度、破碎度和连通性”等方面着手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以辅助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演变 水质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非点源污染 南淝河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渭河流域生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帅 韩玲 曹红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172,共9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模型和ArcGIS软件探索2000-2020年渭河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利用地形分布指数分析生境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 20 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包括耕地向建设用地和草地的转移,以及草地向耕地和林...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模型和ArcGIS软件探索2000-2020年渭河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利用地形分布指数分析生境质量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 20 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包括耕地向建设用地和草地的转移,以及草地向耕地和林地的转移,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是影响局部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以中等生境为主,占比约57%,主要分布在关中城市群外围和西北部.低等生境占比约5%,但面积增长最快,增幅达到105.80%,原因是关中城市群的大面积扩张;研究区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且聚集程度增加1.15%,局部自相关类型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高-高集聚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黄土高原和南部秦岭北坡,低-低集聚分布在关中城市群;2020年生境质量具有显著的地形梯度效应,表现在生境质量等级随着地形梯度级别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模型 生境质量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地形位指数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冉曦 孙上钧 李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13,共17页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界定,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投入”和“环境”维度构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oran's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界定,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投入”和“环境”维度构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oran's I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对2010年至2022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均逐年上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2)四大经济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逐步扩大,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对滞后;(3)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4)全国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出“高耦合”“低协调”与空间非均衡特征。据此,提出了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发挥新质生产力集聚效应和打造区域创新极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整合 新质生产力发展 Moran's I指数 核密度估计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深度学习模型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路凯丽 杨露 李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大气污染严重危害居民的出行安全和身体健康,空气质量指数(AQI)是一种用于测量空气质量状况的综合指标,对AQI的预测可以提醒公众空气质量信息,使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出行决策.通过提前预测空气质量的变化,政府和环保部门可以采取应急措施... 大气污染严重危害居民的出行安全和身体健康,空气质量指数(AQI)是一种用于测量空气质量状况的综合指标,对AQI的预测可以提醒公众空气质量信息,使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出行决策.通过提前预测空气质量的变化,政府和环保部门可以采取应急措施以减轻空气污染.本文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集成深度学习模型(CNN-GRU)对AQI进行预测.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污染气体浓度和AQI的时空特征并完成特征映射,门控循环单元(GRU)建模时序关系并高效完成计算.选取2014—2022年北京市和广州市的6种主要污染气体(PM2.5、PM10、SO_(2)、CO、NO_(2)、O_(3))日平均质量浓度和AQI进行实例研究,使用CNN-GRU模型对AQI进行预测,与多元宇宙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MVO-GRNN)、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对AQI的预测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CNN-GRU模型对AQI的预测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集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新举 赵庚星 +1 位作者 刘宁 于开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0-93,共4页
利用相关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泰安市土地利用过程进行了评价。研究中选取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30个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各指标相关系数确定指标权重,依据隶属度曲线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利用各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采用指数和公... 利用相关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泰安市土地利用过程进行了评价。研究中选取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30个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各指标相关系数确定指标权重,依据隶属度曲线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利用各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值,进而评价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并且利用农业总产值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在1990~2001年间呈上升趋势,说明泰安市土地质量状况在不断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 土地指标 隶属度 综合质量指数(iq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红壤稻田肥力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69
16
作者 张文学 王少先 +8 位作者 刘增兵 唐先干 熊丽 夏文建 王萍 袁福生 孙刚 李祖章 刘光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7-790,共14页
【目的】准确评价有机肥料提高农田土壤肥力的效果,是正确选择土壤培肥措施的基础。通过比较两种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有机肥培肥效果的可行性。【方法】3年田间定位试验(2015—2017)在长江中下游的红壤双季稻田进行。共... 【目的】准确评价有机肥料提高农田土壤肥力的效果,是正确选择土壤培肥措施的基础。通过比较两种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有机肥培肥效果的可行性。【方法】3年田间定位试验(2015—2017)在长江中下游的红壤双季稻田进行。共设7个处理:不施肥(CK),等氮磷钾投入量下的单施化肥(CF)和一半化肥氮配施一半的牛粪(+CM)、猪粪(+PM)、鸡粪(+ChM)、绿肥(+GM)与秸秆(+SR)。在2017年晚稻收获后,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筛选用于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用雷达图分析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制约因素,采用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评价不同有机肥料的培肥效果。【结果】1)团聚体结构、pH、有机质3个指标属于弱变异性,其余指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以有效锌、有效磷以及酸性磷酸酶的变异系数较大,对施肥处理的响应比较灵敏;2)由隶属度值制成的雷达图显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速效钾与全磷含量是制约稻田土壤肥力水平最主要的3个因子;3)运用全量数据集与最小数据集计算的肥力指数IFI均表明,相对于不施肥CK,6个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指数IFI,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IFI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PM与+ChM处理的IFI指数显著高于+CM与+GM处理;在全量数据集下,+SR处理的IFI指数显著高于+CM与+GM处理,而在最小数据集下,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全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TDS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MDS均与双季稻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基于全量数据集和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TDS、IFIMDS)均可客观表征土壤肥力质量。依据该指标,化肥配施猪粪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其次是配施鸡粪或秸秆,最低是配施牛粪或紫云英绿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土壤肥力质量 肥力质量综合指数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新举 赵庚星 +2 位作者 李宪文 殷琪 于开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27-34,共8页
研究目的:通过泰安市1990~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相关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3方面30个指标进行评价,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隶属度。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 研究目的:通过泰安市1990~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研究方法:相关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选取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3方面30个指标进行评价,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隶属度。采用指数和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指标值,评价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结果: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在1990~2001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地质量状况向好的方面转变。研究结论:相关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可以对土地利用过程进行评价,并且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安市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利用 土地质量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河流水质评价污染因子选择方案探讨 被引量:21
18
作者 罗海江 朱建平 蒋火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5,共5页
在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时 ,由于污染因子选择不尽一致 ,造成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为了使地表水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必须选择相对固定的评价因子。笔者对我国七大流域 1 990~ 2 0 0 1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 在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时 ,由于污染因子选择不尽一致 ,造成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为了使地表水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必须选择相对固定的评价因子。笔者对我国七大流域 1 990~ 2 0 0 1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 ,提出了能够反映我国河流污染现状的污染因子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水质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 污染因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模型的指标确定与建模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丽娟 孟亚利 +3 位作者 陈兵林 熊宗伟 薛晓萍 周治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是既能评价棉纤维品质质量,又能反映成纱品质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数,是一个无量纲的参数。本文利用不同品质原棉的纺纱试验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并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确定了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长度整齐度、伸长... 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是既能评价棉纤维品质质量,又能反映成纱品质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数,是一个无量纲的参数。本文利用不同品质原棉的纺纱试验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并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确定了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麦克隆值是表示棉花纤维综合品质的关键指标,提出了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模型。经过分析认为,反映纺纱均匀性指标(SCI)选择的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模型为IFQI=(Len-10)/Mic^(1/Mic)×Str×Un;反映单纱强力选择的IFQI模型为IFQI=(Len-10)/Mic^(1/Mic)×Str。IFQI模型机理性强、自变量少、形式简单直观,而且与单纱强力、纺纱均匀指数呈正相关。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高,说明棉花纤维的品质好,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既可直接用来评价棉纤维品质,又可直接表征成纱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综合品质 指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棉成纱品质质量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丽娟 孟亚利 +3 位作者 陈兵林 薛晓萍 熊宗伟 周治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4,共3页
基于对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品质关系的研究,提出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的概念是棉纤维品质性状的综合表达,能表示原棉和成纱品质质量,是预测成纱强力的一个中间参数,并与成纱强力成正比的一个无量纲指标。在纺纱试验的基础上,建立... 基于对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品质关系的研究,提出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的概念是棉纤维品质性状的综合表达,能表示原棉和成纱品质质量,是预测成纱强力的一个中间参数,并与成纱强力成正比的一个无量纲指标。在纺纱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的模型。该模型具有机理性强、自变量少、形式简单直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成纱品质 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