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春春 纪龙 +2 位作者 陈中督 李丹 方福平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共4页
我国水稻年度间、品种间、区域间生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单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我国水稻单产提升面临重大突破性品种短缺、轻简型高产技术储备不足、标准化技术落实难到位难、灾害防控技术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从品种选育... 我国水稻年度间、品种间、区域间生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单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我国水稻单产提升面临重大突破性品种短缺、轻简型高产技术储备不足、标准化技术落实难到位难、灾害防控技术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从品种选育、技术集成、技术推广和防灾减灾等四方面协同发力,切实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区试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推动稻谷产能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大面积单产 品种选育 技术集成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防火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姝玭 乌日罕 +1 位作者 颜安 高英志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13-2422,共10页
草原火灾,特别是草原大火,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并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草原火灾防控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草原防火技术,提出以预测、监测、阻隔、灭火为核心的防控框架。预测技术通过模型... 草原火灾,特别是草原大火,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环境污染,并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草原火灾防控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草原防火技术,提出以预测、监测、阻隔、灭火为核心的防控框架。预测技术通过模型评估火灾发生概率与强度,在此基础上启动“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对高风险区域实施长期监测。基于预警信息提前规划防火隔离带形成物理屏障。当火情发生时,智能决策系统利用前期获取的火场相关数据,快速生成最优扑救方案,实现精准灭火。这四类技术通过有机整合,形成“预测预警-动态监测-物理阻隔-精准扑救”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并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平台实现技术联动与信息共享。未来研究应聚焦绿色环保、智能可控、高效精准方向。本文为完善我国草原火灾防控体系、降低火灾损失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防火 预测技术 监测技术 阻隔技术 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林业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田香姣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从智慧林业发展理念出发,分析智慧林业在森林防火中具体应用,通过感知化、智能化、物联化手段,实现了火情实时监测、智能巡护、科学处置等,提升了防火精准性、科学性,但在信息化集成、科技支撑、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仍有不足,未来需加大... 从智慧林业发展理念出发,分析智慧林业在森林防火中具体应用,通过感知化、智能化、物联化手段,实现了火情实时监测、智能巡护、科学处置等,提升了防火精准性、科学性,但在信息化集成、科技支撑、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仍有不足,未来需加大集监测、分析、处置为一体森林防火平台研究与应用,加强技术支撑与人才培养,使森林防火建设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林业 森林防火 信息集成 科技支撑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无人机的应用探讨
4
作者 张超 《森林防火》 2025年第2期94-96,共3页
分析了无人机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面对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和灭火挑战,无人机凭借快速响应和高效探测能力,通过搭载如红外线相机、高分辨率摄像头等设备,提供火场高清图像与数据,助力精准灭火方案制定。无人机不仅支持实... 分析了无人机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面对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和灭火挑战,无人机凭借快速响应和高效探测能力,通过搭载如红外线相机、高分辨率摄像头等设备,提供火场高清图像与数据,助力精准灭火方案制定。无人机不仅支持实时监控和大面积巡查,还在物资运输、辅助救援及远程指挥等方面展示出独特优势,特别适用于解决复杂地理环境下的通信难题。其在火源管理与火情监控方面的潜力巨大,为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5G技术发展,无人机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将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灭火 无人机 应用探讨 高效探测 5G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水县核桃树高接换优与接后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5
作者 刘晓娟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7期26-27,30,共3页
当前柞水县核桃种植产业发展常会因为品种退化、产量较低,影响核桃的种植效益,进而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因此,需要加强对现有核桃树品种的有效改良,通过采用高接换优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核桃树的快速复壮,确保核桃树快速进入丰... 当前柞水县核桃种植产业发展常会因为品种退化、产量较低,影响核桃的种植效益,进而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因此,需要加强对现有核桃树品种的有效改良,通过采用高接换优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核桃树的快速复壮,确保核桃树快速进入丰产期,提高种植效益和种植质量。该文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核桃树的高接换优技术,以及嫁接后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树 高接换优 病虫害 综合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化学防治一体化新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熊钢 刘云峰 +6 位作者 唐永帆 徐晓炜 江藩 李伟 兰云霞 李宏 肖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60,共12页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不断开发,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素硫沉积堵塞问题。采用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清洗解堵,面临着稳产周期短、清洗频繁、综合治理成本较高等挑战。为此,基于化学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理念,分别开展了停产浸泡硫...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不断开发,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素硫沉积堵塞问题。采用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清洗解堵,面临着稳产周期短、清洗频繁、综合治理成本较高等挑战。为此,基于化学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理念,分别开展了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解堵技术及不停产在线加注硫溶剂预防堵塞技术的研究,完成了配方设计、验证和现场试验,提出了防治一体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研发的复合胺高效硫溶剂(CTS-1),较优使用温度为40~60℃,较优清洗时间为1~2 h,饱和溶硫量达45.72 g/100 mL,溶硫能力显著提升,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弱、微毒、腐蚀性低等优势,在四川盆地罗家寨气田LJ11H井成功开展了溶硫解堵试验;②创新性提出了不停产在线加注硫溶剂预防元素硫堵塞的技术思路,明确了在线加注硫溶剂的“动态预防-实时溶解”双重作用机制,并针对性地形成了在线加注硫溶剂应用工艺方案;③研发了复合碱硫溶剂(CTS-2),在确保高溶硫能力的同时,有效溶硫时间大幅降低至15~20 min,且适应性良好、环境友好。结论认为:①化学防治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堵塞的有效手段,新研发的复合胺硫溶剂及复合碱硫溶剂可满足化学防治的技术需求;②下一步需要开展井筒-地面清洗一体化防治、在线加注化学药剂预防堵塞及化学药剂可重复利用等系统性攻关,实现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的长效防治,全面助力高含硫气田长期稳产和规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元素硫沉积 化学防治 一体化技术 在线加注 硫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弃物制备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倓 赵恒泽 +1 位作者 李晔 赵艺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5,共10页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威胁人类健康,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固体废弃物的潜在防灭火特性,其可以作为原材料用于制备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在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同...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威胁人类健康,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固体废弃物的潜在防灭火特性,其可以作为原材料用于制备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在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同时还能达到防治煤矿自燃火灾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材料中的资源化利用,完善和发展其在煤矿火灾防治中的应用,总结了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的防灭火机理,归纳了固体废弃物的防灭火特性,讨论了固体废弃物制备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的成胶机理和影响因素,阐述了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的注胶工艺及应用现状。基于当前的研究,发现固体废弃物复合凝胶的成胶机理不明确、固体废弃物胶凝活性未有效激发、固体废弃物复合凝胶的运输过程存在沉淀管堵以及固体废弃物应用时的安全性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解决方向,如微尺度模拟、复合激活、新型激活材料、智能化注胶及离子固化等。并在以上解决方向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固体废弃物制备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的研究重点,未来将围绕固体废弃物在制备防灭火复合凝胶的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复合凝胶的长效防灭火、智能凝胶防灭火监控一体化系统等展开研究。这些研究方向有助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矿用防灭火复合凝胶材料方面的高附加值利用,并规模化用于煤矿自燃火灾的防治,保障国家财产及工人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复合凝胶 防灭火 成胶机理 注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采工作面煤自燃危险区域划分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崇景 杨峰 +1 位作者 李可可 刘硕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针对运河煤矿F1301复采工作面煤自然发火事故,基于F1301工作面开采的实际情况,对工作面自然发火隐患进行分析,根据进回风巷钻孔的气样数据将工作面巷道两侧采空区煤自燃的危险程度分为高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级别,对此提出防灭火... 针对运河煤矿F1301复采工作面煤自然发火事故,基于F1301工作面开采的实际情况,对工作面自然发火隐患进行分析,根据进回风巷钻孔的气样数据将工作面巷道两侧采空区煤自燃的危险程度分为高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级别,对此提出防灭火监测监控系统及综合治理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各观测钻孔内CO浓度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最终稳定在0.024‰以下,有效抑制了采空区内遗煤的氧化进程,消除了F13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邻近1301、1302采空区的煤自燃隐患,有利于保障F1301工作面后续的顺利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矿井防灭火 自燃危险区划分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全面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思考 被引量:17
9
作者 许超亚 《森林防火》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新时代全面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求。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火灾风险不断上升,强化防火工作、实现防灭火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新时... 新时代全面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求。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火灾风险不断上升,强化防火工作、实现防灭火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新时代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新时期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挑战,并对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的一体化建设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森林草原 防灭火 一体化建设 科技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防融合研究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玉玲 顾政平 张雪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953-3957,共5页
本文全面探讨了医防融合模式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医防融合模式正逐渐成为慢性病管理领域的新趋势。这种模式的出现,不仅优... 本文全面探讨了医防融合模式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医防融合模式正逐渐成为慢性病管理领域的新趋势。这种模式的出现,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还极大地促进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本文旨在从慢性病管理的视角,探究医防融合模式的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文章首先介绍了慢性病管理的背景,其次从医防融合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包括多学科协作、患者随访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健康教育等,实现慢性病管理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后,作者认为未来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交叉、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及数字医疗技术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综上所述,医防融合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面对诸多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推动慢性病管理事业的持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 医防融合 慢性病管理 多学科协作 数字医疗技术 健康教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自燃特征及注浆防灭火技术应用
11
作者 张运增 张福成 +5 位作者 马灵军 李龙 王光雄 许亚优 贺兵兵 常浩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2,共8页
保德煤矿排矸场煤矸石发生自燃,严重威胁煤矿生产以及污染大气环境。通过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得到了煤矸石样品在不同氧气氛围下的氧化反应特征。实验表明,氧气浓度与温度的下降可有效减缓煤矸石自燃程度,降低其自然发火可能,从而... 保德煤矿排矸场煤矸石发生自燃,严重威胁煤矿生产以及污染大气环境。通过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得到了煤矸石样品在不同氧气氛围下的氧化反应特征。实验表明,氧气浓度与温度的下降可有效减缓煤矸石自燃程度,降低其自然发火可能,从而为现场防灭火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煤矸石山火区采用注浆防灭火技术进行治理,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孔内浆液扩散半径大于10 m;采用立体注浆灭火方法可有效阻止深部区域漏风,对深部区域降温明显,区内大部分区域温度已降至50℃以下,火区治理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自燃 防灭火 注浆工艺 火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矿井孤岛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49
12
作者 吕文陵 杨胜强 +3 位作者 徐全 程涛 黄金 何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6,共7页
针对国阳二矿高瓦斯自燃煤层综放开采的实际情况,分析了"U+Ⅱ"型孤岛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特点及危险性。利用单元法对孤岛面的漏风状况进行了实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综放采空区内的漏风流场,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qu... 针对国阳二矿高瓦斯自燃煤层综放开采的实际情况,分析了"U+Ⅱ"型孤岛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特点及危险性。利用单元法对孤岛面的漏风状况进行了实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综放采空区内的漏风流场,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渗流风速确定了可能自燃带的范围,表明采空区漏风是"U+Ⅱ"型孤岛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系统地制定了以有效控制采空区漏风和重点发火区域注胶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为有效控制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实践表明,运用控制工作面风量与高抽巷负压、均压堵漏、压注胶体防灭火材料及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等综合防灭火技术防治高瓦斯矿井"U+Ⅱ"型孤岛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漏风 孤岛面 综合防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火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20
13
作者 邓军 李贝 +1 位作者 王凯 王彩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101,共8页
为了给我国煤火灾害防治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介绍了我国"十二五"期间煤火灾害防治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新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结合当前煤火灾害现状和煤炭工业发展形势,提出了未来煤火灾害防治科技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阐述... 为了给我国煤火灾害防治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介绍了我国"十二五"期间煤火灾害防治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新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结合当前煤火灾害现状和煤炭工业发展形势,提出了未来煤火灾害防治科技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阐述了研究煤自燃机理、科学评价煤火环境影响、准确探测火源位置、提高治理效率等仍是煤火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系统论述了煤自燃机理、监测探测与预警技术、防灭火材料技术与装备、鉴定与评价方法、煤田火灾防治等研究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煤火灾害防治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煤炭安全生产、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及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 煤田火灾 监测与预警 防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风量对采空区自燃动态影响及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32
14
作者 齐庆杰 祁云 周新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26,共7页
为有效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以瑞安矿014N1-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监测工作面供风量为1 150 m3/min时的氧气浓度及漏风速度数据;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Comsol软件研究工作面不同供风量时采空区自燃... 为有效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以瑞安矿014N1-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监测工作面供风量为1 150 m3/min时的氧气浓度及漏风速度数据;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Comsol软件研究工作面不同供风量时采空区自燃带随回采时间的动态变化,确定稳定阶段自燃带的范围,得到工作面供风量与自燃带宽度的拟合曲线;提出构筑风流隔离墙与注氮相结合的防灭火技术。结果表明:随工作面供风量的增加,自燃带边界向采空区深部延伸,自燃带宽度也逐渐加大;在现有开采条件及推进速度下,工作面供风量应低于1 500 m3/min;风流隔离墙与注氮相结合的防灭火技术,可使采空区自燃带宽度降至24. 6 m,防灭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煤自燃 供风量 动态模拟 防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矿井高冒区遗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余明高 鲁来祥 +2 位作者 潘荣锟 郭鹏飞 周胜贵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从岩石力学角度分析了断层高冒区形成的原因,以传热传质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高冒区遗煤自燃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平煤十三矿13081工作面煤巷高冒区自然发火情况,分析了注浆、封堵漏风通道、注氮等几种灭火技术综合作用下的灭火效果.通过综... 从岩石力学角度分析了断层高冒区形成的原因,以传热传质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高冒区遗煤自燃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平煤十三矿13081工作面煤巷高冒区自然发火情况,分析了注浆、封堵漏风通道、注氮等几种灭火技术综合作用下的灭火效果.通过综合灭火技术的实施,CO等标志性气体迅速下降,直至消失.实践证明,在治理高冒区遗煤自燃时,应用综合灭火防治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冒区 自然 综合防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交通隧道防灾设计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运臣 方正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共5页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长大交通隧道不断修建,隧道防灾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从隧道火灾的主要因素与危害及隧道防灾技术2个方面对国内外长大交通隧道防灾研究与设计进行评述,并从隧道衬砌结构的防火保...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长大交通隧道不断修建,隧道防灾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从隧道火灾的主要因素与危害及隧道防灾技术2个方面对国内外长大交通隧道防灾研究与设计进行评述,并从隧道衬砌结构的防火保护技术、安全疏散技术、固定消防技术、通风排烟技术、火灾监测及灾害时的车流疏导技术、区域交通管理系统等方面系统总结在隧道防灾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研究结论:我国在长大隧道防灾方面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国外有明显的差距,体现长大隧道防灾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如隧道衬砌结构防灾设计研究不充分、交通疏散设计随意性大,在运营过程中管理救灾体系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等。因此,期望本文能对我国长大交通隧道防灾设计健康发展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设计 隧道衬砌 消防技术 通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在压延中燃烧的预防和灭火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晋 杨斌 赵树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8期58-62,共5页
固体推进剂的组分中既有氧化剂又有燃烧剂,在没有外界氧气的情况下,也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针对固体推进剂在压延生产中产生燃烧的主要原因,研究了水分和温度对固体推进剂热点形成的影响,提出了防火安全技术措施。针对部分火炸药企业的... 固体推进剂的组分中既有氧化剂又有燃烧剂,在没有外界氧气的情况下,也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针对固体推进剂在压延生产中产生燃烧的主要原因,研究了水分和温度对固体推进剂热点形成的影响,提出了防火安全技术措施。针对部分火炸药企业的消防设施不能有效扑灭固体推进剂火灾和阻止燃爆事故的情况,通过对固体推进剂燃烧灭火机理的分析,采用选择不同的喷水压力、喷头孔径、喷头与火焰区的距离、预先燃烧时间等因素,对固体推进剂进行燃烧灭火效果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火灾的高速喷水灭火技术的思路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压延 防火 高速喷水 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应急精准防控与一体化管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奕 张宇栋 +1 位作者 张辉 范维澄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33,共10页
面对全球日益复杂且频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风险形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总体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因而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急需。本文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从疫情监... 面对全球日益复杂且频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风险形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总体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因而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急需。本文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从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哨点监测与多点触发机制、面向个人的手机端应用程序3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发展现状,深入探索了公共卫生应急精准防控与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在精准化防控方面,需要综合传染病疫情时空建模和计算方法、疫情数据采集与信息统计、基层社区防控、应急资源保障等多方面需求落实防控措施;在一体化管理方面,要结合非常态下的社会治理信息采集与感知、数据分析与计算平台赋能、基层社会快速响应和指挥调度、疫情监测预警与态势预测、疫情风险的持续风险评估等实现全社会协同的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研究建议,应加强数据与计算分析技术合力赋能疫情防控,实现精准感知管理;完善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建设;构建公共卫生治理的一体化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疫情防控 精准感知 信息技术赋能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花期霜冻防控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江红 李英丽 张建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58-161,共4页
花期霜冻在我国梨主产区时有发生,危害花芽和幼果,对梨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也给防霜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虽然生产上应用的防霜措施有很多,但如何针对不同的霜冻场合精准选用最佳的防控技术却成为长期困扰科研工作者和梨农的难... 花期霜冻在我国梨主产区时有发生,危害花芽和幼果,对梨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也给防霜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虽然生产上应用的防霜措施有很多,但如何针对不同的霜冻场合精准选用最佳的防控技术却成为长期困扰科研工作者和梨农的难题。笔者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梨花期霜冻防控研究成果、防霜装备研发以及防霜生产实践,提出了不同霜冻条件下,梨花期霜冻防控的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的建议,以便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期 霜冻 防控 关键技术 集成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自燃隔离墙与氮气联合防火技术 被引量:12
20
作者 白刚 姜延航 +2 位作者 周西华 令狐建设 刘文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6-213,共8页
为防止下沟煤矿下分层ZF1801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现场监测工作面实际供风量1026 m^(3)/min时的氧气体积分数和漏风速度.并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FLUENT软件研究下分层ZF1801工作面采空区自燃... 为防止下沟煤矿下分层ZF1801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现场监测工作面实际供风量1026 m^(3)/min时的氧气体积分数和漏风速度.并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FLUENT软件研究下分层ZF1801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带变化规律,确定自燃带的范围,得到采空区自燃带的拟合曲线,提出"堵漏降氧-惰化置换"联合防灭火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自燃"三带"变化规律与现场监测吻合较好,数值模拟可靠,其中氧化升温带在采空区进风侧为40~150 m,中部为35~130 m;下分层ZF1801采空区内布置风流隔离墙布置间距为50m时和注氮筛管之间间距保持在40m时,防灭火效果较好,其中使用风流隔离墙氧化升温带最大宽度由110 m缩减至80 m,使用筛管注氮氧化升温带最大宽度由110 m缩减至25 m;现场应用风流隔离墙和筛管注氮相结合的防灭火后下分层采空区回顺侧束管CO体积分数由476×10^(-6)降至32×10^(-6),上隅角CO体积分数由300×10^(-6)降至11×10^(-6).上分层采空区,运顺侧上方采空区内的CO体积分数由700×10^(-6)降至37×10^(-6),回顺侧由528×10^(-6)降至19×10^(-6),治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煤自燃 风流隔离墙 筛管注氮 防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