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terative approach to an integrated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ool for small urban areas 被引量:1
1
作者 Meiwu AN Mei CHE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2年第3期160-167,共8页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interests in developing land use models for small urban areas for various plann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air quality conformity analysis. The output of a land use model can serve as a major in...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interests in developing land use models for small urban areas for various plann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air quality conformity analysis. The output of a land use model can serve as a major input to a transportation model; conversely, transportation model output can provide a critical input to a land use mode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models can be achieved by an accessibility measur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terative approach to solving a regression-based land use model and a transportation model with combined trip distribution- assignment. A case study using data from a small urban area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ing framework. Tests show that the procedures can converge, and the modeling framework can be a valuable tool for planners and decision-makers in evaluating land use policies and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model urban model travel demand model combined trip distribution and assignment model urban plan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pects of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for rural electrification in China 被引量:14
2
作者 Jiaxi Li Dan Wang +3 位作者 Hongjie Jia Guohong Wu Wei He Huaqiang Xio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CAS CSCD 2021年第1期3-17,共15页
Owing to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resource scarcity,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shave become widely used in communities. Rural energy system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of the energy network in China, s... Owing to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resource scarcity,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shave become widely used in communities. Rural energy system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of the energy network in China, suffer from low energy efficiency and weak infrastructure.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build a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for rural electrification in China(IESREIC) with a rural distribution network as the core, in line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by analyzing the Chines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 endowment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ESREIC are summariz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ural energy problems, key technologies are proposed for the IESREIC, such as those for planning and operation, value sharing, infrastructure, and a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latform. Finally, IESREIC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nd business models are introduce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ural industrial systems, and rural life. The purpose is to propose research concepts for the IESREIC,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nerg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nergy systems in countries with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ose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electrificatio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planning energy value sharing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latform Energy business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eduling trains on railway network using random walk method
3
作者 李克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27-232,共6页
According to random walk,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traffic model for scheduling trains on a railway network. In the proposed method, using some iteration rules for walkers, the departure and the arrival times o... According to random walk,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traffic model for scheduling trains on a railway network. In the proposed method, using some iteration rules for walkers, the departure and the arrival times of trains at each station are determined. We test the proposed method on an assumed railway network.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tool for scheduling trains. Some characteristic behaviours of train movement can be reproduced, such as train del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 schedule random walk model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pl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碳耦合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层博弈优化模型
4
作者 王永利 周含芷 +2 位作者 姜斯冲 张云飞 李雨洋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随着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的不断发展,多主体资源间逐渐呈现互动态势。由于分布式能源设备自主调控以及新能源、负荷等主体的运营方式多样化明显,亟须建立多主体博弈优化模型,满足多样化利益诉求。文章以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 随着用户侧分布式能源的不断发展,多主体资源间逐渐呈现互动态势。由于分布式能源设备自主调控以及新能源、负荷等主体的运营方式多样化明显,亟须建立多主体博弈优化模型,满足多样化利益诉求。文章以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双层博弈优化调度模型。首先,综合考虑园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构建考虑等效抵消机制的阶梯碳-绿证交易模型;其次,依据园区实际合作情况,构建多园区博弈优化模型,研究系统运营商动态定价与园区优化运行调度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构建模型能够在保证经济性的同时降低系统碳排放量,实现了经济与碳减排效益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双层博弈优化调度模型 阶梯碳-绿证交易机制 动态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5
作者 李志颖 王致杰 王鸿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1,共7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结构改变导致系统灵活性和环保性下降的问题,提出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重点分析净负荷预测误差和可调度机组对系统可调节能力的影响;其次,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建立...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结构改变导致系统灵活性和环保性下降的问题,提出考虑功率可调节裕度的区域综合能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重点分析净负荷预测误差和可调度机组对系统可调节能力的影响;其次,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建立日前调度模型,以实现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然后,以系统动态功率可调节裕度最大为目标,建立日内滚动优化调度模型;最后,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并设置多个场景,通过CPLEX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建优化模型提高系统的可调节裕度。因此,所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法可实现系统在低碳经济运行的同时,提高系统多能源功率的可调节裕度,增强系统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优化 综合能源系统 数学模型 灵活性供需平衡 动态功率调节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完整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及模式构建——以大冶市为例
6
作者 谢来荣 陆珍 +2 位作者 陈瞻 鲁仕维 梁靓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
从城市层面编制面向治理的完整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对接落实相关政策与上位规划的战略要求,联动协调多元参与主体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指导完整社区高质量建设,既是优化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编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区规划体系亟待探... 从城市层面编制面向治理的完整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对接落实相关政策与上位规划的战略要求,联动协调多元参与主体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指导完整社区高质量建设,既是优化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编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区规划体系亟待探究的议题。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及空间关系并进行规划转型解析,明确城市完整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的对象、定位及作用;提出面向治理的城市完整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的价值理念以及模式构建思路、重点和关键;结合大冶市的规划实践,从“共同缔造”的编制组织、“普适可行”的技术成果、“赋能治理”的实施应用等方面对规划模式内涵进行阐释,以为健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社区规划理论方法以及开展相关规划实践工作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社区建设专项规划 规划模式 治理型规划 城市更新 建设管理图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太湖流域抗咸保供“四预”应用
7
作者 吴娟 林荷娟 薛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水闸、泵站等工程不同调度下的水位、流量、来水组成快速预测预报和一体化风险预警,并将成果应用于陈行水库应急补水线路规划工作中。应用结果表明:基于60多套从太湖流域河网向上海市陈行水库周边河网应急补水线路的预演方案,提出北一线、北二线、南线补水方案,其中北一线补水方案效率更高,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解决了陈行水库仅能维持5 d的供水困难。研究成果可为强化流域与区域多目标统筹调度、全力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咸保供 预报调度一体化 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来水组成模型 陈行水库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站区节点-场所属性评估与优化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8
作者 郭雪飞 于晨 +1 位作者 杨森 李思成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在区域发展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背景下,站城关系面临转型重塑。评估铁路客站及其毗邻地区交通和城市属性的发展情况,对于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具有诸多助益。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站区针对此方面的系统性定量研究仍略显不足。结合我国铁路... 在区域发展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背景下,站城关系面临转型重塑。评估铁路客站及其毗邻地区交通和城市属性的发展情况,对于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具有诸多助益。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站区针对此方面的系统性定量研究仍略显不足。结合我国铁路站区发展的特殊性,基于贝托里尼的节点-场所模型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45个铁路站区进行属性评估与优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长三角铁路站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普遍节点属性较强,未能实现节点与场所属性的均衡发展。作为既有铁路站区的指标评估工具,本研究有助于修正影响铁路站区发展的不利因素,实现站区节点与场所的动态平衡发展,为我国更新以及新建站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与规划 站城融合 铁路站区 节点-场所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约束条件下四旋翼机动轨迹跟踪一体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英勋 李欣 +1 位作者 蔡志浩 赵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0,共13页
四旋翼无人机高动态飞行需求的增加使其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研究主题。针对四旋翼执行废墟裂缝和树林缝隙穿越任务时的大机动轨迹状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一体化控制方法,包含多约束条件下的高机动轨迹规划和多参考状... 四旋翼无人机高动态飞行需求的增加使其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研究主题。针对四旋翼执行废墟裂缝和树林缝隙穿越任务时的大机动轨迹状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一体化控制方法,包含多约束条件下的高机动轨迹规划和多参考状态量的一体化跟踪控制,并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相比前馈PID控制方法在跟踪规划的高机动轨迹时的优越性能。在飞行试验中,四旋翼成功穿越了60°滚转角的窄框,其实际滚转角达到60°大角度的同时,z轴误差仅为0.06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约束 一体化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兰 孙文尧 +1 位作者 陶佳 谢辉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健康影响评估为预测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方案和项目的健康效益提供框架,但在融入我国城市规划中仍面临内容体系不清、技术流程不明、模型体系未建立和工作方法缺失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系统性地明确了面向城... 健康影响评估为预测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方案和项目的健康效益提供框架,但在融入我国城市规划中仍面临内容体系不清、技术流程不明、模型体系未建立和工作方法缺失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系统性地明确了面向城市规划的健康影响评估内容体系、技术流程、模型体系和工作方法。面向城市规划的健康影响评估可从“健康风险控制影响评估”“健康资源支撑保障评估”和“健康行为促进效益评估”3个方面开展;主要技术流程包括参照对象确定、评估范围界定、评估框架构建、评估方法选取和评估开展5个步骤;模型体系由核心模型、相关模型和外围模型构成;最后,规划编制团队与健康影响评估团队可协作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全过程”融入规划。本文可为面向城市规划开展健康影响评估提供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机制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影响评估 健康城市规划 理论框架 模型方法 融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尾流控制的风电机群协同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阳 张冲 +1 位作者 房方 刘吉臻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4,共9页
针对机组间尾流效应严重影响风电机组发电效率的问题,提出了风电机组安全偏航约束计算方法、尾流特性混合半机理建模方法以及风电机群多目标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基于FAST.FARM平台完善了多自由度可控机组与尾流的动态交互集成仿真环境,... 针对机组间尾流效应严重影响风电机组发电效率的问题,提出了风电机组安全偏航约束计算方法、尾流特性混合半机理建模方法以及风电机群多目标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基于FAST.FARM平台完善了多自由度可控机组与尾流的动态交互集成仿真环境,对比分析了2台机组串列式排布以及华东地区某海上风电场7台机组实际排布下的协同运行优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集成仿真模型能够合理表征风电机群与空气流场的多领域动态交互特性,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风电机群发电效能,促进经济效益、资源利用和成本控制的均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多领域集成仿真 主动偏航控制 混合半机理建模 多目标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星座传感器资源调度的自主任务规划建模方法
12
作者 王淑一 黄盘兴 +1 位作者 雷冰瑶 夏维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低轨星座传感器资源的优化调度是复杂多约束下的任务规划问题,为了满足多个运动目标全程跟踪与监视的资源实时优化调度需求,提出一种星上自主快速求解的规划模型.在对自主任务规划问题进行详细建模的基础上,考虑各项约束条件与优化因素... 低轨星座传感器资源的优化调度是复杂多约束下的任务规划问题,为了满足多个运动目标全程跟踪与监视的资源实时优化调度需求,提出一种星上自主快速求解的规划模型.在对自主任务规划问题进行详细建模的基础上,考虑各项约束条件与优化因素,将原问题转化成简易的0-1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构建多目标跟踪试验场景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简易规划模型的资源调度可实现多目标的全程跟踪与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星座 传感器资源调度 自主任务规划 线性整数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储能技术进展与挑战Ⅲ:储能集成技术、安全技术和系统规划调度
13
作者 巨星 徐超 +8 位作者 郝俊红 宋记锋 滕伟 田华军 赵海森 陈哲 王天虎 廖志荣 杜小泽 《太阳能》 2024年第9期39-48,共10页
新型储能日益成为中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之相应,新型储能技术的相关研究也在快速发展。开展了该领域的系列评价性综述工作,共分为电化学储能技术、物理储能与储热技术、储能集... 新型储能日益成为中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与之相应,新型储能技术的相关研究也在快速发展。开展了该领域的系列评价性综述工作,共分为电化学储能技术、物理储能与储热技术、储能集成技术、安全技术和系统规划调度3个部分,对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储能集成技术、安全技术、系统规划调度等储能系统相关领域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第3部分为新型储能技术进展与挑战,重点对储能集成技术、安全技术和系统规划调度中的高压级联技术、构网型储能技术、数智化和数字孪生技术、分布式温度监测技术、浸没式液冷技术、高效的优化算法等技术进展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集成技术 储能安全技术 储能系统规划调度 多元储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佳欣 王智伟 《分布式能源》 2024年第1期43-53,共11页
由于风光及用户侧的不确定性,采用传统的优化调度响应不及时会导致日内的供需不平衡。为此,构建一种含风机、光伏、蓄电池和光热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在日前调度的基础上,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结合能源系统的... 由于风光及用户侧的不确定性,采用传统的优化调度响应不及时会导致日内的供需不平衡。为此,构建一种含风机、光伏、蓄电池和光热的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在日前调度的基础上,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结合能源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建立日内滚动优化数学模型;在Matlab平台上进行典型日的算例仿真,分析系统各设备的功率输出及供能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在3种典型日下该系统日运行费用较日前分别减少12.3%、7.4%、11.3%,且供电、热不平衡率均有所下降,提高了供能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模型预测控制 日内滚动优化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速铁路网列车开行方案调整优化
15
作者 胡怀宾 聂磊 +2 位作者 付慧伶 高宁 李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0-1550,共11页
为适应区域一体化战略提出的效率、通达、均衡等交通发展目标,研究了高铁列车开行方案调整优化方法.根据区域内不同类别旅客需求特征,调整既有列车停站方案与增开列车,以最小化开行方案调整幅度、总停站次数、客流起讫点(origin-destina... 为适应区域一体化战略提出的效率、通达、均衡等交通发展目标,研究了高铁列车开行方案调整优化方法.根据区域内不同类别旅客需求特征,调整既有列车停站方案与增开列车,以最小化开行方案调整幅度、总停站次数、客流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直达服务频率变化为优化目标,考虑列车服务、列车层次、列车调整3类约束,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型.将模型线性化,使用C#语言调用CPLEX求解.长三角区域案例的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使列车层次结构分明,功能上形成分工与配合;高层级OD的快车服务频率及通勤OD的服务频率有所提升,兑现运行图后列车平均旅速提高;区域内OD直达率提高6.5%;低层级OD的服务频次和时段分布有所改善.合理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区域高铁网服务旅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开行方案 服务水平 整数规划模型 区域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印刷车间多AGV调度研究
16
作者 许路 李宏峰 +3 位作者 高振清 刘玉琴 宋鹏程 刘景域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8-275,共8页
针对当前印刷车间内印刷品依赖人工搬运、AGV利用率低且多AGV作业时会发生碰撞、死锁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对AGV的任务分配进行优化。首先,结合印刷车间的实际环境,以AGV搬运任务总时间最少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建模;其次... 针对当前印刷车间内印刷品依赖人工搬运、AGV利用率低且多AGV作业时会发生碰撞、死锁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对AGV的任务分配进行优化。首先,结合印刷车间的实际环境,以AGV搬运任务总时间最少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建模;其次,利用加入了时间窗模型的改进双向A*算法对传统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实现AGV的路径规划与调度管理;最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对比传统遗传算法与改进遗传算法仿真结果,发现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得到的AGV调度结果搬运任务用时比传统遗传算法节省了13%,迭代次数比传统遗传算法减少了42%,因此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能更好的实现印刷车间内多AGV的无碰撞运行、路径规划与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建模 时间窗模型 遗传算法 任务调度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新质人才”培养的科教创新综合体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鲍海君 曹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144,共10页
研究目的:梳理数字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国际经验、历史演进和现状特征,提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新质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新质生产力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研究方... 研究目的:梳理数字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国际经验、历史演进和现状特征,提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新质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新质生产力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理论研究法和系统实践分析法。研究结果:(1)数字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亟需构建目标重塑、内容重构、模式重建的学科体系以及知识整合、通专融合、理践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2)当前国际规划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具有学科交叉、注重实践、满足社会、体系贯通、错位发展等特点;(3)我国规划学科先后经历古代规划知识延续与传承、近代规划理论引入与消化、现代规划学科雏形与形成、现代规划学科发展与成熟、现代规划学科转型与创新5个阶段。研究结论:(1)科教创新综合体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紧密植入型生态文明的现实逻辑、高度协调型空间治理的支撑逻辑、深度融合型精神传承的历史逻辑、系统耦合型人地关系的底层逻辑、持续颠覆型技术变革的发展逻辑5大学理逻辑;(2)科教创新综合体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深度协作为突出特征的专业融合、以优势互补为突出特征的校际融合、以双向奔赴为突出特征的城教融合、以需求导向为突出特征的产教融合、以创新赋能为突出特征的科教融合5大本质特征;(3)基于“战略引领、学科交叉、资源协同、机制创新”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新质人才”培养的科教创新综合体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土空间规划 人才培养 科教创新综合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规划与调度问题上的应用
18
作者 陈佳威 陈盈果 +2 位作者 吕济民 王斐然 陈英武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0-751,共12页
规划与调度问题是在一定周期内完成资源与任务最优配置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在此领域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大语言模型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在规划与调度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大能力。将规划与调度划分为用户需求分析、方案生成、场景建模... 规划与调度问题是在一定周期内完成资源与任务最优配置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在此领域取得许多重要进展。大语言模型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在规划与调度领域同样展现出强大能力。将规划与调度划分为用户需求分析、方案生成、场景建模、优化算法设计4个阶段,探讨了大语言模型技术在每个阶段的应用,并构思一套完整的以大语言模型技术构建的求解框架,以及这些技术与框架如何在各阶段发挥效用。这些技术在解决更大规模、更复杂的问题具有潜在发展空间,并展望了结合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 规划与决策 大语言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明 张晓皓 +2 位作者 纪国良 许银山 张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4,共7页
针对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薄弱,尤其面临大洪水调度决策难以实时联动模拟的问题,从空间拓扑概化、通用化模型库构建及方案数字化、调度规则库构建和智能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统构建的流程和要点,并基于大... 针对河库及蓄滞洪区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薄弱,尤其面临大洪水调度决策难以实时联动模拟的问题,从空间拓扑概化、通用化模型库构建及方案数字化、调度规则库构建和智能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统构建的流程和要点,并基于大湖演算模型和水力学模型提出了可考虑蓄滞洪区的通用性预报模型,以及水库库区水面线预报模拟模型方法,通过空间拓扑概化和调度策略设置可实现河、库、蓄滞洪区的上下游联动模拟计算。以长江流域三峡水库、中下游河湖及蓄滞洪区为研究区域,重点阐述了改进模型构建、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系构建、模拟调度技术应用等环节,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水工程联合调度的体系方案,并通过设置预演洪水场景,分析了模拟的效果和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涉及多类复杂水工程联合调度的区域提供技术参考,为长江流域水工程实时预报调度和场景推演提供计算工具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 预报调度一体化体系 大湖演算模型 水力学模型 水库群联合调度 蓄滞洪区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机场场面优化研究
20
作者 钟子涵 朱培 +2 位作者 陈志浩 马尚 邵荃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6期81-86,共6页
为提高机场场面运行效率,降低航空器延误与滑行时间,提出了基于机场场面联合调度的双层模型。该模型考虑跑道和滑行道之间的关系,以进离场顺序为上层规划,以滑行路径调度为下层规划进行建模,通过上下层模型协同调度来提高机场场面运行... 为提高机场场面运行效率,降低航空器延误与滑行时间,提出了基于机场场面联合调度的双层模型。该模型考虑跑道和滑行道之间的关系,以进离场顺序为上层规划,以滑行路径调度为下层规划进行建模,通过上下层模型协同调度来提高机场场面运行效率。设计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动态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提高了算法的收敛精度和速度。通过国内某大型机场运行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优化航班时刻分配和滑行路径分配,为机场场面联合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道排序 滑行道调度 联合调度优化 双层规划模型 自适应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