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的价值
1
作者 王素雅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梁盼 岳松伟 张永高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基于3D Slicer软件和门脉期CT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比较HER-2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模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score)。结合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根据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肿瘤厚径(OR=1.04,P=0.033)、cT分期(OR=2.39,P=0.038)、cN分期(OR=2.15,P=0.046)为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711(0.626~0.795)、0.852(0.787~0.917)和0.872(0.808~0.936);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698(0.534~0.861)、0.818(0.698~0.938)和0.853 (0.747~0.959)。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可为胃腺癌患者提供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治疗前无创性评估胃腺癌的HER-2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状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柳蒿芽脂溶性成分调节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徐艳华 华谦 +4 位作者 何祥 那仁朝克图 孙鑫颖 乌云嘎 王青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5-973,共9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柳蒿芽脂溶性成分(liposoluble components of Artemisia integrifolia L.bud,AILC)调节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的作用机制。首先,制备了AILC,并分离得到了24个化合物;运用SwissTargetPre...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柳蒿芽脂溶性成分(liposoluble components of Artemisia integrifolia L.bud,AILC)调节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的作用机制。首先,制备了AILC,并分离得到了24个化合物;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AILC靶点;利用Gen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T2DM疾病靶点。然后通过Venn、Cytoscape3.10.1、String和DAVID数据库分析AILC调节T2DM的潜在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T2DM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AILC作用于T2DM关键靶点可能为蛋白激酶B、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小细胞肺癌、松弛素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AILC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含量;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免疫印记法验证表明,AILC显著下调大鼠VEGFA表达量(P<0.05)。研究表明,柳蒿芽脂溶性成分通过调节VEGFA蛋白表达,调节糖脂代谢紊乱而对T2DM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蒿芽脂溶性成分 网络药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MAPKs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 董晓俊 徐成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沉积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对数期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PD+IGF-1组、p38通路抑制剂(SB202192)组、SB+IGF-1组,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IGF-1组ALP显色加深,ALP活性升高,钙盐结节形成增多,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ERK、p38、JNK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组比较,PD组、SB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与IGF-1组比较,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F-1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19和IGF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印记状态
4
作者 魏雪 文雪 +3 位作者 谢潇 王月媛 黄丹 杨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9-1115,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印记状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19和IGF2 mRNA表达水平,分析H19和IGF2 mRNA在乳腺癌组...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印记状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19和IGF2 mRNA表达水平,分析H19和IGF2 mRNA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区分等位基因表达情况(纯合或杂合),基因组DNA中IGF2(ApaⅠ位点)或H19(AluⅠ位点)为杂合则进行印记分析,确定H19和IGF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印记状态,即印记保持(MOI)或印记丢失(LOI)。分析乳腺癌组织中H19和IGF2表达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RT-q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H19和IGF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H19 mRNA表达水平与IGF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67,P<0.01)。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19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或P<0.01)。H19和IGF2在乳腺癌组织中均存在LOI,IGF2的LOI发生率为36.7%,高于H19的LOI发生率(4.3%)。RT-qPCR法检测,IGF2 LOI组乳腺癌组织中IGF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GF2 MOI组(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19和IGF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IGF2的LOI发生率高于H19的LOI发生率,IGF2的LOI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H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印记丢失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和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
5
作者 冯思源 龙雷 +3 位作者 邢拓 于立普 宋其韬 张瑞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端骨钙素(N-Osrteo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院首次确诊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端骨钙素(N-Osrteo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院首次确诊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骨转移组(42例)和肺癌无骨转移组(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Osrteoc和VEGFR2水平,采用SPECT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血清N-Osrteoc、VEGFR2、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肺癌骨转移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N-Osrteoc、VEGFR2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无骨转移组(P<0.05)。血清N-Osrteoc、VEGFR2水平、全身骨显像单独及联合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0.846、0.907、0.956;与病理结果比较,诊断肺癌骨转移结果假阳性例数分别为14例、19例、8例、1例,假阴性例数分别为7例、7例、2例、3例,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79、0.487、0.799、0.917(P<0.05)。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VEGFR2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癌 骨转移 全身骨显像 N端骨钙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不良反应与对策
6
作者 刘肖雨 李析胤 +2 位作者 赵琪 钱若溪 聂建云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7-622,共6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作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临床获益。然而,其广泛应用也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这...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作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临床获益。然而,其广泛应用也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还可能威胁生命,迫使治疗中断。本文系统综述了ADC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副作用机制及其管理策略,重点探讨了恩美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和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等药物引发的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肺病、心脏毒性等关键副作用的发生机制。基于临床数据提出早期监测与规范化干预措施,强调早期识别和规范化管理对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优化ADC设计以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对难愈性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梦霄 陈志勇 +1 位作者 罗涵 张光钢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探究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常规CO_(2)点阵激光治疗)、改良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 目的探究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常规CO_(2)点阵激光治疗)、改良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各61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比较治疗1、2、3周后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创面渗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创面愈合率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疼痛、瘙痒、红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改良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可促进创面渗液生长因子分泌,抑制创面细菌繁殖及炎症反应,加快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创面渗液生长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 改良CO_(2)点阵激光 光动力治疗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泄浊汤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评价
9
作者 丁静贤 吕文君 王如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武进中医院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武进中医院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24 h urinary protein,24 h pro)、24 h尿白蛋白的排泄率(24 h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24 h pro、UAER、血清β2-MG、TGF-β1、MCP-1、sICAM-1、IL-17水平、中医证候各项积分降低,且研究组水平更低(P<0.05)。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肾功能,下调炎症因子指标(血清TGF-β1、MCP-1、sICAM-1、IL-17)表达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补肾活血泄浊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2 maintains neuropathic pain by promoting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10
作者 XI Caiyun ZHANG Jianxi +6 位作者 HUANG Zhifeng HE Liqiong ZOU Kailu XU Xiaoping GUO Qulian SUN Bei HUANG Changshe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601,共16页
Objective:Neuropathic pain(NP)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rms of chronic pain,yet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re limited in effectiveness.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ctivates spinal microglia,altering their inflammatory r... Objective:Neuropathic pain(NP)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orms of chronic pain,yet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re limited in effectiveness.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ctivates spinal microglia,altering their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phagocytic functions,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ion of NP.Most current research on NP focuses on microglial inflammation,with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ir phagocytic function.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 2(EGR2)has been shown to regulate microglial phagocytosis,but its specific role in NP remains unclear.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EGR2 modulates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and its involvement in NP,with the goal of identifying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Methods:Adult male Sprague-Dawley(SD)rat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model of the sciatic nerve.Pain behaviors were assessed on days 1,3,7,10,and 14 post-surgery to confirm successful model induction.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xpression of EGR2 in the spinal cord was examined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Western blotting,and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Adeno-associated virus(AAV)was used to overexpress EGR2 in the spinal cord,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GR2 modulation of NP.CCI and lipopolysaccharide(LPS)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animals and microglial cell lines,respectively,and changes in phagocytic activity were measured using RT-qPCR and fluorescent latex bead uptake assays.After confirming the involvement of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in NP,AAV was used to overexpress EGR2 in both in vivo and in vitro models,and phagocytic activity was further evaluated.Finally,eukaryotic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was conducted to scree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followed by 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analyses to identify potential downstream effectors of EGR2.Results:The CCI model successfully induced NP.Following CCI,EGR2 expression in the spinal cord was upregulated in parallel with NP development.Overexpression of EGR2 via spinal AAV injection enhanced microglial phagocytic activity and increased pain hypersensitivity in rats.Both animal and cellular models showed that CCI or LPS stimulation enhanced microglial phagocytosis,which was further amplified by EGR2 overexpression.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spinal cord tissues from CCI rats overexpressing EGR2 revealed upregulation of numerous genes associated with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and pain regulation.Among them,Lag3 emerged as a potential downstream target of EGR2.Conclusion:EGR2 contribut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NP by enhancing microglial phagocytosis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pathic pain spinal dorsal horn early growth response factor 2 MICROGLIA PHAGOCY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乳腺癌治疗中的进展
11
作者 李巧佴 黎立喜 +2 位作者 李凤娟 王佳玉 马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8,共7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兼具有靶向药物的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高度抗肿瘤活性,极具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正进入ADCs治疗时代,以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等为代表的ADCs...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兼具有靶向药物的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高度抗肿瘤活性,极具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正进入ADCs治疗时代,以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等为代表的ADCs,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此外,ADCs的出现,引入了“HER2低表达(HER2-low)”的概念,并为HER2-low的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本综述重点探讨了ADCs在治疗HER2表达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 抗体药物偶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3通过IGF2BP2依赖性方式参与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机制
12
作者 余玲 张自力 +3 位作者 曾蓉 张节 王鹏 潘万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2-449,共8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及其亲本细胞HepG2为模型,斑点杂交分析m6A修饰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ETTL3、IGF2BP2表达。生物信息学及免疫共沉淀分析METTL3与m6A阅读蛋白及其相互作用。将METTL3质粒、METTL3 siRNA和(或)IGF2BP2 siRNA转染至HepG2.2.15细胞,分别记为OE-METTL3、si-METTL3、si-IGF2BP2、OE-METTL3+si-IGF2BP2、si-METTL3+si-IGF2BP2、Control组;qPCR检测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拷贝数,RT-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HBV pgRNA、METTL3、IGF2BP2表达。结果与HepG2细胞相比,在HepG2.2.15细胞中m6A修饰富集,METTL3、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在OE-METTL3组中m6A修饰富集增强,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HBV复制相关指标(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HBV pgRNA)升高(P<0.01);在si-METTL3组中则相反。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免疫共沉淀显示METTL3与IGF2BP2为互作蛋白。与Control组相比,在si-IGF2BP2组中m6A修饰富集减弱,METTL3表达水平降低(P<0.01),HBV复制相关指标降低(P<0.01)。在OE-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OE-METTL3组降低(P<0.001)。在si-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si-METTL3组、si-IGF2BP2组降低(P<0.05)。结论METTL3依赖IGF2BP2富集m6A通过增强HBV rcDNA转化为cccDNA,进而增强pgRNA逆转录复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样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 N6-甲基腺苷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邓宇飞 徐茜 +1 位作者 沈合松 张久权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175,181,共6页
曲妥珠单抗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常见用药之一,其引发的心脏毒性是这类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时、准确地发现心脏毒性并进... 曲妥珠单抗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常见用药之一,其引发的心脏毒性是这类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时、准确地发现心脏毒性并进行干预治疗是防治心脏毒性的有效方法。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成像技术,能够全面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和组织特征,在心脏毒性基线风险分层和随访监测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文就CMR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制订合理、有效的心脏毒性基线风险评估、随访监测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心脏毒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乳腺癌HER2 FISH判读的评估及可行性分析
14
作者 薛慧琴 王晓孜 +4 位作者 钱晓龙 孙卉 王露 牛昀 郭晓静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扫描和摄取系统辅助病理医师进行HER2 FISH判读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FISH检测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以“病理医师独立判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ytoVision*系统与人工识别判读结合的“人机对话结果”以及“系统... 目的:评估自动化扫描和摄取系统辅助病理医师进行HER2 FISH判读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FISH检测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以“病理医师独立判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ytoVision*系统与人工识别判读结合的“人机对话结果”以及“系统判读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人机对话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率可达91%以上,且可以节省约50%的人工操作时间。每个细胞核HER2拷贝数被“低估”的倾向是造成“人机对话判读”低拷贝数扩增和部分HER2表达异质性病例灵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结论:全自动FISH图像分析和摄取系统模拟了人工判读的过程,保证了细胞选择的随机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杂交区域的精准选择和人机对话,有望“代替”病理医师独立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 荧光原位杂交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338-3p通过ERBB2调节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
15
作者 靖芳 靖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7-537,共11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38-3p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ERBB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O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检测miR-338-3p、ERBB2...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38-3p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ERBB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O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检测miR-338-3p、ERBB2表达水平。体外培养A2780、SKOV3、OVCAR3、IOSE-80细胞,分析比较miR-338-3p、ERBB2表达,并分析miR-338-3p与ERBB2的靶向关系。选择A2780进行后续实验,分为A2780组(正常A2780细胞);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A2780细胞转染miR-NC);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miR-338-3p+ERBB2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ERBB2)。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免疫印迹法测定ERBB2蛋白及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A2780细胞注射至裸鼠右腋窝,记为模型组、NC组、miR-338-3p组、pcDNA3.1+miR-338-3p组、miR-338-3p+ERBB2组,每组6只。饲喂6周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测量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结果OC组织及细胞系中miR-338-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IOSE-80细胞,ERBB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IOSE-80细胞(P<0.05)。miR-338-3p和ERBB2存在靶向关系,miR-338-3p负调控ERBB2表达。转染miR-338-3p模拟物后A2780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迁移数、ERBB2、B淋巴细胞瘤2(B-cellymphoma-2,Bcl-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表达增加(P<0.05)。转染ERBB2过表达质粒可增加A2780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迁移数以及ERBB2、Bcl-2、p-ERK1/2、MMP-9表达,降低bax表达和细胞凋亡率(P<0.05)。与模型组、NC组比较,miR-338-3p组肿瘤质量、体积及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降低(P<0.05),与miR-338-3p组、pcDNA3.1+miR-338-3p组比较,miR-338-3p+ERBB2组肿瘤质量、体积及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增加(P<0.05)。结论miR-338-3p可能靶向调控ERBB2,从而抑制OC细胞生长和凋亡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38-3p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卵巢癌 细胞生物学行为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EG3通过调控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陈梅 李宗智 +2 位作者 秦学维 王利民 郑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9-1326,共8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通过调控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50只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0只构建糖尿病...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通过调控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50只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0只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共有32只大鼠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8只、阴性对照组8只、MEG3过表达组8只、MEG3过表达+COX-2抑制剂组8只。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血管通透性、糖脂代谢、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PGE2水平、COX-2/VEGF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DL-C、CAT、GSH-PX、SOD降低,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EG3过表达组HDL-C、CAT、GSH-PX、SOD升高,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MEG3过表达组相比,MEG3过表达+COX-2抑制剂组HDL-C、CAT、GSH-PX、SOD升高,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LncRNA MEG3可通过调节COX-2/PGE2/VEGF通路,改善大鼠糖脂代谢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应激反应,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脂肪组织中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品种差异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郭玉姣 唐国庆 +2 位作者 李学伟 朱砺 李明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2-606,共5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长白猪和太湖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时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品种内日龄间比较,长白猪IGF2mRNA在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长白猪和太湖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时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品种内日龄间比较,长白猪IGF2mRNA在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之后逐渐下降,至120日龄降到最低,150日龄时又明显上升;太湖猪IGF2mRNA在30~60日龄的表达量较高,90日龄降至最低,120日龄迅速回升,之后又有所下降。两品种IGFBP3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基本相同,3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60日龄显著下降(P<0.05),之后趋于平缓但略有波动。(2)品种间同日龄比较,120日龄时太湖猪IGF2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150日龄时太湖猪IGFBP3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其余日龄间两品种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猪脂肪组织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存在明显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差异;IGF2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脂肪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荧光实时定量PC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GF2 Intron3 G3072A突变及其在背最长肌中差异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虞德兵 熊锴 +5 位作者 张宇霞 苇小菲 文平 王林云 黄瑞华 刘红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109,共5页
采用错配PCR-RFLP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IGF2)内含子3的G3072A位点变异对长×大杂交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该变异对出生后的长×大杂交后代猪背最长肌中IGF2mRNA表达发育性变化的影响... 采用错配PCR-RFLP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IGF2)内含子3的G3072A位点变异对长×大杂交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该变异对出生后的长×大杂交后代猪背最长肌中IGF2mRNA表达发育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IGF2内含子3的G3072A位点变异(G→A)对猪背膘厚和活体瘦肉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表现为遗传父本A等位基因的个体能够增加活体瘦肉率和减少背膘厚;在长×大杂交后代的背最长肌中,IGF2mRNA的表达量在遗传父本A等位基因的个体中显著高于遗传父本G等位基因的个体,在42和180日龄时达显著水平(P<0.05),而在70、90和120日龄时达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2基因 瘦肉率 背膘厚 背最长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IGF2基因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权卓 沈卓坤 +2 位作者 杨宪宽 王树启 赵会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19-124,130,F0003,共8页
运用RT-PCR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的IGF2 cDNA。双棘黄姑鱼IGF2cDNA全长842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48bp,5′非翻译区为125bp,3′非翻译区为69bp。IGF2前体mRNA编码215个氨基酸,成熟肽为71个氨基酸残基... 运用RT-PCR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的IGF2 cDNA。双棘黄姑鱼IGF2cDNA全长842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48bp,5′非翻译区为125bp,3′非翻译区为69bp。IGF2前体mRNA编码215个氨基酸,成熟肽为7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多重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双棘黄姑鱼与其他鱼类IGF2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分析表明,双棘黄姑鱼IGF2氨基酸序列与同属鲈形目的斜带石斑鱼、金头鲷、罗非鱼同源性分别为95.8%、95.3%和91.2%。系统进化树结果与同源性分析结果相似,双棘黄姑鱼IGF2基因首先与同属鲈形目的斜带石斑鱼、金头鲷、罗非鱼类聚,再与虹鳟、牙鲆、黄颡鱼的IGF2和斑马鱼IGF2b基因聚为一支,最后与斑马鱼IGF2a类聚为鱼类IGF2基因。组织分布结果表明,IGF2基因在双棘黄姑鱼各组织中表达广泛。RT-PCR结果显示,双棘黄姑鱼卵巢成熟期和退化期的IGF2表达量显著高于发育期,推测IGF2的表达可能促进了双棘黄姑鱼卵巢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棘黄姑鱼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IGF-1、IGF-2、IGFBP-3水平与正常胎儿生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陆宇萍 陆志洁 +1 位作者 钱丽娟 邵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IGF-2、IGF结合蛋白3(IGF binding protein 3,IGFBP-3)与正常胎儿生长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正常体...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IGF-2、IGF结合蛋白3(IGF binding protein 3,IGFBP-3)与正常胎儿生长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正常体重儿的初产妇66例,分为妊娠16~18周、妊娠26~28周、妊娠37~40周3个阶段进行纵向观察,放射免疫法测定孕妇各阶段血清中IGF-1、IGF-2、IGFBP-3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孕期母血IGF-1水平随着孕周增加明显上升,其中IGF-1水平在妊娠37~40周高于妊娠26~28周,妊娠26~28周高于妊娠16~18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孕期母血IGF-2水平随孕周增加无明显改变,妊娠3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血IGFBP-3水平妊娠37~40周高于妊娠26~28周及妊娠16~18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26~28周与妊娠16~18周无显著差异。妊娠16~18周、26~28周和37~40周3阶段母血IGF-1、IGF-2、IGFBP-3水平与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孕妇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正常胎儿生长密切相关,IGF-1可作为临床评价不同阶段正常胎儿生长的指标,而IGFBP-3更多地反映了妊娠中晚期正常胎儿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正常胎儿生长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胰岛素 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