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inhibits IGF-1-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1
作者 Yang MA Chen-chen HAN +2 位作者 Yi-fan LI Yang WANG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6-966,共1页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suppresses HCC cell proliferation in both IGF-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anners.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exogenous IGFBP-3 inhibits bF GF and PDGF production an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of HCC cells.METHODS Cell Counting Kit 8 assay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HCC cell proliferation,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involving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s.Western blot assay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IGFBP-3 regulating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signaling pathway.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GFBP-3 suppressed IGF-1-induced 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 while it does not affect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absence of IGF-1.To deline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Western-blot and RT-PCR assays confirm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GR1)is involved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IGFBP-3 inhibition of type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ERK and AKT activation is IGF-1-dependent.Furthermore,transient transfection with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AKT or MEK partially blocks the IGFBP-3 inhibition of EGR1,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CONCLUSION In 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GFBP-3suppresses transcription of EGR1 and its target genes b FGF and PDGF through inhibiting IGF-1-dependent ERK and AKT activation.It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GFBP-3 in the regulation of HCC cell proliferation,suggesting that IGFBP-3 could be a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early growth response-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cell prolif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阻汤联合降压治疗对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血浆ADMA、sFlt-1/PIGF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荣赟 胡哲霞 +3 位作者 陈晓 蒋静雯 卜云涛 张雪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降阻汤联合降压治疗对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0月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就诊的108例轻中度妊... 目的分析降阻汤联合降压治疗对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0月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就诊的108例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54例观察组采用降阻汤联合降压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血压水平、症状评分、血浆ADMA、sFlt/PIGF水平、胎盘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远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症状评分及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l、RI、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DMA、sFlt-1、sFlt-1/PIGF水平低于对照组,PI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70%,远低于对照组的14.81%(P<0.05)。结论降阻汤滋阴潜阳、益气补肾、安神固胎,联合降压治疗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病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缓解患者症状,调节微循环,改善胎盘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ADMA、sFlt-1、sFlt-1/PIGF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阻汤 降压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病 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胎盘生长因子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1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
4
作者 曹璐阳 左浩健 +3 位作者 陈函 彭小梅 师鑫鹏 罗晓勇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9-385,共7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体外长期低剂量法建立OXA耐药株HCT8/OXA。CCK-8评估OX...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体外长期低剂量法建立OXA耐药株HCT8/OXA。CCK-8评估OXA处理后的HCT8和HCT8/OXA的活力;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株和耐药株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寻找差异基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GFR1在HCT8和HCT8/OXA中的表达;CCK8检测CRC细胞OXA化疗耐药的影响;克隆形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R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CT8相比,HCT8/OXA中FGFR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过表达FGFR1可增加HCT8对OXA的耐药性(P<0.01)和增殖能力(NC+OXA:236.67±6.24;FGFR1+OXA:568.33±6.24),降低OXA暴露下HCT8细胞的凋亡率(NC+OXA:27.83±0.85;FGFR1+OXA:17.47±1.25);敲低FGFR1可降低HCT8/OXA细胞对OXA的耐药性(P<0.01)和增殖能力(Si-NC+OXA:411±8.29;Si-FGFR1+OXA:233.33±20.55),提高凋亡率(Si-NC+OXA:2.85±0.17;Si-FGFR1+OXA:14.42±0.77)。FGFR1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提高CRC细胞耐药性,促进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给予激活剂后能够阻断FGFR1对PI3K/AKT通路的抑制和耐药性的提高。结论:FGFR1能够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CRC细胞对OXA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PI3K/AKT 信号通路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DC1、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关系
5
作者 李林根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0-65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DR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168例患者DR分期设非增生型DR(NPDR)组121例,增生型DR...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DR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168例患者DR分期设非增生型DR(NPDR)组121例,增生型DR(PDR)组47例。另外选取50例本院收治的无DR眼底相关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NDR组,以及同期到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所有患者血清SDC1、FGFR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SDC1、FGFR3对DR患者PDR分期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探讨DR患者病变分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PDR组患者血清SDC1、FGFR3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DR组患者血清SDC1及FGFR3水平均高于NDR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DR组患者血清SDC1及FGFR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清SDC1、FGFR3评估DR患者PDR分期的AUC(95%CI)分别为0.741(0.696~0.791)、0.839(0.794~0.889),两者联合评估的AUC(95%CI)为0.917(0.872~0.965),血清SDC1、FGFR3两者联合评估DR患者PDR分期的AUC均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均为P<0.05)。PDR组患者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NPDR组(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0.363,95%CI:1.357~4.115)、高脂血症史(OR=0.807,95%CI:1.427~5.519)、血清SDC1≥51.14μg·L^(-1)(OR=0.582,95%CI:1.818~7.058)、血清FGFR3≥4.27μg·L^(-1)(OR=4.870,95%CI:0.606~9.100)是DR患者病变分期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血清SDC1、FGFR3水平变化与DR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DR进展的新型血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疾病分期 多配体蛋白聚糖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纤维内源特异性TGF-β信号通过LRP1减轻小鼠急性骨骼肌炎
6
作者 蔡祺晖 蓝海强 +7 位作者 冼柏俊 王楠 黄晓蕾 牛晓璐 胡欣雨 李辰 谢俊毅 廖钊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5-1374,共10页
目的:探究骨骼肌纤维内源特异性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对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诱导的小鼠急性骨骼肌炎后肌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86只野生C57BL/6小鼠和138只肌纤维TGF-β受体2(TGF-βrec... 目的:探究骨骼肌纤维内源特异性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对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诱导的小鼠急性骨骼肌炎后肌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86只野生C57BL/6小鼠和138只肌纤维TGF-β受体2(TGF-βreceptor 2,TGF-βr2)条件性敲除(SM TGF-βr2^(-/-))小鼠。胫骨前肌注射CTX诱导小鼠急性骨骼肌损伤,对部分SM TGF-βr2^(-/-)小鼠给予Smad信号激动剂SRI-011381(SRI)肌注,主要分为对照(control)组、SM TGF-βr2^(-/-)组和SM TGF-βr2^(-/-)+SRI组,每组24只。采用RT-q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损伤肌内炎症因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损伤肌内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HY3)和胚胎肌球蛋白重链(embryonic myosin heavy chain,eMHC)蛋白的表达。提取乳鼠四肢肌肉组织,体外分化培养肌源性前体细胞(myogenic precursor cells,MPCs),加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培养,且给予SRI和重组小鼠细胞外基质蛋白1(recombinant mous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rmECM1)等试剂单独或联用处理,主要分为以下7组(每组6只):control-MPCs组、control-MPCs+LPS组、TGF-βr2^(-/-)-MPCs组、TGF-βr2^(-/-)-MPCs+LPS组、TGF-βr2^(-/-)-MPCs+LPS+SRI组、TGF-βr2^(-/-)-MPCs+LPS+rmECM1组及TGF-βr2^(-/-)-MPCs+LPS+SRI+rmECM1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肌管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molecules,MHC-I/H-2Kb)、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I molecules,MHC-II/H2-Eα)、Το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和L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肌管内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ing factor,MoyD)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在体内,较之于control组,SM TGF-βr2^(-/-)组损伤肌内促炎因子显著上调(P<0.05)、抗炎因子与LRP1、MHY3和eMHC等显著下调(P<0.05),肌纤维再生修复延迟。体外炎症环境中,较之于control-MPCs+LPS组,TGF-βr2^(-/-)-MPCs+LPS组中LRP1、MoyD和myogenin等显著下调(P<0.05),给予SRI处理后,下调趋势得以逆转(P<0.05)。此外,与TGF-βr2^(-/-)-MPCs+LPS组比较,联用rmECM1与SRI能显著上调MyoD和myogenin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在小鼠急性骨骼肌炎中,肌纤维内源特异性TGF-β信号通过Smad2/3信号调控损伤肌局部免疫特性,促进LRP1分子的表达,后者能与ECM1充分结合后促进肌再生修复,从而改善急性骨骼肌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急性骨骼肌炎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再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e of bisphosphonates in osteoporosis caused by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被引量:1
7
作者 CHENG Zhiling LI Jie +1 位作者 CHEN Zhongpei REN Wei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847,共9页
In recent years,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have become key regulators of bone metabolism and remodeling,crucial for maintaining healthy bone mass throughout lif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ult growt... In recent years,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have become key regulators of bone metabolism and remodeling,crucial for maintaining healthy bone mass throughout lif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leads to alterations in bone remodeling,significantly affecting bone microarchitecture and increasing fracture risk.Although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can mitigate these adverse effects,improving bone density,and reduce fracture risk,its effectiveness in treating osteoporosis,especially in adults with establishe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seems limited.Bisphosphonates inhibit bone resorption by targeting 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 in osteoclasts,and clinical trials have confirmed their efficacy in improving osteoporosis.Therefore,for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the use of bisphosphonates alongside growth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is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hormone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OSTEOPOROSIS BISPHOSPHONATE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SKELE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能通过调控ABCC1和CDC37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8
作者 谭欣 张子元 刘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71-2179,共9页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随后采用M-CSF和RANKL共刺激构建小鼠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用TRAP染色法、RT-q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状况及EGFR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鉴定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基因,并通过RT-qPCR和EGFR激活及抑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显示,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持续上升(P<0.01)。RNA-seq数据表明,EGFR表达与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呈显著相关(P<0.05)。通过WGCNA及PPI分析,鉴定出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 ABC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cell division cycle 37, CDC37)与EGFR之间存在共表达及相关性(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BCC1(P<0.05)和CDC37(P<0.01)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升,且在激活EGFR时二者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抑制EGFR时二者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激活EGFR信号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并上调ABCC1和CDC37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破骨细胞分化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IGF-1和IGF-1R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杰华 李国前 +1 位作者 杨小霞 洪诸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8-342,I0006,共6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区脑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分析尤瑞克林的脑保护机制。方法: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和实验组(n=8)。以线栓法制作大鼠...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区脑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分析尤瑞克林的脑保护机制。方法: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和实验组(n=8)。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接受相似手术处理,但是不插入线栓,实验组大鼠再灌注后5min给予尤瑞克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正常喂养。在缺血2h再灌注48h后断头取脑,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IGF-1和IGF-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IGF-1和IGF-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IGF-1和IGF-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GF-1和IGF-1R的表达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脑缺血/再灌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皮肤中GHR、IGF-1和IGF-1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品种特点 被引量:19
10
作者 贾斌 席继峰 +3 位作者 张苏云 赵宗胜 赵茹茜 陈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78-1082,共5页
采用相对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研究了罗米丽(Romilly Hilly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优质细毛羊和哈萨克粗毛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 采用相对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研究了罗米丽(Romilly Hilly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优质细毛羊和哈萨克粗毛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mRNA发育性变化并进行了品种间比较。分别于30、60、90、135、180和255日龄称重、采毛样,并于30、90、135和255日龄采皮样。结果表明:粗毛羊和细毛羊体重、羊毛生长的发育模式没有明显的差异,30-135日龄体重迅速增加,135~255日龄增重十分缓慢;30-135日龄羊毛日增长逐渐增加,135-180日龄羊毛生长十分缓慢,而180-255日龄又上升到较高水平。粗毛羊皮肤中GHRmRNA在30~90曰龄显著增加(P〈0.05),90日龄达到高峰,此后显著下降(P〈0.05);细毛羊在135日龄时GHR mRNA极显著地升高(P〈0.01),此后又极显著地下降。粗毛羊皮肤中IGF-1、IGF-1R mRNA30—90日龄上升,90日龄之后极显著下降(P〈0.01):细毛羊皮肤中IGF—1、IGF-1R mRNA出生时较高,然后逐渐下降。品种之间比较,细毛羊GHR mRNA出现高峰晚于粗毛羊,135日龄高峰时显著地高于粗毛羊;粗毛羊IGF—1、IGF-1RmRNA在90日龄出现高峰,并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细毛羊;粗毛羊90日龄前GHR、IGF-1和IGF-1RmRNA高于细毛羊,之后低于细毛羊。结果提示:绵羊皮肤中GHR,IGF-1和IGF-1R基因表达有特定的发育模式,并存在品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皮肤 生长激素受体(GH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JGF-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的表达与EGFR突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姜玲 林芷伊 +7 位作者 李娜 蒋金芳 卢层层 杜胜行 张军 王圆圆 陈军 巩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23-631,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治疗模式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作为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一线治疗;同时以程序性...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治疗模式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作为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一线治疗;同时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 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PD-1和PD-L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EGFR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7例NSCLC PD-1和PD-L1蛋白表达,同时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EGFR基因突变,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PD-1、PD-L1表达之间以及其与EGFR突变的关系。结果 NSCLC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免疫细胞PD-1阳性表达53.5%(68/127),肿瘤细胞PD-L1表达57.5%(73/127),PD-1和PD-L1的表达在低分化癌、临床分期Ⅰ期+Ⅱ期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Ⅲ期+Ⅳ期(均P<0.05);EGFR突变率为46.5%(59/127),EGFR突变的患者中女性、无吸烟史、腺癌、高中分化组分别高于男性、吸烟史、鳞癌、低分化组患者(均P<0.05);NSCLC患者PD-L1与PD-1蛋白表达存在一致性(kappa=0.107,5, P=0.487),EGFR突变与PD-1、PD-L1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Φ=-0.209,Φ=-0.221,均P<0.05);对NSCLC患者随访,在<65岁、腺癌、高中分化癌、PD-L1表达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高于≥65岁、鳞癌、低分化癌、PD-L1不表达患者(均P<0.05)。PD-L1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P=0.04)。结论参照《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检测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筛选出抗PD-1/PD-L1治疗的优势人群;同时检测出EGFR突变的患者,并且EGFR突变与PD-1、PD-L1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依据PD-L1表达和EGFR突变状态,可能使NSCLC患者在的个体化治疗中获益,同时65岁以下、腺癌、高中分化、PD-L1低表达的患者有相对好的预后,为NSCLC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EGFR基因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对羊毛生长及皮肤中GH受体、IGF-1和IGF-1型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斌 赵茹茜 +2 位作者 剡根强 雒秋江 陈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4,共5页
罗米丽×中国美利奴 (新疆军垦型) 杂交一代断奶母羔 214只, 随机分成两组, 在日粮中分别添加 3 5 (试验组) 和 0g·kg-1 (对照组) 生长调节剂CT2000 (半胱胺盐酸盐), 实验期为 120d。于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称重, 采毛和皮肤样... 罗米丽×中国美利奴 (新疆军垦型) 杂交一代断奶母羔 214只, 随机分成两组, 在日粮中分别添加 3 5 (试验组) 和 0g·kg-1 (对照组) 生长调节剂CT2000 (半胱胺盐酸盐), 实验期为 120d。于试验前和试验结束时称重, 采毛和皮肤样品, 测定母羔生长速度, 羊毛长度、细度、强度、弯曲度和羊毛油汗颜色, 并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 方法, 定量分析绵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 (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 1)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型受体(IGF 1R)mRNA的相对丰度。实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较, 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 12 77% (P<0 01), 羊毛平均日增长提高 24 01% (P<0 01), 羊毛纤维直径平均日增长提高 217 31% (P<0 01), 羊毛纤维强度没有显著的差异(P>0 05), 羊毛油汗颜色和羊毛弯曲度的正常百分率显著提高 (P<0 05); 皮肤中GHRmRNA表达量增加 110 57%(P<0 01), IGF 1、IGF 1R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 半胱胺 (CT2000 ) 能够显著提高羔羊生长性能, 促进羊毛生长, 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皮肤中GHR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 绵羊 羊毛 生长激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PTEN、IGF-1、IGF-1R蛋白表达及其预后意义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雪峰 焦志凯 +1 位作者 李勇 王晓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探讨PTEN、IGF-1、IGF-1R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随访手术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IGF-1、IGF-1R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降... 目的探讨PTEN、IGF-1、IGF-1R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随访手术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IGF-1、IGF-1R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降低,IGF-1、IGF-1R表达增高;PTEN、IGF-1、IGF-1R表达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PTEN蛋白表达在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淋巴结转移组,Ⅰ-Ⅱ期组高于Ⅲ-Ⅳ期组。IGF-1、IGF-1R蛋白表达在进展期胃癌组高于早期胃癌组,低分化组高于高中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Ⅰ-Ⅱ期组低于Ⅲ-Ⅳ期组;进展期胃癌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生存率优于阴性患者,IGF-1、IGF-1R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生存率差于阴性患者。结论PTEN、IGF-1、IGF-1R蛋白表达改变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可以帮助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TEN IGF-1 IGF-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D-L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宁 任红亮 +5 位作者 潘娜 申学杰 吴占波 董一楠 魏枫 张新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22例N...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22例NSCLC初治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PD-1和CD3^+T细胞表达情况,采用χ~2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PDL1表达在临床因素中分布差异性,用Person检验和Spearman检验分析PD-L1表达与EGFR基因型、CD3^+T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PD-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原发灶与淋巴结PD-L1表达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原发灶肿瘤细胞PD-L1表达百分比中位值1.5%(0~93.2%),PD-L1表达在TNM分期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3),与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273,P=0.002),与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CEA水平分布无显著相关(P>0.05);PD-L1表达水平与CD3^+T细胞数量、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D-L1表达阴性、低表达和高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亦无显著相关(P>0.05);4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原发灶与相应转移淋巴结肿瘤细胞PDL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NSCLC患者原发灶肿瘤细胞PD-L1表达在TNM分期分布上有差异,与CD3^+T细胞数量、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EGFR基因突变情况无相关性;原发灶与相应转移淋巴结之间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亦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因子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石庆芳 李玲玲 +3 位作者 杨俊娥 杜秋越 王大庆 周风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的16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胃镜活检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的16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胃镜活检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ALDH1、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ALDH1和HER-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ALDH1、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48.7%、3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0%、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ALDH1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胃癌组织HER-2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ALDH1与HER-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结论 ALDH1和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有望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信号通路IGF1 IGF1R及AKT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贾美群 陈曾燕 +3 位作者 施玲燕 赵斌 吴霞 吴银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6-290,共5页
目的:检测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及AKT在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ATP-TCA法对卵巢癌标本进行药敏试验,ELISA法检测顺铂耐药和敏感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1R及P-AKT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癌组织中IGF1、IGF1R... 目的:检测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及AKT在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ATP-TCA法对卵巢癌标本进行药敏试验,ELISA法检测顺铂耐药和敏感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1R及P-AKT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癌组织中IGF1、IGF1R、Akt的表达。自患者完成化疗出院后每个月复查CA125,如CA125有异常则行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1年。结果:IGF1、IGF1R及AKT在卵巢癌顺铂耐药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敏感组(P=0.000 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顺铂耐药组和敏感组IGF1、IGF1R及AKT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顺铂敏感组24例中有18例患者超过1年CA125处于正常值;6例患者超过半年CA125处于正常值;耐药组中有16例患者化疗结束后半年内CA125上升高于正常值,彩超或MRI检查提示有复发病灶。结论: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可能参与卵巢癌顺铂耐药,IGF1可能作为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蛋白激酶B 多药耐药蛋白 顺铂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sflt-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琳娜 胡艳梅 +2 位作者 韩雪松 鲁潇凝 徐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中的作用及sflt-1在EM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EMT的患者40例(EMT组)和体检无异常的健...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中的作用及sflt-1在EM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EMT的患者40例(EMT组)和体检无异常的健康妇女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中VEGF及sflt-1的浓度,并计算VEGF活性指数及sflt-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析VEGF、sflt-1、VEGF活性指数与EMTr-AFS分期及痛经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EMT组血清中VEGF、sflt-1的浓度及VEGF活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EMT组血清中VEGF浓度及VEGF活性指数与r-AFS分期及痛经程度呈正相关(P<0.01),而sflt-1浓度与r-AFS分期及痛经程度呈负相关(P<0.01);③EMT组血清中sflt-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结论:VEGF、sflt-1与EMT的发病相关;采用VEGF活性指数可更全面了解VEGF在EMT中的作用;sflt-1对EMT的血清学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活性指数 ROC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与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高延秋 张华 +3 位作者 李双凤 董睿 李振华 任英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A组)、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B组)...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A组)、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B组)、重症肺炎合并MODS患者60例(C组),选取同期入住呼吸内科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患者入院第1、3、7天以及存活组(n=96)和死亡组(n=84)s FLT-1水平变化,分析血浆s FLT-1在重症肺炎中的预测价值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PCT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 3组患者血浆s FL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B、C 3组第7天均低于第1天(P均<0.05)。重症肺炎死亡组s FLT-1水平高于存活组(P<0.001)。重症肺炎患者s FLT-1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有关(r=0.647,P<0.001)。s FLT-1预测重症肺炎和28 d病死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8%、75.0%和69.7%、80.1%,AUC分别为0.787(95%CI=72.6%~84.8%,P<0.001)和0.775(95%CI=70.5%~84.5%,P<0.001)。结论:血浆s FLT-1水平可以预测重症肺炎和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重症肺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萃 杨磊 +2 位作者 王旎 杨俊艳 刘智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PTC组织中,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5%、66.2%、64.7%,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21.4%、16.7%和11.9%(P<0.01);GPER1、EGFR和CXCR1在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在PTC及PTC淋巴转移癌组织中,GPER1与EGF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62,P=0.031;r=0.542,P=0.002)、GPER1与CXCR1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r=0.276,P=0.025;r=0.483,P=0.006)。结论 GPER1、EGFR和CXCR1的两两共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间可能存在一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中TTF-1和SPA的表达对EGFR突变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瑞青 申淑景 +2 位作者 马杰 刘杰 李醒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314-2317,共4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表面活性物质A(surfactantprotein-A,SPA)的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状态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表面活性物质A(surfactantprotein-A,SPA)的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状态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行EGFR突变检测的肺腺癌患者235例,其中能找到石蜡组织共1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的TTF-1和SPA的表达。分析TTF-1和SPA的表达与EGFR突变状态、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入组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43.8%(103/235);其中的120例患者中有50例发生EGFR突变;TTF-1阳性表达多见于女性(P=0.029)、不吸烟(P=0.025)和Ⅰ~Ⅱ期(P=0.044)患者;EGFR突变多发生于TTF-1或者SPA(P=0.043)阳性表达患者,TTF-1阴性表达时EGFR很少发生突变(P=0.004),TTF-1对EGFR突变状态的阴性预测价值高达92.6%;TTF-1表达与SP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80,P=0.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TTF-1和SPA的表达情况能预测EGFR突变状态,TTF-1或者SPA阴性表达患者很少发生EGFR突变;TTF-1和SPA的表达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甲状腺转录因子 表面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