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inhibits IGF-1-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1
作者 Yang MA Chen-chen HAN +2 位作者 Yi-fan LI Yang WANG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6-966,共1页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suppresses HCC cell proliferation in both IGF-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anners.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exogenous IGFBP-3 inhibits bF GF and PDGF production an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of HCC cells.METHODS Cell Counting Kit 8 assay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HCC cell proliferation,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involving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s.Western blot assay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IGFBP-3 regulating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signaling pathway.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GFBP-3 suppressed IGF-1-induced 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 while it does not affect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absence of IGF-1.To deline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Western-blot and RT-PCR assays confirm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GR1)is involved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IGFBP-3 inhibition of type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ERK and AKT activation is IGF-1-dependent.Furthermore,transient transfection with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AKT or MEK partially blocks the IGFBP-3 inhibition of EGR1,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CONCLUSION In 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GFBP-3suppresses transcription of EGR1 and its target genes b FGF and PDGF through inhibiting IGF-1-dependent ERK and AKT activation.It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GFBP-3 in the regulation of HCC cell proliferation,suggesting that IGFBP-3 could be a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early growth response-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cell prolif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e of bisphosphonates in osteoporosis caused by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G Zhiling LI Jie +1 位作者 CHEN Zhongpei REN Wei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847,共9页
In recent years,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have become key regulators of bone metabolism and remodeling,crucial for maintaining healthy bone mass throughout lif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ult growt... In recent years,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have become key regulators of bone metabolism and remodeling,crucial for maintaining healthy bone mass throughout lif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leads to alterations in bone remodeling,significantly affecting bone microarchitecture and increasing fracture risk.Although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can mitigate these adverse effects,improving bone density,and reduce fracture risk,its effectiveness in treating osteoporosis,especially in adults with establishe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seems limited.Bisphosphonates inhibit bone resorption by targeting 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 in osteoclasts,and clinical trials have confirmed their efficacy in improving osteoporosis.Therefore,for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the use of bisphosphonates alongside growth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is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hormone adult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OSTEOPOROSIS BISPHOSPHONATE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SKELE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光鸡IGF-Ⅰ基因多态性与体重及屠体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闵令江 潘庆杰 +3 位作者 陈宏 雷初朝 李美玉 孙国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5-648,共4页
采用PCRRFLP技术,对200只寿光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经PstⅠ酶切后出现AA、AB和BB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35、0.485和0.180。经χ2检验,寿光鸡在IGFⅠ位点上处... 采用PCRRFLP技术,对200只寿光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经PstⅠ酶切后出现AA、AB和BB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35、0.485和0.180。经χ2检验,寿光鸡在IGFⅠ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分析基因型与10周龄体重和部分屠体性状时发现:基因型对半净膛重和胸肌重有显著影响(P<0.05)。公鸡中在半净膛重和胸肌重上基因型BB与AB、A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母鸡群体中却在肝脏重和半净膛重上基因型BB同AB、A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研究指标中寿光鸡的BB基因型效应均大于AB和AA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体重 屠体性状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胎儿生长发育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妍 牛昊书 +3 位作者 李俊利 张亚京 周蕊 毛洪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揭示脐血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其在胎儿生长发育方面的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例新生儿脐血瘦素、IGF-Ⅰ水平,根据胎龄及出生体重百分位数的关系分为:小于胎龄儿(SGA)... 目的揭示脐血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探讨其在胎儿生长发育方面的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例新生儿脐血瘦素、IGF-Ⅰ水平,根据胎龄及出生体重百分位数的关系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16例、适于胎龄儿(AGA)组41例及大于胎龄儿(LGA)组29例。同时测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足长、胎盘重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①脐血瘦素水平SGA组与AG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IGF-Ⅰ水平AGA与LG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脐血瘦素及IGF-Ⅰ水平分别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足长、BMI及胎盘重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脐血瘦素与IGF-Ⅰ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性别及分娩方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IGF-Ⅰ水平与新生儿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生儿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瘦素、IGF-Ⅰ在调节胎儿生长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参与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及营养状态的临床指标之一。脐血瘦素、IGF-Ⅰ水平异常可能是引起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和巨大儿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脐血 胎儿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兔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白斌 李燕琴 +2 位作者 李曙明 赵为公 王坤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0-994,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对兔骨性关节炎(OA)模型关节软骨退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所有兔通过手术建立右膝关节OA动物模型,对照组的所有兔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ml/kg,实验组... 目的:探讨丹参对兔骨性关节炎(OA)模型关节软骨退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所有兔通过手术建立右膝关节OA动物模型,对照组的所有兔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ml/kg,实验组所有兔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0.5ml/kg,手术完毕后当天就注射1次,以后每4天注射1次。在动物OA模型建立后的第10周,将兔处死,收集右侧股骨内侧髁标本,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关节软骨形态学结构改变,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IL-6和IGF-Ⅰ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兔的关节软骨破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IL-1β、IL-6和IGF-Ⅰ蛋白阳性免疫反应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为粗细较为一致的淡红色颗粒。实验组IL-1β蛋白阳性染色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6和IGF-Ⅰ蛋白阳性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能调节OA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IL-6和IGF-Ⅰ蛋白的异常表达,对关节软骨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关节软骨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及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轴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姜宁 张爱忠 +2 位作者 宋增廷 孙艳发 于国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2-318,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及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GH/IGF-Ⅰ)轴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12只3月龄东北细毛羊与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杂交一代育肥羊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组羊公母各... 本文旨在研究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及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GH/IGF-Ⅰ)轴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12只3月龄东北细毛羊与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杂交一代育肥羊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组羊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500和800 mg/kg的GSH,试验期为60 d。测定谷胱甘肽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血清中GH和IGF-Ⅰ浓度及组织中IGF-Ⅰ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GSH显著提高了试验组育肥羊的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试验组育肥羊的料重比(P<0.05),但对育肥羊的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20、40和60 d时,试验组育肥羊血清中的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IGF-Ⅰ mRNA的表达量有所提高,当GSH添加量达到800 mg/kg时,育肥羊背最长肌中IGF-Ⅰ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试验初步得出,日粮中添加GSH促进了肝脏IGF-Ⅰ的分泌,提高了肌肉中IGF-Ⅰ mRNA的表达量,提高血清中GH与IGF-Ⅰ浓度,从而促进了育肥羊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生长性能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育肥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21日龄断奶仔猪胃和小肠发育的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垚 单安山 +2 位作者 李焕江 镡龙 吕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9,共6页
选用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3窝(37头),随机分为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础日粮、自然哺乳4组,探讨17.86μg d/剂量下的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胃和小肠发育的作用。采用H E染色、比色、原位... 选用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3窝(37头),随机分为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础日粮、自然哺乳4组,探讨17.86μg d/剂量下的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胃和小肠发育的作用。采用H E染色、比色、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了小肠黏膜形态;小肠重量、DNA和RNA含量;胃肠消化酶和小肠双糖酶活性;小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表达;小肠黏膜H SP70蛋白表达。本试验结果表明,该剂量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可促进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的发育,激活胃和小肠消化酶和双糖酶,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改善断奶应激。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具有促进早期断奶仔猪胃和小肠发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仔猪 胃和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奶牛乳蛋白合成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季昀 庞学燕 +3 位作者 田青 王梦芝 王洪荣 敖长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8-20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对纯化后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4种处理,对照组采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试验...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对纯化后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4种处理,对照组采用无血清生长培养基,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和GH(100 ng/mL)+IGF-Ⅰ(100 ng/mL)。培养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测定κ-酪蛋白基因以及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量,并测定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可以表达GHR和IGF-ⅠRmRNA,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κ-酪蛋白(CSN3)mRNA表达量(P<0.05),但未发现GH和IGF-Ⅰ复合存在累积效应;与对照组相比,GH组有提高E74-样转录因子5(ELF5)mRNA表达量的趋势(P<0.10),而IGF-Ⅰ组显著提高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rpS6K1)mRNA表达量(P<0.05),GH+IGF-Ⅰ组未呈现加强作用。结果提示,GH和IGF-Ⅰ可能单独通过影响调控乳蛋白合成的关键激酶及调节因子mRNA表达来调节κ-酪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乳腺上皮细胞 乳蛋白 MRNA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透明质酸对人胚关节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建荣 刘尚礼 +4 位作者 宋卫东 李卫平 郑召民 沈慧勇 黄东生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9-422,426,共5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和透明质酸 (HA)联合培养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判断其稳定软骨细胞表型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 ,从第 4代开始 ,用hIGF Ⅰ和HA联合培养 ,通过电镜观察、甲苯胺...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和透明质酸 (HA)联合培养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判断其稳定软骨细胞表型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 ,从第 4代开始 ,用hIGF Ⅰ和HA联合培养 ,通过电镜观察、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和aggrecan免疫组化及RT PCR判断联合培养第 8代软骨细胞表型的变化。自然传代的第 6代细胞为对照组。【结果】IGF Ⅰ和HA联合培养的第 8代细胞胞浆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分泌小泡 ;RT PCR显示Ⅱ型胶原mRNA表达阳性而Ⅰ型胶原mRNA表达阴性 ;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浆内有大量的紫色异染颗粒 ;Ⅱ型胶原和aggrecan免疫组化见 80 %~ 92 %的细胞染色呈阳性或强阳性 ,平均灰度分别为 85 92和 116 2 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说明处理组染色较对照组增强。【结论】IGF Ⅰ和HA联合培养的第 8代细胞仍能保持透明软骨细胞的表型 ,为体外获得高数量级别的有正常功能的人关节软骨细胞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透明质酸 人胚关节 软骨细胞表型 关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爱青 甘卫华 +2 位作者 陈荣华 潘晓勤 费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2组(1)对照组;(2)IGF-Ⅰ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μg/L的IGF-Ⅰ。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2组(1)对照组;(2)IGF-Ⅰ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μg/L的IGF-Ⅰ。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RT-PCR检测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Ⅰα和胶原Ⅲα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胶原Ⅰ的浓度。结果IGF-Ⅰ刺激使HK2细胞由椭圆形变为梭形。不同浓度的IGF-Ⅰ作用于HK2细胞48h后,α-SMA、胶原Ⅰα和胶原Ⅲα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ELISA结果显示,100及200μg/LIGF-Ⅰ组中HK2细胞分泌的胶原Ⅰ显著增加(P<0.05)。结论IGF-Ⅰ在体外能够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并促进其胶原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IGF-Ⅰ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忠信 何金婷 +3 位作者 莽靖 胥桂华 杨宏 钱佳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IGF- 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正常组织有极低水平的IGF- 表达,脑缺血...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IGF- 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正常组织有极低水平的IGF- 表达,脑缺血后表达主要位于半影区,随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半影区表达逐渐增强,IGF- 蛋白及m RNA表达在再灌注2 4 h为16 9.6 4±6 .97、16 8.6 4±6 .2 8,4 8h为16 8.86±5 .39、170 .86±5 .0 7,并达高峰。结论:内源性IGF- 表达增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半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化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江 黄文良 +2 位作者 阮世强 苑成 佘荣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羟基磷灰石(HA)及自体红骨髓(ABM)复合物成骨诱导活性的作用。方法在36只兔桡骨中1/3上制造骨缺损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组缺损不做任何处理,HA/ABM组、IGF-Ⅰ活化HA组、IGF...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羟基磷灰石(HA)及自体红骨髓(ABM)复合物成骨诱导活性的作用。方法在36只兔桡骨中1/3上制造骨缺损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组缺损不做任何处理,HA/ABM组、IGF-Ⅰ活化HA组、IGF-Ⅰ活化HA/ABM组组织工程骨分别植入骨缺损处。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扫描电镜检测评价成骨情况。结果①血清ALP活性:2、4、8、12周时,IGF-Ⅰ/HA/ABM组血清AL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其他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扫描电镜结果:12周时,IGF-Ⅰ/HA/ABM组仅见少量材料,骨缺损区被成熟板层状骨组织充填,材料与正常骨质间已分不清界限,骨缺损大部分修复,其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各组。结论 IGF-Ⅰ对以HA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成骨诱导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成骨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GH、IGF-Ⅰ、IGFBP-3水平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武军 蒋晓敏 +3 位作者 陶芳标 董娟 朱鹏 黄大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法,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FGR患者(特发性FGR组)和42例适于胎龄...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法,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FGR患者(特发性FGR组)和42例适于胎龄儿(正常对照组)脐血清中GH、IGF-Ⅰ、IGFBP-3水平,通过配对设计差值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特发性FGR组G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特发性FGR组脐血IGF-Ⅰ、IGFBP-3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特发性FGR组脐血IGF-Ⅰ/IGFBP-3的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脐血GH水平与出生体重负相关(r=-0.443,P=0.000),脐血IGF-Ⅰ、IGFBP-3水平与出生体重正相关(r=0.497,P=0.000;r=0.331,P=0.000);脐血GH水平与IGF-Ⅰ水平负相关(r=-0.290,P=0.000),脐血IGF-Ⅰ水平与IGFBP-3水平正相关(r=0.245,P=0.024)。结论:GH、IGF-Ⅰ及IGFBP-3可能参与胎儿生长发育过程,是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小于胎龄儿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IGF-Ⅰ R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孔敏坚 董爱强 +3 位作者 马志原 程海峰 钱建芳 范军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73-380,共8页
目的:评价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受体(IGF-Ⅰ R)表达的阻断效应,和IGF-Ⅰ R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及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改变。方法:应用U6启动子,介导DNA... 目的:评价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受体(IGF-Ⅰ R)表达的阻断效应,和IGF-Ⅰ R基因沉默后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特性及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改变。方法:应用U6启动子,介导DNA模板转录生成短发夹样RNA(shRNA),并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株,从而产生IGF-Ⅰ R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GF-Ⅰ R表达的改变;联合应用化疗药物顺铂(DDP),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等,观察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DDP半数致死量(IC50)的变化。结果:IGF-Ⅰ R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抑制率高达89.8%),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滞留于G0期的比例上升;DDP对肿瘤细胞24h、48h、72h的IC50均明显减少,IGF-Ⅰ R siRNA1组DDP作用72h的IC50为0.92 mg/L,明显低于control-siRNA组的3.77mg/L,0.5mg/L DDP联合IGF-Ⅰ R siRNA1作用48h后,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32.1%,明显高于control-siRNA组的18.9%,细胞凋亡率从27.8%上升至44.2%。结论:运用RNAi技术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IGF-Ⅰ R的表达,使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化疗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受体 RNA干扰 化疗敏感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气活血方对宫内发育迟缓胎鼠肝脏IGF-Ⅰ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琪 黄光英 +2 位作者 袁永辉 李臣鸿 熊丽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 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宫内发育迟缓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 GR)胎鼠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IGF- )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影响 ,探讨其防治 IU GR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被动... 目的 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宫内发育迟缓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 GR)胎鼠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IGF- )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影响 ,探讨其防治 IU GR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被动吸烟法复制胎鼠 IU GR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 IU GR组、 IUGR精氨酸治疗组 (精氨酸组 )、 IU GR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组 (中药组 )。采用 North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胎鼠肝脏 IG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IUGR组 IGF-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调 (P<0 .0 1) ,而精氨酸组和中药组两者表达水平较 IUGR组有所增加 ,其中 ,中药组 IGF- 的表达强度高于精氨酸组 (P<0 .0 5 ) ,接近正常组 (P>0 .0 5 )。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直接 (或间接 )促进 IGF- 的合成和分泌 ,或者防止某些致病因素对 IGF- 基因表达细胞信息传导途径的阻断而起到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补肾益气活血中药 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作用机制 信息传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牙周膜细胞整合素β_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牧 刘建国 +6 位作者 管晓燕 黄瑾 徐宇红 张疆弢 彭菊香 李高华 钟建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细胞(PDLCs)中整合素β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隔日于正畸牙颊侧牙龈黏膜下单独或联合注射10 ng PDGF...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细胞(PDLCs)中整合素β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隔日于正畸牙颊侧牙龈黏膜下单独或联合注射10 ng PDGF-BB及200 ng IGF-Ⅰ,加力10 d后处死大鼠,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畸牙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的表达。结果 PDGF-BB、IGF-Ⅰ单独或联合应用均能增强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P<0.01);与PDGF-BB、IGF-Ⅰ单独应用比较,IGF-Ⅰ加PDGF-BB组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明显增强(P<0.05和P<0.01)。结论外源性PDGF-BB和IGF-Ⅰ在大鼠正畸牙的局部注射能上调压力侧牙周膜细胞中整合素β3表达,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整合素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高糖条件下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颖 袁林 +3 位作者 任广立 王丽萍 朱玉婷 吴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高糖条件下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影响,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糖尿病性骨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实验通过对细胞增殖和矿化的检测,从细胞分子水平评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的作用。体内实...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高糖条件下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影响,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糖尿病性骨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实验通过对细胞增殖和矿化的检测,从细胞分子水平评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的作用。体内实验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给予胰岛素(6~8U/d)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30μg/kg.d)治疗,通过X线、组织切片HE染色和四环素双标记的方法观察牙槽骨改建情况。结果:离体实验的结果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可减少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成骨细胞的异常增殖,促进钙沉积和矿化结节的形成。体内实验研究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大鼠拔牙创骨愈合减慢,骨形成减少,牙槽骨高度和牙槽骨骨形成率显著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治疗不仅能控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还可以增加牙槽骨高度和提高骨形成率。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导致糖尿病大鼠拔牙后骨形成减少、牙槽骨高度降低等病理改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可以促进糖尿病状态下成骨细胞骨形成和矿化,有利于糖尿病大鼠拔牙后骨创愈合和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成骨细胞 糖尿病 牙槽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雪梅 程秋蓉 +2 位作者 陈民敬 杨明艳 肖志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3040-3042,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细胞质,PCN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细胞核,IGF-Ⅰ和PCNA在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均强于间质细胞。(2)在月经周期的增生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6.06,P<0.05),PC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P<0.05);进入分泌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P<0.05),而PC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3)研究组IGF-Ⅰ阳性细胞与PCNA阳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5)。结论 IGF-I和PCNA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相关,IGF-I和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IGF-I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红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金玉 秦立红 +3 位作者 张国梁 赵玉民 张嘉保 赵志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106,共4页
以58头草原红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F-ⅠR基因3′UTR中发现PCR-SSCP的多态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对所得基因型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 以58头草原红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F-ⅠR基因3′UTR中发现PCR-SSCP的多态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对所得基因型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3′UTR中AB型的胴体产肉率、肉骨比显著高于AA、BB型(P<0.05);AA型的脂肪覆盖率显著高于BB型(P<0.05),与AB型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IGF-R基因 3′UTR 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雌激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清皮质醇和IGF-Ⅰ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遂柱 上官峰 赵永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3-444,共2页
目的研究成年雌性SD大鼠于卵巢切除后及再补充雌激素后血清皮质醇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变化。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去势组、去势+补充雌激素组。术后5个月处死,采取血清检测雌二醇、皮质醇及IGF-Ⅰ的水平。... 目的研究成年雌性SD大鼠于卵巢切除后及再补充雌激素后血清皮质醇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变化。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去势组、去势+补充雌激素组。术后5个月处死,采取血清检测雌二醇、皮质醇及IGF-Ⅰ的水平。结果 大鼠卵巢切除后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IGF-Ⅰ无明显变化;应用雌激素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醇(P<0.01)和IGF-Ⅰ(P<0.01)的水平。结论 卵巢切除及补充雌激素对大鼠血清皮质醇和IGF-Ⅰ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皮质醇 IGF- 雌激素水平 SD大鼠 卵巢切除后 补充 成年 对照组 影响 血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