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和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竹晨 顾熊飞 +3 位作者 卢汉平 高锦辉 杨冬梓 邝健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6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胰岛素抵抗(IR)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胰岛素抵抗(IR)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测定采用3H标脱氧右旋葡萄糖(2-[3H]DG)吸收法,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检测采用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和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结果】①胰岛素(100nmol/L)作用下,TNF琢刺激浓度分别为0、5ng/mL、10ng/mL、20ng/mL时,脂肪细胞2-[3H]DG的摄取分别为(652±203)U,(609±172)U,(511±135)U和(404±168)U,当TNF琢刺激浓度达20ng/mL时,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胰岛素(100nmol/L)刺激下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在TNF琢(5ng/mL)作用时(74.50%±16.86%)较无TNF琢作用(94.00%±14.70%)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当TNF琢刺激浓度分别为10ng/mL(31.16%±10.44%)和20ng/mL(27.33%±9.63%)时,胰岛素(100nmol/L)刺激后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明显降低(P<0.001)。【结论】①TNF琢刺激浓度的升高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②TNF琢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s-1 TNFα 脂肪细胞 葡萄糖摄取 酪氨酸磷酸化 体外培养 胰岛素 刺激 蛋白免疫印迹法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底物1在烧伤后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新龙 夏照帆 +5 位作者 韦多 田建广 郇京宁 路卫 唐洪泰 朱世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 :观察烧伤后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及其丝氨酸 30 7和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 ,探讨烧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6周龄 SD大鼠 (体质量 16 0~ 170 g)随机分为假烫伤组 (n=8)和烫伤组 (n=8) ,烫伤组大鼠制成烧伤面积为 30 %... 目的 :观察烧伤后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 1)及其丝氨酸 30 7和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 ,探讨烧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6周龄 SD大鼠 (体质量 16 0~ 170 g)随机分为假烫伤组 (n=8)和烫伤组 (n=8) ,烫伤组大鼠制成烧伤面积为 30 %的 度烫伤模型 ,伤后第 4天 ,禁食 5 h后的大鼠 ,进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实验 ,实验后颈动脉放血处死 ,立即采集肌肉和脂肪标本 ,采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方法分析 IRS- 1及其丝氨酸 30 7和酪氨酸磷酸化的变化情况。 结果 :烫伤后肌肉和脂肪组织中 IRS- 1上丝氨酸 30 7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 [假烫伤组光密度值设定为 1,进行对照比较 ;骨骼肌 :(3.78± 1.5 8) vs(1.0 0± 0 .16 ) ,P<0 .0 1;脂肪组织 :(2 .0 9± 0 .4 4 ) vs(1.0 0± 0 .18) ,P<0 .0 5 ],而 IRS- 1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骨骼肌 :(0 .6 6± 0 .32 ) vs(1.0 0± 0 .34) ,P<0 .0 5 ;脂肪组织 :(0 .6 2± 0 .2 7) vs(1.0 0± 0 .2 4 ) ,P<0 .0 5 ]。烫伤后 IRS- 1含量无显著性改变 [肌肉组织 :(0 .87± 0 .0 5 ) vs(1.0 0± 0 .17) ,P>0 .0 5 ;脂肪组织 :(0 .93± 0 .0 1) vs(1.0 0± 0 .16 ) ,P>0 .0 5 ]。结论 :烧伤后 IRS- 1丝氨酸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1 丝氨酸307 酪氨酸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栋梁 武莉 +2 位作者 李锦平 张馨媛 冯吉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IR模型组(n=40)。NC组喂以普通饲料,IR模型组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建立IR模型。筛选30只成模的IR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IR模型组(n=40)。NC组喂以普通饲料,IR模型组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建立IR模型。筛选30只成模的I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HFD组)、灯盏花素高剂量组(High组)和灯盏花素低剂量组(Low组),每组10只。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值(FBG),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灯盏花素治疗后IR大鼠肝脏组织中核糖体S6激酶1(S6K1)蛋白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HFD组大鼠HOMA-IR明显增高(P=0.000);与HFD组相比,High组和Low组大鼠HOMA-IR明显降低(均P=0.000);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High组和Low组大鼠肝脏组织中S6K1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均P<0.01),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均增高(P<0.01,P<0.05)。结论灯盏花素显著改善IR大鼠的IR状态,其作用可能与大鼠肝脏组织中S6K1的表达下调以及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胰岛素抵抗 核糖体S6激酶1 胰岛素受体底物1 酪氨酸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