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年长则求之于府”机制
1
作者 骆守真 吴雅文 +1 位作者 常诚 陈兆耀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18-22,共5页
“年长则求之于府”是中医对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也是诊治老年病的基本原则,多种老年疾患均与腑病相关。但是中医“府”具体的微观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寄居于“胃肠腑”内,其生理病理特点与腑病相关,多种老年疾患均存在菌群失... “年长则求之于府”是中医对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也是诊治老年病的基本原则,多种老年疾患均与腑病相关。但是中医“府”具体的微观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寄居于“胃肠腑”内,其生理病理特点与腑病相关,多种老年疾患均存在菌群失衡状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老年疾患已被证明有效。文章提出了肠道菌群即是“年长则求之于府”机制的微观体现,是多种老年病的治疗靶点。中医药治疗老年病可以通过着眼于肠道菌群,调节腑功能,即“年长则求之于府”,以期为老年疾患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长则求之于府 肠道菌群 老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论”和“五神藏”理论从脾论治小儿自闭症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玲佳 樊燕萍 +1 位作者 王俊宏 陈溪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95-100,共6页
小儿自闭症的核心病机为“以脾脏功能失调”为核心的五脏、神志失常,即脾主升清功能不足、脾失运化。从“五脏相关论”和“五神藏”理论角度分别对脾主升清异常之五脏失养、脾失运化致脾意之思辨知行异常进行病机分析,认为脾脏在本病发... 小儿自闭症的核心病机为“以脾脏功能失调”为核心的五脏、神志失常,即脾主升清功能不足、脾失运化。从“五脏相关论”和“五神藏”理论角度分别对脾主升清异常之五脏失养、脾失运化致脾意之思辨知行异常进行病机分析,认为脾脏在本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归纳为“脾为五脏之母,脾意主思辨知行”的发病特点以及“脾气不足、脾失统血”的核心病机。提出脾主升清功能不足主要体现在脾气不足,从而影响精微传输,导致小儿发育受到影响,以自拟健脾方加减治疗,可补脾益气、以助升清。脾失运化主要体现在脾失统血,从而影响脾意,导致小儿思辨知行异常,可在健脾方的基础上加用补血之药,以补益脾胃、充养脾意。旨在建立“脾为五脏之母,脾健则五神安”的辨治体系,以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自闭症 五脏相关论 五神藏 从脾胃论治 脾主运化 脾不统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从脾胃探讨烦证之证治
3
作者 张梦 石学慧 +1 位作者 谭甜 吴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烦”乃常见病症之一,常由外感、内伤或劳倦引发,其病位在心,病机或虚或实,可伴发热或无热。自生理功能言:心神需脾胃运化腐熟水谷精微滋养,心肾相交需脾胃中土之枢协作。张仲景在《伤寒论》详述其病机及治法。文章通过总结《伤寒论》... “烦”乃常见病症之一,常由外感、内伤或劳倦引发,其病位在心,病机或虚或实,可伴发热或无热。自生理功能言:心神需脾胃运化腐熟水谷精微滋养,心肾相交需脾胃中土之枢协作。张仲景在《伤寒论》详述其病机及治法。文章通过总结《伤寒论》烦证条文,明确病因、病机,发现仲景在治疗过程中强调调理脾胃,兼顾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脾胃 烦证 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焦亡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生物学机制
4
作者 王秋月 郑泽宇 +1 位作者 黄铭涵 王文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4期30-33,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属于慢性炎症性病变,为胃黏膜“炎-癌”转化的关键阶段。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可引发胃黏膜炎症,参与CAG的发生发展。中医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炎性反应有密切联系,为临床CAG的常见中医证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属于慢性炎症性病变,为胃黏膜“炎-癌”转化的关键阶段。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可引发胃黏膜炎症,参与CAG的发生发展。中医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炎性反应有密切联系,为临床CAG的常见中医证型。湿热蕴结脾胃,损伤胃络,日久易生瘀毒,诱发癌症,脾胃湿热的病机转化与焦亡促进炎性反应,利于肿瘤形成存在共通之处。该文深入探析细胞焦亡与脾胃湿热之间的关系,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探究中医脾胃湿热证CAG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运用清化湿热法治疗CAG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细胞焦亡 生物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腹水从中焦论治
5
作者 朱雨洁 张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228-232,共5页
肝硬化腹水作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高且致死率高。肝硬化腹水在中医中属于鼓胀的范畴,WD肝硬化腹水的发生与中焦有密切的关系。中焦位处三焦之中,为人体阴阳升降、水谷纳化、气... 肝硬化腹水作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高且致死率高。肝硬化腹水在中医中属于鼓胀的范畴,WD肝硬化腹水的发生与中焦有密切的关系。中焦位处三焦之中,为人体阴阳升降、水谷纳化、气血津液运行之要塞,中焦不利则百病皆生。从中焦论治对临床治疗WD肝硬化腹水有指导意义。文章探讨了从中焦理论诊治WD肝硬化腹水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要点,为WD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硬化腹水 中焦 脾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春甫辨治妇科病学术思想初探
6
作者 岳维忠 苗晓燕 郜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徐春甫作为著名新安医家,传承和发展了新安“固本培元”的学术思想,通过研读徐春甫的著作,分析总结其辨治妇科病的理论特点和证治经验,以期丰富新安妇科研究。其于正经、止带、备孕、安胎及诸病善后皆不离调理脾胃之法,并于固涩之道多... 徐春甫作为著名新安医家,传承和发展了新安“固本培元”的学术思想,通过研读徐春甫的著作,分析总结其辨治妇科病的理论特点和证治经验,以期丰富新安妇科研究。其于正经、止带、备孕、安胎及诸病善后皆不离调理脾胃之法,并于固涩之道多有发挥,体现了兼补兼固的用药特点;不拘于“女子以血为本”,反思时医妄补阴血之弊,主张调脾以养血;妇人多虚,重视情、欲致虚,提倡闲心寡欲;妇科私密,重视脉诊;创八珍益母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春甫 古今医统大全 妇科病 脾胃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健脾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谢思鹏 林才志 +3 位作者 梁景菊 韦佳宋 吕泓明 曹育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0-23,共4页
通过阐述分析引起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的临床病因病机,在原有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证型上,增加讨论脾、胃、肝等脏腑虚寒的相关辨证分型,通过归纳总结中医及相关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出温阳健脾法的认识,及相关中医辨证认识、作用原... 通过阐述分析引起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的临床病因病机,在原有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辨证证型上,增加讨论脾、胃、肝等脏腑虚寒的相关辨证分型,通过归纳总结中医及相关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出温阳健脾法的认识,及相关中医辨证认识、作用原理探讨、主要临床药物应用及进展。认为温阳健脾法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十分良好稳定的远期临床观察疗效,其主要代表方药为黄芪建中汤、健脾和胃温阳利膈方及吴茱萸汤等具有很明显广阔的新药临床及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健脾法 黄芪建中汤 健脾和胃温阳利膈方 吴茱萸汤 胃食管反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谢耕耕 张少武 +3 位作者 李慧 戢珂 邱志伟 严文彦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4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2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2)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2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2)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治疗后4周后比较2组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腓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值、中医证候积分、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7.42%(48/62,P<0.05)。治疗后,2组MDNS、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MQLS评分以及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NCV和MNCV值以及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DPN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轻周围神经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调理脾胃 浅刺短留针法 温针灸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传导速度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美利曲辛治疗脾胃气虚型失眠症的效果
9
作者 蒋彦娉 张茜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脾胃气虚型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予以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次,早晨、...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脾胃气虚型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予以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次,早晨、中午各1次。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2次/d,1剂/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表(PSQI)评分以及血清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331,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血清DA、VIP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5-HT、GAS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2,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美利曲辛能改善脾胃气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调节血清神经递质和胃肠激素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美利曲辛 脾胃气虚 失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探讨
10
作者 庞永晖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0);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脾胃湿热 慢性浅表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
11
作者 高睿 马丽娜 张洁瑛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82-85,89,共5页
目的探讨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25)采用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为(147.89±15.98)g/L,高于对照组的(121.72±11.29)g/L(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0.73±0.17)分、(0.62±0.16)分、(0.42±0.14)分、(0.32±0.11)分、(0.19±0.0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3±0.31)分、(1.18±0.29)分、(0.92±0.26)分、(0.63±0.24)分、(0.66±0.13)分,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复春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可有效促进血清胃泌素恢复至正常,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弱证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复春胶囊 奥美拉唑 血清胃泌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析探究国医大师熊继柏运用疏肝汤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12
作者 欧阳青兰 张涛 +1 位作者 王子焱 谭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5期110-113,171,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分析,探究国医大师熊继柏运用疏肝汤治疗脾胃病的方药规律及经验。方法收集国医大师熊继柏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以疏肝汤为核心处方的医案289例,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运用软件统计药物四气、五味、归... 目的基于数据分析,探究国医大师熊继柏运用疏肝汤治疗脾胃病的方药规律及经验。方法收集国医大师熊继柏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以疏肝汤为核心处方的医案289例,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运用软件统计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功效频次,舌脉分布、核心药物、主治疾病,并进行中医疾病、合方及加减用药关联分析。结果疏肝汤方中的药物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主归脾、肝、胃经;药物主属理气类;舌脉象以苔薄黄、脉弦细为主。疏肝汤主治脾胃病,常合金铃子散、左金丸,喜加青皮、贝母、瓦楞子。结论国医大师熊继柏辨治脾胃病以肝郁气滞、横逆脾胃为核心病机,主张从“木郁达之”论治脾胃病,常用疏肝汤调达肝气、理脾和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汤 国医大师熊继柏 脾胃病 数据分析 运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灵龟八法理论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苏杨 柯铃铃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临床灵龟八法理论实施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脾胃虚寒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扑克牌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临床灵龟... 目的分析基于临床灵龟八法理论实施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脾胃虚寒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扑克牌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临床灵龟八法理论下的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脘疼痛、畏寒怕冷、大便稀溏积分分别为(1.17±0.17)、(1.37±0.16)、(0.69±0.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0.13)、(2.14±0.14)、(1.20±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后腹胀积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实施基于临床灵龟八法理论温针灸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龟八法理论 温针灸 脾胃虚寒型 胃肠功能紊乱 中医证候积分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春荣 何友成 +1 位作者 汤水华 严锦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监测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无病例脱落。研究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0.0%(28/40),研究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分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中医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及黏膜病变程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宁胶囊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气虚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经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铭涵 何友成 +2 位作者 杨正宁 林尧 杨春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杨春波教授为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擅长运用“脾胃湿热”理论诊治胃肠系统疾患。杨老认为,脾胃湿热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应从“三因制宜”角度辨识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个体化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针对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辨治用药,杨老... 杨春波教授为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擅长运用“脾胃湿热”理论诊治胃肠系统疾患。杨老认为,脾胃湿热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应从“三因制宜”角度辨识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个体化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针对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辨治用药,杨老以清化湿热、调气舒络为总治则,创制“清化饮”为基本方,并结合辨析寒热、分利三焦、顾护正气、扶正防邪等辨治心得立方。作者结合杨老临床验案,阐述杨老辨治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临证经验,以期对指导临床诊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杨春波 脾胃湿热证 胃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调带脉治疗脾胃与妇科合病临证思路
16
作者 李博 杨小静 +3 位作者 梁婧翘 张雅冬 韩强 许昕(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59-163,共5页
现代医学中消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分属不同学科,从中医整体观认知,脾胃与妇科合病可统称为带脉病。中医学认为,带脉病基本病因病机系湿热中阻蕴带、寒湿困脾阻带、火热灼带及精气血不足所致带脉虚陷,治疗主要采用通调带脉法,从带脉、脾... 现代医学中消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分属不同学科,从中医整体观认知,脾胃与妇科合病可统称为带脉病。中医学认为,带脉病基本病因病机系湿热中阻蕴带、寒湿困脾阻带、火热灼带及精气血不足所致带脉虚陷,治疗主要采用通调带脉法,从带脉、脾、胃、肝及冲脉、任脉多经参详论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通调带脉法包括清带脉湿热、温带脉寒湿、止带脉疼痛和固带脉虚脱。临证论治腹部症状包含脾胃和妇科疾病时,可斟酌考虑,灵活运用,化繁为简,异病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脉 脾胃病 异病同治 妇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学院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在脾胃病临床实践教学中受训学生反馈情况的研究
17
作者 彭卓嵛 陈婧 +2 位作者 李敏 黄鸿娜 王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在脾胃病临床实践教学的受训学生反馈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2022年选取2019级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整群抽样法抽取90名本科生,分为A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在脾胃病临床实践教学的受训学生反馈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2022年选取2019级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整群抽样法抽取90名本科生,分为A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B组(采用传统结合内镜图库教学模式)、C组(传统联合微课及内镜图库教学模式)各30名,受训结束后,进行对比研究。带教教师经过系统培训并完成一致性检验后,采用微信小程序(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在脾胃病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认识及临床实践教学体会。结果三组在教学效果的互动性、生动性、学习效率方面的评价,C组的互动性、生动性、学习效率均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学生在学习环境轻松、可自主决定学习步调、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C组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胃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学院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受训学生反馈情况良好,有助于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内镜病例图库 脾胃病科 临床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启泉从“通调五脏安脾胃”论治尿道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乃霖 景璇 +4 位作者 关胜江 孙建慧 陈苹苹 张霞 刘启泉(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0-164,共5页
总结刘启泉教授从“通调五脏安脾胃”论治尿道综合征的临证经验。刘教授认为,尿道综合征病位在尿道,核心病机为脾胃不和,湿邪阻滞,水道不利,治疗应以“安脾胃”贯穿始终。同时,该病与五脏不调密切相关,外感、内伤、情志、饮食、劳倦及... 总结刘启泉教授从“通调五脏安脾胃”论治尿道综合征的临证经验。刘教授认为,尿道综合征病位在尿道,核心病机为脾胃不和,湿邪阻滞,水道不利,治疗应以“安脾胃”贯穿始终。同时,该病与五脏不调密切相关,外感、内伤、情志、饮食、劳倦及脏腑失调等均会影响五脏功能继而发病。临床中基于“通调五脏安脾胃”思想,根据患者症状表现,综合运用升清降浊以和胃通淋、养心清心以泻热通淋、益肺泻热以利湿通淋、补肾温阳以化气通淋、疏肝清肝以行气通淋的方法指导治疗,可使五脏调和,水道得利,症状缓解,淋证得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综合征 通调五脏安脾胃 刘启泉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以心脾相关理论治疗脾胃病的思路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远程 刘鹏 +4 位作者 黄超原 文艺 李培武 庄昆海 刘凤斌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33-37,共5页
从心脾相关理论源流、心脾关系辨析出发,探讨基于心脾相关理论的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认为心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完善于明清,成熟于近代。在相互关系方面,心脾通过经络、五行、气血、精神情志相关,并在... 从心脾相关理论源流、心脾关系辨析出发,探讨基于心脾相关理论的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认为心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完善于明清,成熟于近代。在相互关系方面,心脾通过经络、五行、气血、精神情志相关,并在现代研究中的脑-肠轴学说中得到验证。在病因病机方面,火衰土虚、心火乘脾、心脾两虚、心胃不和是心脾相关理论中的最常见的脾胃病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时,可针对各个病机分别以益火补土、泻心扶脾、补心健脾、调心安脾为核心治疗方法。在用药方面,以附子、干姜、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以黄芪、黄连补脾泻火,以黄芪、人参、龙眼肉、当归补心健脾,以首乌藤、玫瑰花、合欢皮等调养心神以安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 心脾相关 脾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探讨脾胃湿热证防治内涵及临床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友成 蒋风茹 +4 位作者 吴月 潘可怡 周淳宇 蔡舒雨 袁建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75-180,共6页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随五脏所喜用药”(随脾胃所喜用药)、“各量轻重,从宜施治”(把握细节,辨证施治)5个方面进行综合辨治,并附临证案例一则,为脾胃湿热证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其所得而攻之 脾胃湿热证 辨证论治 理论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