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tin-dop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lithium insertion for Li-battery
1
作者 许茜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71-275,共5页
Tin-doped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lysis in molten salt of LiCl (62%)-NaCl(37%)-SnCl2(1%) in mass fraction with a graphite rod as a cathode. TEM and XRD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struct... Tin-doped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lysis in molten salt of LiCl (62%)-NaCl(37%)-SnCl2(1%) in mass fraction with a graphite rod as a cathode. TEM and XRD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in-doped CNTs is webs of well-graphitized hollow tubes with outer diameters between 10 and 20 nm with presence of Sn and SnO2. The EDS elementary analysis confirms the content of tin in the products was 9%. Electrochemical Li insertion into the doped CNTs was investigated in a nonaqueous medium. Galvanostatic discharge-charge measurement revealed that their specific capacities of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lithium were 1762mAh/g and 1295mAh/g,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cycle with almost coulomb efficiency of 73%. The coulomb efficiency increased to more than 90% after the ninth cycle, and the reversible capacity was about 21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锂电池 电解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石墨嵌锂平台的磷酸铁锂电池电化学参数辨识
2
作者 赵杨梅 时玮 +2 位作者 张雪楠 刘彤 冯翔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9-77,共9页
磷酸铁锂电池电压平台反映电池正负极嵌锂能力,为提高电化学参数辨识的精度,特别是电池电压平台期的精度,通过改进的单粒子模型对电池电化学参数进行辨识。同时考虑石墨负极电压平台的特征,形成由电池电压相对误差、电压平台相对误差、... 磷酸铁锂电池电压平台反映电池正负极嵌锂能力,为提高电化学参数辨识的精度,特别是电池电压平台期的精度,通过改进的单粒子模型对电池电化学参数进行辨识。同时考虑石墨负极电压平台的特征,形成由电池电压相对误差、电压平台相对误差、总时间误差和电压平台时间差组成的优化目标函数,各目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赋权值,最后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对电化学参数进行辨识。考虑负极石墨电压平台后的电化学参数辨识精度得到提高,电压平台期的电压误差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锂平台 磷酸铁锂电池 电化学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锂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唐致远 阳晓霞 +1 位作者 陈玉红 贺艳兵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2-336,共5页
介绍了钛酸锂的结构、特性及研究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嵌锂机理及制备钛酸锂的几种合成方法,并分析了制备工艺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掺杂改性的原理、方法及研究近况进行了讨论和概述,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钛酸锂 合成 改性 插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嵌脱的交流阻抗模型 被引量:18
4
作者 吕东生 李伟善 +1 位作者 刘煦 邱仕洲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6-327,共2页
介绍了文献中提出过的6种描述锂离子在正负极脱嵌过程的交流阻抗等效电路模型、恒相元件模型、修正的Randels模型、吸附模型、Voigt模型、修正后的FMG模型、修正的Voigt FMG模型。分析比较了这6种模型所表示电极过程的物理化学意义,认... 介绍了文献中提出过的6种描述锂离子在正负极脱嵌过程的交流阻抗等效电路模型、恒相元件模型、修正的Randels模型、吸附模型、Voigt模型、修正后的FMG模型、修正的Voigt FMG模型。分析比较了这6种模型所表示电极过程的物理化学意义,认为修正的Voigt FMG模型能较清楚的描述锂离子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中的脱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交流阻抗模型 锂离子嵌脱 等效电路 正极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炭材料的结构及其嵌锂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宝华 李开喜 +1 位作者 吕春祥 凌立成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68,共3页
以兖州煤为原料 ,在 70 0~ 10 0 0℃下热裂解制备煤基炭材料。氮气物理吸附和X射线衍射分别考察了炭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孔容以及微晶结构的变化 ;并将炭材料制作成电极以考察其嵌锂行为。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煤基炭材料的... 以兖州煤为原料 ,在 70 0~ 10 0 0℃下热裂解制备煤基炭材料。氮气物理吸附和X射线衍射分别考察了炭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孔容以及微晶结构的变化 ;并将炭材料制作成电极以考察其嵌锂行为。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煤基炭材料的微晶结构变得有序 ,而BET比表面积、孔容以及首次充放电可逆容量呈现下降趋势。在 70 0℃下热裂解所制备的炭材料 ,其放电容量高达 470mAh/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炭材料 结构 嵌锂行为 锂离子电池 炭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固相扩散控制下的材料放电过程 被引量:5
6
作者 唐致远 薛建军 +1 位作者 李建刚 王占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6-530,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锂离子固相扩散控制条件下 ,电极材料的恒流放电过程 .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 ,Q值(放电时率和扩散时间常数之比)对材料的放电容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模拟了 LiMN_2O4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的恒流放电曲线 ,分析了颗粒...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锂离子固相扩散控制条件下 ,电极材料的恒流放电过程 .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 ,Q值(放电时率和扩散时间常数之比)对材料的放电容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模拟了 LiMN_2O4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的恒流放电曲线 ,分析了颗粒粒径对这两种材料放电容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扩散 锂离子电池 嵌入电极 放电容量 锰酸锂 石墨 锂离子 恒流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相沥青碳微球的制备及其嵌锂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宝华 吕永根 +2 位作者 李开喜 吕春祥 凌立成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7-30,共4页
以含 0 .4 6 %~ 3.7% (质量分数 )吡啶不溶物 (PI)的宝钢煤焦油为原料 ,在 4 5 0℃下自升压热缩聚制备中间相碳微球 (MCMB) ,然后将其在 70 0℃下进行碳化。应用SEM、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研究了所得MCMB的表面物理形态及充放电性能。研... 以含 0 .4 6 %~ 3.7% (质量分数 )吡啶不溶物 (PI)的宝钢煤焦油为原料 ,在 4 5 0℃下自升压热缩聚制备中间相碳微球 (MCMB) ,然后将其在 70 0℃下进行碳化。应用SEM、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研究了所得MCMB的表面物理形态及充放电性能。研究发现 :随原料中一次PI含量的增加 ,MCMB的球径逐渐减小 ;首次电容量从 32 6mA·h·g- 1增至 4 2 5mA·h·g- 1,首次不可逆容量先增加而后减小 ,而首次充放电效率先减小而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中间相碳微球 嵌锂 碳材料 充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Sn-Li合金嵌锂性能和弹性性能的计算与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沈丁 杨绍斌 +2 位作者 李思南 孙闻 唐树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2-288,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Sn在嵌Li过程中形成Li_xSn合金(0≤x≤4.4)的形成能、嵌Li电位、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n合金的平均嵌Li电位逐渐...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Sn在嵌Li过程中形成Li_xSn合金(0≤x≤4.4)的形成能、嵌Li电位、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n合金的平均嵌Li电位逐渐降低,体积膨胀率呈现线性增大,费米能态密度整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导电性增强。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n合金中Sn—Li金属键的离子性特征逐渐增强,导致体积模量(B)、剪切模量(G)和弹性模量(E)几乎呈线性降低。G/B值表明,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n合金由延性转变为脆性,导致LixSn合金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同时,采用电池程控测试仪测得金属Sn的充放电曲线,发现理论计算的嵌Li电位与实验测得充放电电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n-Li合金 嵌锂性能 弹性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i合金嵌锂性能和弹性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5
9
作者 沈丁 杨绍斌 +2 位作者 孙闻 李思南 唐树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4,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在嵌Li过程中形成Li_xSi合金相(0≤x≤4.4)的形成能、嵌Li电位、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i合金体系总量能逐渐降...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在嵌Li过程中形成Li_xSi合金相(0≤x≤4.4)的形成能、嵌Li电位、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i合金体系总量能逐渐降低,Li_xSi合金相的形成能均为负值,表明硅负极材料的嵌Li反应在热力学可以自发进行;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i合金相的平均嵌Li电位逐渐降低,体积膨胀率逐渐增大,这与实验测得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Li_xSi合金相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主要由Si原子的p电子和Li原子的s电子共同贡献,Li_xSi合金相的费米能态密度随着嵌Li量的增加在整体上呈现增大趋势,电子导电性增强.随着嵌Li量的增加,Li_xSi合金相的体积模量(B)、剪切模量(G)和杨氏模量(E)逐渐降低,G/B值表明Li_xSi合金相均呈脆性,导致硅在嵌Li过程容易发生脆性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i—Li合金相 嵌锂性能 弹性性能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嵌脱锂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谷书华 张文静 +1 位作者 王力臻 张林森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4-6,19,共4页
利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方法考察了石墨电极的嵌脱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电极阳极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是锂离子在石墨体相中的扩散步骤,其嵌脱锂过程分别在0.20/0.22 V,0.11/0.14 V,0.08/0.10 V(vs.Li/Li+)处存在3个明显的充放电平... 利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方法考察了石墨电极的嵌脱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电极阳极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是锂离子在石墨体相中的扩散步骤,其嵌脱锂过程分别在0.20/0.22 V,0.11/0.14 V,0.08/0.10 V(vs.Li/Li+)处存在3个明显的充放电平台,每个平台为1个两相共存区,可能分别对应3个锂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相变过程:LiG2(八阶)LiC36(四阶);LiC36(四阶)LiC12(二阶);LiC12(二阶)LiC6(一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 层间化合物 嵌脱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铁、钴、镍的钒氧化物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 被引量:5
11
作者 华寿南 钟国伦 崔月芝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9-22,共4页
对添有不同摩尔比的Fe_2O_3、NiO、Co_2O_3的V_2O_5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表明:5%Fe_2O_3-V_2O_5的比容量最高(334Ah/kg,i_d=0.5mA/cm^2);20%NiO—V_2O_5循环性能最好,经过60次深循环后还保持70%的容量;由Ip~v^(1/2)的线性关系和恒... 对添有不同摩尔比的Fe_2O_3、NiO、Co_2O_3的V_2O_5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表明:5%Fe_2O_3-V_2O_5的比容量最高(334Ah/kg,i_d=0.5mA/cm^2);20%NiO—V_2O_5循环性能最好,经过60次深循环后还保持70%的容量;由Ip~v^(1/2)的线性关系和恒电位阶跃时I~t^(1/2)呈线性关系说明放电过程由锂在正极材料中的扩散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物 正极材料 三次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Ⅳ)——相图与相变(2)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健 吕迎春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4期383-401,共19页
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相变与材料的储锂机制、储锂容量范围、电压曲线、储锂动力学、材料的体积变化以及吸放热等密切相关。获得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相组成、相结构演化及相图,对于全面理解材料及其充放电行为,开发新的电池材料体系... 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相变与材料的储锂机制、储锂容量范围、电压曲线、储锂动力学、材料的体积变化以及吸放热等密切相关。获得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相组成、相结构演化及相图,对于全面理解材料及其充放电行为,开发新的电池材料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小结了脱嵌锂引起的相变,并介绍了锂电池中相图的计算和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相变 相图 嵌脱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在饱和硝酸锂溶液中的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可龙 杨赛 +1 位作者 刘素琴 王海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8-892,共5页
应用慢扫描循环伏安法研究磷酸铁锂化合物在水溶液体系中的电极过程,并通过交流阻抗法探讨了其在不同电位条件下的脱嵌锂过程。对不同频率区域的电化学行为进行分析表明,高频圆弧归属于体相电阻和电容;中低频区的半圆反映了Li+在电解液... 应用慢扫描循环伏安法研究磷酸铁锂化合物在水溶液体系中的电极过程,并通过交流阻抗法探讨了其在不同电位条件下的脱嵌锂过程。对不同频率区域的电化学行为进行分析表明,高频圆弧归属于体相电阻和电容;中低频区的半圆反映了Li+在电解液和活性物质界面发生的电荷转移;低频区部分的斜线说明了锂离子在电极材料内部的扩散行为。提出了等效电路模型,并以此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磷酸铁锂在饱和硝酸锂溶液中的电极反应机理。研究表明,磷酸铁锂在水溶液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慢扫描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等效电路 离子嵌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富锂钒青铜(Li_6V_6O_(15))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华寿南 姜能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80-83,共4页
近年来,人们对二次锂电池的正极进行了不少研究。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如V_6O(13),Li_(1+x)V_3O_8,TiS_2,MoS_2等被认为是较好的正极材料。Pistoia等研究了Li_(1+x)V_3O_8钒青铜的电化学性能得出,当Li浓度高时。
关键词 钒青铜 锂电池 锂插入反应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容器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基钢 王赫 郑俊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6,共9页
锂离子电容器是介于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两者之间的储能器件,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电能储存系统之一。本文总结近年来碳基和嵌锂型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碳基和嵌锂型电极材料的分类和改性方法。为... 锂离子电容器是介于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两者之间的储能器件,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电能储存系统之一。本文总结近年来碳基和嵌锂型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碳基和嵌锂型电极材料的分类和改性方法。为提高锂离子电容器的使用性能,通过微观结构调控、表面修饰、掺杂改性及复合材料等手段进一步优化正极材料,进行正负极动力学匹配,综合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最后梳理出未来锂离子电容器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对正极材料微观结构的调控优化、元素掺杂和表面改性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方面,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在于优化碳材料的结构与组成、克服倍率和循环性能的限制以及开发在高压下更稳定的正极材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嵌锂型材料 锂离子电容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量参数的二次电池嵌入型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新村 金乐 刘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31-1435,共5页
介绍了一种以容量参数为主变量的测定锂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颗粒半径这一辅助参数,通过球型扩散模型建立了恒流-恒压充电容量(RPG)比,进一步发展成为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采用RPG法可在较宽的电压范围... 介绍了一种以容量参数为主变量的测定锂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颗粒半径这一辅助参数,通过球型扩散模型建立了恒流-恒压充电容量(RPG)比,进一步发展成为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采用RPG法可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测定嵌入型电极材料的平均固相扩散系数,实验结果重现性好.由RPG法测得0~1.5 V时锂离子在石墨电极中的平均固相扩散系数值为1.055×10-10cm2/s.由CITT技术测得锂离子在LiMn2 O4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在3.95 V和4.12 V左右存在个两个极小峰,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扩散系数值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扩散系数 容量参数 嵌入型电极材料 锂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骨状纳米碳纤维嵌脱锂性能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黄宛真 张孝彬 +2 位作者 卢荻 徐铸德 陈卫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4-628,共5页
为了探索具有鱼骨状特殊结构的纳米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高纯度、高质量的鱼骨状纳米碳纤维,对其分别进行了酸处理、退火处理以及酸处理和退火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处理,装配成模拟电... 为了探索具有鱼骨状特殊结构的纳米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高纯度、高质量的鱼骨状纳米碳纤维,对其分别进行了酸处理、退火处理以及酸处理和退火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处理,装配成模拟电池后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该鱼骨状纳米碳纤维电化学嵌脱锂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简单的酸处理和退火处理未能明显改善鱼骨状纳米碳纤维电极的综合嵌脱锂性能,而将两者有效结合,则使该纳米碳纤维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近两倍,并且明显提高了可逆容量及循环稳定性,嵌脱锂性能得到综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状纳米碳纤维 预处理 嵌脱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体系对LiFePO_4化学脱锂的影响(英文)
18
作者 孙孝飞 徐友龙 +3 位作者 陈国岗 李彤 贾蓂瑞 李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3-1412,共10页
化学脱锂被广泛用于研究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脱锂前后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本文通过改进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粒径约12.61μm的超大颗粒LiFePO4粉末,分别在乙腈和水溶液体系中采用NO2BF4和K2S2O8作为氧化剂对其进行化学脱锂,探讨了两种... 化学脱锂被广泛用于研究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脱锂前后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本文通过改进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粒径约12.61μm的超大颗粒LiFePO4粉末,分别在乙腈和水溶液体系中采用NO2BF4和K2S2O8作为氧化剂对其进行化学脱锂,探讨了两种氧化体系所得到的FePO4在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溶剂亦高度参与了脱锂反应,特别是K2S2O8氧化得到的FePO4中存在大量O-H基团,除未被烘干的H2O外,说明LixFePO4(0≤x≤1)在强氧化性水溶液中可能存在质子嵌入。伴随反应过程中搅拌分散、物质溶解、化学脱锂和质子嵌入等协同作用,使所得FePO4的晶胞体积和颗粒尺寸明显减小,最终导致充放电曲线畸变、阻抗增大和容量降低。虽然低温退火可去除大部分O-H,但是不可逆的结构和形貌改变导致电池性能依然无法与初始LiFePO4相比。与此相反,采用NO2BF4有机溶液体系脱锂得到的FePO4没有发生明显的结构、形貌和性能变化,因而是一种更加可靠的LiFePO4化学脱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化学脱锂 质子嵌入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能量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断聚对苯基热解碳嵌锂容量的简单方法
19
作者 周恒辉 陈继涛 +1 位作者 慈云祥 刘昌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7-480,共4页
关键词 聚对苯基碳 锂离子电池 可逆嵌锂容量 嵌锂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O_3熔融盐Li^+插入法对LiMn_2O_4的化学修饰——富锂尖晶石Li_(1+x)Mn_(2-x)O_4的合成
20
作者 李玉梅 林双妹 +2 位作者 王洪玲 马淑兰 杨晓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0-703,共4页
采用含锂熔融盐锂插入法对具有尖晶石结构的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进行化学修饰,得到了一系列富锂的锂锰氧化物,通过ICP分析和草酸-高锰酸钾标准返滴定法确定了LiMn2O4及其修饰产物的化学式.研究表明:利用LiNO3为熔盐能够对LiMn2O4... 采用含锂熔融盐锂插入法对具有尖晶石结构的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进行化学修饰,得到了一系列富锂的锂锰氧化物,通过ICP分析和草酸-高锰酸钾标准返滴定法确定了LiMn2O4及其修饰产物的化学式.研究表明:利用LiNO3为熔盐能够对LiMn2O4进行有效的锂插入反应,得到富锂产物;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的Li、Mn摩尔比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温度越高趋势越明显;但是过高温度和过长时间都会导致Li2MnO3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O3熔融盐 锂插入反应 LIMN2O4 富锂尖晶石(Li1+xMn2-x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