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文献中的“金”和金属概念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建西 李延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0-471,共12页
对出土及传世先秦文献中"金"的含义进行了考察,表明至晚在西周早期"金"的广义含义已包含红铜、青铜、锡(或铅)等多种金属或金属材料在内,形成了古代的金属概念。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金属或金属材料的使用,... 对出土及传世先秦文献中"金"的含义进行了考察,表明至晚在西周早期"金"的广义含义已包含红铜、青铜、锡(或铅)等多种金属或金属材料在内,形成了古代的金属概念。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金属或金属材料的使用,广义的"金",即古代的金属概念的内涵也在扩展和变化。古代金属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的嬗变反映了古人对物质世界认知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文献 金文 冶金史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 被引量:30
2
作者 吴振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8,共5页
首次刊布的这篇西周青铜簋铭,器主名“爯”,计49字,时代约在西周中期。铭文的主要内容虽为器主的祈愿之辞,然关系到西周思想文化、家族形态、语言文字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爯簋 西周金文 古文字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党怀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2-138,共7页
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在中国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六书故》中 ,戴侗较早地运用钟鼎文并综合文献材料指出了《说文》的许多不足。他称引大量《说文》异本资料以订正文字 ,改变了《说文》的分部 ,创立按类编排文字的新体系。... 戴侗的《说文解字》研究在中国文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六书故》中 ,戴侗较早地运用钟鼎文并综合文献材料指出了《说文》的许多不足。他称引大量《说文》异本资料以订正文字 ,改变了《说文》的分部 ,创立按类编排文字的新体系。他还从文字实际出发 ,探讨传统“六书”理论 ,创立了新说。戴侗的《说文》研究对《说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侗 《说文解字》 六书 钟鼎文 部首 汉语 文字分类 文字编排 文字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半岛现存金石碑志与古代中韩交往——以唐与新罗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10
4
作者 拜根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3,共7页
现存朝鲜半岛和唐朝关联的金石碑志共有233篇。金石碑志可验证、补充《旧唐书》、《资治通鉴》、《三国史记》等文献记载的缺失,有助于对入唐新罗僧侣关联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唐与朝鲜半岛关系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翔实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 朝鲜半岛 金石碑志 唐与新罗关系 古代中韩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文看两周婚姻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曹兆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从两周金文可以看出当时婚姻关系:明言婚娶,载明夫方信息,铭文本身表明夫妇关系、子母关系,器铭之间互证可明确的婚姻关系。金文结合传世文献可看出:女性称谓首字所标示的父方信息、夫方信息,判断夫妇婚姻关系,从两周金文并结合遗存看... 从两周金文可以看出当时婚姻关系:明言婚娶,载明夫方信息,铭文本身表明夫妇关系、子母关系,器铭之间互证可明确的婚姻关系。金文结合传世文献可看出:女性称谓首字所标示的父方信息、夫方信息,判断夫妇婚姻关系,从两周金文并结合遗存看婚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周代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我”字训释考辨 被引量:3
6
作者 雷春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49,共4页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之本字,有宰割、宰杀之义,甲文里有此用例;"我"被借作自称之后,另造"割"表本义;手的古文作、禾穗作,垂的古文作,三者相近,导致混同,故有许慎这样的说法。,从爪从戈,是"我"之金文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甲骨文 金文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周■攸比鼎铭与周代官员遴选奖惩制度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5,共6页
西周时期是以射箭技能作为卿、大夫、士和候选官员的条件和标准,也作为晋升诸侯级别的重要条件,这在周代礼书中有明确的记述。西周叔夨方鼎铭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周天子的确是十分重视辟雍和射宫的射艺比赛;攸比鼎铭"射分田邑"... 西周时期是以射箭技能作为卿、大夫、士和候选官员的条件和标准,也作为晋升诸侯级别的重要条件,这在周代礼书中有明确的记述。西周叔夨方鼎铭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周天子的确是十分重视辟雍和射宫的射艺比赛;攸比鼎铭"射分田邑"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土地夺封和改封射艺中是一项重要的奖惩条件,"射为诸侯"是有一定根据的,不过它是渐进型的,而非一次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史 官员选拔制度 金文 胖攸比鼎铭 射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长铭金文事物别白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义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缘于对"名"的十分重视,"别白"成为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汉语早期出土文献别白修辞主要有人物别白与事物别白两类。而事物别白主要有明确所属、明确所处、明确种类、明确功用、明确来源等几类。
关键词 西周金文 别白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金文中的“■择”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71,共4页
金文中"■"及从"■"声的字或可表示选择之义,相关字也见于楚简,过去学者多主张读为"选"。通过对楚简中"■"用字习惯的考察可以发现,诸字读为"差",用为选择义,这可与典籍相印证。《... 金文中"■"及从"■"声的字或可表示选择之义,相关字也见于楚简,过去学者多主张读为"选"。通过对楚简中"■"用字习惯的考察可以发现,诸字读为"差",用为选择义,这可与典籍相印证。《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208号著录的王子■匕鼎,其中有"■其吉金"的内容,"■"也当读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文、金文所见乐器助祭试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建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90,共9页
商周时期的求雨和祭祖仪式,常用乐器演奏来助祭,乐器演奏成为信仰与行为之间的媒介。在求雨仪式中,乐器兼具法器功能,是助巫通神的工具和手段。在祭祖仪式中,乐器演奏具有娱神、娱人、人神共乐和人神沟通的作用。
关键词 甲骨文 金文 乐器 求雨 祭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周晋系兵器铭辞格式及相关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晓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8,192,共5页
晋系有铭兵器可分为非纪年兵器与纪年兵器。战国三晋纪年兵器的铭辞格式有多种类型。晋系兵器铭文经历了由物勒主名到物勒工名的转变,而物勒工名又有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铭辞格式的变迁与三晋的相关制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晋系 兵器 铭文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明时期篆隶书风创作的初兴
12
作者 吕金光 吕亚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7-172,共6页
在行草大盛的晚明时期,篆隶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不仅学习篆隶的书家数量十分庞大,而且较之于前代,晚明的篆隶书法创作还有了一定的突破,这些书家向金石碑刻取法,并不是简单临摹字形,而是开始关注这些金石碑刻所特有的金石气... 在行草大盛的晚明时期,篆隶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不仅学习篆隶的书家数量十分庞大,而且较之于前代,晚明的篆隶书法创作还有了一定的突破,这些书家向金石碑刻取法,并不是简单临摹字形,而是开始关注这些金石碑刻所特有的金石气息,创造出不同于前代的篆隶风格。这是碑学在晚明滥觞的标志,也为清代篆隶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晚明书法 金石拓片 篆隶 书法创作 艺术作品 初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古文字数字化的文本处理刍议
13
作者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60,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古文字的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战国楚文字数字化处理系统》等古文字数字化成果的开发实践证明,数字化对古文字文本资料的处理有着特殊性要求:资料的收集,须在真实的基础上达到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古文字的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战国楚文字数字化处理系统》等古文字数字化成果的开发实践证明,数字化对古文字文本资料的处理有着特殊性要求:资料的收集,须在真实的基础上达到系统、穷尽;资料的整理,以标准、统一为目标;资料的保真,要兼顾不同层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数字化 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 战国楚文字数字化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批亟待发掘利用的历史人类学珍贵资料——对现存甲骨文、金文铭刻研究价值的再认识
14
作者 符太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3,87,共6页
作为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甲骨文的学术资料价值早已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公认。但作为历史人类学研究的资料使用 ,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个多世纪以来 ,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果 ,从史学... 作为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甲骨文的学术资料价值早已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公认。但作为历史人类学研究的资料使用 ,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个多世纪以来 ,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果 ,从史学与历史人类学两个学科的区别与联系出发 ,论证了现存甲骨文、金文铭刻运用于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可行性。讨论这些珍贵资料在历史人类学中的研究潜力及其研究时必须遵循的方法、规范 ,意在揭示甲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甲管文 金文 共时态资料 造字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首”“鈇钺”“鈇锧”新释——兼论金属铜的名称嬗变
15
作者 李建西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基于金文中金属名称的考释研究,推断传世文献中的“铺首”“鈇钺”“鈇锧”以及楚简中的“鈇首”均为偏正式名词,其中的“铺”和“鈇”实际上是金文多见的铜的古称“”的借字。战国中晚期,随着金属铜的新名称“铜”的出现和流行,金... 本文基于金文中金属名称的考释研究,推断传世文献中的“铺首”“鈇钺”“鈇锧”以及楚简中的“鈇首”均为偏正式名词,其中的“铺”和“鈇”实际上是金文多见的铜的古称“”的借字。战国中晚期,随着金属铜的新名称“铜”的出现和流行,金属铜的古称“”及其借字“铺”和“鈇”等都逐步消失,只在个别名词中孑遗。“”的借字“铺”和“鈇”的原始含义被遗忘,在战国以后逐渐转变为指称器物的个体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首 鈇钺 鈇锧 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梁邹侯家铜钫初步研究
16
作者 李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8,共6页
汉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由粮食酿成的酒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中常用的饮品。汉代酒文化兴盛,亦盛行随葬青铜酒器,钫即是其中一类,但此类器型在目前的考古发掘中所见不多。中国(海南)南海博... 汉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由粮食酿成的酒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中常用的饮品。汉代酒文化兴盛,亦盛行随葬青铜酒器,钫即是其中一类,但此类器型在目前的考古发掘中所见不多。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藏的汉代梁邹侯家铜钫,与国内同时期墓葬出土的铜钫器型相似,且有清晰可见的铭文。此钫是目前唯一可知的梁邹侯国遗物,为印证汉代梁邹侯国的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本文在考证钫之功用及器型特征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考古资料,探析汉代梁驺侯国的传承与迁徙,阐释铭文的内涵与意义;并通过细沙测容及实物称重的方式,将所得数据与铭文之记载相较,以此研究汉代与现代的容积、重量之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汉代梁邹侯 铜钫 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