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fluence on forming limit curve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aluminium/silver bilayer sheets 被引量:1
1
作者 Mohammad Delshad GHOLAMI Mojtaba KHODAKARAMI +1 位作者 Mohammad ABADIAN Ramin HASHEM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34-48,共15页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fracture toughness and forming limit curves of dissimilar aluminum/silver sheets.In the cold roll bonding process,after brushing and acid washing,the p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fracture toughness and forming limit curves of dissimilar aluminum/silver sheets.In the cold roll bonding process,after brushing and acid washing,the prepared surfaces are placed on top of each other and by rolling with reduction more than 50%,the bonding between layers is established.In this research,the roll bonding process was done at room temperature,without the use of lubricants and with a 70%thickness reduction.Then,the final thickness of the Ag/Al bilayer sheet reached 350μm by several stages of cold rolling.Before cold rolling,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o decrease the hardness created due to plastic deformation,the roll-bonded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annealing heat treatment at 400℃for 90 min.Thus,the final samples were annealed at 200,300 and 400℃for 90 min and cooled in a furnace to examine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effects.The uniaxial tensile and microhardness tests measured mechanical properties.Also,to investigate the fracture mechanism,the fractography of the cross-section was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o evaluate the formability of Ag/Al bilayer sheets,forming limit curves were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through the Nakazima test.The resistance of composites to failure due to cracking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fracture toughnes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nealing increases the elongation and formability of the Ag/Al bilayer sheet while reduces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However,the changing trend is not the sam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is obtained at 300℃and aluminum layers.It was also determined that by increas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the fracture mechanism from shear ductile with small and shallow dimples becomes ductile with deep ca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roll bonding Ag/Al bilayer sheet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ming limit curve fracture t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normal texture and sensitivity to strain rate during hot-tension of Mg alloy sheets
2
作者 ZHANG Hong-yang NIE Hui-hui +1 位作者 XU Xiong LIANG 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991-1007,共17页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ot-rolled AZ31 magnesium(Mg)alloy sheet was analyzed when subjected to uniaxial tension along its normal direction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00 to 400℃and strain rates ranging from 0....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ot-rolled AZ31 magnesium(Mg)alloy sheet was analyzed when subjected to uniaxial tension along its normal direction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00 to 400℃and strain rates ranging from 0.5 to 100 mm/min.Based on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and the dynamic material model,the hot processing map was established,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power dissipation factor(η)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strain rate at 400℃via absorption of dislocations.At 400℃,sample at 0.5 mm/min possessesηof 0.89 because of its lower kernel average misorientation(KAM)value of 0.51,while sample at 100 mm/min possessesηof 0.46 with a higher KAM value of 1.147.In addition,the flow stress presents a slight decrease of 25.94 MPa at 10 mm/min compared to that at 100 mm/min and 100℃.The reasons are twofold:a special~34°texture component during 100℃-100 mm/min favoring the activation of basal slip,an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also providing softening effect to some extent by absorbing dislocations.Difference in activation of basal slip among twin laminas during 100℃-100 mm/min results in deformation inhomogeneity within the grains,which generates stress that helps matrix grains tilt to a direction favorable to basal slip,forming the special~34°texture com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alloy sheet hot deformation TWINNING abnormal texture strai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氧老化的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红梅 海梦帆 葛洋洋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252,264,共7页
随着《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的颁布,防水材料耐久年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而关注。作为广泛外露应用于屋面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其耐久性研究是业内关注的热点。通过有温度梯度的热氧老化,对两种典型TPO防水卷材进行了长... 随着《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的颁布,防水材料耐久年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而关注。作为广泛外露应用于屋面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其耐久性研究是业内关注的热点。通过有温度梯度的热氧老化,对两种典型TPO防水卷材进行了长期的耐久性研究,利用宏观和微观表征手段,多角度分析材料老化后性能的变化,获得了TPO防水卷材的关键性能劣化规律。根据失效标准,增强型TPO在135℃下热老化63周后出现功能失效情况;均质型TPO截至70周功能未失效,但力学性能劣化严重。因此,对于存在严苛应力条件的服役环境,应当评估卷材的可靠性。同时,两种型号TPO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黄变现象,所以对于外观有要求的建筑,需要考量黄变程度是否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性 热塑性聚烯烃 防水卷材 热氧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烟草薄片天然多糖助留剂研究进展
4
作者 姚建武 李盼 +7 位作者 王晚霞 高颂 童宇星 魏烁果 李丹 王凯悦 黄民慧 杨楠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造纸法烟草薄片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碎片和矿物填料,其易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使得原材料消耗和水处理负荷增加,影响烟草薄片品质。天然多糖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生物降解,可以用作烟草薄片的助留剂。本文综述了天然多糖助留剂在... 造纸法烟草薄片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碎片和矿物填料,其易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使得原材料消耗和水处理负荷增加,影响烟草薄片品质。天然多糖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生物降解,可以用作烟草薄片的助留剂。本文综述了天然多糖助留剂在烟草薄片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单元、双元及多元助留体系,并从微观结构出发,总结了天然多糖助留剂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薄片 造纸法 助留剂 天然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ETN基超薄片炸药的爆轰性能及比冲量特性
5
作者 郭志昀 卢强 +2 位作者 丁洋 张亮永 李进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6,共9页
薄片炸药加载技术是实验室考核X射线辐照下空间结构动态响应的重要手段。为实现新型空间飞行器结构考核所需的超低比冲量化爆加载载荷,研制了以PETN为主炸药、高聚物橡胶为黏结剂的超薄片炸药。薄片炸药中PETN的质量分数为90%~92%,厚度... 薄片炸药加载技术是实验室考核X射线辐照下空间结构动态响应的重要手段。为实现新型空间飞行器结构考核所需的超低比冲量化爆加载载荷,研制了以PETN为主炸药、高聚物橡胶为黏结剂的超薄片炸药。薄片炸药中PETN的质量分数为90%~92%,厚度范围为0.15~0.50 mm,密度范围为1.63~1.68 g/cm3,爆速范围为7.44~7.71 km/s。基于炸痕法的爆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厚度为0.15~0.50 mm的薄片炸药可由装药线密度为0.2 g/m的柔爆索可靠引爆,厚度为0.20~0.50 mm的炸药条均能可靠传爆。利用冲击摆测量装置对不同直径、不同厚度薄片炸药的比冲量特性进行了测试,结合理论分析,得出薄片炸药的比冲量与厚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3418.56 Pa·s/mm,成功实现了厚度为0.20 mm、比冲量约为680 Pa·s超薄片炸药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片炸药 PETN 柔爆索 爆轰性能 比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单晶硅片冲洗过程中应力分布的研究
6
作者 李涛 吕国强 +2 位作者 李遇贤 钱益超 张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5,共7页
在光伏单晶硅片冲洗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可能导致硅片损伤,硅片上应力的分布及硅片上最大应力位置的确定对于降低硅片的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矩形板的Levy解模型,计算冲洗过程中不同尺寸硅片上的挠度和应力值;然后,运用ABAQU... 在光伏单晶硅片冲洗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可能导致硅片损伤,硅片上应力的分布及硅片上最大应力位置的确定对于降低硅片的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矩形板的Levy解模型,计算冲洗过程中不同尺寸硅片上的挠度和应力值;然后,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硅片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运用矩形板Levy解模型计算时,特定比值下,当硅片的长宽比b/a=2、1、0.5时,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自由边上(y=b)或固支边上(y=0)。当硅片宽度a固定、长度b逐渐增加时,在固支边上长宽比b/a=0.5时应力值最大,在自由边上长宽比b/a=0.9时应力值最大;当硅片的长宽比b/a=0.1~1.5时,硅片的最大应力分布在固支边上;当硅片的长宽比b/a=1.5~2时,硅片的最大应力分布在自由边上。通过最大挠度确定最大应力位置,虽然能减少大量计算,但是不够全面和准确。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得出的结果与矩形板Levy解模型计算得出的应力分布规律一致,但是应力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将矩形板Levy解模型得出的结果与莫尔理论结合,推导出硅片上冲洗压力与硅片厚度的关系公式。利用该公式,当硅片厚度确定时,能计算出硅片上承受的最大冲洗压力;当冲洗压力确定时,能得出硅片冲洗时不被破坏的最小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单晶硅 矩形板Levy解 单晶硅片冲洗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设计
7
作者 刘佳琪 宋杭 张生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 针对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低可探测性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极化-频率选择吸波体(Polarization-Frequency Selective Rasorber,PFSR)解决方案。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探究了吸透波兼容实现机理;然后,通过损耗层双边不对称加载的方式,实现了透波窗口的极化选择功能;最后,采用损耗层混合式设计,解决了宽频带吸透波兼容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TE波入射时具有6.8~7.8 GHz频段透波、2.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透一体化功能,在TM波入射时具有3.2~18.0 GHz频段低散射的吸波功能。该结构可为卫星等飞行通信平台的宽频带低可探测性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选择 频率选择 吸波体 透波窗口 混合式损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稠浆法烟草薄片吸湿性能影响研究
8
作者 李朝建 杨扬 +5 位作者 尤晓娟 王鹏飞 刘洋 何红梅 朝鲁门 高鑫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研究稠浆法烟草薄片含水率与环境相对湿度及平衡时间的相关性,探讨稠浆中膨润土和滑石粉等无机填料质量分数对烟草薄片吸湿性能及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薄片初始含水率越高,在后续更高相对湿度下平衡2 h的含水率越高,烟草薄片平... 研究稠浆法烟草薄片含水率与环境相对湿度及平衡时间的相关性,探讨稠浆中膨润土和滑石粉等无机填料质量分数对烟草薄片吸湿性能及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薄片初始含水率越高,在后续更高相对湿度下平衡2 h的含水率越高,烟草薄片平衡2 h的含水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烟草薄片的吸湿率。烟草薄片中添加膨润土或滑石粉均有利于降低烟草薄片的吸湿性,适宜无机填料质量分数均为2.0%,烟草薄片的紧度(膨润土烟草薄片0.711 g/cm^(3)、滑石粉烟草薄片0.706 g/cm^(3))和抗张强度(膨润土烟草薄片0.492 kN/m、滑石粉烟草薄片0.392 kN/m)均满足后续加工需求。从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来看,滑石粉是一种较理想的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填料 加热卷烟 吸湿特性 烟草薄片 稠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梗蒸汽爆破处理对烟草薄片基片物理性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王帆 李嘉豪 +7 位作者 李宇晗 邱嘉骏 罗冲 王茹楠 李锦 陈顺辉 陈丽卿 温洋兵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62,共9页
利用蒸汽爆破技术对烟梗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下烟梗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以及抄造基片的物理性能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蒸汽爆破维压压力对烟梗微观结构及烟草薄片基片物理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蒸汽爆破维压压力的增加,... 利用蒸汽爆破技术对烟梗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下烟梗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以及抄造基片的物理性能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蒸汽爆破维压压力对烟梗微观结构及烟草薄片基片物理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蒸汽爆破维压压力的增加,烟梗的微观结构膨胀,空洞间隙扩大增多,磨浆后烟梗浆打浆度增加,相比于未处理样品,烟草薄片基片的抗张指数最高可提升至1.65倍,匀度提升60%,柔软度提升22%,但对松厚度影响较小。当蒸汽爆破维压压力为0.6 MPa时,烟梗微观结构破坏不明显,水溶性总糖含量相比原料提升11.6%,能够显著改善烟草薄片感官质量。适当的蒸汽爆破处理烟梗能显著改善基片物理性能和烟草薄片感官质量,工业应用时蒸汽爆破维压压力应低于0.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烟草薄片基片 感官品质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装备硅钢磁心静态磁滞改进模拟方法
10
作者 刘任 曾宇 +1 位作者 胡安龙 唐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6,共10页
微磁学Landau-Lifshitz-Gilbert(LLG)方程相比于传统Preisach、J-A等磁滞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清晰、模拟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计算量、存储空间等问题的限制,其难以应用于实际电工钢片的宏观静态磁滞模拟。首先根据电工钢片结构特征,基于代... 微磁学Landau-Lifshitz-Gilbert(LLG)方程相比于传统Preisach、J-A等磁滞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清晰、模拟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计算量、存储空间等问题的限制,其难以应用于实际电工钢片的宏观静态磁滞模拟。首先根据电工钢片结构特征,基于代表性体积单元法(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提出了LLG方程的几何模型离散方法,继而构造了毫米级范围内总吉布斯自由能中各能量项的简化表达式,并提出了相关参数的快速辨识方法,从而推导出一种用于电工钢片宏观静态磁滞模拟的简化LLG方程。最后基于该简化LLG方程模拟了产品级取向及无取向硅钢片样品在不同工况下的静态磁滞回线,发现其吻合度均较高,并在模拟精度上与广泛应用的Preisach、J-A磁滞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磁学 LLG方程 电工钢片 代表性体积单元法 静态磁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成形铝合金的位错增殖行为及应变诱导下的室温析出机制
11
作者 杨梅 常志东 陈军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3,共11页
通过微观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板料渐进成形引起的大塑性变形促使铝基体产生大量位错增殖,使得部分面心立方结构转变为层片状体心立方结构。同时,位错附近发生的晶格畸变使面心立方结构发生倾斜,形成过渡态的单斜结构。实验和... 通过微观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板料渐进成形引起的大塑性变形促使铝基体产生大量位错增殖,使得部分面心立方结构转变为层片状体心立方结构。同时,位错附近发生的晶格畸变使面心立方结构发生倾斜,形成过渡态的单斜结构。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在渐进成形工艺的循环加载和大塑性变形作用下,位错增殖和晶胞结构转变为AA5052在室温下通过应变诱导析出Al_(13)Fe_4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和结构条件。此外,研究还发现应变诱导的铁元素偏聚以及第二相的析出会进一步对位错的增殖与运动起到阻碍作用,从而降低基体内的位错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渐进成形 位错增殖 应变诱导 室温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同质化背景下表外业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12
作者 张晓明 任紫薇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0,共9页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脱媒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可能催生新的系统性风险。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23年的统计数据,基于当前银行业经营同质化的背景,实证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脱媒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可能催生新的系统性风险。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23年的统计数据,基于当前银行业经营同质化的背景,实证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采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别利用GARCH-CoVaR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测度银行系统性风险和经营同质化指数。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提高银行系统性风险,经营同质化现象会对该影响产生调节效应,与表外业务共同作用于银行系统性风险,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不同,不同类型表外业务的影响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应改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和内部结构,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从而有效规避银行系统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表外业务 经营同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作用下取向硅钢片的改进损耗分离模型
13
作者 李慧奇 廖峪茹 +2 位作者 马光 杨光 张枫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97-3106,共10页
传统的损耗分离模型未考虑机械应力对损耗特性的影响,当取向硅钢片受到沿轧制方向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时,传统损耗分离模型存在较大误差。该文对机械应力下取向硅钢片的损耗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工频正弦激励及低频激励下不同拉、压... 传统的损耗分离模型未考虑机械应力对损耗特性的影响,当取向硅钢片受到沿轧制方向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时,传统损耗分离模型存在较大误差。该文对机械应力下取向硅钢片的损耗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工频正弦激励及低频激励下不同拉、压应力对取向硅钢片损耗构成的影响规律,并从磁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基于传统的损耗分离模型、应力下取向硅钢片的损耗特性,根据取向硅钢片的剩余损耗参数、磁滞能量损耗的应力相关性,给出一种考虑应力作用下剩余损耗和磁滞能量损耗的修正方法,得到计及机械应力作用下改进的取向硅钢片的损耗分离模型。应用该文改进后的损耗分离模型对不同激励、不同型号的取向硅钢片的损耗构成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损耗分离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耗分离模型 机械应力 取向硅钢片 剩余损耗 磁滞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铝合金薄板低速冲击力学行为研究
14
作者 徐双喜 张浩坤 +3 位作者 谌伟 骆伟 董威 张艳辉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目的]为研究船用铝合金薄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开展5059-H116铝合金板的水平低速冲击动态响应试验。[方法]基于冲击试验,对比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质量下试板的损伤和动态响应;基于混合硬化塑性模型建立低速冲击数值模... [目的]为研究船用铝合金薄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开展5059-H116铝合金板的水平低速冲击动态响应试验。[方法]基于冲击试验,对比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质量下试板的损伤和动态响应;基于混合硬化塑性模型建立低速冲击数值模型,对不同冲击速度作用下的失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试板尺寸、冲击位置和撞头形状对临界破坏能量的影响,并提出关于临界破坏能量的修正经验公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试板的临界破坏能量也相应增加,但其增幅较小;在相同的冲击能量下,不同的冲击质量对铝合金板的临界破坏能量没有影响;临界破坏能量对试板长宽比的敏感性较小;相同截面积钝面撞头的冲击试板临界破坏能量可以视为等效。[结论]研究成果可为铝合金薄板的低速冲击力学行为及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薄板 低速冲击 临界破坏能量 冲击试验 有限元方法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参数对Ti-6Al-4V薄板同轴双激光焊缝成形及其组织性能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红阳 李涛 +2 位作者 尹海鹏 陆连种 刘黎明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21,共8页
针对钛合金薄板焊接过程中易变形问题,采用由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组成的同轴双激光器对1.5 mm厚的Ti-6Al-4V薄板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不同激光功率配比、脉宽和频率对焊缝成形和薄板变形的影响,确定了Ti-6Al-4V薄板对焊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 针对钛合金薄板焊接过程中易变形问题,采用由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组成的同轴双激光器对1.5 mm厚的Ti-6Al-4V薄板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不同激光功率配比、脉宽和频率对焊缝成形和薄板变形的影响,确定了Ti-6Al-4V薄板对焊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连续激光功率1.6 kW、脉冲激光功率0.3 kW、脉冲频率25 Hz、脉宽6 ms、焊接速度1000 mm/min的焊接工艺参数下可以获得质量优异的焊缝,变形角度为0.9°。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为948 MPa,达到母材的92.3%;焊缝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为207 MPa,焊缝区和热影响区显微硬度均高于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双激光 TI-6AL-4V 薄板变形 残余应力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0铝板渐进成形参数的精英群体引导蜂群优化
16
作者 陈建丽 曾德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191,共6页
为了减小1060铝合金板多道次渐进成形制件的最大减薄率和厚度偏差,提出了基于精英群体引导蜂群算法的渐进成形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直臂筒形件单点渐进成形的有限元模型;构造了以减小最大减薄率和厚度偏差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选择了... 为了减小1060铝合金板多道次渐进成形制件的最大减薄率和厚度偏差,提出了基于精英群体引导蜂群算法的渐进成形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直臂筒形件单点渐进成形的有限元模型;构造了以减小最大减薄率和厚度偏差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选择了对性能参数敏感性较强的工艺参数作为优化对象,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在优化空间抽取了采样点,并基于有限元模型获取了相应的性能参数;在蜂群算法中引入了精英群体引导策略,提出了基于精英群体引导蜂群算法的参数优化方法。经验证,精英群体引导蜂群算法搜索的结果优于传统蜂群算法和正交蜂群算法搜索的结果;将精英群体引导蜂群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有限元和生产验证,试制件无明显外观缺陷;经测量,试制件最大减薄率、厚度标准差以优化结果为中心进行小范围波动,且明显小于工厂产品的最大减薄率和厚度标准差,验证了精英群体引导蜂群算法在参数优化中的优越性和生产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成形 1060铝合金板 蜂群算法 精英群体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磁悬浮静悬浮特性及动态响应研究
17
作者 刘保国 赵柠柠 +1 位作者 张坤 冯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21,共4页
常温下利用抗磁性实现物质稳定悬浮的抗磁悬浮技术拥有无摩擦、低阻尼、弱刚度与无需外界输入能源的特性,在传感测试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由长方体永磁体和圆形高定向热解石墨组成的抗磁悬浮系统,并对悬浮热解石墨片的稳... 常温下利用抗磁性实现物质稳定悬浮的抗磁悬浮技术拥有无摩擦、低阻尼、弱刚度与无需外界输入能源的特性,在传感测试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由长方体永磁体和圆形高定向热解石墨组成的抗磁悬浮系统,并对悬浮热解石墨片的稳定悬浮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TM)5.5建立了抗磁悬浮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了系统结构参数对抗磁悬浮系统静悬浮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抗磁悬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悬浮热解石墨片对水平外界激励的响应情况,为抗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磁悬浮 热解石墨片 稳定悬浮 悬浮高度 振动响应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振动辅助刚凸冲压对Zr-4板料回弹的影响
18
作者 杨程 曾海睿 +1 位作者 石媛菁 赵升吨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6,共7页
为探究低频振动辅助冲压技术对厚度为0.48 mm的Zr-4板料冲压回弹的影响,针对锆合金格架条带中刚凸特征单元设计冲压成形模具,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低频振动参数对板料卸载前后的成形深度、回弹率、弹性应变以及... 为探究低频振动辅助冲压技术对厚度为0.48 mm的Zr-4板料冲压回弹的影响,针对锆合金格架条带中刚凸特征单元设计冲压成形模具,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低频振动参数对板料卸载前后的成形深度、回弹率、弹性应变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与无振动成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振幅的增大,刚凸卸载前后的成形深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回弹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整体皆优于无振动成形;振动的引入相较于无振动成形使得刚凸回弹时的弹性应变降低,残余应力减小。模拟和实验证明低频振动对Zr-4板料成形的回弹问题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板料成形 低频振动辅助成形 弹性应变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南逆冲褶皱带霍−玛−吐逆冲岩席发育力学机制与模拟实验
19
作者 杨庚 陈竹新 +1 位作者 鲁雪松 张欲清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3,共16页
逆冲岩席发育的力学机制厘定是认识冲断带变形过程的基础与难点。文章以准南冲断带为研究实例,结合力学模型与物理模拟对逆冲岩席发育的力学机制进行探讨。依据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和钻井资料证实霍-玛-吐背斜核部和南翼发育有逆冲断... 逆冲岩席发育的力学机制厘定是认识冲断带变形过程的基础与难点。文章以准南冲断带为研究实例,结合力学模型与物理模拟对逆冲岩席发育的力学机制进行探讨。依据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和钻井资料证实霍-玛-吐背斜核部和南翼发育有逆冲断层,断层向南延伸到第一排背斜之下,并形成广泛分布的霍-玛-吐逆冲席体,席体内部基本上无构造变形。霍-玛-吐构造带的钻井资料显示准南逆冲带前缘逆冲断层及滑脱断层均发育在流体压力系数较高的异常超压层中,说明该逆冲岩席属于强干变形席体、弱滑脱断层组合。根据玛纳斯构造带的钻井实测地层压力计算出逆冲断层的上下盘压力系数明显不同,且逆冲断层上盘的流体压力系数在逆冲断层处急剧降低,说明上盘逆冲岩席底部为弱滑脱层,有效分隔了上、下盘流体压力系统。文章依据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标定获得的霍-玛-吐逆冲岩席变形几何学特征,建立了后缘挤压下逆冲席体变形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计算出逆冲席体后缘水平挤压应力与垂直方向的重力比值与逆冲席体几何参数及断层摩擦系数和断坡角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别给出了无流体超压的逆冲席体和含有流体超压滑脱层逆冲席体的数学关系式。为了验证力学模型可靠性,对准南逆冲带中的霍-玛-吐逆冲席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证实该类型的刚性逆冲席体变形规律前缘逆冲断层发育样式符合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认识,也佐证了简化的力学模型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逆冲席体底部大位移是多地段同时发生的小范围位移累积而成大位移,为认识造山带内推覆体或造山带前缘逆冲席体大规模远距离推覆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南逆冲褶皱带 霍-玛-吐逆冲岩席 构造超压 力学模型 物理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烟草薄片与天然烟叶吸湿-解湿行为差异性研究
20
作者 李自娟 冯东民 +8 位作者 陈娇娇 赵海洋 刘玉斌 孙朔 吕萱 马燕玲 高杨 李宜馨 李晓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119,共8页
采用多种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在制丝生产线环境下的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拟合,借助最优等温吸湿模型与解湿动力学模型,对其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P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等温吸湿行为拟合效果最好,二者的... 采用多种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在制丝生产线环境下的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拟合,借助最优等温吸湿模型与解湿动力学模型,对其等温吸湿-解湿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LP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等温吸湿行为拟合效果最好,二者的等温吸湿线分别为Ⅲ型和Ⅱ型,等温吸湿行为有较大差异;烟草薄片的吸湿滞后现象不明显,而天然烟叶在相对湿度较低时,吸湿滞后现象明显。Page模型对天然烟叶与烟草薄片的解湿过程拟合效果最好;在干燥前期,温度升高加快了烟叶的解湿速率,而在干燥后期,温度升高使得解湿速率降低;相同环境下,烟草薄片的失水速率高于天然烟叶。经验证,Page模型对烟草薄片与天然烟叶含水率的理论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在5%内,能够较好地预测其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解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薄片 天然烟叶 等温吸湿 解湿动力学 环境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