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比能和表面质量的钛合金铣削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欧丽 尹瑞雪 赵雪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3,共6页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零件的使用性能、制造工艺、效率和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而研究切削比能可以揭示不同切削参数对能耗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切削工艺参数、提高机床能效提供理论依据。以TA15钛合金为研究对象,设置三因素四水平的...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零件的使用性能、制造工艺、效率和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而研究切削比能可以揭示不同切削参数对能耗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切削工艺参数、提高机床能效提供理论依据。以TA15钛合金为研究对象,设置三因素四水平的全因子铣削实验,以铣削比能和表面粗糙度为预测目标建立了WOA-BP神经网络多输入多输出预测模型,并将模型运用到NSGA-Ⅱ神经网络中,构建了以最低铣削比能和最佳表面质量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切削参数模型,并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集,最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最优解集进行决策,得出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削参数组合相比工厂经验切削参数组合,节省能耗约10.7%,降低表面粗糙度约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WOA-BP 多输入多输出 多目标切削参数优化模型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微叠层式硅片台数据驱动MIMO前馈控制
2
作者 刘涛 杨开明 朱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834-9843,I0027,共11页
光刻机中承载晶圆进行图像曝光的硅片台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超精密运动系统,MIMO前馈控制技术是抑制各自由度耦合误差的关键环节。针对光刻机粗微叠层式结构的硅片台,文中基于主从控制架构,提出一... 光刻机中承载晶圆进行图像曝光的硅片台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超精密运动系统,MIMO前馈控制技术是抑制各自由度耦合误差的关键环节。针对光刻机粗微叠层式结构的硅片台,文中基于主从控制架构,提出一种微动台和粗动台MIMO前馈控制方法。该前馈采用线性参数化结构,以微分单元为基函数,将控制器的参数整定问题转化为一个凸优化问题,进而给出前馈控制器的全局最优参数整定方法以及参数迭代过程中梯度的无偏估计方法。通过硅片台多场曝光轨迹跟踪实验,验证所提参数整定方法的快速收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微动台多自由度耦合的轨迹跟踪误差和粗微之间的相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MIMO前馈 数据驱动 参数整定 粗微叠层 硅片台 超精密运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参数自适应微振动控制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昱斌 朱晓锦 +2 位作者 高志远 杨龙飞 张小兵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递推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算法因其简单、快速的特点,在微振动自适应控制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微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中扰动环境的特殊性及复杂性,需要重点考虑微振动控制中所采用的参数自适应算法在参数估计过程中的鲁... 递推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算法因其简单、快速的特点,在微振动自适应控制领域被广泛应用。由于微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中扰动环境的特殊性及复杂性,需要重点考虑微振动控制中所采用的参数自适应算法在参数估计过程中的鲁棒性。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微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基于无限冲激响应(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IIR)滤波器,提出一种结合死区和归一化的MIMO鲁棒参数自适应算法,并给出其详细的算法推导与收敛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三自由度微振动主动振动控制实验系统,针对单频窄带扰动、双频窄带扰动展开了对比实验分析,相关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鲁棒参数自适应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主动控制 参数自适应算法 多输入多输出 RLS 鲁棒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功率与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嘉进 马翔 +2 位作者 谢宇帆 王天翔 舒泽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82-3092,共11页
针对三电平半桥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型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各模块参数差异而导致的模块功率不均衡传输问题,该文首先分析多模块功率不平衡原因,然后提出基于三重移相(TPS)调制的串联侧功率平衡策略。针对ISOP系统多模块间参数差... 针对三电平半桥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型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各模块参数差异而导致的模块功率不均衡传输问题,该文首先分析多模块功率不平衡原因,然后提出基于三重移相(TPS)调制的串联侧功率平衡策略。针对ISOP系统多模块间参数差异问题,提出多模块参数差异估计方法,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电流或电压传感器,通过注入强制分量作为扰动而采集反映模块差异的特征量变化,对控制量进行补偿实现多模块功率平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扰动条件下,所提功率平衡方法可实现样机串联侧均压,在输出电压24V工况和10~435W功率范围下,系统在所提控制策略下能明显提高串联侧的电压平衡,工作效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双有源桥(ISOP-DAB)变换器 多模块功率不平衡 参数差 异估计方法 串联侧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维变换的低复杂度双基地EMVS-MIMO雷达高分辨多维参数估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前朋 杜奕航 +3 位作者 孙兵 闫华 潘小义 赵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9-1907,共9页
针对当前算法在实现双基地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EMVS-MIMO)雷达的多维参数估计时计算代价较高的问题,通过利用降维变换技术来实现低复杂度的角度参数和极化参数... 针对当前算法在实现双基地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EMVS-MIMO)雷达的多维参数估计时计算代价较高的问题,通过利用降维变换技术来实现低复杂度的角度参数和极化参数求解。针对阵列接收数据维度较大问题,通过设计相应的波束空间变换矩阵来实现对阵列接收数据的降维处理。针对算法本身的较高计算复杂度问题,采用低计算复杂度的平行因子分解算法。所提算法能够精确地实现对发射因子矩阵和接收因子矩阵的求解。同时,通过新的旋转不变关系构建新的估计信号参数,可以实现对发射/接收俯仰角的求解。进一步,发射/接收方位角、发射/接收极化角和发射/接收极化相位差的估计可以通过发射/接收空间响应矩阵的重构来实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能够保持优越的多维参数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电磁矢量传感器多输入多输出(electromagnetic vector sensors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EMVS-MIMO)雷达 多维参数估计 波束空间变换 平行因子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输出约束及外部干扰的柔性航天器振动控制
6
作者 刘姝阳 杨洪磊 +1 位作者 张振国 李元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0-1567,共8页
针对具有输出约束及外部干扰的柔性航天器系统,提出一种直接关节力矩输入的振动控制方法。利用哈密顿原理,系统动力学特性由偏微分方程(PDE)和常微分方程(ODE)耦合组成的分布参数模型来描述。设计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补偿外界干扰,并基... 针对具有输出约束及外部干扰的柔性航天器系统,提出一种直接关节力矩输入的振动控制方法。利用哈密顿原理,系统动力学特性由偏微分方程(PDE)和常微分方程(ODE)耦合组成的分布参数模型来描述。设计了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补偿外界干扰,并基于正切型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解决了航天器姿态角度误差和振动误差的多输出约束问题。利用扩展的拉塞尔不变集原理和半群理论证明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不仅实现了姿态角的位置控制,还抑制了柔性航天器的弹性振动。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约束 干扰观测器 直接关节力矩输入 分布参数模型 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铁路项目经济评价中相关参数取值问题研究
7
作者 付建飞 杨瑜 +2 位作者 肖永青 鲍晶晶 王亚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1,共8页
高速磁浮铁路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相关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分别推出了系列推进高速磁浮铁路发展的规划纲要。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高速磁浮铁路形成了常导电磁、超导电动、超导钉扎3种制式... 高速磁浮铁路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相关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分别推出了系列推进高速磁浮铁路发展的规划纲要。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高速磁浮铁路形成了常导电磁、超导电动、超导钉扎3种制式的综合研究平台和大量研究成果,尤其是速度600km/h的常导磁浮技术已具备工程化试验及示范线运营的技术条件。磁浮铁路建设项目的审批、规划及落地,均需要以经济效益分析为支撑来决策,为此基于磁浮铁路的技术特征,分别从高速磁浮铁路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投入因素,以及运价、运量等产出因素,展开经济评价参数取值方法研究,为磁浮铁路经济性评价的不断深化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铁路 经济评价 投入因素 产出因素 参数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超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技术:进展与挑战
8
作者 蒲旭敏 张庆玉 +1 位作者 王可豪 刘胤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3-1922,共10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作为6G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通过配置数百乃至数千根天线单元,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通信和传感的频谱效率。为了充分发挥超大规模MIMO技术的潜力,获取...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作为6G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通过配置数百乃至数千根天线单元,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通信和传感的频谱效率。为了充分发挥超大规模MIMO技术的潜力,获取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关重要,这使得信道估计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概述了超大规模MIMO信道的近场及非平稳特性,综述了近年来针对此类场景发展的信道估计方法,指出现有研究往往基于较为简化的假设或未能充分考虑超大规模MIMO特有的信道属性,导致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不足。最后总结分析了当前超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的挑战及潜在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深度学习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参数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控制的比较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水涛 张帆 +1 位作者 丁新平 钱照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102,共8页
根据观测对象的不同,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可以分为基于输入参数和基于输出参数两种。为了深入分析两种控制方法的动、静态特性,本文以Boost拓扑为最大功率跟踪电路,选用简单有效的扰动观测方法,利用开关平均法建立系统... 根据观测对象的不同,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可以分为基于输入参数和基于输出参数两种。为了深入分析两种控制方法的动、静态特性,本文以Boost拓扑为最大功率跟踪电路,选用简单有效的扰动观测方法,利用开关平均法建立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求解占空比扰动至输入、输出观测对象之间的小信号传递函数,对比分析了基于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MPPT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利于合理选择最大功率控制方法,优化系统参数,指导占空比扰动步长和扰动观测周期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最大功率跟踪 输入参数 输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曹旺斌 尹成群 +2 位作者 谢志远 梁晓林 李雪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6-1141,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信道混合模型。该模型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建模方法,考虑了多输入多输出载波信道的空间相关性,... 该文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信道混合模型。该模型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建模方法,考虑了多输入多输出载波信道的空间相关性,提供一种不需要完整载波网络拓扑信息和测量数据的先验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给出了低压室内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算例,分析了算例在2~30MHz和2~100MHz两种带宽下的信道特征和参数,并与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该文模型与已有模型仿真结果一致,但克服了需要获得大量负载阻抗信息或大量测量数据建模的困难,为多输入多输出电力线载波通信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仿真分析方法,对于简化多输入多输出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研究、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模型和参数 先验模型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路特性分析及参数配置方法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跃 张欢 +2 位作者 唐春森 陶维 马浚豪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07,共5页
将二端口电路理论引用到非接触电能传输(CPT)系统中,通过二端口理论对LCL复合补偿型CP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了其输入与输出电压间的倍数关系。同时,对耦合机构进行了重新建模,使其分析变得简单明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参数... 将二端口电路理论引用到非接触电能传输(CPT)系统中,通过二端口理论对LCL复合补偿型CP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了其输入与输出电压间的倍数关系。同时,对耦合机构进行了重新建模,使其分析变得简单明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整个系统的参数配置方式,并分析了其输出电压和功率、效率特性。为证明此参数配置方式优越性,推导了SS型CPT系统的输出功率公式,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所述方式能够输出更大的电压和功率,仿真和实验同样证明了所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电能传输(CPT) 二端口理论 输入输出关系 电路特性 参数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输入Buck变换器的单周期控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东升 杨敏 阮新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在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系统中,采用单个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代替原有的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MIC通常需要进行能量管理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先利用,因此采用MIC构成的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系统是一个典... 在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系统中,采用单个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代替原有的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MIC通常需要进行能量管理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先利用,因此采用MIC构成的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的耦合系统,其闭环设计复杂。因此本文针对双输入Buck变换器,提出单周期控制方式来消除环路之间的耦合。同时本文还提出了模式切换电路以实现各个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并推导了双输入Buck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单周期控制小信号模型。由该小信号模型可知,采用单周期控制无需电流调节器,而且电压调节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设计条件相同,因此调节器的设计大大简化。最后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台800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单周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系统 多输入变换器 多输入多输出 单周期控制 小信号建模 闭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兴的雷达体制——MIMO雷达 被引量:74
13
作者 陈浩文 黎湘 庄钊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0-1198,共9页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雷达作为一种新型雷达体制在21世纪初正式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浓厚兴趣.本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首先对MIMO雷达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要性总结;而后从MIMO雷达系统结构、信号设...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雷达作为一种新型雷达体制在21世纪初正式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浓厚兴趣.本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首先对MIMO雷达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要性总结;而后从MIMO雷达系统结构、信号设计、目标检测、参数估计以及高分辨性能五方面探究其潜能本质,同时指出MIMO雷达走向实用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MIMO雷达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分集技术 波形设计 目标检测 参数估计 高分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开环多路谐振恒流LED驱动电源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青青 罗全明 +2 位作者 曹驰 孙鹏菊 周雒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688-6696,共9页
在LCD背光源、路灯照明等LED照明领域,需要多路恒流LED驱动电源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该文根据LCL-T无源谐振网络的恒流特性,提出一种模块化开环多路谐振恒流LED驱动电源,由一个高频全桥逆变器经变压器隔离变压后接多个LCL-... 在LCD背光源、路灯照明等LED照明领域,需要多路恒流LED驱动电源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该文根据LCL-T无源谐振网络的恒流特性,提出一种模块化开环多路谐振恒流LED驱动电源,由一个高频全桥逆变器经变压器隔离变压后接多个LCL-T无源谐振恒流单元组成,一个恒流单元驱动一串LED,易于实现多路输出。文中在输入输出变化范围内保证输出电流均满足恒流精度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参数设计。最后,搭建一台输出为五路、功率为200W的实验样机,样机效率可达94.7%。实验结果表明,实际输出电流满足恒流精度5%的要求并且实现了软开关,表明通过合理选取参数,可工作在开环模式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驱动 多路输出 开环控制 谐振网络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在舵阻摇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显库 张丽坤 杨承恩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4,共5页
给出了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即被控对象为非方阵情况下的闭环增益成形控制算法。考虑到舵阻摇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阵一定是奇异的,以及具有1个输入控制2个输出的特点,在保证其中1个输出尽量小而另1个输出跟踪输入的前提下,将闭环传递... 给出了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即被控对象为非方阵情况下的闭环增益成形控制算法。考虑到舵阻摇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阵一定是奇异的,以及具有1个输入控制2个输出的特点,在保证其中1个输出尽量小而另1个输出跟踪输入的前提下,将闭环传递函数阵即补灵敏度函数阵设为具有一阶惯性的奇异阵,设计出鲁棒控制器。研究并建立舵阻摇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并在Matlab中通过编写S函数来实现。用设计好的控制器对非线性模型进行仿真,运用Simulink工具箱得到仿真曲线,从仿真曲线可看出此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通过分析并比较阻摇前和阻摇后的各组仿真曲线,算出减摇率在50%左右,减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舰船工程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 SIMO系统 奇异 舵阻摇系统 鲁棒控制器 非线性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雷达及其特性综述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仙茂 董天临 黄高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31,149,共9页
MIMO雷达是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新概念雷达系统,在定位精度、对低速运动目标的检测、空间分辨率,以及对付隐形目标和低截获概率等方面具有传统雷达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发展现状和需要研究的问题值得关注。从分类、特性、优点等多个方面对... MIMO雷达是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新概念雷达系统,在定位精度、对低速运动目标的检测、空间分辨率,以及对付隐形目标和低截获概率等方面具有传统雷达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发展现状和需要研究的问题值得关注。从分类、特性、优点等多个方面对MIMO雷达的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集中(相干)MIMO雷达和宽域分布MIMO雷达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分集 多路径 相干处理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S算法在MIMO雷达参数估计中的稳健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夏威 何子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04-1809,共6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雷达用多个发射天线同时发射多个独立信号照射目标,并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目标回波信号.本文研究了MIMO雷达中参数估计的稳健性问题.本文应用幅度相位估计(APES,Amplitude and Phase...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雷达用多个发射天线同时发射多个独立信号照射目标,并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接收目标回波信号.本文研究了MIMO雷达中参数估计的稳健性问题.本文应用幅度相位估计(APES,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技术,利用目标的方位角最大似然估计值,得到了衰落向量的APES估计算法.考虑到方位角估计的不准确性,借鉴稳健的Capon波束形成器的设计思想,本文推导了衰落向量的稳健的APES估计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衰落向量的APES算法与稳健的APES算法性能十分接近.因此,衰落向量的APES估计算法是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 参数估计 稳健性 AMPLITUDE and phase estimation(AP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回路控制系统PI/PID控制器的解析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涛 张卫东 顾诞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52-1156,共5页
针对化工双输入输出时滞过程,基于常用的双回路控制结构提出一种解析地设计PI/PID控制器的方法.根据鲁棒控制H2最优性能指标,提出实际期望实现的系统传函矩阵中的对角元.考虑到两个闭环之间的耦合作用,引入动态解调因子设计最优双回路... 针对化工双输入输出时滞过程,基于常用的双回路控制结构提出一种解析地设计PI/PID控制器的方法.根据鲁棒控制H2最优性能指标,提出实际期望实现的系统传函矩阵中的对角元.考虑到两个闭环之间的耦合作用,引入动态解调因子设计最优双回路控制器,采用数学有理逼近的方法得到其实际可执行的PI/PID形式.分析了控制系统保证鲁棒稳定性的充要条件,给出基于谱半径的稳定判据.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相对于近期发展的数值化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路控制结构 双输入输出过程 时滞 H2最优性能指标 鲁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均压结合输出同角度控制策略下ISOS逆变器系统的环路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天治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4,共8页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input-series and output-series,ISOS)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在实现输入均压的同时,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都相等从而实现输出均压。在已有的输入均压结合输出同角度的三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控制环,即输...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input-series and output-series,ISOS)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目标是在实现输入均压的同时,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都相等从而实现输出均压。在已有的输入均压结合输出同角度的三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控制环,即输入均压环和输出电压环之间的解耦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它们进行具体的参数设计,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环路间的解耦关系及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串联 逆变器 输入均压环 输出电压环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的水下运载器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乃刚 白瑜亮 +2 位作者 常亚武 王小刚 许江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3-450,共8页
针对水下运载器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多输入多输出、水动力作用复杂以及姿态变化剧烈等特点,设计了一种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在线性化过程中因忽略非线性因素带来局限性的问题。通过慢回路姿态控制器和快回... 针对水下运载器具有强非线性、强耦合、多输入多输出、水动力作用复杂以及姿态变化剧烈等特点,设计了一种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在线性化过程中因忽略非线性因素带来局限性的问题。通过慢回路姿态控制器和快回路姿态控制器的设计解决了水下运载器非线性、强耦合以及多输入多输出的问题,并且运用Lyapunov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控制方法跟踪单位阶跃信号时稳态时间为1 s,超调量为4%,较PID控制的动态特性有较大提升。非线性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于±30%水动力参数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水下运载器 非线性动态逆控制 多输入多输出 快、慢回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