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桥直流变压器/变换器ISOP组合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子龙 肖岚 赵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819-5826,共8页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利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可解决高压问题。对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式直流变换器,可采用两类模块即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利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可解决高压问题。对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式直流变换器,可采用两类模块即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组合结构将高压直流电变换成低压直流电,供电给负载。不同于传统的ISOP组合变换器,其模块间采用开环与闭环相结合的方式,只需保证各个模块间的压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简化了整个变换器的控制方式。该文对两类模块的输出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该组合变换器的均压设计,搭建两台全桥直流变压器和一台全桥直流变换器ISOP的仿真模型及原理样机,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变换器 直流变压器 输出特性 均压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谐振支路的电压自平衡型ISOP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海洋 崔淑梅 +2 位作者 刘闯 姚航 潘育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9-146,共8页
对于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输入侧电压平衡控制是必要且复杂的设计。基于双有源桥式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输入电压自平衡型直流变压器拓扑。通过在模块间增加开关谐振支路,该拓扑在不增加开关器件数量的前提下实现... 对于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输入侧电压平衡控制是必要且复杂的设计。基于双有源桥式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输入电压自平衡型直流变压器拓扑。通过在模块间增加开关谐振支路,该拓扑在不增加开关器件数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输入侧电压自平衡。通过对开关谐振支路的电流应力分析,发现该支路不会产生额外的开关损耗,也不会影响各模块工作原理。与传统均压控制解耦算法的对比表明,所提拓扑的电压自平衡特性避免了由于建模精度不足所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风险。文中给出了该直流变压器电压控制设计,并在不改变谐振支路工作状态的前提下,给出了故障模块切除和恢复的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的功能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电压自平衡 开关谐振支路 故障处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结构模块化ISOP组合的DC-DC变换器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3
作者 谷恭山 郑祥杰 +2 位作者 高明 蒋天一 石健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75-3185,共11页
针对高电压/宽范围输入、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结构的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DC-DC变换器及其均压控制策略。模块单元采用开环定频LLC+闭环Buck级联的两级结构拓扑,兼具高性能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串并联的组合... 针对高电压/宽范围输入、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结构的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DC-DC变换器及其均压控制策略。模块单元采用开环定频LLC+闭环Buck级联的两级结构拓扑,兼具高性能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串并联的组合。通过构造均压母线并间接采样模块的输入电压,将信号分别叠加到反馈电压与参考电压上,使得模块单元实现输入均压自调节的同时还能维持良好的输出电压精度。模块的采样、控制与通信均在后级完成,各自独立工作,简化了电路结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模块化特性。结合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最后,通过搭建由三个模块构成的ISOP组合变换器实验平台,验证了此均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两级结构 稳定性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功率与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嘉进 马翔 +2 位作者 谢宇帆 王天翔 舒泽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82-3092,共11页
针对三电平半桥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型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各模块参数差异而导致的模块功率不均衡传输问题,该文首先分析多模块功率不平衡原因,然后提出基于三重移相(TPS)调制的串联侧功率平衡策略。针对ISOP系统多模块间参数差... 针对三电平半桥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型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各模块参数差异而导致的模块功率不均衡传输问题,该文首先分析多模块功率不平衡原因,然后提出基于三重移相(TPS)调制的串联侧功率平衡策略。针对ISOP系统多模块间参数差异问题,提出多模块参数差异估计方法,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电流或电压传感器,通过注入强制分量作为扰动而采集反映模块差异的特征量变化,对控制量进行补偿实现多模块功率平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扰动条件下,所提功率平衡方法可实现样机串联侧均压,在输出电压24V工况和10~435W功率范围下,系统在所提控制策略下能明显提高串联侧的电压平衡,工作效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双有源桥(isop-DAB)变换器 多模块功率不平衡 参数差 异估计方法 串联侧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逆变器模块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及其冗余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方天治 沈乐 +1 位作者 何玮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3-2232,共10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压直流输入、大电流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其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的特点令其可有效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了切实体现这一优点,需实现该系统的冗余运行,这实际上包含2个步骤:实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压直流输入、大电流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其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的特点令其可有效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了切实体现这一优点,需实现该系统的冗余运行,这实际上包含2个步骤:实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实现其冗余功能。首先给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架构及控制策略实现模块间功率均衡,讨论控制环路间的关系并进行设计;在实现分布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保证系统冗余运行的控制方案,并给出热插拔时序;最后研制3模块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分布式 冗余 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目标多重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6
作者 方天治 张先云 +2 位作者 黄淳 何玮 沈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9-1200,共12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直流电压输入、大功率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如果将ISOP逆变器的拓扑应用在并网场合,那么一个大容量的并网逆变器就可以由多个小容量的标准化逆变器模块组成,这将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直流电压输入、大功率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如果将ISOP逆变器的拓扑应用在并网场合,那么一个大容量的并网逆变器就可以由多个小容量的标准化逆变器模块组成,这将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有利于系统的设计。本文基于ISOPLCL型并网逆变器组合系统,给出其优化拓扑以降低系统的体积和质量,并据此筛选控制变量,进而提出一种分布式控制策略以实现并网系统的多重控制目标,其包含模块间的功率均衡、谐振尖峰的抑制和进网电流的高功率因数。然后,论文在所提分布式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冗余运行方案,保证ISOP逆变器并网系统中故障模块的平滑退出和备份模块的顺利投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并网逆变器 功率均衡 LCL滤波器 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自适应的辅助LC网络宽范围零电压开通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 被引量:13
7
作者 沙德尚 李斌 +1 位作者 袁文琦 郭志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558-3564,3374,共7页
提出一种由2个移相全桥(phase-shifting full-bridge,PSFB)变换器模块和2个辅助LC网络组成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DC-DC变换器。每一个LC网络连接在一个模块超前桥臂的中点和另一个模块滞后桥臂的中点之间。利用辅助LC网络,滞后桥臂开关... 提出一种由2个移相全桥(phase-shifting full-bridge,PSFB)变换器模块和2个辅助LC网络组成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DC-DC变换器。每一个LC网络连接在一个模块超前桥臂的中点和另一个模块滞后桥臂的中点之间。利用辅助LC网络,滞后桥臂开关管可以实现轻载下的零电压开通(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辅助LC网络的电流幅值可以自适应负载变化,即轻载时电流幅值大,用于实现滞后桥臂软开关管能量多,重载时,LC网络电流幅值小,环流损失小。因此,所提变换器适用于宽范围负载。对变换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一个功率900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全桥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LC网络 零电压开关 宽负载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DC/AC逆变器系统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武 阮新波 庄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23,共8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系统适用于输入电压高、输出电流大的直流/交流变换场合,要保证该逆变器系统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提出一种采用负载电流反馈的输入均压输出均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根据各模块间的输...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系统适用于输入电压高、输出电流大的直流/交流变换场合,要保证该逆变器系统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提出一种采用负载电流反馈的输入均压输出均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根据各模块间的输入电压偏差直接调节各模块的输出电流幅值,使输入电压高的模块输出电流增大,输入电压低的模块输出电流减小,从而实现输入均压。与采用输出滤波电感电流反馈的方法相比,采用负载电流反馈时,即使输出滤波电容不匹配,也不影响输出均流效果。同时,还分析输入均压环与系统输出电压环的关系,给出输入均压环和系统输出电压环的设计准则。最后以一台由2个模块组成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原理样机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环路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负载电流反馈 均压/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电-氢多能互补型微电网的双有源桥集成Boost拓扑及其控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孝峰 张绘欣 +3 位作者 张涵 王洪龙 王宝诚 李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92-2104,共13页
该文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集成Boost变换器拓扑,并对其在PWM+移相控制方式下的工作原理和软开关情况进行分析。对多个该变换器进行串并联组合,得到可应用于电-氢多能互补型微电网中高电压等级直流母线与制氢电解槽之间的DC-DC环节的输... 该文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集成Boost变换器拓扑,并对其在PWM+移相控制方式下的工作原理和软开关情况进行分析。对多个该变换器进行串并联组合,得到可应用于电-氢多能互补型微电网中高电压等级直流母线与制氢电解槽之间的DC-DC环节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型直流变压器。通过输出电压环、输入稳压环和输入均压环的联合控制,ISOP型直流变压器可以实现在串联侧的电压均衡、并联侧的电压稳定以及各子模块变压器一次、二次电压匹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以STM32+FPGA为核心控制器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出的电路拓扑的正确性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制氢 DC-DC变换器 开关复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直流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先进 陈杰 龚春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6,共7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变压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在高压电能变换中应用,人们采取了多电平拓扑结构、功率管串联技术和功率模块的串联技术等。本文以全桥直流变压器功率模块组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 se...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变压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在高压电能变换中应用,人们采取了多电平拓扑结构、功率管串联技术和功率模块的串联技术等。本文以全桥直流变压器功率模块组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 series and output parallel,ISOP)结构直流变压器为研究对象,并详细地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和影响均压的因素。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正确性,并表明在模块参数基本一致时,ISOP结构直流变压器能够获得较好的均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并网风电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网直流变压器双极短路故障穿越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中锋 谢晔源 +3 位作者 杨晨 葛健 祁琦 田杰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4期16-21,41,共7页
采用传统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拓扑的配网直流变压器在系统发生双极短路故障时,如果不采取故障限流措施,模块电容会快速放电,故障清除后必须经过缓启充电等复杂时序完成恢复重启,无法实现故障穿越。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ISOP拓扑,... 采用传统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拓扑的配网直流变压器在系统发生双极短路故障时,如果不采取故障限流措施,模块电容会快速放电,故障清除后必须经过缓启充电等复杂时序完成恢复重启,无法实现故障穿越。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ISOP拓扑,利用故障电流阻断及限流控制实现系统故障穿越的方法。首先,理论分析了基于改进型ISOP拓扑结构的配网直流变压器系统中压侧故障穿越过程的3个阶段及其数学模型。然后,分析了基于故障限流原理的低压侧故障穿越方法及故障穿越时间的设计原则。最后,通过搭建实时数字仿真(RTDS)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双极短路故障穿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 双极短路 故障穿越 限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固态变压器新型均衡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超 孙贺 +1 位作者 张建成 孙玉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45-1953,共9页
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由双有源全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的方式组合而成,其运行时不仅要控制输出端电压稳定,还需控制各DAB子单元... 直流固态变压器(DC solid state transformer,DCSST)由双有源全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的方式组合而成,其运行时不仅要控制输出端电压稳定,还需控制各DAB子单元输入电压均衡,并且均压控制与输出电压控制需实现解耦。基于DCSST小信号模型的传统均衡解耦控制方法在输入电压受不均衡扰动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解耦误差,影响输出电压控制。针对该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以往均衡控制策略产生解耦误差的原因,由此提出一种新型均衡解耦控制策略。通过定义虚拟控制量实现DCSST模型的完全线性化,进而通过令均压控制量之和为零以及对输出电压控制量进行补偿,消除了耦合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在DCSST承受较大程度输入电压不均衡扰动时,能够较好地消除输入均压控制对输出电压的耦合影响,其解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固态变压器 双有源全桥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同移相角控制的串–并型移相全桥组合变换器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健将 罗劼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3-30,共8页
在高输入电压/低输出电压的电压变换应用场合,通常采用输入端串联/输出端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型直流变换器来降低功率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但须确保、控制输入端串联均压与输出端并联均流。针对移相全桥变换器... 在高输入电压/低输出电压的电压变换应用场合,通常采用输入端串联/输出端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型直流变换器来降低功率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但须确保、控制输入端串联均压与输出端并联均流。针对移相全桥变换器模块构成的ISOP组合变换器提出相同移相角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无需专门的均压或均流控制环,故控制系统简单、可靠。针对变换器各模块参数不一致的工况,应用小信号模型与稳态直流模型,分析各模块输入端串联实现自动均压与输出端并联实现自动均流的机理,并且指出影响模块均压/均流精度的参数差异性。采用现有技术降低模块参数的差异性,足以保证相同移相角控制的ISOP组合变换器取得良好的均压/均流精度。仿真与实验均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DC-DC变换器 串/并组合 相同移相角控制 输入串联自动均压 输出并联自动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压交直流配电网的高频链直流固态变换器损耗模型和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学 裴玮 +2 位作者 孔力 庞云亭 张国驹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52,共10页
高频链直流固态变换器(DCSSC)是中压交直流配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针对传统方法未考虑硬开关运行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的高频链固态变换器损耗计算方法。分析了高频链直流固态变换器软开关和硬开关工况下... 高频链直流固态变换器(DCSSC)是中压交直流配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针对传统方法未考虑硬开关运行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的高频链固态变换器损耗计算方法。分析了高频链直流固态变换器软开关和硬开关工况下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不同阶段下开关器件有效导通时间,推导了软开关和硬开关下的电流平均值和有效值解析模型。建立了高频链直流固态变换器的通态损耗和开关损耗模型,给出了改进型高频变压器损耗计算方法。最后通过Matlab和PSIM仿真软件在开关频率和传输功率变化情况下对高频链固态变换器的各部分损耗分布和系统效率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直流固态变换器 硬开关 双有源桥变换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损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变换器输入电压自平衡结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恩泽 赵鲁 +2 位作者 李耀华 葛琼璇 马呈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1-150,共10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outputparallel,ISOP)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的输入均压(input voltage sharing,IVS)主动控制策略存在控制系统复杂和传感器数量较多的问题。相反地,无源调控方法的控制系统简单,因而具有...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outputparallel,ISOP)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的输入均压(input voltage sharing,IVS)主动控制策略存在控制系统复杂和传感器数量较多的问题。相反地,无源调控方法的控制系统简单,因而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无源均压思想,提出一种适用于共占空比控制的基于耦合电容的ISOP-DAB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自平衡拓扑结构,通过耦合电容使得子模块的高频链环节产生电气耦合,从而实现子模块输入电压的均衡。进一步,给出含有耦合电容的ISOP-DAB变换器的简化等效电路,并进行理论分析与推导,得到子模块输入母线电压偏差及耦合电容电流与变换器硬件参数的关系。理论计算表明该拓扑在子模块参数存在较大的偏差时仍然具有较好的IVS能力。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该拓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双有源桥变换器 输入均压 共占空比控制 耦合电容 自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17
16
作者 袁栋 袁宇波 +3 位作者 贾勇勇 肖小龙 陈武 姚金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现有基于多变换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结构的直流变压器子模块大多采用单一模块,在实现灵活控制和高效率之间很难达到平衡。基于模块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LLLC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和DAB变换器子模块的... 现有基于多变换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结构的直流变压器子模块大多采用单一模块,在实现灵活控制和高效率之间很难达到平衡。基于模块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LLLC谐振变换器子模块和DAB变换器子模块的混合型ISOP结构直流变压器拓扑,分别利用CLLLC谐振变换器的高效率与DAB变换器的高可控性优点,通过2类子模块数量和高频变压器变比的合理设计,CLLLC谐振变换器将传输绝大部分功率,从而提高整个直流变压器的效率。详细分析了该混合型ISOP直流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并利用PLECS软件验证了所提出的直流变压器拓扑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一台2k W,400V/100V的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CLLLC变换器 DAB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移相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功率预测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一佳 王允建 +1 位作者 王要东 张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0-168,共9页
针对直流变换器在交直流微网应用中输入电压脉动或负载变动情况下的动态性能较差和鲁棒性能较低的问题,选择由双有源全桥构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结构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功率均分的功率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单移相控制思想,通过... 针对直流变换器在交直流微网应用中输入电压脉动或负载变动情况下的动态性能较差和鲁棒性能较低的问题,选择由双有源全桥构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结构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功率均分的功率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单移相控制思想,通过分析ISOP功率控制原理,建立ISOP控制模型,对功率进行预测并构建评价函数以对移相量进行优化.相比于传统电压闭环控制,该方法在输入电压和负载发生变化时,显著地提高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并保证各模块功率均衡.搭建两单元ISOP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及RTLAB半实物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 双有源全桥 功率预测控制 单移相控制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压器件的高效高功率密度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鸿波 吴新科 郭清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4,共7页
工作于MHz的串联谐振变换器SRC(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由于简单的结构与全负载范围的原边开关管软开关,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率与功率密度,适合隔离型DC-DC变换器高频、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越来越受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业界基于高... 工作于MHz的串联谐振变换器SRC(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由于简单的结构与全负载范围的原边开关管软开关,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率与功率密度,适合隔离型DC-DC变换器高频、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越来越受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业界基于高压Si MOSFET的DC-DC模块大多工作在数百kHz,其效率与功率密度不满足服务器供电模块主板上集成的要求。针对高频下原边开关器件的损耗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低压Si器件来降低原边开关管的导通损耗,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数据中心直流供电架构的板上集成DC-DC供电模块提出了一种多相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的交错并联串联谐振变换器,设计了一台实验样机,实现了98.3%的峰值效率。变换器采用了矩阵式平面变压器,实验样机拥有810 W/in^(3)的功率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z开关频率 串联谐振变换器 原边串联副边并联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双有源桥变换器等效建模方法 被引量:31
19
作者 高晨祥 丁江萍 +1 位作者 许建中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4955-4964,共10页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双有源桥结构(dual active bridge,DAB)构成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 series output parallel,ISOP)DC-DC变换器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现有电力电子变换器常将ISOP型DAB变换器作为中间环节,但由于DAB单元和ISOP...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双有源桥结构(dual active bridge,DAB)构成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 series output parallel,ISOP)DC-DC变换器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现有电力电子变换器常将ISOP型DAB变换器作为中间环节,但由于DAB单元和ISOP结构的复杂性,导致电磁暂态精确仿真的仿真效率极低。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DAB构成的ISOP型DC-DC变换器的等效建模方法。具体而言,采用梯形积分法将各DAB单元组成元件离散化,并通过对变压器的分析,将变压器解耦,再利用嵌套快速求解法消去DAB单元内部节点和串并联节点,使得整个DAB变换器等效为仅包含4个外部节点的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在完成一个步长的电磁暂态求解后,可随后进行内部节点信息如各DAB单元输出电流的更新。在PSCAD/EMTDC环境中验证所提出模型的精度和加速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等效建模方法可以精确仿真系统稳态与暂态过程,且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电磁暂态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双有源桥结构变换器 梯形积分 电磁暂态 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有源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简化电磁暂态等效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聪慧 徐婉莹 +3 位作者 王晓婷 高晨祥 许建中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3-122,共10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设备,其高频特征导致仿真步长小,在多有源桥等场合下其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效率依然较低,需要进行提速。文中提出了一种级联H桥型多有源桥电力电子变压器简化电磁暂态等效模型,分析了多有源桥的结构... 电力电子变压器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关键设备,其高频特征导致仿真步长小,在多有源桥等场合下其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效率依然较低,需要进行提速。文中提出了一种级联H桥型多有源桥电力电子变压器简化电磁暂态等效模型,分析了多有源桥的结构特征。对于级联H桥慢变电路,采用开关函数模型划分电路状态;对于多有源桥快变电路,以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为基础,实现傅里叶分解并保留关键次谐波特征的等效。此外,提出了不同级联方式下端口电气值处理方法,在保留精度的前提下提升仿真加速比。在PSCAD/EMTDC中实现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多有源桥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详细模型和简化等效模型建模。仿真结果表明,与详细模型相比,简化电磁暂态等效模型具有相似的精度和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电磁暂态仿真 电力电子变压器 多有源桥 级联H桥 广义状态平均法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直流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