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早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1
作者 赵俸莹 徐辉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62,共14页
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就注重通过英才教育提升综合国力。新加坡的人才早期选拔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再到初中毕业实施的三次关键性教育分流选拔制度,二是涵盖中小学全学段的个性化科目编班选拔制度。在早期人... 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就注重通过英才教育提升综合国力。新加坡的人才早期选拔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再到初中毕业实施的三次关键性教育分流选拔制度,二是涵盖中小学全学段的个性化科目编班选拔制度。在早期人才培养方面,新加坡采取了一些具有本国特色的措施,包括依托21世纪能力框架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融合价值引领的公民道德教育课程、能力培养的课程辅助活动和课外充实课程以落实全人教育、注重英才教师的选拔与培养。新加坡不仅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英才识别体系,同时也为英才提供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选拔与培养 英才教育 教育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被引量:12
2
作者 邰枫 郭福 +2 位作者 高国华 宋广清 朱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30,38,共3页
北京工业大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线,启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战略,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入选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应用型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真实工程实践环境 培养创新实践卓越人才 被引量:15
3
作者 苏中 曹荣敏 吴迎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共5页
培养新世纪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仅有优化的课程体系是不够的,更需要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和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素质高、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该文论述以培养创新实践卓越人才为目标,建设面向学... 培养新世纪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仅有优化的课程体系是不够的,更需要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和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素质高、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该文论述以培养创新实践卓越人才为目标,建设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和学科竞赛活动的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真实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训练中心,以及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真实工程实践环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工程实践环境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卓越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实验室培养电子类卓越工程师模式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曾国强 吴刚 +3 位作者 李勍 葛良全 李少达 邓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4-36,共3页
如何培养国家需要的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电子类卓越工程师,已经成为众多工科类高校不断探索的热点问题。结合我校电子类联合实验室近年来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联合实验室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要措施:... 如何培养国家需要的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电子类卓越工程师,已经成为众多工科类高校不断探索的热点问题。结合我校电子类联合实验室近年来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联合实验室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要措施:构建开放型联合实验平台、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组建创新型学生团队、完善联合实验室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计划 卓越工程师 开放实验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和“卓越”视域下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晓倩 董丽丽 +2 位作者 毕淑峰 吕顺清 许竟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231-233,共3页
以"创新"和"卓越"为指导,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应用型"以及生物行业的多样性和实践工程能力,从"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实践创新、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强化学生工科和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监控保... 以"创新"和"卓越"为指导,充分考虑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应用型"以及生物行业的多样性和实践工程能力,从"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实践创新、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强化学生工科和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旨在促进突出"创新能力、工科素养和应用型"的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卓越 生物技术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工程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杰 陆树河 +1 位作者 廉晓庆 王志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0-172,共3页
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工程基础是材料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通过构建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专业实验开放平台、传热传质仿真模拟实验平台、校内材料合成中试实验平台以及校外产学研共建实习基地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为... 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工程基础是材料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通过构建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专业实验开放平台、传热传质仿真模拟实验平台、校内材料合成中试实验平台以及校外产学研共建实习基地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为提高学生对材料工程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材料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程基础 省级精品课程 实践教学平台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内涵 提升形式 建设“混凝实验”精品项目 被引量:4
7
作者 盛力 刘涛 +1 位作者 沈洪 徐竟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0,38,共4页
以传统的水处理经典实验项目"混凝实验"为基础进行精品实验建设。深入挖掘实验内涵,为学生发挥自主性、激发兴趣、锻炼能力创造广阔的空间。尝试数字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形式得到有效提升。内涵和形式改进将传统实验... 以传统的水处理经典实验项目"混凝实验"为基础进行精品实验建设。深入挖掘实验内涵,为学生发挥自主性、激发兴趣、锻炼能力创造广阔的空间。尝试数字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形式得到有效提升。内涵和形式改进将传统实验项目改造成能够有效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精品实验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实验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精品实验项目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CDIO的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经验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娜 唐旭光 +4 位作者 王炜 郁湧 谢仲文 周廷宇 王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28-132,共5页
针对当代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基于CDIO理念,提出采用SE-CDIO模式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以达到教育的开展与产业相结合的目的。结合当前软件工程专业的特性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适合软件工程教学的SE-CDIO模式。该模式的运用不仅提高了... 针对当代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基于CDIO理念,提出采用SE-CDIO模式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以达到教育的开展与产业相结合的目的。结合当前软件工程专业的特性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适合软件工程教学的SE-CDIO模式。该模式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同时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完全融入学习的氛围中,很好地诠释了"做与学相结合"的理念,对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DIO 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软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与卓越中医师培养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勇 李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9-220,共2页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催生了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这一计划紧密契合了高校卓越中医师培养的要求。在协同创新的思想指导下,高校积极争取政府行业等多方面支持,优化卓越中...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催生了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这一计划紧密契合了高校卓越中医师培养的要求。在协同创新的思想指导下,高校积极争取政府行业等多方面支持,优化卓越中医师的培养方案,搭建实践育人环境,强化实践育人协同,加强科教协同,是卓越中医师的协同培养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中医师 协同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强化工程与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全香 王玉龙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71-75,共5页
随着印刷业由传统生产型向伙伴型、服务型、经营型和高科技型的转变,对印刷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印刷高等院校培养大批具有较强的工程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印刷行业转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然后... 随着印刷业由传统生产型向伙伴型、服务型、经营型和高科技型的转变,对印刷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印刷高等院校培养大批具有较强的工程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印刷行业转型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然后进一步明确了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强大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兼具较好的企业组织管理、项目策划及预测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最后,从校内教学与校企联合模式、改革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r改革印刷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印刷工程 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基计划”对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价值澄明与路径引领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邓磊 钟颖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46,共7页
“强基计划”旨在通过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术探究、国家战略和社会公正的融合发展,其价值根基来自于高等教育哲学传统以及知识社会下的现代大学运行模式,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制度长期存在的育人导向模糊... “强基计划”旨在通过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术探究、国家战略和社会公正的融合发展,其价值根基来自于高等教育哲学传统以及知识社会下的现代大学运行模式,其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制度长期存在的育人导向模糊不清、选拔形式单一僵化、培养过程缺乏连贯等现实问题。“强基计划”打破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的隔离,有利于从根本上改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基计划”为契机,高校应在新时代背景下澄明人才选拔培养的价值,并从育人导向、课程设计、评价标准、多主体协同等方面积极探索实施路径,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和内涵的双重提升,最终致力于国家重大战略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选拔培养 招考制度改革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双语的工程图学创新教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国玉 张梦 +2 位作者 吴艳红 常艳艳 王彪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面向"卓越计划",针对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的改革需求,依据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实践,研究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双语工程图学创新教育模式。提出合理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分级适度应用双语进行教学及助学,其工程图学创新教育... 面向"卓越计划",针对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的改革需求,依据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实践,研究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双语工程图学创新教育模式。提出合理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和分级适度应用双语进行教学及助学,其工程图学创新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达到工程图学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而且为培养卓越人才营造了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创新教育 数字信息技术 双语 卓越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2.0计划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丽明 李洪文 +4 位作者 何进 宋建农 王庆杰 刘彩玲 毛宁 《农业工程》 2020年第12期90-94,共5页
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5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时代背景和发展需要,该专业积极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优化提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和国际化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 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5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时代背景和发展需要,该专业积极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优化提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和国际化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化视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创新能力 乡村振兴 国际化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计划”视角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基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5,共3页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考试制度与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不相适应,特别是考试制度本身、制度执行者以及制度承受者三个层面制约了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考试制度与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不相适应,特别是考试制度本身、制度执行者以及制度承受者三个层面制约了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应具有针对性,指导思想要明确、考试形式要多样化,并要创新考试内容,加强考试管理制度建设,提升教学管理者的素养,并逐步完善学分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考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仪器、优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辩证关系——兼论科研平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凌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1,共4页
通过揭示先进科学仪器、高水平人才与优质科技成果这三类资源的内涵属性和外在规律,阐述这三类资源的作用及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性,并分析科学仪器-优秀人才-科技成果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国科技战略的顶层设计与部署实施提供一... 通过揭示先进科学仪器、高水平人才与优质科技成果这三类资源的内涵属性和外在规律,阐述这三类资源的作用及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性,并分析科学仪器-优秀人才-科技成果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国科技战略的顶层设计与部署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科研平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航空母舰",其实质是科学仪器、优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有机结合体,其建设目标是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而这又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路不谋而合,因此,建设科研平台理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优先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仪器 优秀人才 科技成果 科研平台 创新型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本科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项关于清华“钱班”12年试点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曼丽 王金羽 +1 位作者 郑泉水 徐芦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43,共13页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方向是近20年高等教育领域改革探索的难题之一。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钱班”)是我国“珠峰计划”的基础学科拔尖计划改革试点样本之一。论文基于“钱班”试点以来大量的官方文件、会议记录等静态数据,以及两...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方向是近20年高等教育领域改革探索的难题之一。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钱班”)是我国“珠峰计划”的基础学科拔尖计划改革试点样本之一。论文基于“钱班”试点以来大量的官方文件、会议记录等静态数据,以及两年多的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动态数据,综合运用档案研究、案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进行了多重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本科教育组织方式,“钱班”历时10余年的试点实践,探索了“课程精深学习+进阶性科研训练”双轴驱动培养模式,并从“知识和经验的整合、时间与空间的拓展、师生互动方式和学生自我建构”四个维度比较系统地对理工类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运行机理作了重新界说。“钱班”模式为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内涵式本科教育发展与改革工作提供了不同视角的参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理工本科教育 清华“钱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索与实践——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秀蕾 毕璋友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12期37-39,共3页
探索并实践高职农林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指出应以示范建设为依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产业经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明确办学定位,进行高职农林... 探索并实践高职农林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指出应以示范建设为依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产业经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明确办学定位,进行高职农林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探索,扎实有效地推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农林类专业 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教师在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柳茜 唐洁 +2 位作者 谭静 叶玲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548,共4页
基于口腔医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探讨优秀教师在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并从讨论重大教学问题、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导师制等方面阐述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优秀教师作用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创新人才培养 优秀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31
19
作者 罗方 戴向东 +1 位作者 黄艳丽 马珂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35,共3页
“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新时期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与改革指明了方向,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卓越创新人才是环境设计教育的根本使命。本文以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为指导,以环境设计专业为对象,以卓越创新... “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新时期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与改革指明了方向,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卓越创新人才是环境设计教育的根本使命。本文以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目标为指导,以环境设计专业为对象,以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机制等多方面系统分析与探究,总结在“新文科”与“一流专业”建设中的经验与得失,以期为高校同类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人才培养 环境设计 卓越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评价反馈的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建华 赵琳 荣文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0,共4页
文章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课程实践、工程实践环节缺失评价反馈,导致学生创新力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结合船舶导航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探索并实践"强化基础→实践创新→特色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评促建... 文章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课程实践、工程实践环节缺失评价反馈,导致学生创新力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结合船舶导航领域高层次人才需求,探索并实践"强化基础→实践创新→特色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评促建,线上线下联合教学,行业牵引、特色科研驱动等策略,开展了基于多重评价反馈的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精品公开课 IDIF教学 工程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