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中的十大关系探究
1
作者 初景利 李天硕 朱鑫汝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共9页
文章梳理总结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中的十大关系,为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与“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基于对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新时代我国图书馆建设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综合把握,从信息资源、用户服务、技术设... 文章梳理总结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中的十大关系,为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与“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基于对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新时代我国图书馆建设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综合把握,从信息资源、用户服务、技术设备、业务管理、专业方法五个维度,构建包括战略与当下、资源与服务、到馆与嵌入、馆员与用户、技术与人文、图书馆与学校、职业/专业/事业、研究与业务、馆长与团队、单馆与合作十大关系的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理论框架,并依次对十大关系展开讨论和分析,以把握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高校图书馆在“十五五”以及未来的发展中应坚持守正创新,以服务创新为根本,统筹兼顾资源建设、用户服务、技术运用、馆员培养、学术研究等各方面工作,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十五五规划” 创新发展 图书馆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9-2012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海兵 杨蕙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4,共12页
利用1978 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t-DEA方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技术进步的恶化是主要原因;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按照东、西、中部地区依次递... 利用1978 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t-DEA方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技术进步的恶化是主要原因;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按照东、西、中部地区依次递减;样本区间不同地区间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差异有缩小趋势,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有向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较高地区追赶现象,但不同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稳态水平与自身的特定条件有关;创新驱动的发展状况在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异;整体样本区间回归结果中,除政府干预倾向外,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本、非市场化程度都对创新驱动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分组回归结果显示,各因素的作用在我国加入WTO后有较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数据包络分析 收敛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及其驱动因素--来自7城市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7
3
作者 卫平 汤雅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47,共12页
通过对我国7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地调查,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特点。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受创新战略、创新投入、... 通过对我国7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地调查,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探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特点。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受创新战略、创新投入、创新模式和企业规模的影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动力和迈入高端创新层级,应加大研发资金向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领域的倾斜力度,加快复合型高素质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原始创新,提高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效率,引导激发企业管理层形成高端创新战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能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实施的战略布局--关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28
4
作者 冯晓青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81,共27页
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离知识产权强国尚有一定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9月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针对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措施与策略,是我国进入新发展格局阶段知... 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离知识产权强国尚有一定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9月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针对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措施与策略,是我国进入新发展格局阶段知识产权制度实施的战略布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纵深推进,其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和事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文化创新与进步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强国 知识产权战略 创新驱动 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康 周孝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93,共8页
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企业微观数据集为基础,实证检验企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以解释为什么R&D投入高速增长与TFP增长率持续下降在中国并存这一现象。研究发现:随着R&D强度或企业规模的增大,持续的R&am... 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企业微观数据集为基础,实证检验企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以解释为什么R&D投入高速增长与TFP增长率持续下降在中国并存这一现象。研究发现:随着R&D强度或企业规模的增大,持续的R&D投入将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非线性影响,即呈现出"负向-正向-负向"的变化趋势;R&D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且主要取决于各行业内部的R&D强度和技术密集度。因此,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应当根据技术创新绩效动态调整R&D投入的规模及其在不同企业、行业或地区之间的分配,以避免R&D投入过度集中或不合理配置所造成的无谓损失与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投入 技术创新绩效 面板门限模型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要性-绩效分析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重点任务识别研究——以西安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萌萌 张攀 吴建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35,共8页
运用重要性-绩效(IPA)分析方法,本研究以西安市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为例,实证分析并识别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评估机制,科技经费投入政策机制,人才服务和社会保障... 运用重要性-绩效(IPA)分析方法,本研究以西安市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为例,实证分析并识别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评估机制,科技经费投入政策机制,人才服务和社会保障机制,打破行业壁垒和保护以及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五大重点任务。最后,结合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现实状况,从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创新研发投入方式、搭建区域合作网络、深化政府自身改革、重塑区域创新文化以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性-绩效分析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重点任务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因子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6
7
作者 田晖 刘梦蝶 +1 位作者 程倩 宋清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8-165,175,共9页
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三类创新因子,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各类创新因子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新主体、创... 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三类创新因子,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各类创新因子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均能显著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仅在创新主体、创新投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间存在增强的调节效应。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向调节创新投入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向调节创新主体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因子 出口技术复杂度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瑜洁 郝鑫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8,共17页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2年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2年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实施能够显著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地区,政策试验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增长,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效用在改善科技基础设施、增加高校与企业人力投入、强化政府与企业财力支持、提高知识产出、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转让等方面的影响有限;机制分析发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通过创新资金汇流、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技术聚合三条路径,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测度、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
9
作者 牛继强 程启先 +2 位作者 刘萧倩 许琼珂 陈飞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CV-RSR-ARIMA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与障碍度诊断模型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时空演化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整体区域科...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CV-RSR-ARIMA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与障碍度诊断模型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时空演化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整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各地市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ARIMA预测结果表明预测时段具有较为显著的增长;(2)时空分异结果呈现出由“一主一副”双核心模式的极化效应向扩散和回程效应转变,标准差椭圆整体上椭圆范围增大、重心由郑州市向许昌市迁移,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授权数、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是主要的障碍因子;(3)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具备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后续研究应当结合多源数据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科技产出空间溢出以及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等内容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战略 时空演化 CV-RSR-ARIMA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研究报告 被引量:9
10
作者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 岳福斌 +5 位作者 池亚楠 林火灿 王蕾 王奕 王志文 闫石 《中国煤炭》 2019年第2期5-13,共9页
本报告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分析了2018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认为总体上延续了基本平稳态势,但与上一年度相比已发生变化,景气度明显趋弱,但降幅有所收敛。预期2019年,若不出现意外,景气度将呈现温和调整、缓慢下行、先抑后扬、相对... 本报告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分析了2018年中国煤炭产业经济形势,认为总体上延续了基本平稳态势,但与上一年度相比已发生变化,景气度明显趋弱,但降幅有所收敛。预期2019年,若不出现意外,景气度将呈现温和调整、缓慢下行、先抑后扬、相对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建议立足于世界经济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民经济中深层次问题尚待解决,产业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这一时代背景,坚定信心,审时度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观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献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经济景气度 经济运行 产业发展思路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前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效率比较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薛健 郭万山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73,共9页
对新常态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后各区域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有效评估国家重大战略在工业研发创新领域的实施效果,为战略进一步在各地深入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实践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基于DEA-Malmquist... 对新常态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后各区域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研究,能够有效评估国家重大战略在工业研发创新领域的实施效果,为战略进一步在各地深入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实践指导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研究发现:研发创新效率地域差异明显,区域间研发创新各项效率指标表现参差不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大多数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推动作用显著,部分省市研发创新效率未升反降的情况值得重视,对于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可以大有作为,推进区域整合与地区协同发展迫在眉睫,高质量发展要促使创新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进一步促进研发创新效率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工业企业 研发创新效率 DEA-Malmquist指数方法 地域差异 整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 被引量:254
12
作者 李政 崔慧永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4,共1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具有实践性、全面性、发展性的性质。新质生产力外显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上,这些构成要素质量的提升即“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劳动资料的改进与广泛应用、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等,形成了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以培育高质量的“劳动者”;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劳动资料及科学技术这两个要素的质量;三是建设超大规模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实现劳动对象的扩展;四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培育企业家精神以实现企业管理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国统一大市场 劳动者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涵特征、评价指标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0
13
作者 盛朝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0,共11页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科技自立和高水平科技自强的有机统一,具有自主性、引领性、开放性、体系性、可持续性等重要特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标志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重要创新成果全球领先、国际科技合作紧密高效...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科技自立和高水平科技自强的有机统一,具有自主性、引领性、开放性、体系性、可持续性等重要特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要标志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重要创新成果全球领先、国际科技合作紧密高效、体系化创新支撑能力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可以用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高被引论文占全球比重、三方专利拥有量占全球比重、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知识产权出口额占全球比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等18个指标进行衡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亟须抓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这个关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筑完善的新型举国体制、原创技术激发机制、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生态育成机制和持续投入机制,形成符合科研规律,有效满足国家发展和市场需求,鼓励创新、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系统有效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大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志彪 郭梦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战略倍增选择。从动态演进的视角看,“需求-创新”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实施基于扩大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探索这一... 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战略倍增选择。从动态演进的视角看,“需求-创新”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实施基于扩大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探索这一良性互动机制提供了现实基础。要依托国内市场高水平“引进来”,背靠国内市场大规模地“走出去”,在开放中实施基于内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水平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链”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14
15
作者 张志鑫 郑晓明 钱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对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括新素质劳动者、富含数字智能特征的劳动资料以及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对象等“三新”要素,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先导产业,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产业链... 新质生产力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对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括新素质劳动者、富含数字智能特征的劳动资料以及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对象等“三新”要素,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先导产业,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具有密切关联,契合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为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南:产业链方面要加强新兴产业建设,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强化人才支撑;创新链方面要实现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链方面要造就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教育链方面要构建产教融合的发展格局,推动产教供需双向联通,提升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人才引领驱动 教育优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朝 吴建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56,共15页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内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内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以此对各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测评,并利用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6—2022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对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不仅能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个维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战略实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法治化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谭启平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共1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等十多个方面的重要论述。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任务进程中,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应该全面系统转化为科技创新立法的基本规定,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法治体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法治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创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落实,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加快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型国家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推动力与学科建设支撑力探索
18
作者 王慧琦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2,共4页
本文分析了服务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动力作用的学理和实际案例,讨论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信息共享和辅助科学决策等方面对战略实施的功能。同时,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深度融合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服务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动力作用的学理和实际案例,讨论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信息共享和辅助科学决策等方面对战略实施的功能。同时,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深度融合的研究路径以提升档案学科建设的支撑力,包括技术整合、体制机制创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跨学科合作在推动理论与方法创新中的作用,为重大国家战略的科学施策和档案学科的互动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国家战略 档案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学科建设 技术创新 交叉融合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燕萍 毛雁滨 史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3-108,共6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为我国未来发展打造核心驱动力的重要部署,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应把握这一契机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对创新驱动内涵和评价研究的回顾,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对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的创新驱动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为我国未来发展打造核心驱动力的重要部署,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应把握这一契机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对创新驱动内涵和评价研究的回顾,构建了创新驱动发展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对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游地区在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活动、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4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劣势。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发展评价 长江经济带 长江中游地区 创新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颠覆性创新的导向策略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靳宗振 罗晖 曹俐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8-174,共7页
颠覆性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在基于前人研究颠覆性创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提出颠覆性创新"本土化"新内涵,并基于颠覆性... 颠覆性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在基于前人研究颠覆性创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提出颠覆性创新"本土化"新内涵,并基于颠覆性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以创新主体和发展路径为两维坐标,将颠覆性创新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和时间链划分为四类需求,并构建颠覆性创新因果关系模型,系统分析颠覆性创新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形成"探索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并提出了我国颠覆性创新发展的导向策略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创新驱动 导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