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内风路流体计算与温升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温嘉斌 刘艳翠 李颖男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0-448,共9页
为确定电动机内通风沟数量对电动机内风路流动及温升的影响,以一台YKK450-4,500 k W的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为例,依据样机的实际尺寸,对电动机内风路定转子区域和电动机定子绕组端部进行建模,得到其流场和流固耦合的物理实物模型.通过对... 为确定电动机内通风沟数量对电动机内风路流动及温升的影响,以一台YKK450-4,500 k W的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为例,依据样机的实际尺寸,对电动机内风路定转子区域和电动机定子绕组端部进行建模,得到其流场和流固耦合的物理实物模型.通过对定转子流体场计算分析,得到每一段通风沟转子支架入口处的流量和流速值,再对电动机定转子进行分段流固耦合温升计算分析,找到电动机温升最高的区域.按照数值计算得到的最热点位置,在样机中埋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升试验,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物理模型的构建和解算办法选取的可行性.在电动机外壳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通风沟宽度,对内风路重新建立模型,探究不同个数的通风沟对电动机通风沟内流体流动及传热产生的影响,再分别计算出不同个数通风沟情况下的最热段温度情况.结果表明:当采用9个等宽的通风沟情况时,电动机通风沟中流体的流动速度最大,并且电动机的温升为104.9 K,较原来10个通风沟情况的最高温升116.1 K,降低了11.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 内风路 流体场与温度场 温升 通风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模型内流道阻力直接测量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晓斌 舒海峰 +1 位作者 谢飞 张德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315,共5页
推阻特性是吸气式飞行器研制中最为关注的气动特性问题之一。为研究通气模型内流道阻力特性,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超高速所的1m高超声速风洞上开展了吸气式飞行器通气模型内流道阻力直接测量技术研究。研究选取吸气式飞... 推阻特性是吸气式飞行器研制中最为关注的气动特性问题之一。为研究通气模型内流道阻力特性,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超高速所的1m高超声速风洞上开展了吸气式飞行器通气模型内流道阻力直接测量技术研究。研究选取吸气式飞行器的一个内流道模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内流道模块与模型其余部分进行分离设计、采用特种应变天平直接测量模型内流道气动力的方法得到通气模型内阻,同时进行了干扰因素分析和试验数据修正方法研究,开展了Ma=4条件下的内流道阻力测量试验并给出了典型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通气模型内阻随攻角和喉道高度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飞行器 通气模型 内流道 阻力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通气模型喷管出口气流参数测量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舒海峰 何超 +2 位作者 郭雷涛 许晓斌 范孝华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2,99,共8页
准确测量内流道出口参数是获得高超声速通气模型内流道气动特性的基础。目前采用的单排测压耙或多排测压耙、固定位置测量的方法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口流动的实际情况,因此开展了新方法的研究工作。选取一个去除所有安定面和舵面的... 准确测量内流道出口参数是获得高超声速通气模型内流道气动特性的基础。目前采用的单排测压耙或多排测压耙、固定位置测量的方法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口流动的实际情况,因此开展了新方法的研究工作。选取一个去除所有安定面和舵面的带进气道升力体布局飞行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试验方法研究:用CFD方法研究相邻静压管之间不同距离以及静压管与气流夹角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制了专用的三自由度压力测量装置;开展了Ma6条件下的风洞试验,获得了喷管出口附近的壁面压力、出口处的静压和皮托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壁面压力和出口静压总体呈两侧高、中间低的趋势;模型壁面温度对重复性精度有较大影响;测压排架与喷管壁面之间的相互干扰对静压测量准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流道 吸气式飞行器 皮托压力 静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