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petroleum reservoir in Wumaying inner buried-hill of Huanghua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JIN Fengming WANG Xin +5 位作者 LI Hongjun WU Xuesong FU Lixin LOU Da ZHANG Jinning FENG Jiany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3期543-552,共10页
Well Yinggu 1 drilled on the tectonic belt of the Wumaying buried-hill in Huanghua Depression obtained non-H2S high-yield oil and gas flow from the Permian Lower Shihezi Formation sandstone. The oil and gas are derive... Well Yinggu 1 drilled on the tectonic belt of the Wumaying buried-hill in Huanghua Depression obtained non-H2S high-yield oil and gas flow from the Permian Lower Shihezi Formation sandstone. The oil and gas are derived from the Upper Paleozoic coal source rock, the petroleum reservoir is an inner buried-hill primary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showing a good prospect of the Paleozoic inner buried-hill primary reservoir exploration.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primary petroleum reservoir in the Wumaying inner buried-hill are discussed by studying the primary source conditions, the inner buried-hill reservoir-cap combinations and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The primary petroleum reservoir has three preponderant characteristics of accumulation: secondary large-scale gas generation of coal source rock, multi reservoir-cap combinations and mainly late hydrocarbon charging, which formed the compou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the above-source sandstone and under-source carbonate rock in the Paleozoic inner buried-hill. Along with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tectonic activities,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reservoir in Wumaying inner buried-hill is characterized by "mixed oil and gas charge in local parts in early stage, adjustment accumulation due to structural high migration in middle stage, and large-scale natural gas charge and compound accumulation in lat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 Bay Basin Huanghua DEPRESSION Wumaying buried-hill inner buried-hill Paleozoic primary reservoir compound ACCUMULATION ACCUMULATION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岩有利区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熊波 许浩 +11 位作者 方朝合 李士祥 唐淑玲 王社教 吴京杰 宋雪静 张璐 王金伟 位湘权 辛福东 唐博宁 龙吟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40,共12页
中国干热岩资源丰富,但有利区评价方法以定性为主,且评价指标和标准不一,制约了干热岩的评价效率和勘探进程。基于国内外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的认识,综合干热岩形成的主控因素,通过指标量化分级,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建立干热岩... 中国干热岩资源丰富,但有利区评价方法以定性为主,且评价指标和标准不一,制约了干热岩的评价效率和勘探进程。基于国内外干热岩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的认识,综合干热岩形成的主控因素,通过指标量化分级,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建立干热岩有利区评价体系和标准。该评价体系以热源、热通道、热储和盖层4类指标为主体,包括莫霍面深度、居里面深度、熔融体或岩浆囊深度、岩浆和火山活动时间、大地热流、地温梯度、地表热异常、地震等级与震源深度、深大断裂分布、热储埋深、盖层类型与厚度共11项评价参数,每项参数分为3个等级,并进一步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干热岩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干热岩Ⅰ类有利区面积约为494 km^(2),Ⅱ类有利区面积约为5.7×10^(4) km^(2)。其中,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和洪浩尔舒特凹陷,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热水塘镇、宁城县热水镇及敖汉旗热水汤村为干热岩资源Ⅰ类有利区。此类地区以地下高温熔融体或岩浆囊为优质热源,热储深度较浅,上覆厚层沉积岩作为盖层。该干热岩有利区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有望为中国干热岩选区和开发实践提供新的途径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地热 热储 有利区 评价体系 二连盆地 内蒙古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地质力学特征与勘探开发技术
3
作者 陈立超 王生维 +2 位作者 孙钦平 肖宇航 吕帅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9,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开发的潜力,但区内煤层气勘探开发尚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低阶煤层气地质力学特征、储层工程品质等研究程度不够,制约了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霍林河盆地3口煤层气...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资源丰富,具备规模开发的潜力,但区内煤层气勘探开发尚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低阶煤层气地质力学特征、储层工程品质等研究程度不够,制约了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为此,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霍林河盆地3口煤层气试验井的开发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低阶煤层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形成了一种低阶煤层气地质力学评价与勘探技术选择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煤储层渗透性低是该区低阶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制约地质因素,但煤层具有硬度高,刚度大,断裂韧度适中,脆性显著的力学品质,适合开展煤储层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②由于煤岩坚硬,洞穴完井造穴困难,不适合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主体技术;由于煤储层渗透性低,双U型井井控泄流面积小,试采效果差;直井水力压裂能沟通更多天然裂缝,增大了泄流面积,试采效果好。③低阶煤层气开发的关键是煤储层体积改造,水力压裂除实现储层增渗外,还具有渗吸驱替等功能,因此长水平井+体积压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结论认为,地质力学评价与勘探技术模式的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低阶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动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霍林河盆地 低阶煤层气 地质力学 储层工程品质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买力地区碳酸盐岩内幕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海峰 郑多明 李得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96-201,240+258,共6页
英买力低凸起周缘凹陷的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发育,上奥陶统泥岩与中下奥陶统灰岩缝洞体形成有效的储盖组合,内幕区灰岩中发育的构造—岩性圈闭与周缘凹陷区古生界油气生成、运聚时空配置关系较好。奥陶系内幕区灰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较... 英买力低凸起周缘凹陷的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发育,上奥陶统泥岩与中下奥陶统灰岩缝洞体形成有效的储盖组合,内幕区灰岩中发育的构造—岩性圈闭与周缘凹陷区古生界油气生成、运聚时空配置关系较好。奥陶系内幕区灰岩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储层类型在构造高部位以构造裂缝型为主,周缘斜坡区以溶蚀缝洞型为主。目前发现的油气藏主要集中在构造高部位,钻井油气水分析数据表明,油气藏由多个连通性较差的油水单元或裂缝系统组成,油气富集受储集体缝洞系统分布控制,构造周缘斜坡区的岩溶储层发育带将是内幕区灰岩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买力 碳酸盐岩 内幕储层 油气藏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内幕油气资源潜力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海波 向宝力 +1 位作者 鲍海娟 庞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储集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已探明或已获得的工业性油气流主要分布在石炭系顶部的风化壳储集层中,而在火成岩内幕储集层中虽见到大量油气显示,但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 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储集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已探明或已获得的工业性油气流主要分布在石炭系顶部的风化壳储集层中,而在火成岩内幕储集层中虽见到大量油气显示,但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因此,分析该地区火成岩内幕油气的勘探潜力,对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石炭系火成岩内幕和风化壳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的对比研究表明,石炭系火成岩孔隙度随着距离石炭系顶部不整合面距离的增加出现两个波峰,分别对应两个次生溶蚀带,第一个波峰对应的为火成岩风化壳储集层,第二个波峰对应的为火成岩内幕储集层;内幕天然气资源量为1 750×108m3;斜坡带为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内幕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陆东地区 火成岩 内幕储集层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共聚物SMAE醇解、胺解衍生物的合成及降凝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林宪杰 薛兆民 +1 位作者 成广兴 李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在甲苯溶液中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高级醇(正十八碳醇、正十八至二十四碳混合醇)酯三元共聚物(SMAE)分别用正十八碳醇、正十八至二十四碳混合醇进行醇解,用正十八胺进行胺解,得到了一系列新聚合物,其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 在甲苯溶液中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高级醇(正十八碳醇、正十八至二十四碳混合醇)酯三元共聚物(SMAE)分别用正十八碳醇、正十八至二十四碳混合醇进行醇解,用正十八胺进行胺解,得到了一系列新聚合物,其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法数据表明,醇解和胺解均发生在酸酐单元上。这些醇解和胺解衍生物对所测试的4种原油的降凝性能均比原始SMAE共聚物好,500ppm醇解和胺解衍生物使原油的凝固点下降2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降凝剂 合成 结构表征 原油降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台油田古潜山储集层特征及分布模式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华夏 王永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5-37,41,共4页
富台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下古生界及第三系沙三段上亚段,属复式油气藏。其中下古生界古潜山油气藏属层状油气藏,储层主要为内幕孔洞型储层和内幕裂缝型储层。本文从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下古生界的储集空间类型,建立了古潜山内幕储集层分... 富台油田主力含油层位为下古生界及第三系沙三段上亚段,属复式油气藏。其中下古生界古潜山油气藏属层状油气藏,储层主要为内幕孔洞型储层和内幕裂缝型储层。本文从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下古生界的储集空间类型,建立了古潜山内幕储集层分布模式,其结果对车镇凹陷北带乃至济阳坳陷同类型的古潜山勘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台油田 古潜山 储集层 特征 分布模式 内幕孔洞型储层 内幕裂缝型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分布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雷 崔海峰 +2 位作者 张年春 冯晓军 张继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为查明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地震资料,对储集层发育特征及其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普遍发育裂缝-孔洞型储集层,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q... 为查明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地震资料,对储集层发育特征及其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普遍发育裂缝-孔洞型储集层,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串珠状"强振幅异常,储集层发育受控于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裂缝。储集层地震预测结果显示,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呈星点状广泛分布在麦盖提斜坡东段玛扎塔格构造带南斜坡。麦盖提斜坡东段内幕白云岩在发育层位、储集层类型、储盖组合、地震响应特征等方面都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是麦盖提斜坡寻找油气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斜坡 奥陶系 内幕白云岩 储集层 分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大型潜山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因素 被引量:35
9
作者 吴伟涛 高先志 +2 位作者 李理 张东伟 刘宝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6,151-152,共5页
以冀中坳陷任丘碳酸盐岩潜山和辽河坳陷兴隆台变质岩潜山为例,探讨了渤海湾盆地大型潜山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因素。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已发现潜山油气藏111个,层位从太古宇变质岩至古生界碳酸盐岩;任丘碳酸盐岩潜山和兴隆台变质岩潜山风... 以冀中坳陷任丘碳酸盐岩潜山和辽河坳陷兴隆台变质岩潜山为例,探讨了渤海湾盆地大型潜山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因素。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已发现潜山油气藏111个,层位从太古宇变质岩至古生界碳酸盐岩;任丘碳酸盐岩潜山和兴隆台变质岩潜山风化剥蚀时间长、断裂活动强度大;"洼中隆"的构造格局、"多对一"的源储关系、厚度大的储层条件、多类型的圈闭条件和源储直接接触关系以及大面积的供烃窗口是大型潜山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气藏 内幕圈闭 任丘潜山 兴隆台潜山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内幕储层再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奎华 马立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测井资料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济阳坳陷凤山组、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因机制、储集空间特点和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的形成主要受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的影响...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测井资料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济阳坳陷凤山组、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因机制、储集空间特点和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的形成主要受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的影响,可分为晶粒较粗的白云岩、晶粒较细的白云岩和含白云石的石灰岩3类;该套储层主要为一套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的形成主要受重结晶、构造与溶蚀等作用的影响,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普遍发育了原生晶间孔隙,但后期构造作用是形成有效储层的关键因素,溶蚀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储集性能,只有在构造作用与溶蚀作用较强的地区才能发育有效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碳酸盐岩 内幕储层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浅层成藏因素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1
11
作者 况军 侯连华 +2 位作者 张越迁 石新朴 王京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9,共5页
为了揭示车莫古隆控制范围内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控因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利用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采用多种方法恢复了车莫古隆起的古地貌。提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是车莫古隆起发育期,中侏罗世末是其发育的鼎盛时期,古隆起提供的内物... 为了揭示车莫古隆控制范围内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控因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利用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采用多种方法恢复了车莫古隆起的古地貌。提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是车莫古隆起发育期,中侏罗世末是其发育的鼎盛时期,古隆起提供的内物源,控制着围绕车莫古隆起的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古隆起的发育和潜伏埋藏期对古油气藏形成起控制作用;两期掀斜调整、内物源砂体展布、断裂体系和现今构造共同控制着油气调整、运移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围绕车莫古隆起的内物源砂体与现今构造匹配区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斜坡带是下一步勘探的主攻领域,据此认识部署的莫17井取得突破,围绕车莫古隆起腹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是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下白垩统 车莫古隆起 内物源 岩性地层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内幕型储层成因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马立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14,共2页
本文从凤山-冶里亮甲山组岩性、济阳坳陷的构造运动、潜水面的变化及成岩作用等方面入手,对济阳坳陷下古生界内幕型储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在充分考虑油源和油气运移通道的基础上,可以将凤山-冶里亮甲山组作为一套重要的勘探层系。
关键词 济阳坳陷 下古生界 内幕型储层 成因 地层组成 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北油田赵家台地区长6^1和长4+5^2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凤奇 武富礼 +2 位作者 罗然昊 于建青 何文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5,49,共5页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分析、岩心分析及测井解释等,对子北油田赵家台地区延长组长61和长4+52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赵家台地区长61和长4+52储层宏观层内、层间、平面及微观非均质性均较强,其变化规律主要受控...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分析、岩心分析及测井解释等,对子北油田赵家台地区延长组长61和长4+52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赵家台地区长61和长4+52储层宏观层内、层间、平面及微观非均质性均较强,其变化规律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韵律和层内夹层影响,层间非均质性取决于层间隔层展布和储层物性变化,平面非均质性与砂体在平面上的几何形态及其连通方式和连通程度密切相关,孔喉结构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中孔细喉型、小孔细喉型为有效孔喉类型,微孔微细喉型为差孔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延长组 夹层 赵家台地区 子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庄油田坨826块沙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
综合应用取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王庄油田坨826块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类型和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以基准面旋回及A/S动态变化为控制因素,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识别出5种沉积类型;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进行分析,组合成MSC1,M... 综合应用取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王庄油田坨826块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类型和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以基准面旋回及A/S动态变化为控制因素,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识别出5种沉积类型;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进行分析,组合成MSC1,MSC2,MSC3和MSC4共4个中期旋回,建立了满足油藏开发需要的中期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格架。研究结果表明,中期基准面上升时期,盆地边缘部位形成的辫状水道沉积是该区优质储层集中发育段。实践证明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划分的储层内幕精度能够满足此类油藏开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扇三角洲 储层内幕 王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多样性与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34
15
作者 高先志 吴伟涛 +4 位作者 卢学军 崔周旗 孔令武 贾连奇 王海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5,共5页
潜山内幕油气藏是指位于潜山顶面不整合面以下、分布于潜山腹内的油气藏,它与潜山顶不整合覆盖油气藏的区别在于其圈闭多与潜山顶面不整合面无关。对近几年来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最新勘探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潜山内幕油气藏的类型及其... 潜山内幕油气藏是指位于潜山顶面不整合面以下、分布于潜山腹内的油气藏,它与潜山顶不整合覆盖油气藏的区别在于其圈闭多与潜山顶面不整合面无关。对近几年来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最新勘探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潜山内幕油气藏的类型及其成藏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潜山内幕油气藏具有多样性,其圈闭包括内幕断层圈闭、内幕地层岩性圈闭以及内幕单斜构造圈闭等不同类型;潜山内幕油气藏多表现为层状,这不同于潜山顶面油气藏多为块状的特点;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输导条件和潜山内幕隔层,其中输导条件主要为潜山边界断层和不整合面,渗透率降低导致油气运移受阻是油气被迫进入潜山内幕的重要原因,而内幕隔层的形成主要受内幕地层泥质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气藏 潜山内幕隔层 油气输导 冀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干流水库调节水沙对宁蒙河道的影响 被引量:72
16
作者 申冠卿 张原锋 +1 位作者 侯素珍 尚红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5,共9页
黄河上游干流大型水库投入运用后,在带来了巨大的发电、防洪、灌溉和防凌效益的同时,也给枢纽下游冲积性河道的演变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水库运用前后黄河上游宁蒙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和河道冲淤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头... 黄河上游干流大型水库投入运用后,在带来了巨大的发电、防洪、灌溉和防凌效益的同时,也给枢纽下游冲积性河道的演变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水库运用前后黄河上游宁蒙河道水沙条件的变化和河道冲淤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头道拐站输沙能力与流量间的量化关系。在分析泥沙输移规律和宁蒙河道淤积成因的基础上,计算了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调节水沙对宁蒙河道的影响。初步计算分析了内蒙河道维持目前过洪现状及恢复到2 000m3/s平滩流量条件下所需要的水量。该研究对西线调水和水库运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流水库 调节水沙 宁蒙河道 输沙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形成特征 被引量:31
17
作者 金凤鸣 王鑫 +5 位作者 李宏军 吴雪松 付立新 楼达 张津宁 冯建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1-529,共9页
钻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构造带之上的营古1井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获非含H2S高产油气流,油气来源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属于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展现出古生界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原生油气藏的烃源条件、... 钻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构造带之上的营古1井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获非含H2S高产油气流,油气来源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属于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展现出古生界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原生油气藏的烃源条件、潜山内幕储盖组合与油气成藏时间研究,论述了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特征。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具有煤系烃源岩二次规模生气、潜山内幕多储盖组合叠置发育、晚期油气充注为主3大优势成藏条件,形成了古生界潜山内幕源上砂岩和源下碳酸盐岩复式油气聚集。伴随中、新生代多期构造活动,乌马营潜山内幕原生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早期油气混注局部成藏,中期高点迁移调整成藏,晚期天然气规模充注复式成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黄骅坳陷 乌马营潜山 潜山内幕 古生界 原生油气藏 复式聚集 成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水库调节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晓岩 司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共3页
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的联合运用使宁蒙河段凌期流量过程趋于均匀;水电站泄流的热传导作用使头道拐断面以上河段11月和3月的水温升高了0.1~1.7℃;水动力作用和热力的影响使巴彦高勒以... 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的联合运用使宁蒙河段凌期流量过程趋于均匀;水电站泄流的热传导作用使头道拐断面以上河段11月和3月的水温升高了0.1~1.7℃;水动力作用和热力的影响使巴彦高勒以上河段流凌时间推迟13~15 d,河段首封日期推迟了7 d,主要断面封冻天数减小了8~33 d,开河日期提前了15 d,开河历时延长了7 d;"文开河"所占比例由无库时的30%增加到70%以上,凌峰流量减小,冰凌灾害得以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凌 水库调节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宁蒙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刘水库运用方式调整对宁蒙河道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雄波 杨振立 鲁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5-47,共3页
对安宁渡断面的来水来沙量进行了分析,根据拟定的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调整运用方案,分别采用泥沙数学模型和BP神经网络计算了各方案河道泥沙冲淤量及典型断面的平滩流量。结果表明:①从宁蒙河道冲淤情况来说,各调整方案均有减淤作用... 对安宁渡断面的来水来沙量进行了分析,根据拟定的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调整运用方案,分别采用泥沙数学模型和BP神经网络计算了各方案河道泥沙冲淤量及典型断面的平滩流量。结果表明:①从宁蒙河道冲淤情况来说,各调整方案均有减淤作用,且随着汛期下泄水量的增大,河道减淤量也增大;②仅仅改变水库的运用方式,支流来沙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宁蒙河段仍会持续淤积;③通过综合比选,汛期增泄15亿~25亿m3的方案可作为现阶段调整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运用方式的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量 平滩流量 运用方式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宁蒙河道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控建模的内幕型火山岩气藏有效储层预测——以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火山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仇鹏 孔丽娜 +3 位作者 李道清 苏航 夏学领 周翠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5,共8页
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彩25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气藏受火山喷发方式及后期构造抬升反转作用的共同影响,表现出多期间歇性喷发、各期次岩体相互叠置、充填类型多样、岩性岩相复杂的特点,加之气藏井控程度低,无法用常规的层状格架构建地层模... 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彩25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气藏受火山喷发方式及后期构造抬升反转作用的共同影响,表现出多期间歇性喷发、各期次岩体相互叠置、充填类型多样、岩性岩相复杂的特点,加之气藏井控程度低,无法用常规的层状格架构建地层模型。为此,通过对录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充分考虑火山喷发的旋回性和多期性差异,划分出3期火山旋回期次,并以各旋回的地层格架作为约束条件,划分火山岩体顶、底界,搞清楚各岩体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关系,针对不同的期次特征选用内插或外推算法,构建了体控约束下的地质模型;结合3期次不同火山岩性的测井敏感参数分析结果,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火山岩性储层的特征参数;在体控反演过程中,对各期次不同岩性建立了不同的变差函数模型,得到高分辨率的火山岩性预测数据体及有效储层分布数据体。结论认为,所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多期火山喷发的地质模式相符,和实际钻遇的火山岩岩性吻合度超过92%,表明利用体控反演方法来识别多旋回复杂火山岩气藏的有效储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五彩湾凹陷 石炭纪 内幕型火山岩 期次划分 多期性 地质统计学 体控反演 储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