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背波波流水槽设计及纯流数值模拟
1
作者 姚建均 唐瑞卓 +3 位作者 苏振兴 李英朝 刘原铭 闫宇坤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2-778,共7页
为了更好的模拟海洋环境,减少开发海上结构物与装备的成本与风险,本文设计了一种无背波波流水槽系统。通过理论设计计算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水槽的计算模型进行纯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背波波流水槽的定常流区长14.5 m左右,涡量很少,... 为了更好的模拟海洋环境,减少开发海上结构物与装备的成本与风险,本文设计了一种无背波波流水槽系统。通过理论设计计算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水槽的计算模型进行纯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背波波流水槽的定常流区长14.5 m左右,涡量很少,最大流速区在底面处,并且当流动速度增加时,自由面不受扰动。试验段位于16~20 m范围内,纵向速度均匀,上部速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模拟槽底流动的能力。当无背波造波装置处于最大过水深度时,随着进水口速度的增加,试验槽长度逐渐变短。该系统由消除了背波与液面干扰的影响。稳流区域长度约14.5 m、试验区为16~20 m附近区域且当无背波造波装置处于最大过水深度时,随着进水口速度的增加,试验段的长度逐渐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水槽 直冲型入水口 无背波造波机 液面干扰 纯流数值模拟 稳流区域 试验区 涉水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设计工况下叶轮进口附近的流动及其控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人会 张学静 杨军虎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6,共3页
对叶轮进口附近流动在偏离设计工况下的回流和汽蚀(空化)两大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阐述了它们的诱发机理及其对泵性能的影响.根据回流的诱发机理对诱导轮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控制回流发生的有效方法,从叶片进口流动这一角度... 对叶轮进口附近流动在偏离设计工况下的回流和汽蚀(空化)两大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描述,阐述了它们的诱发机理及其对泵性能的影响.根据回流的诱发机理对诱导轮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控制回流发生的有效方法,从叶片进口流动这一角度完善了离心泵叶片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 离心泵 叶片设计 进口比转速 非设计工况 回流 汽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压钻井井底气侵停止与否实时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淼 柳贡慧 +3 位作者 李军 张涛 李梦博 郭庆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5-874,共10页
实时判别井底气侵停止与否是控压钻井井控方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基于立压控制法循环排气或常规关井等后续作业的选取.综合考虑气体运移膨胀和气体溶解的因素,指出出入口流量一致并不等同于井底气侵停止,两者存在时间先后关系.基于快速... 实时判别井底气侵停止与否是控压钻井井控方法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基于立压控制法循环排气或常规关井等后续作业的选取.综合考虑气体运移膨胀和气体溶解的因素,指出出入口流量一致并不等同于井底气侵停止,两者存在时间先后关系.基于快速施加井口回压控制方法,建立了控压钻井井筒与地层耦合的多相变质量流动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迭代求解,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出口流量有无明显拐点是区分出入口流量一致和井底气侵停止时间先后的标志.一旦井底气侵停止,立管压力的二阶导数会迅速降至0点附近且趋于稳定.根据上述参数变化特征,提出了基于出入口流量和立管压力实时监测的井底气侵停止与否实时判别方法.该研究对于完善控压钻井井控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出入口流量 井口回压 立管压力 二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爆震反压扰动下超声速进气道流动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莫建伟 严宇 杨建文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6期85-91,共7页
为了研究超声速进气道在旋转反压作用下的流动特性,建立了旋转爆震发动机周期性反压简化模型,以双下侧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定常数值仿真手段开展了旋转爆震反压作用下进气道内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进气道出口畸变流动条件下,... 为了研究超声速进气道在旋转反压作用下的流动特性,建立了旋转爆震发动机周期性反压简化模型,以双下侧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定常数值仿真手段开展了旋转爆震反压作用下进气道内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进气道出口畸变流动条件下,周期性旋转反压作用下的进气道内压力波面呈现不规则螺旋状,与均匀来流隔离段内规则螺旋状流动存在一定差异;旋转反压在两侧进气道交汇处受到阻断,两侧进气道在交汇截面之前趋于稳定流动,周期性反压和稳态反压对应的进气道激波串前缘位置基本一致,说明进气道周期性反压作用下性能与稳态情况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周期性旋转反压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