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M IRRAS Studies of Organized Molecular Films at a Gold Electrode Surface
1
作者 Zhang-Fei Su Ai-Cheng Chen Jacek Lipkowski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共18页
This feature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infrared reflection absorption spectroscopy(PM IRRAS)to provide molecular-level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e,orientation and conformation of... This feature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infrared reflection absorption spectroscopy(PM IRRAS)to provide molecular-level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e,orientation and conformation of constituents of thin films at electrode surfaces.PM IRRAS relies on the surface selection rules stating that the p-polarized IR beam is enhanced,while the s-polarized beam is attenuated at the metal surface.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nd s-polarized beams eliminat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lvent and provides IR spectra at a single electrode potential.In contrast,two other popular in situ IR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namely,subtractively normalized interfacial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SNIFTIRS)and surface-enhanced infrared reflection absorption spectroscopy(SEIRAS),provide potential difference spectra to remove the signal from the bulk solution.In this feature article,we provide a brief tutorial on how to run the PM IRRAS experiment and describe the methods used for background elimination first.The application of the PM IRRAS in the biomimetic research is then illustrated by three examples:construction of a tethered bilayer,reconstitution of colicin into a phospholipid bilayer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orientation of nucleolipids in a monolayer assembled at a gold electrode surface.Finally,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graphene oxide during its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are described to highlight the promising application of PM IRRAS in materials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infrared reflection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Biomimetic membranes Graphene oxide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诺哌齐结构和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
作者 孙婷婷 王德堂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氟诺哌齐是一种新型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候选药物,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对氟诺哌齐进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分子的性质和功能.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优化氟诺哌齐的分子结构;在相... 氟诺哌齐是一种新型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候选药物,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对氟诺哌齐进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分子的性质和功能.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优化氟诺哌齐的分子结构;在相同基组水平下经过谐振频率分析,证实了12种分子构象的稳定结构,并确定了优势构型为DC20-1.根据Marcus理论,对其重组能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氟诺哌齐分子不具备运输性质.通过前线轨道(FMO)分析,发现氟诺哌齐分子具有一定的电子跃迁能力和分子内反应活性,活性反应位点为C15、O28、C23和O26.根据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模拟计算结果,对谱图数据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结果可作为氟诺哌齐表征和鉴别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诺哌齐 密度泛函(DFT) 重组能 前线轨道(FMO) 红外光谱(ir)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型矿床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清俊 张志新 +5 位作者 叶发旺 张川 王艺龙 李瑞炜 田程 李新春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2-1035,共14页
【研究目的】白色云母是热液型矿床最为广泛发育的蚀变矿物,其短波红外光谱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记录了其形成热液环境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研究热液型矿床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变化规律及地质影响因素,这不仅可为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的... 【研究目的】白色云母是热液型矿床最为广泛发育的蚀变矿物,其短波红外光谱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记录了其形成热液环境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研究热液型矿床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变化规律及地质影响因素,这不仅可为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的深入找矿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持,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蚀变矿物勘查标识体系。【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整理、总结了热液型矿床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剖析了白色云母化学组分和含量,热液流体温度、酸碱性、压力等地质因素与其短波红外光谱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吸收特征与其结构中主要的两种含氢基团Al-OH和H_(2)O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的两个特征吸收峰位分别位于2200 nm(主要吸收峰)和2350 nm(次要吸收峰)附近。白色云母Al-OH特征吸收峰位受到热液流体温度、压力、酸碱性等地质因素影响,主要发生Tschermak(契尔马克)替换^(Ⅵ)Al^(3+)+^(Ⅳ)Al^(3+)ν^(Ⅳ)Si^(4+)+^(Ⅵ)(Fe^(2+),Mg^(2+),Mn^(2+)),Si、Al、Fe、Mg、K、Na等离子含量产生变化,致使其Al-OH特征吸收峰位在2180 nm和2230 nm之间发生漂移变化。原岩组分、其他蚀变矿物、流体组分、岩石渗透率和水/岩比值等地质因素也会影响白色云母Al-OH特征吸收峰位波长的变化。【结论】白色云母Al-OH特征吸收峰波长与矿化的关系会因地质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在利用Al-OH特征吸收峰波长变化规律圈定矿床热液矿化中心时需要综合考虑矿床地质特征。白色云母的伊利石成熟度或结晶度(ISM或SWIR-IC)在不同的热液矿床系统中则呈现出一致性,即靠近矿床热液矿化中心,伊利石成熟度值相对较大,远离矿床热液矿化中心则相对较小。未来应加强白色云母光谱特征的精细、定量化星空(卫星和航空)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建立典型热液矿床成矿热液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反演应用示范,以推进星空高光谱遥感矿物填图技术的深入地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云母 短波红外光谱 Al-OH特征吸收峰 伊利石成熟度 矿产勘查工程 热液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和化学成像的技术与应用
4
作者 贺静 郑娜 +4 位作者 徐丽 沈素丹 浦群 房尔园 介素云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6-2171,共16页
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技术(AFM-IR)的核心机制、技术进展及其在多个学科中的广泛应用。AFM-IR技术融合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级空间分辨率与红外光谱(IR)的化学分析能力,基于光热诱导共振(photothermal induced resonance,PT... 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技术(AFM-IR)的核心机制、技术进展及其在多个学科中的广泛应用。AFM-IR技术融合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级空间分辨率与红外光谱(IR)的化学分析能力,基于光热诱导共振(photothermal induced resonance,PTIR)原理,其不仅延续了AFM在微观形貌表征上的优势,还克服了传统红外光谱在空间分辨率上的局限,并且补充了AFM在化学组分分析上的空白。文中阐述了AFM-IR的工作原理和三种成像技术(接触、轻敲和峰值力轻敲),随后着重讨论了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生物组织、环境污染物检测以及压电铁电材料和电池材料表征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同时,也提出了AFM-IR技术在提高信噪比和软物质研究中应用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AFM-I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其在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 纳米结构 聚合物 电池材料 生物工程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收/发射光谱的火星进入地面模拟流场特性研究
5
作者 曾徽 文鹏 +2 位作者 杨国铭 朱兴营 欧东斌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火星进入器与地球返回器面临的热环境有很大不同。利用电弧风洞模拟火星进入器气动加热环境,进行防热系统设计是火星进入器研制的关键环节。利用发射光谱和激光吸收光谱诊断技术,开展了模拟火星大气进入地面试验流场下CO_(2)介质的辐射... 火星进入器与地球返回器面临的热环境有很大不同。利用电弧风洞模拟火星进入器气动加热环境,进行防热系统设计是火星进入器研制的关键环节。利用发射光谱和激光吸收光谱诊断技术,开展了模拟火星大气进入地面试验流场下CO_(2)介质的辐射特性和流场参数的在线测量研究,获得了CO_(2)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喷管出口自由流静温和关键组分CO摩尔浓度的实时测量结果。发射光谱和激光吸收光谱测量结果表明,电弧加热器具有非常好的长时间稳定运行能力和气流参数重复模拟能力。本文发展的光谱诊断技术可为火星进入器气动热环境流场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效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进入地面模拟 电弧加热器 发射光谱 中红外吸收光谱 气流温度 组分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原位红外显微镜和步进扫描时间分辨FTIR反射光谱及其在纳米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世刚 贡辉 +4 位作者 周志有 陈声培 陈友江 司迪 李君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结合红外显微镜和步进扫描FTIR光谱仪 ,发展了固 /液界面电化学原位显微镜红外反射光谱和步进扫描快速时间分辨FTIR反射光谱 ,并应用于纳米材料特殊性能和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研制纳米结构Pt微电极 ,获得CO吸附的红外特征随纳米结... 结合红外显微镜和步进扫描FTIR光谱仪 ,发展了固 /液界面电化学原位显微镜红外反射光谱和步进扫描快速时间分辨FTIR反射光谱 ,并应用于纳米材料特殊性能和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研制纳米结构Pt微电极 ,获得CO吸附的红外特征随纳米结构和纳米尺度变化的原位显微镜红外谱图。利用纳米结构Pt微电极的异常红外效应 ,显著提高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的灵敏度 ,获得分辨率达 5 0 μs的步进扫描时间分辨光谱。不仅发展了固 /液界面显微镜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新方法 ,并且拓展了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在纳米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原位红外反射光谱 异常红外效应 步进扫描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检测技术的气体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溢 马一格 +2 位作者 郭骥 单新治 高秀敏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5-900,共16页
随着工业制造、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有毒有害、易燃和混合气体等检测需求日益增长。硫化氢(H_(2)S)、二氧化氮(NO_(2))和甲烷(CH_(4))等有害气体即便在低浓度下也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在环境监测和工业制造生... 随着工业制造、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有毒有害、易燃和混合气体等检测需求日益增长。硫化氢(H_(2)S)、二氧化氮(NO_(2))和甲烷(CH_(4))等有害气体即便在低浓度下也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在环境监测和工业制造生产中,对痕量气体的检测变得至关重要。本综述聚焦于近年来气体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传统气体检测技术和光学气体检测技术,并特别强调了光学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光学检测技术以其高效率、多组分检测能力及高灵敏度等优势受到更多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包括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拉曼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光声光谱(PAS)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进展,并对气体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检测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光声光谱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法研究BCN薄膜的内应力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玉新 郑亚茹 +2 位作者 宋哲 冯克成 赵永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26-1529,共4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用六角氮化硼和石墨为溅射靶,以氩气(Ar)和氮气(N2)为工作气体,在Si(100)衬底上制备出硼碳氮(BCN)薄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不同沉积参数(溅射功率为80~130W、衬底温度为300-500...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用六角氮化硼和石墨为溅射靶,以氩气(Ar)和氮气(N2)为工作气体,在Si(100)衬底上制备出硼碳氮(BCN)薄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不同沉积参数(溅射功率为80~130W、衬底温度为300-500℃、沉积时间为1~4h)条件下制备的薄膜样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薄膜均实现了原子级化合。并且沉积参数对BCN薄膜的生长和内应力有很大影响,适当改变沉积参数能有效释放BCN薄膜的内应力。在固定其他条件只改变一个沉积参数的情况下,得到制备具有较小内应力的硼碳氮薄膜的最佳沉积条件:溅射功率为80W、衬底温度为400℃、沉积时间为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磁控溅射 硼碳氮薄膜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内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林磷氯铅矿的振动光谱表征
9
作者 钱雪雯 刘衔宇 +1 位作者 李净净 袁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5-741,共7页
广西桂林产出的磷氯铅矿,颜色鲜艳,晶体完整,深受矿物及宝石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选取6颗广西桂林产不同颜色的磷氯铅矿样品。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及X射线粉晶衍射仪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振动光谱进行测... 广西桂林产出的磷氯铅矿,颜色鲜艳,晶体完整,深受矿物及宝石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选取6颗广西桂林产不同颜色的磷氯铅矿样品。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及X射线粉晶衍射仪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振动光谱进行测试,以探讨其振动光谱与化学组成(类质同象)和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其主要化学组成元素为Pb,其次是P和Cl;中红外及拉曼光谱主要表征了PO_(4)^(3-)的弯曲和伸缩振动,其中300 cm^(-1)以下的谱带与晶格振动有关,882/822 cm^(-1)处可见AsO_(4)^(3-)的反对称伸缩振动,1461 cm^(-1)处则与CO_(3)^(2-)振动有关,表明在广西桂林磷氯铅矿结构中,CO_(3)^(2-)和AsO_(4)^(3-)少量取代了其中的PO_(4)^(3-);近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样品中存在与过渡金属离子Fe^(2+)和Cu^(2+)相关的谱带,说明Fe^(2+)和Cu^(2+)可能同时取代了Pb 2+,存在于晶体结构中;4000~8000 cm^(-1)区域主要显示了磷酸根离子、砷酸根离子以及两者的合频和倍频,水分子、羟基、羟基与金属离子的合频和倍频,并证实了样品中存在结晶水、结构水和吸附水,其中通道离子Cl部分被OH取代;综合中红外、近红外以及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桂林磷氯铅矿样品中广泛存在着类质同象,该现象导致磷酸根离子对称性降低,结构产生畸变,谱带发生分裂及位移。同时X射线粉晶衍射表明类质同象对晶胞参数a_(0)和b_(0)基本没有影响,c_(0)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氯铅矿 近红外吸收光谱 中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义上无水矿物中水的定量方法及其优缺点:FTIR方法及其存在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薇 刘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5-447,共23页
构成地幔的主要物相多是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如橄榄石、辉石等,其晶体结构中能赋存一定量的水。水能显著地影响矿物、岩石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乃至地球深部的许多重要地质过程。为精确获取NAMs的水含量,科学家不断开发和改进水的定... 构成地幔的主要物相多是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如橄榄石、辉石等,其晶体结构中能赋存一定量的水。水能显著地影响矿物、岩石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乃至地球深部的许多重要地质过程。为精确获取NAMs的水含量,科学家不断开发和改进水的定量分析方法,其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是测定NAMs中水含量的最主要手段,但不同研究者的结果常有较大差异。本文就近年来NAMs中水的多种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讨论FTIR方法及其存在问题,并初步谈论NAMs中水定量方法的未来研究方向。基于已有文献数据,本文进一步提出针对NAMs的新通用标定系数εtot=262.68(491)×[3644(94)-■],它既能弥补现有通用标定法建立于含水矿物、玻璃基础上的缺陷,又能较合理地体现吸收系数与频率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义上无水矿物 水含量 定量方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羟基红外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及二维相关分析的SBS超热老化机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增恒 李璐 +1 位作者 王民 盛兴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9-123,共5页
通过原位动态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在250℃的超热老化过程中,SBS分子中的C=C双键受到氧原子的进攻,其吸收峰随老化时间延长呈明显降低的趋势,生成羰基、羟基和醚键等一系列的氧化产物,并且老化时... 通过原位动态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在250℃的超热老化过程中,SBS分子中的C=C双键受到氧原子的进攻,其吸收峰随老化时间延长呈明显降低的趋势,生成羰基、羟基和醚键等一系列的氧化产物,并且老化时间越长,SBS受老化程度越高;采用二维相关红外分析技术,进一步发现SBS在超热老化过程中,氧原子同时会进攻SBS分子链上的亚甲基,并且主要进攻SBS中的非对称亚甲基,其次进攻对称亚甲基,形成自由基;通过同步相关谱图与异步相关谱图的对比分析,发现SBS在超热老化过程中,其氧化产物羰基的变化落后于醚键的变化,而羟基的变化又落后于羰基的变化,其氧化产物的生成速率为醚键>羰基>羟基;其中羰基的存在形式主要以醛酮为主,并伴随生成少量的羧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超热老化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杂质结构及官能团的半定量中红外光谱研究
12
作者 杜林楠 张美环 +2 位作者 刘荣 常美玲 于宏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9,共7页
采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开展了聚丙烯杂质结构及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结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CH_(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_(3)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_(2)—弯... 采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开展了聚丙烯杂质结构及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结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CH_(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_(3)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CH_(2)—弯曲振动模式、—CH_(3)不对称弯曲振动模式、—CH_(3)对称弯曲振动模式、异丙基弯曲振动模式、等规结晶基团弯曲振动模式、乙烯基基团面内剪式振动和面内摇摆振动吸收模式等。聚丙烯杂质结构主要包括芳基、羰基、酰胺基及水。建立了一系列数学模型对这些杂质结构进行半定量研究,经计算得出聚丙烯中芳基、羰基、酰胺基和水含量分别约为0.0195,0.0215,0.0245,0.0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聚丙烯 杂质结构 半定量 吸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精确的(AgPd)_(27)团簇用于硝酸盐电还原制氨:一种配体诱导策略来调控金属核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露冰 孙芳 +5 位作者 李美银 范浩 王立开 唐青 王春栋 唐正华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10,共14页
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反应(eNO_(3)^(–)RR)合成氨是一种可持续的将环境污染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钯基双金属纳米催化剂作为高效催化剂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调控其组成和构型以提高催化性能并实现深入的机理理解仍然很有挑战。通... 电化学硝酸根还原反应(eNO_(3)^(–)RR)合成氨是一种可持续的将环境污染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钯基双金属纳米催化剂作为高效催化剂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调控其组成和构型以提高催化性能并实现深入的机理理解仍然很有挑战。通过使用不同供/吸电子官能团的两个配体,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两个原子精确的(AgPd)27双金属团簇,即Ag_(18)Pd_(9)(C_(8)H_(4)F)_(24)(简称Ag_(18)Pd_(9))和Ag_(22)Pd_(5)(C_(9)H_(10)O_(2))_(26)(简称Ag_(22)Pd_(5))。两个团簇的金属核具有明显不同组成和构型,其中Ag_(18)Pd_(9)为中间层是9个Pd原子的“三明治”型金属核结构,Ag_(22)Pd_(5)为M_(13)构型组成的棒状金属核结构,而5个钯原子位于M_(13)构型的顶点和中心位置。出乎意料的是,Ag_(22)Pd_(5)表现出明显优于Ag_(18)Pd_(9)的eNO_(3)^(−)RR性能。具体表现来说,Ag_(22)Pd_(5)在−0.6 V时NH_(3)的法拉第效率和产生速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4.42%和1.41 mmol·h^(−1)·mg^(−1),但Ag_(18)Pd_(9)的NH_(3)的最高法拉第效率和产生速率只有在−0.5 V时的43.86%和0.41 mmol·h^(−1)·mg^(−1)。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ATR-SEIRAS)测试提供了反应中间体的实验证据,从而揭示了反应途径,也表明Ag_(22)Pd_(5)比Ag_(18)Pd_(9)具有更强的NO_(3)–吸附和NH_(3)脱附能力。理论计算表明,配体脱落的团簇可以暴露AgPd双金属位点,Ag-Pd位点为协同催化活性位点,不同构型的AgPd活性位点有显著差异,其中Ag_(22)Pd_(5)中的活性位点更有利于NO_(3)^(−)吸附和NH_(3)脱附,从而加速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硝酸盐还原反应 原子精确双金属团簇 Ag_(18)Pd_(9)(C_(8)H_(4)F)_(24) Ag_(22)Pd_(5)(C_(9)H_(10)O_(2))_(26) 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对昭通苹果的鉴别分析
14
作者 马殿旭 蔡彦 +4 位作者 李孝攀 程立君 杨海涛 单长吉 杜国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3-1550,共8页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8种不同种类的昭通苹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鉴别。在8种昭通苹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均在3500~2850、1650~1400和1250~800 cm^(...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8种不同种类的昭通苹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鉴别。在8种昭通苹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均在3500~2850、1650~1400和1250~800 cm^(-1)等范围表现出了较强吸收峰,可以看出苹果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脂质、有机酸、酚类和黄酮类等物质,且8种昭通苹果光谱非常相似,只在吸收峰的强弱和峰位置上有非常小的差异,依据光谱来区分鉴别8种昭通苹果,显然是不可能的。以温度为微扰,采集8种苹果的动态光谱,并对动态光谱800~1800 cm^(-1)进行2D-IR分析,在2D-IR的同步光谱中,可以清晰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2D-IR在1010和1642 cm^(-1)附近出现了相对较强的自动峰,说明苹果中的酯类、酸类和蛋白质出现一定的分解,而且酯类和酸类分解较强,蛋白质相对较弱;另外在8种样品的2D-IR中,红富士片红中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出现的自动峰1642 cm^(-1)相对其他样品来说是最强的自动峰,出现的负交叉峰(1006,1642 cm^(-1))最弱;在阿克苏苹果中只出现了1010 cm^(-1)一个强自动峰;在秦冠苹果中出现了三个自动峰;另外在2001苹果和新世纪苹果中,最强自动峰出现在1020 cm^(-1),对比其他苹果有10个波数的移动,依据2D-IR,可以区分部分苹果样品。进一步对8种苹果216个苹果光谱进行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分析,随机选择152个样品光谱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通过一定迭代和训练,使得两种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100%的最优状态,再对64个样品光谱进行预测,在CNN分析中准确率为89.06%,而在RBF神经网络分析中准确率达到90.6%,两种神经网络模型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分类准确率。因此FTIR、2D-IR、CNN和RBF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苹果分析鉴别研究中相互补充,可以对昭通苹果进行准确分类,并且该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物质分类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苹果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 神经网络分析模型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的痕量水汽在线测量
15
作者 钟翔雨 史青 +6 位作者 张步强 张宇露 刘晓英 蒙瑰 牛慧文 邵文博 周建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3,共6页
痕量水汽检测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大气模型研究、高纯气体制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痕量水汽浓度的精确、快速测量的需求,提出基于5020 nm中红外激光器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对高纯氮气中的痕量水汽进行实时在线测... 痕量水汽检测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大气模型研究、高纯气体制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痕量水汽浓度的精确、快速测量的需求,提出基于5020 nm中红外激光器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对高纯氮气中的痕量水汽进行实时在线测量的方案。气体在中红外波段具有高选择性和吸收能力的特点,在此波段进行痕量水汽检测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根据HITRAN数据库中光谱参数对水汽吸收谱线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H2O在5020.36 nm处有强吸收,且无其他气体干扰,选取该谱线对高纯氮气中的水汽吸收进行研究。选用5020 nm中心波长的带间级联激光器(ICL)作为光源搭建TDLAS实验系统。激光器输出激光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参考光路,用于获得吸收池外的背景水汽吸收,另一路为测量光路,通过Herriott吸收池获得待测气体中的水汽吸收,吸收池内光程L=10 m。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被采集并传输到计算机,采样频率为25 MHz。分别对参考、测量光路信号进行基线拟合和Voigt线型拟合,得到水汽的吸光度曲线和积分吸光度,通过计算扣除测量光路中的背景水汽吸收,得到高纯氮气中的痕量水汽浓度。将上述反演过程的算法嵌入软件平台,对采集的透射光强数据直接进行反演处理,实时得到吸收池内高纯氮气中的水汽浓度值,响应时间为12 s。待水汽浓度值稳定后,取3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各批次高纯氮气水汽浓度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得到的各批次高纯氮气的痕量水汽浓度与国家标准要求的高纯氮气中水汽浓度之间的偏差小于±5%,最大偏差为-3.04%,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计算得到水汽体积分数的不确定度最大为0.159×10^(-6)。该实验装置可以在中红外波段对高纯气体中痕量水汽浓度进行准确、可靠的在线测量,为中红外波段进行痕量气体在线监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吸收光谱 痕量水汽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灵芝近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16
作者 谭方萍 鲁同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8-1978,共11页
灵芝是一种有悠久药用历史的名贵真菌,因其种类繁多且生长环境各异,使得灵芝的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面临挑战。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市场上不同生长环境的灵芝进行鉴定分析。采集分析五种灵芝的近红外图谱,利用光谱预处... 灵芝是一种有悠久药用历史的名贵真菌,因其种类繁多且生长环境各异,使得灵芝的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面临挑战。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市场上不同生长环境的灵芝进行鉴定分析。采集分析五种灵芝的近红外图谱,利用光谱预处理方法(一阶导数、二阶导数、连续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基线校正,以及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等进行散射校正)消除背景、散射、噪声等干扰因素,使得光谱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灵芝的特性,深入研究基团特征吸收峰和含氢基团在近红外波段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不同生长环境下的灵芝菌柄与菌盖近红外光谱有明显的差异,分别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吸收峰及含氢基团分布。这些特征吸收峰与灵芝中的活性成分密切相关。产地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会影响灵芝的生长周期和代谢活动,进而影响活性成分的合成和积累)和栽培条件(如不同的栽培原料木屑、麦麸、石膏等,对灵芝的生长速度、菌丝长势以及单体重、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灵芝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分布)是影响这些活性成分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鉴别灵芝真伪的有效方法。显著提升了灵芝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价灵芝的品质以及市场上劣质灵芝的淘汰,确保消费者能够选择到合适的灵芝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近红外光谱法 光谱预处理 特征吸收峰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厂进出水中DOM的三维荧光和FTIR光谱解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佳琴 李卫华 +4 位作者 申慧彦 黄显怀 姚亮 刘绍根 伍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6,共6页
采用树脂分离方法对合肥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溶解有机质进行分离,得到憎水性碱、憎水性酸、憎水性中性物质、亲水性碱、亲水性中性物质和亲水性酸等共6种物质。分析结果表明,憎水性组分荧光相对较强,而亲水性组分荧光则较弱。... 采用树脂分离方法对合肥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溶解有机质进行分离,得到憎水性碱、憎水性酸、憎水性中性物质、亲水性碱、亲水性中性物质和亲水性酸等共6种物质。分析结果表明,憎水性组分荧光相对较强,而亲水性组分荧光则较弱。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各区域荧光强度积分(FRI)值分析可以得到类蛋白质、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等3种主成分的荧光积分标准体积值,出水的3种主成分荧光标准体积值比进水低,憎水性碱、亲水性碱、亲水性酸和亲水性中性物质亦呈现类似规律,说明它们在生化过程中经过微生物降解以后,荧光物质发生了降解和转化。憎水性酸中的类蛋白物质和憎水性中性物质中的3种组分相对浓度均强于进水,说明生物反应有助于生成上述2种物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性分析进出水中各组分中官能团特征峰。结果显示,进出水中溶解有机物主要有多糖、脂类和蛋白质等物质,经过生化处理这些物质得到了显著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分离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真伪品的FTIR光谱法鉴别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阿依古丽.塔西 周群 +1 位作者 董晓鸥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38-1241,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别对药用植物甘草(药材对照品)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甘草和伪品刺果甘草都是来源于同一科属,但...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别对药用植物甘草(药材对照品)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甘草和伪品刺果甘草都是来源于同一科属,但两者所含化学组分的含量不同,其红外光谱图既有一定的差异,又有一定的相似。而在红外二阶导数谱图上差异较明显,在二维红外谱图的差别不但较明显而且很直观。凭借这些差异,可方便地进行真伪鉴别,同时还进一步表明了这两种甘草药材中化学组分之间的差异。该法无损,快速,准确,样品量少,为客观评价中药材的来源,真伪,优劣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 甘草 刺果甘草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石中胆红素钙的FTIR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惠芳 倪雪梅 +2 位作者 陶海燕 付贤波 周孝思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374-380,共7页
应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胆石中胆红素钙的含量,使用KBr压片法,吸收度是由积分法表示。胆红素钙在1622.3cm^(-1),1253.1cm^(-1)等处有特征吸收峰,在FT-IR减谱分析的基础上,选定1253.1cm^(-1)为定量吸收峰,它符合Beer-Lambert... 应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胆石中胆红素钙的含量,使用KBr压片法,吸收度是由积分法表示。胆红素钙在1622.3cm^(-1),1253.1cm^(-1)等处有特征吸收峰,在FT-IR减谱分析的基础上,选定1253.1cm^(-1)为定量吸收峰,它符合Beer-Lambert’s定律(r=0.998)而且共存物干扰小。标准工作曲线是使用胆红素为标准。胆石样品中胆红素钙含量用此法测定,其结果与化学法结果相似。应用FT-IR对混合物定量分析简单、迅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分析 胆红素钙 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单片机实验教学的红外激光气体检测仪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传涛 华莹 +3 位作者 刘洋 刘大勇 宋芳 张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研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多核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验教学用红外激光气体检测仪。该检测仪包括光学系统和电学系统,其中电学系统包含光谱信息感知模块和嵌入式控制模块。利用研制的... 为了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研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多核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验教学用红外激光气体检测仪。该检测仪包括光学系统和电学系统,其中电学系统包含光谱信息感知模块和嵌入式控制模块。利用研制的检测仪开展了氨制冷冷库现场的泄漏氨气浓度的检测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气体检测仪相比,该检测仪实现了检测仪的网络化与智能化,而且性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光谱 气体检测 多核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微型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