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state monitoring and fault prediction for mechatronics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Xu Xiaoli Zuo Yunbo +2 位作者 Meng Lingxia Zhao Xiwei Liu Xiuli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9-145,共7页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mechatronics systems,particularly the high-end,large and key mechatronics equipment in service,can strongly influence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personnel safe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B...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mechatronics systems,particularly the high-end,large and key mechatronics equipment in service,can strongly influence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personnel safe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demand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ational industry 4.0,Made-in-China 2025 and Internet + and so on,this paper started from revealing the regularity of evolution of running state of equipment and the methods of signal processing of low signal noise ratio,proposed the k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state monitoring and earlyfault-warning for equipment,put forward the typical technical line and major technical content,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to realize modern predictive maintenance of equipment and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safety monitoring instruments.The technolog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ty of equipment in service,preventing accidents and realizing scientific mainte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tronics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te monitoring fault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ybrid specific index-related process monitoring strategy based on a novel two-step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ethod
2
作者 ZHAO Bo SONG Bing +1 位作者 TAN Shuai SHI Hong-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896-2909,共14页
A two-step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to capture the specific index-related information more accurately.In the first step,the overall process variables are separated into two sets based on Pearson corr... A two-step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to capture the specific index-related information more accurately.In the first step,the overall process variables are separated into two sets based on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One is process variable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index and the other is process variables weak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index.Through perform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on the two sets,the directions of latent variables have changed.In other word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tent variables in the set with strong correlation and the specific index may become weaker.Meanwhile,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tent variables in the set with weak correlation and the specific index may be enhanced.In the second step,the two set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a subset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index and a subset weak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inde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tent variables using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espectively.Two subset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index form a new subspace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index.Then,a hybrid monitoring strategy based on predicted specific index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and T2statistics-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pecific index-related process monitoring using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Predicted specific index reflects real-time information for the specific index.T2statistics are used to monitor specific index-related information.Finally,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Tennessee Eastman(TE).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fic index hybrid monitoring strategy two-step information extraction SUB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F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DATA FOR A CAT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3
作者 Li Rui, Li Bichen, Ma Xiaoyun (Northwesterng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cademia Sinica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遥感信息》 CSCD 1990年第A02期41-42,共2页
The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s Information System (SCM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oriented to soil erosion contro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for a small watershed (about 10 sq.... The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s Information System (SCM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oriented to soil erosion contro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for a small watershed (about 10 sq. km.) on the Loess Plateau. It sums up Remote sensing (R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Expert System (ES) and consists of a integrated system. As a basic level information system of Loess Plateau, its perfection and psreading will bring about a great advance in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oess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MIS A STUDY OF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DATA FOR A CAT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GIS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TGP
4
作者 ZHENG Shou-renChief Engineer,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6,共5页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GP has proceeded smoothly since its commencement of construction in 1994 and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good in general. The construction proc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ster project schedu...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GP has proceeded smoothly since its commencement of construction in 1994 and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good in general. The construction proc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ster project schedule in preliminary design approv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investment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the total budget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Th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taking charge of the general design jobs of the TGP, has consistently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oject quality in the first place and carried out large amount of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This paper makes an overall summarization and presentation on important technical issues in the design, such as dam, powerhouse structure, permanent ship locks, ship lift, project safety monitoring, main river closure and the 2nd stage cofferdam, mechanical and electric design etc., and put forwards a lot of suggestions about optimizing design schemes and measures for smoothing away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in accordance with construction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structur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construction PROGRESS safety monitoring Three Gorges Multipurpose Proj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entralized and overall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large-scale mobile and complex equipment
5
作者 Cao Jianjun Zhang Peilin +1 位作者 Ren Guoquan Fu Jian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758-763,共6页
It is an urgent project to realize online and overall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timely fault diagnosis for large-scale mobile and complex equipment. Moreover, most of the existing large-scale complex equipment has quit... It is an urgent project to realize online and overall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timely fault diagnosis for large-scale mobile and complex equipment. Moreover, most of the existing large-scale complex equipment has quite insufficient accessibility of examination, although it still has quite a long service life. The decentralized and overall condition monitoring, as a new concept, is propo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whole system. A set of complex equipment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 in terms of concrete equipment. Every part is processed via one detecting unit, and the main detecting unit is connected with other units. The management work and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remote monitoring center have been taken on by it. Consequently, the difficulty of realizing a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complexity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is reduced greatly. Furthermore, excellent maintainability of the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is obtained because of the modularization design. Through an application example,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decentralized and overall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specifically. Some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micro control unit (MCU), advanced RISC machines (ARM), and control area network (CAN), have been adopted in the system. The system's applicability for the existing large-scale mobile and complex equipment is t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ition monitoring fault diagnosis micro control unit information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卫东 高文生 +3 位作者 龚维明 林毅峰 刘永超 吴江斌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7,共21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文章结合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的成就与发展,从建筑市政、桥梁及海上风电基础工程面临的基本问题和特点出发,介绍各自领域的研究与技术进展。在建筑市政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多塔楼高层建筑整体筏形基础、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沉降分析与控制技术,以植入预制桩、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压入式沉井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环境低影响技术,以及既有建筑基础加固与地下空间拓展等城市更新关键技术。在桥梁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了冲刷和波浪等作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基础、锚锭基础和沉井基础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发展。在海上风电基础工程方面,重点介绍往复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波浪辐射及绕射作用,动冰冲击和冰激振动等相关理论研究,及桩式、重力式、吸力筒式、漂浮式等基础形式的创新实践。另外,也简述基础工程在抗震与性能化设计、智能化和环境低影响的施工装备与技术、城市更新面临的既有基础检测、全寿命数字化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建筑市政 桥梁 海上风电 基础工程抗震 施工技术与装备 检测与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施工期实时自动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乔雄 扈士静 田正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
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施工隧道自动监测相关文献,探讨测量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监测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等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优势。结果表明,测量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监测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 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施工隧道自动监测相关文献,探讨测量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监测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等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优势。结果表明,测量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监测技术、雷达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术能够有效捕获隧道位移变形和结构受力的动态变化,在提高监测数据的精确度、保证实时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存在设备成本高、技术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监测空间受限以及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复杂等问题,限制了自动监测技术在施工隧道中的广泛应用,距真正实现施工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仍有较大差距。而物联网技术在监测数据的智能传输与集中处理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机器学习算法和数字孪生技术在处理大量复杂监测数据和提高预警准确性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但仍需克服预测模型的依赖性、计算成本等问题。展望未来,隧道施工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集中于数字化、精准化和集成化,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监测 测量机器人 机器视觉 毫米波雷达 光纤光栅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探索——以江苏省为例
8
作者 陈超 陶旸 张大骞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3,共5页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是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支撑。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两统一”之后江苏部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一种...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是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支撑。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两统一”之后江苏部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一种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一体化建设路径,以保障调查监测成果在省市县三级的纵向贯通。该建设思路已在江苏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中得到成功验证,可为其他地区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主数据库 管理系统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安全关键软件构造时在线监控方法研究
9
作者 王犇 丁成钧 +1 位作者 林伟 马春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09,共10页
C语言因其灵活性和高效率在航空航天等多个任务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C语言程序存在安全风险,如指针操作不严格限定、数组和字符串缺乏边界检查等,容易引发潜在的运行时故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任务安全... C语言因其灵活性和高效率在航空航天等多个任务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C语言程序存在安全风险,如指针操作不严格限定、数组和字符串缺乏边界检查等,容易引发潜在的运行时故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任务安全关键软件C程序构造时的在线监控方法,在构造C程序时对代码进行实时监控和静态分析,高效检测潜在故障。针对在线编辑的C程序片段的实时编译及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监控方法的片段程序可编译版本自动生成技术。针对任务安全关键软件5类运行时故障的产生条件归纳出43种故障类型,基于抽象语法树建立在线编辑的C程序片段故障的规则库。提出了基于语法结构匹配算法,实现在线编辑的C程序片段故障监控。实验选择50个安全关键软件常用的C程序代码进行验证,共计匹配到41种、146个潜在运行时故障,结果表明,文中监控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潜在故障,提高软件安全性和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控 故障检测 抽象语法树 自动化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三维扫描融合公路施工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成发 沈沂 魏建雄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高精度定位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路面施工监测中的精度,提出一种BDS/三维激光扫描模型构建的路面施工监测方法:依托高速公路BDS地基增强系统,研究分析BDS四频单历元快速定位方法,并验证BDS高精度定... 为了进一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高精度定位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路面施工监测中的精度,提出一种BDS/三维激光扫描模型构建的路面施工监测方法:依托高速公路BDS地基增强系统,研究分析BDS四频单历元快速定位方法,并验证BDS高精度定位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融合的可行性,以有效提升监测的高程精度和工作效率;然后将BDS高定位结果用于三维点云的纠偏与拼接,构建BDS/三维激光扫描融合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施工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构建测区三维模型,并实现连续的路面监测;测区整体高程监测精度优于2.9 mm,能够满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毫米级路面监测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高精度定位 三维激光扫描 高速公路 施工 路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漏斗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力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11
作者 孟文清 郑雷舰 +3 位作者 冯明宇 崔邯龙 张亚鹏 张陆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202,共7页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漏斗模板支撑体系材料耗费大、工期较长和施工不便等问题,以内蒙古白家海子煤矿一新建钢筋混凝土漏斗为工程依托,提出一种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利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数值模型,并模拟...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漏斗模板支撑体系材料耗费大、工期较长和施工不便等问题,以内蒙古白家海子煤矿一新建钢筋混凝土漏斗为工程依托,提出一种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利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数值模型,并模拟漏斗施工全过程,分析施工过程中该新型模板支撑体系各构件受力及变形情况;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结构关键部位布置监测点,跟踪监测漏斗施工全过程的整体位移和各构件应力变化。监测结果表明: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各构件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新型吊-拉模板支撑体系的可行性得到验证。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相对于数值模拟结果,施工阶段的实测应力和位移误差均不超过10%,说明该数值模型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钢筋混凝土漏斗施工模拟的受力和变形规律,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漏斗 吊-拉模板支撑体系 受力分析 施工监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参数全局敏感性影响分析
12
作者 马永政 郑义 +3 位作者 朱瑶宏 周汪 牛富生 黄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为研究机械法联络通道多种施工参数对隧道结构及周围地层环境的影响效应,采用基于Sobol理论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精细化表达隧道结构及施工辅助设施设计特征的有限元数值模型,结合全施工过程数值模拟试验及监测分析验证,开展施工... 为研究机械法联络通道多种施工参数对隧道结构及周围地层环境的影响效应,采用基于Sobol理论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精细化表达隧道结构及施工辅助设施设计特征的有限元数值模型,结合全施工过程数值模拟试验及监测分析验证,开展施工参数全局敏感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破洞施工使得主隧道最大变形位移相比施工前增加约34%,最大应力水平增加15.5%,接触界面膜应力增加5%~8%,内支撑体系应力水平为-12~40 MPa,施工完成后有一定程度的回弹或减少;2)被切削环开洞口附近应力变形变化较明显,管环横截面内外边缘主应力Ⅲ分布曲线呈纺锤形等几何特征;3)地表位移和隧道变形的计算结果与相应监测值的平均值曲线及变化趋势接近,验证了数值模型结果的合理性;4)针对应力变形相关的不同施工响应目标指标,各施工参数如土舱压力、顶推力、刀盘转矩以及内支撑预应力等的敏感度大小排序各异,通过探讨敏感度最大的土舱压力参数对螺栓组轴力的影响规律特征,得出其影响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 联络通道 数值模拟 位移监测 施工参数 全局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用水权交易实践与制度体系建设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冬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共4页
用水权交易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配置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在长江流域各地用水权交易实践的基础上,立足长江流域水资源禀赋特点和现实需求,深入分析了长江流域用水权交易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完善... 用水权交易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配置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在长江流域各地用水权交易实践的基础上,立足长江流域水资源禀赋特点和现实需求,深入分析了长江流域用水权交易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完善长江流域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水资源监测体系、用水权交易市场体系、用水权交易平台体系和用水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措施。这些措施可为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南方丰水地区用水权交易,促进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帕累托最优”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权交易 初始水权 水资源监测 用水权交易平台 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和3D LST的高拱坝施工进度监控及预警
14
作者 黄建文 雷聪 +3 位作者 万晨 王兴霞 王宇峰 杨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61,共9页
高拱坝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地区,受环境与资源影响大,施工过程复杂,进度控制困难。为实现高拱坝浇筑过程中计划和实际进度的信息集成、管理、查询和分析,以及实时进度监控及预警,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ST)融... 高拱坝大多建于高山峡谷地区,受环境与资源影响大,施工过程复杂,进度控制困难。为实现高拱坝浇筑过程中计划和实际进度的信息集成、管理、查询和分析,以及实时进度监控及预警,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ST)融合的方法,构建基于BIM和3D LST的高拱坝施工进度监控及预警平台,并应用于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能一键查询、下载高拱坝各个浇筑仓、不同时间、不同高程以及整个浇筑周期的施工进度数据,可以实现大坝施工进度动态模拟,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进行预警。研究成果可为加快高拱坝施工进度和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进度 监控及预警 高拱坝 BIM 3D LST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桥梁顶推施工中预应力拉索辅助支架承载性能分析与监测
15
作者 胡宗军 陈金杰 +2 位作者 邹孔庆 易中楼 程长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以新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副汊航道桥的主墩和辅助支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有限元单分析步法和多分析步法对顶推施工中的预应力支架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单分析步法是基于整体计算模型,使全部结构和荷载同时参与计算;多分析步法则是... 以新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副汊航道桥的主墩和辅助支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有限元单分析步法和多分析步法对顶推施工中的预应力支架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单分析步法是基于整体计算模型,使全部结构和荷载同时参与计算;多分析步法则是根据施工过程定义计算次序,通过“激活”或“杀死”构件和荷载控制参与对象实现分步计算。在钢桁梁桥顶推至最大悬臂工况时,给出两种方法的支架结构应力计算值,并与监测应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单分析步法得到的计算值失真,不能准确模拟预应力拉索作用下辅助支架实际受力情况;多分析步计算的结构应力与现场实测应力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辅助支架 预应力 分析步 应力监测 顶推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教材理论实践和体系构建——2024年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0,共7页
2024年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主要集中于四大主题:数字教材的内涵、特征与编写;高质量教材的特征及其编写和使用;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和领域教材的开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材选用监测体系。这些主题体现了当前职业教... 2024年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主要集中于四大主题:数字教材的内涵、特征与编写;高质量教材的特征及其编写和使用;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和领域教材的开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材选用监测体系。这些主题体现了当前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和实践的三个特点:关注多元主体在教材编写和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关系;关注教材改革背后的知识观、质量观等观念体系的建构;关注中国特色教材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总的来看,当前职业教育教材研究成果对实践问题解决的支撑度不高,未来应从概念辨析、基础理论建构、技术方案开发等维度,提升研究的规范性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材建设 研究综述 实践进展 数字化教材 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应对降雨的能力阈值及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兴超 徐宗学 +1 位作者 施奇妙 李永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应对降雨时存在的排水路径不明、系统分工不清、实施效率不高等问题,解析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应对各阶段降雨时的控制机理和径流排放路径,给出了北京市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应对降雨的“防湿鞋”“防积水”“防内涝...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应对降雨时存在的排水路径不明、系统分工不清、实施效率不高等问题,解析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应对各阶段降雨时的控制机理和径流排放路径,给出了北京市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应对降雨的“防湿鞋”“防积水”“防内涝”能力阈值,并结合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抢险措施,提出了“防失控”能力建设措施。从系统的顶层规划设计、综合排水能力、应急管理能力3个层面,提出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能力阈值 监测预警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成效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娟 龚静 +2 位作者 刘波 吴颖敏 陈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14-2420,共7页
背景卫生信息化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十二五”以来,四川省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期实现卫生信息赋能基层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然而,目前还缺乏对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况研究。目的总结四川省... 背景卫生信息化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十二五”以来,四川省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期实现卫生信息赋能基层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然而,目前还缺乏对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况研究。目的总结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成效。方法2023年5—6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143个县/区/县级市卫生行政部门、10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从信息人员、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调查问卷发布在省级统一的基层卫生健康平台中,由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熟悉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填写。结果人员方面,40.95%(421/1028)的机构有信息人员,平均每家机构有(0.48±1.12)个兼职人员,有(0.25±1.08)个专职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完成信息标准化建设,形成省级统筹建设格局。系统建设上,配置医院管理系统(HIS)、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系统的分别占98.83%(1016/1028)、99.61%(1024/1028)、99.32%(1021/1028);平均使用了(2.28±2.63)个临床服务类系统、(2.56±1.97)个医疗管理类系统、(10.00±20.81)个院外/上级条块系统。技术应用上,健康档案电子化率达94.93%(2021/2129),电子病历总使用率达77.43%(796/1028),32.60%(1091/3347)的机构中医馆接入四川省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健康档案调阅、诊间签约、诊间随访、配置基本公卫服务终端的机构分别占83.46%(858/1028)、56.91%(585/1028)、68.77%(707/1028)、81.91%(842/1028),医联体上下级机构间开展业务协同的占74.12%(762/1028)。结论“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体较好,呈现出基础设施全面夯实、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多样化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统筹融合的发展趋势,信息化逐步适应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新技术应用持续扩展基层卫生信息化生态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系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信息化建设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研究——以广州地铁海傍站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森阳 陈相 +1 位作者 陈棚 曾瑀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91,共10页
为保障某城市地铁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条件下近距离下穿高压油管、高压天然气管线以及左、右线密贴的施工安全,对复杂环境下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进行研究。介绍超前加固措施、顶管施工参数、密贴施工方法等风险... 为保障某城市地铁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条件下近距离下穿高压油管、高压天然气管线以及左、右线密贴的施工安全,对复杂环境下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进行研究。介绍超前加固措施、顶管施工参数、密贴施工方法等风险控制措施,选用开挖达95%的“中心大刀盘+两边矩形刀盘式”泥水平衡矩形顶管机;采用顶管井端头地面加固、接收井端头水平加固、顶管段内设置联通通道预留加固孔等一系列加固措施,使顶管总推力、刀盘转矩、泥水舱压力、顶进速度等主要参数实际值严格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通过顶管姿态控制技术、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加强管节纵向刚度措施确保密贴施工。监测数据分析表明:1)左右线掘进期间,地表沉降为-7.20~0.76 mm,管线沉降为-5.49~3.51 mm;2)右线密贴施工,地表沉降为-3.64~3.61 mm,管线沉降为-1.45~2.9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 施工风险控制 数值模拟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时序InSAR和现场测量的地铁枢纽施工形变监测与多参量风险评估
20
作者 秦晓琼 张雅轩 +5 位作者 徐彬涛 刘宇舟 刘镇诚 洪成雨 陈湘生 汪驰升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6,共6页
地铁里程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频发的施工事故,形变监测与解译对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地铁施工特性优化SAR影像集进行划分,改善施工区失相干现象,并联合现场测量补充其时空和视角缺失,解译了深圳地铁12号线沙浦站的施工形变过程,... 地铁里程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频发的施工事故,形变监测与解译对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地铁施工特性优化SAR影像集进行划分,改善施工区失相干现象,并联合现场测量补充其时空和视角缺失,解译了深圳地铁12号线沙浦站的施工形变过程,并基于形变结果进行多参量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沙浦站施工区的点目标数量和相干性显著提高;(2)联合分析InSAR、地下水位、水准测量数据,发现基坑开挖、隧道盾构导致周边构筑物发生10~30 mm不均匀沉降,并产生了3个沉降漏斗;(3)联合InSAR和机器视觉沉降监测结果,发现回填施工后主体结构形变主要原因为回填土荷载作用,回填土层平均压缩量约4.31 mm;(4)沿隧道和基坑两侧、车站37~42环块形变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监测 时序InSAR 地铁施工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