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Differentiation of Different Pathogenic Phenotypes of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es by RT-PCR Combined with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Assay 被引量:3
1
作者 Jiang Yan-ping Lin Qing-yu +10 位作者 Han Bing Gong Ru-yue Jia Shuo Wang Li Qiao Xin-yuan Cui Wen Xu Yi-gang Li Yi-jing Ma Guang-peng Xia Xian-zhu Tang Li-ji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1期37-45,共9页
Accurat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athogenic phenotypes of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es(IBDVs) will instruct effective vaccination programs and improve the study of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IBDVs. In this stud... Accurat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athogenic phenotypes of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es(IBDVs) will instruct effective vaccination programs and improve the study of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IBDVs. In this study, an 833 bp hypervariable nucleotide region was identified in VP2 genes of known IBDVs with different virulences through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Moreover, using NEBcutter software analysis, two restriction enzyme sites, SpeⅠ(generating 531 and 302 bp fragments) and StuⅠ(generating 242 and 591 bp fragments) were found presented in very virulent but not attenuated IBDVs. Moreover, the restriction enzyme site SacⅠ(generating 218 and 615 bp fragments) presented in attenuated IBDVs but not very virulent IBDVs. Therefore,a reverse-transcription(RT)-PCR combined with 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assay was developed to differentiate attenuated and very virulent IBDVs. The RT-PCR assay was used to confirm 282 IBDV positive samples from 310 suspicious dead chicken samples. The 60 IBDV positive sampl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ssay, followed by confirmation via gene sequencing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bursas of Fabricius from chickens infected by these IBDV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4 viral strains with SpeⅠand StuⅠsites were very virulent, causing severe pathological damage in the bursas of Fabricius, while36 viral strains with the SacⅠsite were attenuated IBDVs, exhibiting only slight pathological damage. The combined RT-PCR and RFLP assay provided a useful approach for differentiating the pathogenic phenotypes of IBD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UATED ibdvs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RT-PCR RFLP viruL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L-18对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余夏萌 寿春波 +2 位作者 章晓栋 徐根亮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进一步评价鸡IL-18的免疫增强作用,用鸡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18)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分别免疫SPF鸡,14日龄时首免,2周后二免,二免后5周用IBDV标准强毒株BC6/85攻击.研究发现,鸡IL-18能显... 为进一步评价鸡IL-18的免疫增强作用,用鸡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18)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分别免疫SPF鸡,14日龄时首免,2周后二免,二免后5周用IBDV标准强毒株BC6/85攻击.研究发现,鸡IL-18能显著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增强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及其对强毒攻击的保护力.结果提示,鸡IL-18(200μg)对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IL-18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DNA疫苗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HN株的分离鉴定及应用免疫荧光检测IBDV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明凡 王岩 +2 位作者 张素梅 郭小参 陈红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1,共3页
河南郑州地区某养鸡场的三黄肉鸡出现精神沉郁,拉水样白色粪便,剖检可见法氏囊水肿、出血;肾脏出血肿大,有尿酸盐沉淀,呈花斑状;腿肌、胸肌有出血斑点;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经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细胞接种试验,最后确... 河南郑州地区某养鸡场的三黄肉鸡出现精神沉郁,拉水样白色粪便,剖检可见法氏囊水肿、出血;肾脏出血肿大,有尿酸盐沉淀,呈花斑状;腿肌、胸肌有出血斑点;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经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细胞接种试验,最后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同时,采集病料,制备冰冻切片,建立一种检测病料中的IBDV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分离鉴定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有效miRNA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永娟 崔平福 孙怀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0-1276,共7页
为筛选出能有效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复制的miRNA,采用RT-PCR方法从病毒基因组中进行结构蛋白VP2的基因扩增与序列测定,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VP2-EGFP。根据VP2测序结果,借助genscript软件设计针对VP2的5条miRNA,分别命名为... 为筛选出能有效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复制的miRNA,采用RT-PCR方法从病毒基因组中进行结构蛋白VP2的基因扩增与序列测定,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VP2-EGFP。根据VP2测序结果,借助genscript软件设计针对VP2的5条miRNA,分别命名为miVP2A、miVP2B、miVP2C、miVP2D和miVP2E,将合成的5条miRNAs分别插入到pRFPRNAiC中形成miVP2s表达载体,这些载体分别与pVP2-EGFP共转染DF-1细胞系,通过NortheringBlotting方法检测miVP2s的表达,利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流式细胞术定量的方法进行有效miVP2s的筛选。结果显示:miVP2s能成功表达;转染miVP2s表达载体组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强度和数量都明显弱于或少于阴性对照组;miVP2s对VP2的抑制效率为59.7%到78.5%。表明所设计的miRNAs对VP2均有抑制作用,其中miVP2A和miVP2E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VP2 MIRNA 荧光共聚焦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鸡IBDV Gt株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表位初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宇 王笑梅 +5 位作者 高玉龙 高宏雷 付朝阳 简子健 祁小乐 陆桂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700,共4页
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Gt株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三次筛选克隆,获得具有分泌抗IBDV抗体的7D4、5D2两株杂交瘤细胞系,并对7D4及5D... 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Gt株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三次筛选克隆,获得具有分泌抗IBDV抗体的7D4、5D2两株杂交瘤细胞系,并对7D4及5D2株进行了特异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鉴定。试验表明,两株分泌的抗体能够特异地与IBDV VP2蛋白反应。7D4株及5D2株杂交瘤细胞上清ELISA效价分别为1:250、1:50,腹水ELISA效价为6.4×10^6、5×10^3;并运用7D4、5D2介导的相加ELISA进行抗原表位的初步定位,这两株单抗针对不同的VP2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V VP2/4/3-ChIL-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旺军 谢荣辉 +2 位作者 李龙 许健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62,共8页
构建含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VP2/4/3和鸡白细胞介素2(ChickenInterleukin2,ChIL2)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IVP2/4/3IL2、pCIIL2VP2/4/3,并在Vero细胞中进行表达.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splicingbyov... 构建含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VP2/4/3和鸡白细胞介素2(ChickenInterleukin2,ChIL2)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IVP2/4/3IL2、pCIIL2VP2/4/3,并在Vero细胞中进行表达.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splicingbyoverlappingextension),分别经3次PCR获得融合基因片段VP2/4/3IL2、IL2VP2/4/3,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中,获得重组质粒pCIVP2/4/3IL2、pCIIL2VP2/4/3,在脂质体介导下,分别转染Vero细胞.RTPCR检测证实导入的外源基因在Vero细胞中得到了转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重组质粒在Vero细胞中正确表达了插入的外源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且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IVP2/4/3IL2、pCIIL2VP2/4/3的成功构建及其在Vero细胞中的有效表达,为进一步探讨ChIL2作为分子免疫佐剂对IBDVDNA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多聚蛋白 鸡白细胞介素2 融合基因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V超强毒株和弱毒株VP2基因同义密码子使用偏爱性研究
7
作者 李银聚 吴庭才 +2 位作者 张春杰 程相朝 陈溥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8,共5页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分离自河南省的30株IBDV超强毒和9株弱毒株VP2基因cDNA序列,研究IBDV超强毒和弱毒株的VP2高变区基因不同位点同义密码子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超强毒株和弱毒株除特定位点的特征性氨基酸不同外,在同义密码子...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分离自河南省的30株IBDV超强毒和9株弱毒株VP2基因cDNA序列,研究IBDV超强毒和弱毒株的VP2高变区基因不同位点同义密码子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超强毒株和弱毒株除特定位点的特征性氨基酸不同外,在同义密码子的使用上也有明显的偏爱性。这预示着同义密码子的使用与VP2基因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空间结构有关,进而可能影响到IBDV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超强毒株 弱毒株 密码子偏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应用
8
作者 乔忠 詹丽娥 +1 位作者 史振心 宁官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8-104,共7页
用经硫酸铵沉淀、高速离心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触合,共获1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经3次克隆化和ELISA检测,筛选出3个(1B_1、5D_6、6D_8)能持续分泌抗I... 用经硫酸铵沉淀、高速离心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触合,共获1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经3次克隆化和ELISA检测,筛选出3个(1B_1、5D_6、6D_8)能持续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上清液的ELISA效价为1B_1,3.2×10^(-2);5D_6,6.4×10^(-2);6D_8,3.2×10^(-2).腹水效价为1B_1,1.6×10^(-5);5D_6,8×10^(-4);6D_8,4×10^(-3).3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105(1B_1),97(5D_6),85(6D_8).它们所产生的单抗皆为IgG1,所对抗的抗原决定簇不相同.3株McAb皆有沉淀特性.利用间接ELISA抑制试验,在诊断中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氏襄病毒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IBDV鸡源中和抗体的重组NDV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的探究
9
作者 孙锐 姜明 +10 位作者 曹玉凯 刘天艳 郭笑辰 孙旭 周金鑫 王楠 康凯 尹杰超 任桂萍 肖伟 李德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9-486,共8页
为研制预防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两种病毒病的疫苗,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抗体和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NDV LaSota株为载体,在病毒基因组的不同部位,分别或同时插入具有中和活性的鸡源IBDV抗体重链(H)或轻链(L)片段,... 为研制预防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两种病毒病的疫苗,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抗体和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NDV LaSota株为载体,在病毒基因组的不同部位,分别或同时插入具有中和活性的鸡源IBDV抗体重链(H)或轻链(L)片段,构建并拯救出重组病毒,分别命名为rNDV-IRES-H-L(P/M)、rNDV-H(NP/P)-L(P/M)、rNDV-L(NP/P)-H(P/M)、rNDV-H(P/M)、rNDV-H(NP/P),并对其进行HA、TCID50、EID50、MDT、ICPI等试验以检测上述重组病毒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重组病毒不仅保持了其亲本病毒(NDV LaSota株)的感染能力而且还保持了其弱毒株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曲线结果显示,重组病毒与亲本NDV生长特性基本一致,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对病毒的复制能力无影响。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NDV-H(NP/P)、rNDV-H(P/M)中的H基因,rNDV-IRES-H-L(P/M)、rNDV-H(NP/P)-L(P/M)、rNDV-L(NP/P)-H(P/M)中的H和L基因均获得了表达,且rNDV-H(P/M)中的H基因和rNDV-L(NP/P)-H(P/M)中的H和L基因表达量高。用表达量高的重组病毒接种14日龄SPF鸡,分别检测其诱导SPF鸡NDV和IBDV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显示,在NDV抗体水平方面:HI实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抗体效价均能在14 d达到保护临界值(4 log2);在IBDV抗体水平方面:ELISA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均能产生IBDV抗体。利用上述表达量高的重组病毒对人工感染IBDV(经典株BC6/85)的SPF鸡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rNDV-H(P/M)的免疫保护效果要好于卵黄抗体和rNDV-L(NP/P)-H(P/M)。本研究获得了表达IBDV抗体的重组NDV即rNDV-H(P/M),为利用NDV载体表达本动物源抗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抗体 卵黄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V不同分离株VP2高变区的基因序列分析
10
作者 白文霞 鲍恩东 +1 位作者 侯继波 何孔旺 《四川畜牧兽医》 2004年第12期26-27,共2页
对9个IB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分离株的VP2高变区进行RT-PCR扩增、测序,得到约560bp长的片段。分析比较9个IBDV分离株与参考毒株的VP2高变区(AccI~SpeI)的氨基酸序列,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9个IBDV分离株是超强毒株,并且得出亚洲目前... 对9个IB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分离株的VP2高变区进行RT-PCR扩增、测序,得到约560bp长的片段。分析比较9个IBDV分离株与参考毒株的VP2高变区(AccI~SpeI)的氨基酸序列,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9个IBDV分离株是超强毒株,并且得出亚洲目前流行的vvIBDVs与欧洲国家的vvIBDVs的进化关系很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变异毒株 致弱毒株 基因序列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源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重排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左文博 蒲德粉 +3 位作者 王威威 王林果 韦平 何秀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0-896,共7页
[目的]明确云南某肉鸡场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病例的病原类型及分子特征,以了解IBDV新型重排毒株在肉鸡中的流行情况、分子进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防控和疫苗选用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疑似IBDV感... [目的]明确云南某肉鸡场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病例的病原类型及分子特征,以了解IBDV新型重排毒株在肉鸡中的流行情况、分子进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防控和疫苗选用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疑似IBDV感染的病鸡法氏囊进行研磨处理后,采用巢式RT-PCR进行检测,后将IBDV阳性的法氏囊组织悬液接种于9日龄SPF鸡胚并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的vVP2和VP1-b基因扩增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新型IBDV重排毒株(命名为YN-YX221110),接种9日龄SPF鸡胚后,胚体整体呈现弥漫性出血,头、颈以及背部皮肤有出血点。基于vVP2基因序列,分离株YN-YX221110与新型变异株(nvIBDV)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3.2%~97.9%,分离株YN-YX221110的vVP2基因222A特征性氨基酸位点与UK661、HK46等超强毒株(vvIBDV)参考株相同,249K、256V、279N、284A、294L、299S等位点与新型变异株(nvIBDV)参考株中的SHG19相同;在基于vVP2基因的遗传进化树中,分离株YN-YX221110与GX-QZ191002、SHG19等nvIBDV参考株聚为一支,属于A2d分支。基于VP1-b基因序列,分离株YN-YX221110与参考株中的经典毒株(cIBDV)类似株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7.8%~98.4%,分离株YN-YX221110的vVP2基因特征性氨基酸位点240D、242D、287T、390L和393E与致弱毒株(attIBDV)参考株中的B87、Gt相同;在基于VP1-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分离株YN-YX221110与参考株Gt、B87和CEF94等cIBDV类似株中的attIBDV聚为一支,属于B1a分支。分离株YN-YX221110基因型为A2dB1a。[结论]成功分离得到肉鸡源IBDV分离株YN-YX221110,其A片段来源于nvIBDV,B片段来源于cIBDV类似株中的attIBDV,为新型IBDV重排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新型变异株 分离鉴定 基因重排 分子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 VP2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永长 毕英佐 +2 位作者 梁志清 周蛟 林文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65-72,共8页
用RT-PCR从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的第14代囊毒中扩增编码VP2蛋白的cDNA基因片断,长度为1500bp,并对该片断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J801与IBDV标准Ⅰ型毒株52/70、STC和Cul的... 用RT-PCR从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的第14代囊毒中扩增编码VP2蛋白的cDNA基因片断,长度为1500bp,并对该片断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J801与IBDV标准Ⅰ型毒株52/70、STC和Cul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4%、976%和969%,与变异株A、E、GLS的同源性稍低,分别为965%、963%和967%。而与Ⅱ型毒株的同源性只有81%左右。从遗传进化树上看,CJ801处于标准Ⅰ型毒株和变异株之间。根据cDNA序列推导出蛋白质序列,比较蛋白质序列发现,CJ801与Ⅰ型IBDV毒株的同源性均在96%以上,其中与52/70的同源性最高,为982%。CJ801VP2高可变区的七肽区(S-W-S-A-S-G-S)未发生变化。以上结果说明CJ801为IBDVⅠ型强毒株。另外,CJ801和所有IBDV强毒株在VP2的253、279和284位上的氨基酸均相同,分别为Q、D和A;而CJ801的细胞适应株CJ801BKF和所有弱毒株一样,其相应位置的氨基酸分别为H、N和T。这3个氨基酸可能和IBDV的毒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传染性囊病 病毒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主要免疫原基因cDNA的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21
13
作者 曹永长 毕英佐 +3 位作者 罗文新 杨永成 梁志清 林文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5,共3页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1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本地分离株GZ902中扩增到编码IBDV主要免疫蛋白VP2的cDNA片断,大小约为1350bp。将该cDNA片断插入pBsK质粒中,用重组...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1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本地分离株GZ902中扩增到编码IBDV主要免疫蛋白VP2的cDNA片断,大小约为1350bp。将该cDNA片断插入pBsK质粒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成功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对重组质粒DNA进行酶切鉴定,证明插入的DNA片断与PCR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相符。对GZ902高可变区进行了序列分析。其核苷酸序列与3株IB-DV变异株A、GLS、E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9%,96.2%和95.5%。而与其他Ⅰ型毒株的同源性较低。比较从DNA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发现GZ902高可变区的两个亲水区均发生了一个氨基酸的变化,而在249和254位上的氨基酸分别为K和S,与以上3个变异株相同,但与所有标准Ⅰ型毒株不同。这两个氨基酸可以作为IBDV变异株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株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ib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口服免疫佐剂增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荣辉 万旺军 +2 位作者 李龙 李建荣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将含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2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ZJ111/pCI-IL-2)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并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NA疫苗联合免疫雏鸡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的鸡白细胞介素... 将含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2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ZJ111/pCI-IL-2)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并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NA疫苗联合免疫雏鸡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的鸡白细胞介素2口服免疫增强剂具有相对的安全性.重组ZJ111/pCI-IL-2菌能明显增强IBDV DNA疫苗对强毒株攻击保护率;增强IBDV DNA疫苗诱导的抗体的效价(P<0.05);增强IBDV DNA疫苗所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5).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白细胞介素2免疫增强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增强作用,为研制低成本、实用化的禽类口服免疫增强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在DF-1细胞系上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永生 周欣 +3 位作者 杨霞 陈陆 王川庆 王泽霖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2-667,共6页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HQ株在DF-1细胞上的适应及增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Q株不适应在Vero细胞上生长,而在DF-1细胞上能够很好的适应.经培养条件优化,最终选用pH值为7.0,血清含量体积分数为2%的DMEM/F12培养基做维持液,在细...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HQ株在DF-1细胞上的适应及增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Q株不适应在Vero细胞上生长,而在DF-1细胞上能够很好的适应.经培养条件优化,最终选用pH值为7.0,血清含量体积分数为2%的DMEM/F12培养基做维持液,在细胞传代后第2天接种IBDV HQ株,接毒量为1%(约0.7MOI)后36 h收毒,毒价可达8.5 mL-1以上,是在CEF细胞上培养时毒价的10倍.HQ株在DF-1细胞上培养24~36 h上清液与全悬液毒价基本相同,维持在同一高峰.糖耗的高峰要先于病毒毒价高峰的出现,糖耗在高峰之后快速下降,当降低到接近0时病毒的毒价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DF-1细胞 病毒感染复数 糖耗 毒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突变对病毒体外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祁小乐 高立 +10 位作者 吴关 邓小芸 余飞 张礼洲 秦立廷 高玉龙 王永强 高宏雷 刘娣 华育平 王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7-1583,共7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复制效率和致病力的分子基础,作者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针对VP2上2个重要的氨基酸位点(222和279),修饰和拯救了相应的2株突变病毒,并研究了突变病毒在体内外的生物学...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复制效率和致病力的分子基础,作者在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针对VP2上2个重要的氨基酸位点(222和279),修饰和拯救了相应的2株突变病毒,并研究了突变病毒在体内外的生物学特性。复制动力学数据显示,VP2的222位由酪氨酸突变为脯氨酸可将IB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复制滴度提高6倍以上,而279位氨基酸对病毒复制效率无显著影响。SPF鸡的感染试验显示,222位和279位氨基酸与IBDV的致病力没有关系。本研究首次报道了VP2 222位和279位氨基酸与IBDV复制效率和致病力的关系,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IBDV的基因功能,也将为新型IBDV疫苗的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复制 致病力 反向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的免疫原性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涟 宋坤华 +2 位作者 张耀洲 黄耀伟 李建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6,共8页
在家蚕培养细胞及幼蚕中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 VP2蛋白的基础上 ,初步研究了该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 .Western免疫印迹和 ELISA均检测到春蚕和秋蚕中的 VP2蛋白活性 .含 VP2的春蚕蚕血制成的注射疫苗皮下注射... 在家蚕培养细胞及幼蚕中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 VP2蛋白的基础上 ,初步研究了该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 .Western免疫印迹和 ELISA均检测到春蚕和秋蚕中的 VP2蛋白活性 .含 VP2的春蚕蚕血制成的注射疫苗皮下注射 18日龄非免疫鸡 ,两周后二免 ;含 VP2的秋蚕蚕血冻干制成口服疫苗 ,隔天喂服 18日龄非免疫鸡 .于首免后第 10 ,13,2 1,2 8,37日分别采血 ,第 37日攻毒 .病毒血清中和试验显示注射组及口服组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可达 1∶ 42 11.3和 1∶ 3118.9,攻毒结果显示它们对 IBDV中国标准强毒株 BC6/85的攻击保护率为 10 0 %和 80 %.以上研究表明家蚕表达的 VP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从而为开发实用化低成本的疫苗打下了扎实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ibdv VP2基因 重组疫苗 免疫原性 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传染性囊病病毒超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VP2基因高变区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秀苗 官丁明 +3 位作者 韦平 禤金彩 屈祖平 秦爱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共3页
研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琼脂扩散试验、致细胞病变和RT-PCR等方法,成功从广西疑似病鸡的腔上囊组织中获得了8个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毒株,分离株可致攻毒鸡发病率100%,死亡率60%~90%;分子特征上,8个分离株VP2... 研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琼脂扩散试验、致细胞病变和RT-PCR等方法,成功从广西疑似病鸡的腔上囊组织中获得了8个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毒株,分离株可致攻毒鸡发病率100%,死亡率60%~90%;分子特征上,8个分离株VP2高变区在酶切位点和特征性氨基酸上均属于vvIBDV的特征。同源性分析表明,8个分离株之间在核苷酸和氨基酸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9.1%和95.9%~99.3%,与其他参考vvIBDV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4%~97.7%和92.5%~97.3%,而与常用疫苗株Bursine-2、B87(in),变异株GLS,经典强毒株的同源性仅有90%左右。遗传进化树上,8个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vvIBDV同处于一个大分支,与疫苗株和经典强毒株的距离较远,8个分离株与中国内地毒株SD1/97的亲缘关系最近。研究表明,广西仍然存在vvIBDV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囊病 超强毒株 RT—PCR VP2基因高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B节段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立 李凯 +5 位作者 祁小乐 高玉龙 高宏雷 王永强 孔宪刚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0-514,共5页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3个不同亚群B节段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本实验将IBDV HLJ0504超强毒株的A节段分别与3个亚群(Ⅰ亚群Gt株、Ⅱ亚群HLJ0504株及Ⅲ亚群HuB-1株)B节段进行组合,拯救了rH4AGtB、rH4AH4B和rH4AHuB3种重组病毒...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3个不同亚群B节段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本实验将IBDV HLJ0504超强毒株的A节段分别与3个亚群(Ⅰ亚群Gt株、Ⅱ亚群HLJ0504株及Ⅲ亚群HuB-1株)B节段进行组合,拯救了rH4AGtB、rH4AH4B和rH4AHuB3种重组病毒。动物实验结果表明,rH4AHuB引起雏鸡死亡率为80%、rH4AH4B次之为73.3%、rH4AGtB仅为33.3%。此外,rH4AHuB在体内复制的能力明显高于rH4AGtB(p<0.05),但与rH4AH4B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IBDV B节段影响病毒的致病性,不同亚群B节段对IBDV致病性的影响作用不同。其中,第II、III亚群的B节段能够提高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能力,从而使IBDV的致病性增强,而第I亚群的B节段则降低了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能力,使IBDV的致病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B节段 复制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sRNA核酸提取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溥言 卢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3-76,共4页
用免疫沉淀法从感染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用差速离心法从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分离IBDV,再从分离的IBDV中抽提dsRNA。在dsRNA提取物受DNA降解产物影响时,可用DNa... 用免疫沉淀法从感染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用差速离心法从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分离IBDV,再从分离的IBDV中抽提dsRNA。在dsRNA提取物受DNA降解产物影响时,可用DNaseⅠ消化去除,核酸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提纯 免疫沉淀法 IBD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