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MU传感器与深度度量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时尚 何正燃 董恒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人体行为识别可以定义为通过一系列观察和周围环境来确定一个人的各种姿势和日常活动。很多研究尝试将深度学习技术用于HAR中,然而,现有的基于DL的HAR方法存在复杂度较高、算力需求大和泛化性与鲁棒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围... 人体行为识别可以定义为通过一系列观察和周围环境来确定一个人的各种姿势和日常活动。很多研究尝试将深度学习技术用于HAR中,然而,现有的基于DL的HAR方法存在复杂度较高、算力需求大和泛化性与鲁棒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围绕基于智能手机内置IMU传感器的HAR方法,提出了一种名为RMDML的HAR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轻量化神经网络Res-MLP和深度度量学习的特征嵌入技术,旨在提取具有可分离性与可判别性的泛化特征,从而提高模型识别性能和泛化性能。RMDML模型在公开数据集UCI HAR上取得了97.26%的准确率,高于几种常见的HAR算法,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 残差多层感知机 度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无定向的光纤陀螺IMU转停标定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查峰 许江宁 覃方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通过优化测试编排和设计数据处理算法提高光纤陀螺IMU标定的效率和精度。针对光纤陀螺IMU的误差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轴转台的无定向光纤陀螺IMU多位置转停标定及误差修正方法。将陀螺速率试验和加计24位置实验方案相结合,提出一种无... 通过优化测试编排和设计数据处理算法提高光纤陀螺IMU标定的效率和精度。针对光纤陀螺IMU的误差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轴转台的无定向光纤陀螺IMU多位置转停标定及误差修正方法。将陀螺速率试验和加计24位置实验方案相结合,提出一种无需北向基准条件下,IMU绕Z轴正反转一周后,分别绕X轴和Y轴以60°和120°为间隔的正、反转停方案,转动速率6(°)/s,各位置停止2 min。同时,基于上述标定方案设计了一种标定误差精确修正算法以修正标定后残差。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传统的标定算法相当的精度,且测试时间由原来的4.5 h缩短到4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标定 误差修正 惯性测量组合i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光纤陀螺IMU抗振设计及实时滤波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任剡 房建成 许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1,共5页
振动引起光纤陀螺(FOG,Fiber Optic Gyroscope)零偏误差,非线性、非高斯随机噪声及由其组成的惯性测量单元(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非互易性解算误差,针对直升机航向姿态测量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FOG IMU的机械减振与数据滤波相... 振动引起光纤陀螺(FOG,Fiber Optic Gyroscope)零偏误差,非线性、非高斯随机噪声及由其组成的惯性测量单元(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非互易性解算误差,针对直升机航向姿态测量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FOG IMU的机械减振与数据滤波相结合的振动抑制方法,建立了FOG IMU减振装置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设计实现线、角运动通道振动解耦,从物理上消除外界高频干扰振动源;研究实时小运算量、低时延数据滤波方法,抑制减振装置谐振干扰和惯性器件噪声,进而减小捷联解算非互易性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外界干扰振动和系统噪声,保证FOG IMU工作稳定性和精度,为研制应用于直升机的高性能航姿导航信息与航向姿态参考系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惯性测量单元 噪声 减振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易IMU的低成本列车定位系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波 秦永元 柴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8,共6页
针对我国当前列车定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列车定位的使用环境和实际需要,忽略列车的海拔高度、天向速度和部分姿态角信息,对传统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了简化设计,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简易惯性测量装置(简易IMU)。文中仅采用一个单自由... 针对我国当前列车定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列车定位的使用环境和实际需要,忽略列车的海拔高度、天向速度和部分姿态角信息,对传统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了简化设计,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简易惯性测量装置(简易IMU)。文中仅采用一个单自由度陀螺仪和两个加速度计作为惯性测量器件,构成简易IMU,通过导航解算获得列车的即时速度和位置,从而实现列车的导航定位。文中设计了该简易IMU的系统结构,并经详细推导获得其导航定位解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简易IMU能够全天候地对列车进行连续可靠的自主导航定位,导航信息全面且定位精度较高,并显著地降低系统的成本、复杂性和计算量,为解决现有列车定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定位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INS) 惯性测量装置(imu) 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U与UKF的船舶升沉运动信息测量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卢道华 付怀达 +2 位作者 王佳 蔡雅轩 宋世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23-1331,共9页
为获取实时、精确的船舶升沉运动信息,根据船舶升沉运动模型和频谱分析方法,建立描述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加速度测量信息与船舶升沉运动状态量关系的解析模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非线性滤波的特点,进行升沉运动滤波解算。通... 为获取实时、精确的船舶升沉运动信息,根据船舶升沉运动模型和频谱分析方法,建立描述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加速度测量信息与船舶升沉运动状态量关系的解析模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非线性滤波的特点,进行升沉运动滤波解算。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在船舶升沉运动测量中的有效性。利用三自由度平台升沉运动测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同一模型下,相比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的解算结果,所提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测量精度;对船舶升沉位移的估计精度达到最大升沉幅值的5%,可以得到精确、无时延的船舶升沉运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沉测量 惯性测量单元(imu) 无迹卡尔曼滤波(UKF) 频谱分析 平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U/TOA融合人体运动追踪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徐诚 何杰 +3 位作者 张晓彤 姚翠 段世红 齐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48-1754,共7页
随着物联网和体域网的飞速发展,人体运动追踪技术在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传统惯性人体运动追踪系统存在累积误差和漂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MU/TOA融合的人体运动追踪方法.通过对融合系统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Lo... 随着物联网和体域网的飞速发展,人体运动追踪技术在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传统惯性人体运动追踪系统存在累积误差和漂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MU/TOA融合的人体运动追踪方法.通过对融合系统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的推导,从理论上证明了IMU/TOA融合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基于IMU/TOA融合的人体运动追踪方法,在空间性能和时间性能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域网 物联网 人体运动追踪 惯性测量单元 信号到达时间 克拉美罗界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IMU误差标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建中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8-453,共6页
针对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标定对转台精度、基座对北和调平要求较高,以及系统工作时激光陀螺抖动、长时间工作温度升高、算法复杂等因素,提出了以速度为观测量,采用以最小二乘拟合法的系统级标定法。通过三轴... 针对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标定对转台精度、基座对北和调平要求较高,以及系统工作时激光陀螺抖动、长时间工作温度升高、算法复杂等因素,提出了以速度为观测量,采用以最小二乘拟合法的系统级标定法。通过三轴转台多位置测量:静止-转动-静止,快速辨识三轴激光陀螺和三轴加速度计正交安装误差、传感器零偏、刻度因子等24个误差参数,整个标定过程时间约2h,多位置对准航向、横滚、俯仰测试精度优于0.012°。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算法简单,操作过程便捷,可以有效提高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IMU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单元 最小二乘法 安装误差 零偏 刻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
8
作者 邢轲轲 程敬义 +5 位作者 许忠鑫 万志军 薛民体 闫万梓 包阔 易俊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姿态感知中惯导方法存在漂移误差大、解算精度低,以及视觉方法存在相机易受粉尘与设备遮挡而位姿识别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首先将四特征点红外标靶固定于支架底座凸台...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姿态感知中惯导方法存在漂移误差大、解算精度低,以及视觉方法存在相机易受粉尘与设备遮挡而位姿识别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首先将四特征点红外标靶固定于支架底座凸台,将双目相机分别固定于支架顶梁与掩护梁,采用基于Canny-最小二乘法的靶标识别方法和基于四特征点的BA-PnP算法解算顶梁、掩护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横滚角。然后将惯性测量单元固定于液压支架顶梁、掩护梁、底座,通过惯性测量单元中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互补滤波方法解算顶梁、掩护梁、底座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俯仰角、横滚角。最后将视觉系统解算的姿态角与惯导解算的姿态角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多源信息融合,利用视觉信息的低频稳定性抑制惯性测量单元的累计误差,得到精确的采场支架姿态。采用基于视觉、惯导和视觉-惯导信息融合3种支架姿态感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初始静止状态下,3种方法的精度均较高,但随着支架运行循环次数增加,基于视觉、惯导的感知结果逐渐偏离真值。②基于视觉、惯导和视觉-惯导信息融合方法的顶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感知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1,0.190,0.081°,掩护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感知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40,0.297,0.162°。③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方法解算的液压支架立柱伸缩长度的均方根误差为13.682 mm,满足现场需求。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可为液压支架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准确的姿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姿态感知 视觉惯导信息融合 惯性测量单元 扩展卡尔曼滤波 光束平差-透视点定位姿态估计算法 i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IMU/GPS车辆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波 汪广大 柴艳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3期521-524,共4页
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IMU/GPS车辆组合导航系统。采用低精度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作为惯性测量器件,构成惯性测量装置(IMU);然后,将该IMU与GPS构成组合导航系统,通过设计高效的组合导航算法来提高组合系统的定位精度。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 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IMU/GPS车辆组合导航系统。采用低精度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作为惯性测量器件,构成惯性测量装置(IMU);然后,将该IMU与GPS构成组合导航系统,通过设计高效的组合导航算法来提高组合系统的定位精度。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低成本IMU/GPS车辆组合导航系统具有较高的导航精度,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装置(imu) 全球定位系统(GPS) 车辆组合导航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惯导系统中IMU转停时间分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伟 初婧 +1 位作者 李瑞豹 张媛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29,233,共6页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IMU)单轴旋转捷联惯导系统改善运载体导航精度能力有限的问题,同时从工程应用角度降低IMU连续长时间正反转引发旋转机构出现故障几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光纤陀螺的双轴转停方案。设计对称分布的双轴16次序转停路...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IMU)单轴旋转捷联惯导系统改善运载体导航精度能力有限的问题,同时从工程应用角度降低IMU连续长时间正反转引发旋转机构出现故障几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光纤陀螺的双轴转停方案。设计对称分布的双轴16次序转停路径并分析其误差调制原理;根据双轴旋转捷联惯导系统误差特性,研究IMU转停过程对系统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计算最优转停时间间隔,利用仿真验证本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imu) 误差特性 双轴分度 转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IMU/GPS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玉珍 刘炼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4期301-305,共5页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指可以批量制造的,集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接口、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器件。MEMS惯性测量单元是采用MEMS技术研制的加速度计和陀螺组合器件,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首先介...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指可以批量制造的,集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接口、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器件。MEMS惯性测量单元是采用MEMS技术研制的加速度计和陀螺组合器件,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微机电惯性测量单元(MEMS-I MU)的发展情况,总结了I MU的基本工作原理;随后对I MU中的主要误差源微机电陀螺进行了统计建模;最后以位置和速度信息为观测值将MEMS-I MU与GPS进行组合导航,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MEMS-I MU不能单独构成导航系统,而与GPS组合后的导航系统精度可以满足一般的导航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惯性导航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中频信号和IMU信号模拟及验证
12
作者 王可东 胡正 侯绍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5-1528,1541,共5页
为了研究GPS/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组合导航方案和算法,设计了一种GPS中频信号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信号的软件模拟器.首先建立了载体的运动模型,然后介绍了信号的仿真方法.根据载体的运动产生IMU信号,载体的典... 为了研究GPS/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组合导航方案和算法,设计了一种GPS中频信号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信号的软件模拟器.首先建立了载体的运动模型,然后介绍了信号的仿真方法.根据载体的运动产生IMU信号,载体的典型运动包括平飞运动、横滚运动、俯仰运动和偏航运动.建立了典型的干扰模型,包括欺骗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窄带干扰、宽带干扰、连续波干扰和锯齿调频连续波干扰等4种),实现了干扰环境下的场景模拟.GPS/INS组合导航软件接收机对模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解算,结果表明:信号的仿真算法是正确的,模拟器可以为组合导航接收机提供有效的中频信号和IMU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惯性测量单元 GPS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余度配置MEMS-IMU误差标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徽 刘建业 李荣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研究捷联惯性传感器多余度配置系统的标定。分析了多余度惯性传感器各参数的测量原理及算法关系,针对典型的非正交配置(六传感器正十二面体)的多余度惯性测量单元(IMU),导出六位置转动标定方法,给出了计算误差模型参数的数学推导过程,... 研究捷联惯性传感器多余度配置系统的标定。分析了多余度惯性传感器各参数的测量原理及算法关系,针对典型的非正交配置(六传感器正十二面体)的多余度惯性测量单元(IMU),导出六位置转动标定方法,给出了计算误差模型参数的数学推导过程,建立了余度MEMS-IMU误差模型的解析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高,可有效估计出六余度MEMS-IMU的误差模型参数,提高惯导系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补偿 余度配置 静态标定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正态分布变换改进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
14
作者 赵卫东 吕红兵 +1 位作者 刘立磊 周大昌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针对点云配准三维正态分布变换(3D-NDT)在未确定初始位姿情况下配准精度较低、配准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要求,提出1种改进的3D-NDT点云配准融合算法。在原始点云的降采样过程中,使用源点云中的点替代计算得到的重心,降... 针对点云配准三维正态分布变换(3D-NDT)在未确定初始位姿情况下配准精度较低、配准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要求,提出1种改进的3D-NDT点云配准融合算法。在原始点云的降采样过程中,使用源点云中的点替代计算得到的重心,降低算法运算量并保留点云的特征信息;通过引入信赖半径动态调节迭代步长,提高降采样后的精度和点云配准速度;通过融合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与9轴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解决2组点云数据位姿差异过大无法收敛或进入局部极值的问题。采用实验室自搭建的移动机器人平台对改进的3D-NDT算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实时定位的可靠性和准确度。结果表明:与传统3D-NDT算法相比,改进3D-NDT算法在室外和室内环境下的匹配精度分别提升106%,108%,匹配成功率分别提升8.29%,6.35%,平均匹配耗时分别降低51.1%,47.9%,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的配准精度得到较大提升,单次配准时间也大幅降低,改进的3D-NDT算法可满足移动机器人实时定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分布变换 点云数据 点云配准 惯性测量单元(imu) 数据融合 动态信赖半径 自主定位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FLP滤波在激光陀螺IMU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兆兴 房建成 +2 位作者 王仕成 李建利 党鹏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3-1220,共8页
激光陀螺的高频机抖使得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数据包含较大的随机噪声。传统标定方法通过延长测量时间消除对随机噪声的影响,降低了标定效率。提出了应用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对激光陀螺IMU的标定数据进行降噪,在较... 激光陀螺的高频机抖使得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数据包含较大的随机噪声。传统标定方法通过延长测量时间消除对随机噪声的影响,降低了标定效率。提出了应用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对激光陀螺IMU的标定数据进行降噪,在较小标定数据量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标定精度。首先通过四方位正反速率标定试验获得原始标定数据;然后通过自适应FLP滤波器对标定数据进行噪声抑制;最后利用降噪后的数据计算标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标定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SNR),从而在标定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精度的标定参数,提升系统的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 随机噪声 噪声抑制 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视觉/IMU导航系统初始化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涛 谢志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3-868,共6页
针对基于单目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组成的视觉导航系统需要精确初始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减少处理时间同时提高精度的系统初始化方法。首先,对采集数据中的陀螺仪偏置进行单独估计并分离,实现估计陀螺仪偏置和求解系统初始化封闭... 针对基于单目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组成的视觉导航系统需要精确初始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减少处理时间同时提高精度的系统初始化方法。首先,对采集数据中的陀螺仪偏置进行单独估计并分离,实现估计陀螺仪偏置和求解系统初始化封闭解问题的解耦;然后,采用基于紧耦合的线性模型求取初始化问题的封闭解;最后,将所提出的改进初始化方法应用于经典的VinsMono框架中。实验表明,改进方法可有效提高视觉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化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感器 惯性测量单元 惯性测量单元(imu)预积分封闭解 视觉惯性导航 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定位中融合IMU的地图匹配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阮凤立 安倩 +1 位作者 王克己 李晓阳 《数字通信世界》 2014年第S2期8-11,共4页
与室外车辆导航系统相比,室内中行人的运动状态相对于车辆来说更加复杂,本文中提出了融合IMU的室内地图匹配算法,主要研究了基于运动状态的室内地图匹配技术,将室内环境抽象为空间模型,结合空间模型要素对定位结果进一步纠正。本文提出... 与室外车辆导航系统相比,室内中行人的运动状态相对于车辆来说更加复杂,本文中提出了融合IMU的室内地图匹配算法,主要研究了基于运动状态的室内地图匹配技术,将室内环境抽象为空间模型,结合空间模型要素对定位结果进一步纠正。本文提出的地图匹配技术针对室内环境各空间区域结构紧密,人员运动状态复杂的问题,将人员运动状态、无线定位与IMU组合定位结果与室内地理信息数据融合,通过地图匹配对室内定位误差进一步进行约束,对于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盲区,能保障定位导航的连续性,提升室内定位导航的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地图匹配 imu 室内空间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KF的IMU动态误差抑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娜 贺海育 +2 位作者 景敏 李坤 贾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8-724,共7页
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三轴欧拉角的解算数据精度和抗干扰性能常受到系统高频噪音以及震动干扰的影响。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适合嵌入式系统的低计算量、实时性好、低成本的动态误差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扩... 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三轴欧拉角的解算数据精度和抗干扰性能常受到系统高频噪音以及震动干扰的影响。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适合嵌入式系统的低计算量、实时性好、低成本的动态误差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前端引入一种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extended Kalman filter,IIR⁃EKF),借助于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Butterworth filter,BF)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来帮助EKF抑制高频或强干扰。IIR⁃EKF算法在STM32H743微控制器中实现,经过几种实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EKF单独作用时,其数据方差较大,遇到震动干扰时,瞬时值误差较大;在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单独作用时,虽然其并不依赖初始噪音参数,其数据方差比EKF小,但还不足以满足要求;在加入BF后,数据方差明显减小,瞬时误差被大幅抑制,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单元 数据解算 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ID:DBN-Based Fingerprint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with Hybrid UWB and IMU 被引量:3
19
作者 Junchang Sun Rongyan Gu +4 位作者 Shiyin Li Shuai Ma Hongmei Wang Zongyan Li Weizhou Fe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139-154,共16页
High-precision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is attract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harsh indoor environments.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fingerprint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to estimate the locations of the tag based... High-precision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is attract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harsh indoor environments.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fingerprint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to estimate the locations of the tag based on a deep belief network(DBN).In this system,we propose using coefficients as fingerprints to combine the ultra-wideband(UWB)and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estimation linearly,termed as a HUID system.In particular,the fingerprints are trained by a DBN and estimated by a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However,UWB-based estimation via a trilateral method is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non-line-of-sight(NLoS)problem,which limits the localization precision.To tackle this problem,we adopt the random forest classifier to identify line-of-sight(LoS)and NLoS conditions.Then,we adopt the random forest regressor to mitigate ranging errors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for improving UWB localization precis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square error(MSE)of the localization error for the proposed HUID system reduces by 12.96%,50.16%,and 64.92%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exist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single UWB,and single IMU estimation method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wideband(UWB)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 fingerprints positioning NLoS identification estimated errors mitigation deep belief network(DBN)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轴位置转台的IMU快速标定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童树兵 张志利 +2 位作者 周召发 孙立江 李政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5-818,共4页
为了简化标定设备,降低标定成本,该文研究了利用双轴位置转台进行光纤陀螺惯组混合标定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加速度计和陀螺的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快速六位置标定方案。利用地球重力加速度和自转角速度对加速度计和陀螺进行误差激励,完成... 为了简化标定设备,降低标定成本,该文研究了利用双轴位置转台进行光纤陀螺惯组混合标定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加速度计和陀螺的标定原理,提出了一种快速六位置标定方案。利用地球重力加速度和自转角速度对加速度计和陀螺进行误差激励,完成标定。首先建立了标定模型,其次设计了位置编排方案,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六位置法能实现加速度计和陀螺误差参数的快速标定,其中标度因数的标定精度与传统方法基本一致,安装误差和常值漂移的精度相对于传统标定方法有所降低,但满足低精度的光纤陀螺惯组的使用要求;同时,与传统标定方法相比,其标定时间由4.5h减少至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加速度计 惯性测量组合(imu) 标定 标度因数 安装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