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凝式掺氢天然气锅炉能效与污染物排放特性
1
作者 刘雪敏 王天天 +3 位作者 于吉明 笪耀东 王玉涛 张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5-2066,共12页
在天然气中掺混氢气可显著降低现有燃气锅炉的碳排放量,也会对锅炉运行性能产生影响。本文以1台SZS58-1.6/130/70-Q型冷凝式燃气热水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力学模型、传热学模型和反应器网络模型,对掺氢比为0~100%的锅炉热力学性能和... 在天然气中掺混氢气可显著降低现有燃气锅炉的碳排放量,也会对锅炉运行性能产生影响。本文以1台SZS58-1.6/130/70-Q型冷凝式燃气热水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力学模型、传热学模型和反应器网络模型,对掺氢比为0~100%的锅炉热力学性能和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氢后保持锅炉整体热负荷和炉膛理论燃烧温度不变,随着掺氢比的增加,炉膛辐射换热占比上升,对流换热占比下降。由于掺氢后烟气中的水蒸气体积分数增加,更多的烟气汽化潜热得以回收,冷凝器换热量提升。掺氢可提升冷凝式燃气热水锅炉的能效(以燃料低位热值计算),同时,降低锅炉的NO_(x)和CO_(2)排放量。当掺氢比由0提高至100%时,锅炉整体热效率提高1.3%,NO_(x)可减排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冷凝式锅炉 能效 NO_(x)排放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系统优化的京津冀产业共生空间化管理与效益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曹馨 吴明暄 +2 位作者 刘畅 钱媛 温宗国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6,共15页
深度挖掘产业共生系统的节能减排潜力,推进工业、城市多源固体废弃物跨行业、跨地区协同消纳利用,是解决以京津冀区域为代表的重工业及人口集聚区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抓手.当前,科学设计匹配大区域废弃物产排空间特征的产业共生方... 深度挖掘产业共生系统的节能减排潜力,推进工业、城市多源固体废弃物跨行业、跨地区协同消纳利用,是解决以京津冀区域为代表的重工业及人口集聚区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抓手.当前,科学设计匹配大区域废弃物产排空间特征的产业共生方案面临多源固体废弃物产排底数不清、共生路径不明、节能减排潜力评估困难三大挑战.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绘制多源固废产排特征空间图谱;在此基础上,引入复杂系统优化方法,构建多源固废跨行业、跨地区的共生利用方案;进而自底向上的模拟和评估共生利用方案的环境经济效益,识别重点共生区域、企业和技术,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共生空间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可复制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多源固体废弃物 产业共生 复杂系统优化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台区多共享储能运行效能分配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郝俊博 闫晓宏 +2 位作者 裴红兰 张文强 肖春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7-1518,共12页
新型配电台区配置多个共享储能(shared energy storage,SES)已成趋势,具有多资源协同的效果。但仅考虑SES自身价值难以实现其高效调用,需进一步关注共享储能个体差异对台区电网的多角度综合影响。为量化台区多共享储能共同作用下的单一... 新型配电台区配置多个共享储能(shared energy storage,SES)已成趋势,具有多资源协同的效果。但仅考虑SES自身价值难以实现其高效调用,需进一步关注共享储能个体差异对台区电网的多角度综合影响。为量化台区多共享储能共同作用下的单一SES边际运行贡献,提出了基于改进沙普利(Shapley)值的台区多共享储能运行效能分配方法。考虑新能源消纳及碳减排,建立含SES运行组合的台区运行成本最小优化调度模型;考虑SES对台区经济性、可靠性与环境的影响,建立SES运行效能评估指标,基于改进层次分析与层间相关性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建立运行效能评估模型;考虑不同SES对台区运行的单方面效能差异,构建计及经济贡献度、可靠性贡献度与环境贡献度的SES修正因子以改进Shapley值法,将多种SES组合的运行效能分配至单个SES。对含3个SES的改进IEEE 33节点台区电网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量化与分配不同节点SES对台区的综合效用,增加了对台区有益影响的SES1和SES2运行效能。所提方法为台区共享储能的高效率调度及潜力发挥提供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储能 效能评估 效能分配 SHAPLEY值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碳减排效应评价——以被动式太阳采暖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佳昕 戴聪 +2 位作者 李虎 路逸晴 罗智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实现建筑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是碳减排任务的关键,而被动式节能技术对减少建筑领域碳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出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生命周期碳减排效应量化评价方法,通过调研全国24个典型中小学教学...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实现建筑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是碳减排任务的关键,而被动式节能技术对减少建筑领域碳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出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生命周期碳减排效应量化评价方法,通过调研全国24个典型中小学教学楼归纳出3种教学楼原型建筑,分析各原型建筑在全国20个代表城市中应用直接受益式、集热墙与附加阳光间三种被动式太阳采暖技术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并以直接受益式作为参照研究不同被动式太阳采暖技术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提出为建筑师在方案设计时期选择并定量分析各种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生命周期碳减排效应,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设计方案,以满足低碳、零碳建筑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碳排放 被动式节能技术 生命周期评价 碳减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树芳 王远 +1 位作者 董战峰 钟小剑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08-3521,共14页
本文在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市2007~2021年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及核密度估计刻画了整体及不同地区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进一步借助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研究期... 本文在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市2007~2021年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及核密度估计刻画了整体及不同地区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进一步借助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均值为0.629,且多数时间具有“东部(0.750)>西部(0.584)>中部(0.530)”的特征.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最终呈现“西南—东北”向分布,其空间格局变动较大并逐渐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且多数地区以低效率为主.此外,其基尼系数均值为0.322,总体上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东部地区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高于中西部,超变密度是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整体演进趋势良好,总体上的省域差距在逐渐缩小,东中西地区趋势良好但需注意西部地区分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大.化工产业集聚及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碳排放效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化工产业能源结构影响系数最大为0.9942.因此,政府应将优化化工产业能源结构置于首位,并充分考虑化工产业集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同时加强区域协作,制定地区差异化政策,进而促进化工产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碳 化工产业 碳排放效率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目标约束如何促进农业碳减排?
6
作者 卢奕亨 高红贵 +1 位作者 何美璇 阿如娜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4,共14页
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剖析节能目标约束影响农业碳减排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节能目标约束显著促进了农业碳减排,但这种效应仅在中西部地区成立,在非粮食主产区更为显著,且这一... 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剖析节能目标约束影响农业碳减排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节能目标约束显著促进了农业碳减排,但这种效应仅在中西部地区成立,在非粮食主产区更为显著,且这一碳减排效应主要依靠减少农用物资投入碳排放、作物种植碳排放和农业能源碳排放实现;作用渠道检验表明,节能目标约束通过提高农业能源效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实现农业碳减排;财政支农投入能够强化节能目标约束的农业碳减排效应,而农村人口老龄化则会削弱节能目标约束的农业碳减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节能目标约束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还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对利用节能目标降低农业碳排放具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目标约束 农业碳减排 农业能源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煤炭主导型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评价研究
7
作者 彭庆庆 吉嫦婧 +2 位作者 王翔宇 王继安 胡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209,共7页
提升煤炭主导型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是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进而实现经济低碳转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量化该类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开展效率改善工作的必要前提。研究... 提升煤炭主导型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是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进而实现经济低碳转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量化该类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开展效率改善工作的必要前提。研究选取我国中部地区煤炭主导型省份及其下辖的若干煤炭主导型市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估工业碳排放效率及变化趋势,并结合Tobit回归模型深入挖掘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碳排放效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该区域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规模效应可降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及扩大企业规模,是提高煤炭主导型区域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TOBIT回归 能源结构 MALMQUIST指数 工业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天牛须算法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与能效评价研究
8
作者 郭毅 刘勇超 +2 位作者 王松岑 陈洪银 李德智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加快推进工业节能提效,降低用能成本,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设计能效评估体系,构建能效优化调度模型,改进模型优化求解方法,实现了工业园区用能水平的提升。首先,建立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 加快推进工业节能提效,降低用能成本,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设计能效评估体系,构建能效优化调度模型,改进模型优化求解方法,实现了工业园区用能水平的提升。首先,建立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指导,构建能效优化调度模型。其次,设计目标函数,在函数中综合考虑用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将上述三个指标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再次,提出增强的天牛须搜索算法,引入最优位置变量,指导寻优方向,提高搜索效率,并利用突变概率,自适应地改变搜索步长,提高算法计算精度,实现模型的高效求解。然后,利用标准测试函数,验证所提求解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本文所提的能效优化与评估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经济、安全与环保的前提下,本文所提出的工业园区能效优化与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效水平,在产值不变的情况下,全年理论可降低用能成本2.62%,减少碳排放6.6×10^(4)kg,节约标准煤25.38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工业区 节能减排 能效评估与优化 天牛须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
9
作者 张伟广 刘静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7,共13页
有效发挥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推动作用,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探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强力扶持产业政策会加剧企业污染排放,... 有效发挥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推动作用,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探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强力扶持产业政策会加剧企业污染排放,温和扶持产业政策会抑制企业污染排放;该影响在西部地区和低污染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改变企业能源使用效率和技术效率机制对企业污染排放产生影响。因此,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因地制宜,注意甄别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差异性效果,发挥产业政策对企业污染减排全过程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企业污染排放 能源使用效率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色甲醇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10
作者 于佳玉 王殿铭 +1 位作者 贾曌 费奕儒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在全球碳减排趋势下,随着欧盟逐步构建和完善减排体系,绿色甲醇作为一种碳排放更低、储运便捷的绿色燃料,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有望为全球甲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绿色燃料尚处于导入阶段,此时布局,企业可以较低... 在全球碳减排趋势下,随着欧盟逐步构建和完善减排体系,绿色甲醇作为一种碳排放更低、储运便捷的绿色燃料,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有望为全球甲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绿色燃料尚处于导入阶段,此时布局,企业可以较低成本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对绿色甲醇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力争提高我国绿色甲醇行业竞争力,稳步推进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甲醇 碳减排 清洁能源 行业发展 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工作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11
作者 颜丙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3-170,共8页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长期以来在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清洁高效利用工作将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工作的发...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长期以来在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清洁高效利用工作将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工作的发展现状、总体进展及主要环节能效水平等,并结合我国能源安全需求,剖析了“十五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节能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煤炭清洁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 “双碳”战略 煤炭行业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能耦合协调及其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陆杉 罗水莉 周坤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8,共15页
协同推进工业减污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的关键。数字经济和能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为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了重大机遇与技术支持。为研究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 协同推进工业减污降碳是实现“双碳”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的关键。数字经济和能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为工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了重大机遇与技术支持。为研究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构建数字经济水平和能源系统指标体系,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深入剖析,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2011−2021年我国数能耦合协调度由0.286逐年升至0.458,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且东、中、西部地区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广东省一直位列全国首位,并在2021年达到中级协调阶段。②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存在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了该结论的可靠性。③机制检验表明,智能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能显著增强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促进作用。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能耦合协调对工业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因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在东部地区、非资源禀赋地区和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应大力推动数能耦合协调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投资,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能耦合协调 工业减污降碳协同 时空演变 智能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云模型的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价
13
作者 李姗姗 周弘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为了解决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估体系构建尚不完善的问题,聚焦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云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为了解决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估体系构建尚不完善的问题,聚焦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云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化行业75%的节能减排技术综合评分在0.6以上,其中变频器调速节能技术、蒸汽系统运行优化与节能技术、大型高参数板壳式换热技术是标杆技术;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在成熟度、适用性、减排成本以及减排潜力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多能互补型直流微电网及抽油机节能群控系统技术与多孔表面高通量管高效换热技术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亟待改进;云模型评价显示,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整体处于“可接受级”水平,并逐步向“可宣称级”水平迈进。研究结果从技术评价视角为石化行业锚定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提供了评价依据,有助于助推“双碳”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工程 技术评价 石化行业 节能减排 CRITIC法 云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减排增效”效应研究
14
作者 孟望生 黄芯 李丁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减污降碳的同时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减排增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一种区位导向型环境治理创新形式,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生态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减污降碳的同时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减排增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一种区位导向型环境治理创新形式,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设立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黄河流域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法探究其对“减排增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政策有效实现了减污降碳和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具有显著的“减排增效”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公民环保关注度予以实现;在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城市和上游城市政策的“减排”效果更明显,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城市和中下游城市政策的“增效”效果更明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政策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能够产生“减排增效”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减污降碳 能源利用效率 交错双重差分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碳排放特征及降碳路径研究
15
作者 李琳 刘云萍 +2 位作者 方晓玲 雷青霞 秦晓敏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探讨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的碳排放特征,并结合其独特的地理、经济和资源条件,深入分析了新疆在实现低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发现新疆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较高,主要源...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探讨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的碳排放特征,并结合其独特的地理、经济和资源条件,深入分析了新疆在实现低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发现新疆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较高,主要源于能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尽管新疆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是其低碳转型的主要障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加强国际合作在内的具体低碳发展路径,旨在为新疆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为其他资源型地区的绿色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产业结构 降碳路径 绿色转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温室内可再生能源智能供电系统应用
16
作者 罗冬 左强 《农业工程》 2025年第7期59-65,共7页
在现代温室产业蓬勃发展进程中,连栋温室配备设备数量庞大,涉及多个系统与多种类型。然而,传统供电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供电稳定性差、能源利用效率低、运营成本高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连栋温室产业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选取北... 在现代温室产业蓬勃发展进程中,连栋温室配备设备数量庞大,涉及多个系统与多种类型。然而,传统供电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供电稳定性差、能源利用效率低、运营成本高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连栋温室产业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选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连栋温室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实地调研,结合连栋温室实际用电需求,考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特点与优势,设计一套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智能供电系统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大幅削减连栋温室运行成本,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智能化管理水平,对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温室 可再生能源 智能供电系统 节能减排 运行成本 能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研究
17
作者 何仁财 曾柳根 +5 位作者 邱小兵 杨乐 邹涛 曹琳 徐协强 康升云 《河北渔业》 2025年第9期20-24,共5页
针对传统鳜鱼(Siniperca chuatsi)养殖模式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环境影响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聚焦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创新装备选型与集成,构建了一套高效、环保、可控的集约化养殖系统。基... 针对传统鳜鱼(Siniperca chuatsi)养殖模式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环境影响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聚焦鳜鱼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艺装备设计,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创新装备选型与集成,构建了一套高效、环保、可控的集约化养殖系统。基于物质平衡与氨氮平衡原理,建立生物承载量模型,并推导系统设计参数,重点优化低扰动排污装置、循环水过滤—增氧—控温联动装备,并通过固态颗粒物分级处理工艺(预处理—粗过滤—精过滤)实现水质精准调控。试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养殖密度提升至传统模式的3~5倍,且水质指标稳定在鳜鱼适宜生长范围(溶解氧≥5 mg/L、氨氮≤0.5 mg/L)。研究成果为鳜鱼养殖产业的集约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对推动淡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陆基工厂化 循环水养殖 工艺装备 水质调控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泥行业2011-2022年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鑫 李玉华 +4 位作者 何立环 张震 王桂勋 金玲仁 贾曼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共11页
2011—2021年,熟料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水泥行业整体生产运行水平不断提高,熟料单条生产线平均规模由43.8万t/条提升至115.3万t/条,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4.4%,熟料单位产品CO_(2)排放强度下降6.3%,但CO_(2)排放总量增加了13.8%,... 2011—2021年,熟料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水泥行业整体生产运行水平不断提高,熟料单条生产线平均规模由43.8万t/条提升至115.3万t/条,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4.4%,熟料单位产品CO_(2)排放强度下降6.3%,但CO_(2)排放总量增加了13.8%,与氮氧化物减排趋势形成较大反差,碳污治理水平差距明显。熟料生产中石灰石分解和煤炭燃烧过程的CO_(2)排放合计占比为92.9%~93.8%,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由于熟料系数偏高、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不足、综合能耗仍然较高等原因,安徽等7个熟料产量大的省份的CO_(2)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建议实行碳酸盐熟料产量总量控制,逐步降低熟料应用比例,加快建材市场熟料产品和非碳酸盐原料替代,降低高标号水泥使用比例。应大力推广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增效技术,加快熟料落后产能淘汰。对熟料产量大、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应结合当地碳排放特点,实行差别化降碳策略。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因地施策推进水泥行业减污降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水泥行业 减污降碳 综合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下中国工业企业碳减排路径选择 被引量:15
19
作者 余红伟 林子祥 +2 位作者 胡力元 赵晨瑞 张继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减排的两大关键路径。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测度了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对工业企业碳减排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作用。结果发现,整体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和71.55%,并且二... 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减排的两大关键路径。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测度了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对工业企业碳减排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作用。结果发现,整体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和71.55%,并且二者贡献率在不同类型特征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企业技术进步水平、雇佣规模和能耗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的贡献率逐步递减,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则呈现递增趋势。首次对企业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贡献进行测度,为优化“双碳”目标政策与指导企业减排行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路径 管理改进 技术创新 碳排放效率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亮 昝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9,共15页
在“双碳”约束日益紧迫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城市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使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中国2011-2020年273个地级市能源环境效率,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 在“双碳”约束日益紧迫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城市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使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中国2011-2020年273个地级市能源环境效率,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能源环境效率呈现出正向空间依赖特征,本地区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可以对空间关联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产生积极影响。(2)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本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且对周边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3)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推动节能降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三条途径提高能源环境效率,并且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这三条途径同时提高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能源环境效率。(4)数字普惠金融对能源环境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维度、500km范围内、大型城市、非老工业基地和东部城市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优化路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能源环境效率 节能降耗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空间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