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拓展等效开环过程的多DFIG风电场振荡模态交互路径分析
1
作者 叶剑桥 李生虎 +1 位作者 齐楠 陶帝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3-985,I0014,共14页
随着风电规模扩大,风电场内部振荡风险加剧。现有振荡建模常把风电场等值为单台机组,忽略由风电机组间动态交互引发的振荡问题;现有振荡研究方法难以解释风电机组间交互作用过程。该文提出拓展等效开环传递过程(extended effective open... 随着风电规模扩大,风电场内部振荡风险加剧。现有振荡建模常把风电场等值为单台机组,忽略由风电机组间动态交互引发的振荡问题;现有振荡研究方法难以解释风电机组间交互作用过程。该文提出拓展等效开环传递过程(extended effective open-loop process,EEOP),以分析多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振荡模态的交互路径。首先,建立频域下多DFIG风电场传递函数矩阵反馈连接模型。基于DFIG两输入两输出特性重新划分传递函数矩阵,拓展EOP理论。推导多DFIG风电场等效开环传递函数,得到多DFIG间交互作用的解析表达以绘制交互路径,揭示多DFIG间的振荡传递过程和耦合关系。然后,基于2-范数和广义奈奎斯特理论,提出量化交互路径增益及其对风电场振荡特性影响的评估指标。最后,仿真分析风速、控制参数对交互作用的影响,验证交互路径和评估指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振荡 交互路径 拓展等效开环过程(EEOP) 广义奈奎斯特 双馈感应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角偏差和阻尼效应的构网型双馈风机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颜湘武 蔡光 +3 位作者 李锐博 贾焦心 张书瑞 王耀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16-2632,I0014,共18页
构网型双馈风机(grid-forming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GFM-DFIG)具有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近的主动支撑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与SG类似的暂态稳定性问题。但是,风机转子侧控制的电流限幅环节及转子电流和定子... 构网型双馈风机(grid-forming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GFM-DFIG)具有与同步发电机(synchronous generator,SG)相近的主动支撑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与SG类似的暂态稳定性问题。但是,风机转子侧控制的电流限幅环节及转子电流和定子电流之间的强耦合关系,使其暂态建模和分析更加困难。该文首先对GFM-DFIG模型进行降阶处理,得到用于暂态分析的二阶模型,考虑虚拟功角与机端功角的偏差,推导二阶模型在转子电流限幅下的虚拟功角特性方程,实现对GFM-DFIG动态特性的刻画;通过对阻尼效应做近似化处理,提出计及阻尼的改进暂态能量函数法,在所提二阶模型基础上,计算得到稳定极限电压、极限切除角、极限切除时间等暂态稳定评价指标;借由以上指标开展定量分析,揭示并网阻抗和控制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GFM-DFIG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双馈风机 电流限幅 功角偏差 阻尼效应 暂态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IG短路电流热效应及对转子撬棒温升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生虎 王杰 +1 位作者 张浩 李卓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1-2537,共7页
为量化短路电流热效应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影响,提出热效应解析模型,并分析其对转子撬棒的温升影响。考虑转子磁链稳态分量以减小误差,提出适于热效应的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形式。分解短路电流各分量,对其平方求积分,得到热效应各分... 为量化短路电流热效应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影响,提出热效应解析模型,并分析其对转子撬棒的温升影响。考虑转子磁链稳态分量以减小误差,提出适于热效应的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形式。分解短路电流各分量,对其平方求积分,得到热效应各分量表达项。忽略对热效应影响较小分量,简化热效应解析表达。考虑热效应影响,量化转子撬棒温升和阻值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热效应解析表达形式与时域仿真结果的误差在7%以内,电压跌落深度、撬棒阻值、风速均影响热效应的大小,热效应会显著提高撬棒温度,使得撬棒阻值增大,一定程度上减小短路电流和热效应。因此,所提模型有助于短路时DFIG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短路电流 热效应 撬棒温升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IG短路热效应对故障参数灵敏度的解析表达
4
作者 李生虎 张亚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1-907,共7页
定子外侧三相短路后温升,可能损坏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逐步积分方法,可以量化短路热效应,但无法区分周期与非周期分量,不易判断敏感因素,计算量也较大。文章对DFIG短路电流平方求积分,建立热效... 定子外侧三相短路后温升,可能损坏双馈感应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采用逐步积分方法,可以量化短路热效应,但无法区分周期与非周期分量,不易判断敏感因素,计算量也较大。文章对DFIG短路电流平方求积分,建立热效应解析表达;通过分解热效应,提出周期与非周期分量的解析表达;分析各分量衰减特性和影响因素,建立热效应实用表达形式;提出热效应对定子电压降和撬棒电阻的灵敏度。所提模型有助于估计DFIG短路热效应,判断相关影响因素,为风电场热稳定检验提供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短路 热效应 灵敏度 解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决策依赖不确定性和禁止转速区间的频率约束风火协同备用优化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博游 徐华廷 +2 位作者 郭创新 单煜 陈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213-9224,I0008,共13页
风电机组可通过超速控制提供一次调频备用(primary frequency reserve,PFR)以提升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但现有备用优化相关研究一方面对风电通过超速控制提供一次调频备用的决策依赖不确定性(decision dependent uncertainty,DDU)刻画... 风电机组可通过超速控制提供一次调频备用(primary frequency reserve,PFR)以提升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但现有备用优化相关研究一方面对风电通过超速控制提供一次调频备用的决策依赖不确定性(decision dependent uncertainty,DDU)刻画尚不全面,未考虑和转速决策有关的物理约束,导致模型无法充分反应风机实际运行工况;另一方面未充分考虑感应发电机效应影响下的风机危险运行区域,可能导致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次同步振荡,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该问题,该文分析风电一次调频备用中的决策依赖不确定性,并定义禁止转速区间,分析其对风电一次调频备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计及决策依赖不确定性和禁止转速区间的频率约束风火协同备用优化模型,并基于两个测试系统验证风电提供一次调频备用能够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以及考虑禁止转速区间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速控制 一次调频备用 感应发电机效应 决策依赖不确定性 频率稳定约束 备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织物的电磁发电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舒畅 杨佳宇 +2 位作者 周邦泽 王芮杰 许福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F0003,共9页
为了克服电磁发电机中磁性部件刚性大、磁性微粒负载量低的问题,选用钕铁硼磁粉为磁性材料,纬编空心织带为柔性基材,以及水性聚氨酯为封装层,成功制备了磁性纱线,并进一步织造成磁性织物。基于磁性织物和导电线圈制备磁电式发电系统和... 为了克服电磁发电机中磁性部件刚性大、磁性微粒负载量低的问题,选用钕铁硼磁粉为磁性材料,纬编空心织带为柔性基材,以及水性聚氨酯为封装层,成功制备了磁性纱线,并进一步织造成磁性织物。基于磁性织物和导电线圈制备磁电式发电系统和磁电式发电衣物,并对其电输出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磁性纱线的磁性微粒负载量高达182.80mg/cm,而磁性织物的磁感应强度则达到38mT;此外,通过增加磁性微粒含量、增加导电线圈匝数、提高相对移动速度以及减小垂直工作距离均能有效提升磁电式发电系统的电输出性能;磁电式发电衣物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可分别达到2.42V和6.26mA,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439.94mW/m^(2)。由此可知,基于磁性织物的电磁发电机展现出了在可穿戴自供电设备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电机 电磁感应效应 磁性织物 磁性纱线 钕铁硼磁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双馈风电场次同步谐振的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112
7
作者 王亮 谢小荣 +3 位作者 姜齐荣 刘辉 董晓亮 李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6-31,共6页
已有的运行经验表明,风电场接入含有固定串补的系统时,存在诱发次同步谐振(SSR)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风电场发生SSR现象的机理做深入分析,以便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文中首先根据国内某地区风电场的实际参数建立了应用于SSR分析的等值模... 已有的运行经验表明,风电场接入含有固定串补的系统时,存在诱发次同步谐振(SSR)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风电场发生SSR现象的机理做深入分析,以便提出相应的抑制措施。文中首先根据国内某地区风电场的实际参数建立了应用于SSR分析的等值模型,通过仿真呈现了该模型发生SSR的情形;然后,利用特征值法分析了风速、并网风力发电机台数以及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控制参数等对系统SSR频率和阻尼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导了等值模型用于SSR分析的等效电路,详细分析了风速、发电机台数和DFIG控制参数等影响SSR特性的机理;综合所有的分析指出,风电场的SSR现象与轴系扭振无关,是一种特殊的电气谐振。最后,提出了抑制风电场SSR的方案,并通过仿真和特征值分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感应发电机效应 风电场 固定串补 双馈感应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经串补并网引起次同步振荡机理分析 被引量:109
8
作者 栗然 卢云 +1 位作者 刘会兰 韩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73-3079,共7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通过串联补偿线路外送风电时,会出现由感应发电机效应(induction generator effect,IGE)和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为分析该问题,以给其抑制措施提供依据,... 双馈风力发电机通过串联补偿线路外送风电时,会出现由感应发电机效应(induction generator effect,IGE)和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SSCI)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为分析该问题,以给其抑制措施提供依据,建立了用于次同步振荡分析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模型,采用频率扫描法分析了IGE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从转子侧电流环的闭环控制角度推导分析了SSCI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采用时域仿真法分别分析和验证了风速、串补度对IGE的影响及转子侧电流环控制参数对SSCI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串补度的增加和风速的减小会引起IGE;电流环控制器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的增大会引起SS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次同步振荡 感应发电机效应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感应发电机效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武晖 王丹辉 +3 位作者 宿端鹏 董鹏 谭伦农 于焰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4-862,共9页
当前风电场次同步谐振安全评估主要采用确定性方法,没有考虑风速等随机因素影响,获得的评估结果可能过于保守或者过于乐观,不能合适地反映风电场次同步谐振的安全态势。为考虑风速不确定性影响,定义了风险矩阵、风险指数,并结合概率配... 当前风电场次同步谐振安全评估主要采用确定性方法,没有考虑风速等随机因素影响,获得的评估结果可能过于保守或者过于乐观,不能合适地反映风电场次同步谐振的安全态势。为考虑风速不确定性影响,定义了风险矩阵、风险指数,并结合概率配点法发展了一种次同步谐振风险评估方法。应用该方法评估了考虑风速不确定性的某风电场次同步谐振风险。结果表明:低串补度时,平均风速较高的地区次同步谐振安全风险较小,而平均风速较低的地区次同步谐振安全风险较高;高串补度时则相反,平均风速较高的地区次同步谐振安全风险较大,而平均风速较低的地区次同步谐振安全风险较小;对于同一风速分布,随着串补度的升高,次同步谐振安全风险先升高,然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感应发电机效应 次同步控制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绕组感应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飞 张波涛 +1 位作者 马伟明 王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26-2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带定子励磁补偿绕组的3/3相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其采取自激电容器与由电力电子开关构成的主动励磁调节器相结合的励磁方式,在转速及负载发生变化时,仍能维持感应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恒定。并对系统进行了静、动态性能实验,对... 提出了一种带定子励磁补偿绕组的3/3相双绕组感应发电机系统,其采取自激电容器与由电力电子开关构成的主动励磁调节器相结合的励磁方式,在转速及负载发生变化时,仍能维持感应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恒定。并对系统进行了静、动态性能实验,对所提出的感应发电系统及其励磁控制方式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发电机 双绕组 变流器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动态仿真中风电场模型的简化 被引量:64
11
作者 黄梅 万航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7-152,共6页
分别针对异步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和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研究在动态仿真中风电场模型的简化。以风力机和发电机具有相同或相近运行点为风电场动态模型简化原则,依据尾流效应影响对风电场进行区域划分,将风力发电机组合并简化,建立风... 分别针对异步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和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研究在动态仿真中风电场模型的简化。以风力机和发电机具有相同或相近运行点为风电场动态模型简化原则,依据尾流效应影响对风电场进行区域划分,将风力发电机组合并简化,建立风电场整体简化模型。针对风力发电机组类型和风速变化、电力系统短路的动态过程,通过仿真对比详细模型和不同程度的简化模型,验证各种简化模型的适用性,提出在动态仿真中风电场简化模型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模型 异步风力发电机 双馈风力发电机 风电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变频风力发电系统最优风能捕获运行方式 被引量:22
12
作者 朱卫平 王秀丽 王锡凡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98,共5页
在分析异步风力发电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分频输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异步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方式——变速变频(VSVF)方式。对在该运行方式下通过以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来提高风电系统风能利用系数、捕获最优风能的控制方法进... 在分析异步风力发电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分频输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异步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方式——变速变频(VSVF)方式。对在该运行方式下通过以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来提高风电系统风能利用系数、捕获最优风能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考虑和分析了尾流效应对风电系统风能利用系数的影响。在PSCAD/EMTDC中对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在VSVF和常规恒速恒频(CSCF)2种方式下进行了建模、计算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算例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运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风能捕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利用系数 异步发电机 变速变频 尾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发电机动态等值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91
13
作者 孙建锋 焦连伟 +2 位作者 吴俊玲 周双喜 陈寿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61,共4页
在研究风电场对电网影响时,为节省仿真时间,常常利用简化的异步电机模型或通过多机等值来简化由多台风电机组组成的风电场模型。笔者提出基于同步发电机传递函数概念的多台异步发电机等值的参数辨识方法,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等值异步... 在研究风电场对电网影响时,为节省仿真时间,常常利用简化的异步电机模型或通过多机等值来简化由多台风电机组组成的风电场模型。笔者提出基于同步发电机传递函数概念的多台异步发电机等值的参数辨识方法,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等值异步发电机的同步电抗、暂态电抗和转子时间常数。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等值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力发电机 异步电机 同步发电机 传递函数 动态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辉 李蕴红 +1 位作者 李雨 谢小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0,共7页
集群风电-串补发输电系统面临着次同步谐振的风险,我国某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近几年发生了多起次同步谐振事件,造成风机脱网和设备损坏等后果,威胁到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该地区历次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分析,全面总结出振荡事件的发生条... 集群风电-串补发输电系统面临着次同步谐振的风险,我国某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近几年发生了多起次同步谐振事件,造成风机脱网和设备损坏等后果,威胁到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该地区历次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分析,全面总结出振荡事件的发生条件、频谱分布、阻尼特性、不同类型风机响应特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域仿真复现了现场现象,通过特征根和电路模型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次同步谐振的机理为"双馈风机控制参与的感应发电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双馈感应型风电机组 变流器控制 串补 感应发电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型风电机组机网扭振的模型与机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解大 王瑞琳 +1 位作者 王西田 张延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1-1287,共7页
分别针对风电场的定桨失速型、直驱式永磁型和双馈异步型风力发电机组3种主流机型的机网扭振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机网扭振研究的小信号分析模型,包括风力机的机械旋转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控制模型及电网模型。其中机... 分别针对风电场的定桨失速型、直驱式永磁型和双馈异步型风力发电机组3种主流机型的机网扭振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机网扭振研究的小信号分析模型,包括风力机的机械旋转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控制模型及电网模型。其中机械旋转系统包括风力机的桨叶、高速轴、齿轮箱、低速轴和发电机转子,等效为3个集中质量块-弹簧模型;发电机、电网及控制模型均在dq坐标系下建立。建立了整个模型的状态方程。通过仿真研究了上述3种机型风电机组机网扭振的单机对无穷大仿真模型,利用输电线路首端三相短路故障激发风电场和电网间的机网扭振现象,得到了转速和转矩的扭振曲线,扭振频率与计算得出的风力发电机组机械旋转系统固有频率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定桨失速型异步感应式风力发电机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机网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Copula函数的风电场可用惯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21
16
作者 韩帅 张峰 +1 位作者 丁磊 应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9-195,210,共8页
针对风电场可用惯量值与标称值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风机风速分布和机组运行工况的可用惯量概率化评估算法。通过对物理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风电场平均风速的时空分布特性,进而利用混合Copula函数构建大气湍流影响下的瞬... 针对风电场可用惯量值与标称值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风机风速分布和机组运行工况的可用惯量概率化评估算法。通过对物理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风电场平均风速的时空分布特性,进而利用混合Copula函数构建大气湍流影响下的瞬时风速条件概率分布模型;基于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建立风机可用惯量和惯性功率增量的估算模型,并考虑风电场各风机的实际运行状况,得到基于一定置信度下全风电场的可用惯量区间评估曲线。以实际风电场的结构及运行数据为例进行单个风电场的可用惯量评估,利用统计数据验证了置信区间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惯量 双馈风电机组 尾流效应 虚拟惯量控制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感应发电机效应的风险区域变化机理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武晖 宿端鹏 +2 位作者 汪旎 孙欣 于焰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469-5478,5723,共10页
揭示了双馈风电场等效电阻随着双馈风力发电机转速和系统自然谐振频率变化的规律,提出应用等效电阻分析双馈风电场感应发电机效应危险区域的一种新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双馈风力发电机感应发电机效应的危险区域在系统自然谐振频率对应转... 揭示了双馈风电场等效电阻随着双馈风力发电机转速和系统自然谐振频率变化的规律,提出应用等效电阻分析双馈风电场感应发电机效应危险区域的一种新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双馈风力发电机感应发电机效应的危险区域在系统自然谐振频率对应转速的右侧区域附近。而且,随着串补度升高,系统自然谐振频率增大,双馈风力发电机感应发电机效应的危险区域向高风速区域移动。同时,随着串补度的增大,等效电阻的最小值也进一步减小,感应发电机效应更加剧烈。最后,在PSCAD仿真平台搭建了随机风速下整个运行区域的双馈风电场模型,用时域仿真法和Prony算法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感应发电机效应 次同步控制失稳 双馈风电场 等效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3次功率脉动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少林 张兴 +2 位作者 谢震 张崇巍 曹仁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2,共6页
为研究风剪、塔影效应引起的转矩3次脉动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包含风剪、塔影效应的风机动态模拟器,提出了转矩指令动态补偿的转矩模拟方案,并建立了整个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对拖模拟平台。依据等效风速原理,对风机的风剪、塔影效... 为研究风剪、塔影效应引起的转矩3次脉动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包含风剪、塔影效应的风机动态模拟器,提出了转矩指令动态补偿的转矩模拟方案,并建立了整个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对拖模拟平台。依据等效风速原理,对风机的风剪、塔影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模拟,详细研究了由于风剪、塔影效应引起的3次转矩脉动量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机模拟 风剪效应 塔影效应 转动惯量 转矩补偿 双馈感应发电机 3次脉动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磁路饱和及集肤效应的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暂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辉 赵斌 +1 位作者 韩力 Chen Z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3-379,共7页
为准确分析异步发电机不同详细模型对大型风电机组暂态性能的影响,该文结合2个质量块的风力机传动链等效模型,分别建立了笼型异步发电机考虑主磁路、定转子漏磁路饱和以及集肤效应影响的风电机组数学模型。针对大型风电机组在机械大扰... 为准确分析异步发电机不同详细模型对大型风电机组暂态性能的影响,该文结合2个质量块的风力机传动链等效模型,分别建立了笼型异步发电机考虑主磁路、定转子漏磁路饱和以及集肤效应影响的风电机组数学模型。针对大型风电机组在机械大扰动和电网电压骤降情况下,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机组在不同数学模型描述时的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尤其在电网电压骤降时,电机磁路饱和对机组暂态运行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磁路饱和 集肤效应 异步发电机 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感应发电机配电网的暂态稳定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念成 王强钢 王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0-47,共8页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型和微型分布式发电机(distributed generator,DG)开始接入配电网,在配电网中可能会出现暂态稳定问题。鼠笼式感应发电机(induction generator,IG)由于成本低、维护方便而在分布式发电中广泛应用。研究了多感... 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小型和微型分布式发电机(distributed generator,DG)开始接入配电网,在配电网中可能会出现暂态稳定问题。鼠笼式感应发电机(induction generator,IG)由于成本低、维护方便而在分布式发电中广泛应用。研究了多感应发电机配电网的暂态稳定问题,在单台感应发电机稳定判别的基础上,定义了多感应发电机配电网的暂态稳定域和临界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ing time,CCT)。利用转子运动方程的静等值电路,计及配电网网络方程约束和故障后感应发电机转子转速的变化,提出一种计算配电网多感应发电机临界转速和CCT的解析法。该方法与采用动态模型的仿真方法相比,计算量小,且能够揭示出多感应发电机之间暂态稳定性的内在联系。采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的5阶动态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分析了静态等值计算结果小于仿真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笼式感应发电机 暂态稳定:稳定域 静态等值电路 临界切除时间 配电网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