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Indoor Thermal Comfort Based on Interactive Numerical Calculation
1
作者 徐远清 陈祥光 张春程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8年第4期495-500,共6页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based on the numerical modeling metho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platform is combined seamlessly with the data-processing platform, and an intera...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based on the numerical modeling metho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platform is combined seamlessly with the data-processing platform, and an interactive numerical calculation platform which includes the functio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is establishe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nd the greedy strategy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hill-climbing pattern heuristic search process, and the optimizing search direction can be predicted by using small samples; when searching along the direction using the greedy strategy, the optimal values can be quickly approached. Therefore, excessive external calling of the numerical modeling process can be avoided, and the optimization time is decreased obvious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atisfied output parameters of air conditioning can be quickly given out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numerical calculation platform and the improved search method, and the optimization for indoor thermal comfort can be comple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ve numerical calculation indoor thermal comfort optimiz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fort assessment of airflow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A review 被引量:6
2
作者 Yingxin Zhu Maohui Luo Qin Ouyang Li Huang Bin Cao 侯恩哲 《建筑节能》 CAS 2015年第9期12-12,共1页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indoor air movement on human comfort perception have been studied. However, mos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collecting empir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indoor air movement on human comfort perception have been studied. However, mos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collecting empir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airflows in practice. In this context, numerous studies have encouraged the use of moving air to promote comfort in warm environments,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airflows. Through these studi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irflow parameters(such as air velocity, turbulence intensity, and fluctuation frequency) on human comfort perception have gradually been identified and even quantified.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marize the progress in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fort assessment of airflows in four main sections: demand for indoor airflows, parameters of indoor airflows, comfort assessment of indoor airflows, and dynamic airflows and their application.This paper will hopefully aid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perception of indoor airflows and guide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 建筑光学 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舒适需求的空调系统风-水协同调控技术研究
3
作者 褚堃 孙豪杰 +2 位作者 于坤 王静静 张长兴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如果在动态负荷变化下一直处于设计工况运行,在浪费冷量的同时又会导致能耗过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建立展厅舒适度与空调系统模型,基于室内PMV(Predicitive Mean Vote,预测平均投票...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如果在动态负荷变化下一直处于设计工况运行,在浪费冷量的同时又会导致能耗过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建立展厅舒适度与空调系统模型,基于室内PMV(Predicitive Mean Vote,预测平均投票数)参数确定不同人数时空调系统最佳运行调控策略,使空调系统既能保证室内舒适度,又能最大程度降低运行能耗。结果表明,优化后送风量由原来的26 000 m^(3)/h下降至4 400~12 000 m^(3)/h;不同人数时的水阀开度在0.25~0.81之间变化;室内人数最多时节能率达11.9%,并且随着室内人数的减少节能率逐渐增加。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室内舒适度 中央空调系统 运行调控策略 节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历史建筑夏季室内热舒适研究——以宋卿体育馆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童乔慧 赵伦 熊燕 《华中建筑》 2024年第9期48-52,共5页
该文研究武汉大学早期历史建筑宋卿体育馆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及热舒适评价,通过对体育馆室内热环境现场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室内相关物理参数及使用者主观评价进行收集。对室内热环境实际热感觉投票值TSV与预测热舒适指标... 该文研究武汉大学早期历史建筑宋卿体育馆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及热舒适评价,通过对体育馆室内热环境现场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筑室内相关物理参数及使用者主观评价进行收集。对室内热环境实际热感觉投票值TSV与预测热舒适指标PMV进行对比分析,评测该历史建筑夏季室内热舒适性后,发现宋卿体育馆在夏季自然通风状态下室内热环境较差,主要是因为建筑大面积西向开窗设计很容易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室内风速过低,使用者运动强度高,从而导致实际热感觉投票值偏高。因此对该历史建筑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如增设外窗遮阳、机械通风以及必要的空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宋卿体育馆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人体呼吸代谢暴露对学生阅读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徐燊 朱宇航 王明豪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高校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室内空气质量与学生健康及学习效率密切相关,而针对代谢污染暴露引起的健康影响量化研究还有待深化。本文以CO_(2)作为室内空气质量的表征参数,利用实验舱进行室内环境调控,通过主观舒适度评价、... 高校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室内空气质量与学生健康及学习效率密切相关,而针对代谢污染暴露引起的健康影响量化研究还有待深化。本文以CO_(2)作为室内空气质量的表征参数,利用实验舱进行室内环境调控,通过主观舒适度评价、学习任务测试等方法,探讨不同工况(CO_(2)浓度分别为600 ppm、1000 ppm、1500 ppm、2000 ppm、2500 ppm、3000 ppm和4000 ppm)下人体代谢污染物对室内人员生理感知指标及各类型学习任务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第一,随着室内CO_(2)浓度升高,受试学生的热舒适度下降22.2%,其中人体的热感觉和病态建筑综合征(SBS)中各项生理反馈在室内CO_(2)浓度超过1500 ppm时发生显著变化;第二,CO_(2)浓度升高对校对任务速度的减缓影响更显著,而对文本阅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正确率上;第三,在高浓度工况下(4000 ppm)受试学生的综合阅读效率相比低浓度(1000 ppm)下降14.1%,而低于1500 ppm时维持更低的CO_(2)浓度对阅读效率的提高不会有明显收益。实验结果为教室空气质量调控和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室 代谢污染暴露 室内CO_(2)浓度 阅读效率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开放式办公建筑夏季人体热舒适调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胜凯 杨柳 +1 位作者 高斯如 翟永超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以西安地区6栋典型开放式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热环境参数测试和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了实际办公建筑中人员的热舒适需求,并将调研结果与现有标准及其他气候区现场研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西安地区夏季办... 以西安地区6栋典型开放式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热环境参数测试和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了实际办公建筑中人员的热舒适需求,并将调研结果与现有标准及其他气候区现场研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西安地区夏季办公建筑受访者的中性温度为25.4℃,偏好温度比中性温度低0.2℃,80%可接受温度上限为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中性温度 现场研究 PMV模型 热适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暖末端办公建筑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调研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胜凯 杨柳 +1 位作者 高斯如 翟永超 《暖通空调》 2024年第7期98-105,共8页
为明确寒冷气候区办公建筑辐射供暖和对流供暖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参数是否能满足人体热舒适需求,本研究选取西安市不同供暖模式的办公建筑为调研对象,同时进行了室内物理环境测试和人体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调研期间共获得1 120份有效问... 为明确寒冷气候区办公建筑辐射供暖和对流供暖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参数是否能满足人体热舒适需求,本研究选取西安市不同供暖模式的办公建筑为调研对象,同时进行了室内物理环境测试和人体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调研期间共获得1 12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对流供暖模式下室内空气温度和竖直温差显著高于辐射供暖,且室内存在过热现象;辐射和对流供暖的中性温度分别为17.4℃和20.4℃,较高的室内空气温度形成了较高的中性温度和可接受温度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供暖 对流供暖 办公建筑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中性温度 可接受温度 现场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高校宿舍夏季睡眠环境现场调查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晨 龚剑 +2 位作者 田瑛文 陈璐丝 钟延芬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105-110,149,共7页
以南昌某高校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测量了夏季夜间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_(2)浓度等环境参数,并对26名受试者睡前和醒后的主观环境评价及睡眠质量进行了调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测量和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与睡前... 以南昌某高校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测量了夏季夜间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_(2)浓度等环境参数,并对26名受试者睡前和醒后的主观环境评价及睡眠质量进行了调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测量和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与睡前清醒状态热中性温度都为25℃,睡眠状态有比清醒状态更宽的可接受温度范围;宿舍夜间CO_(2)浓度较高,醒后室内空气品质满意度比睡前显著降低,应适当增强通风;睡眠期间较高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夜间凉爽且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环境 睡眠质量 高校宿舍 室内空气品质 现场调查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内设定温度调节的办公建筑空调用能柔性特性实验分析
9
作者 张修宇 王丹 +3 位作者 王伟 吕燕捷 范朋丹 孙育英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0期18-26,70,共10页
空调系统作为建筑需求响应的核心,具有较大的柔性潜力。为了实现需求响应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性地实施优化配置与调控,必须明确空调用能柔性特性。然而,现有研究多依赖于模拟仿真探究需求响应期间的空调用能柔性特性,该方法往往无法准确... 空调系统作为建筑需求响应的核心,具有较大的柔性潜力。为了实现需求响应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性地实施优化配置与调控,必须明确空调用能柔性特性。然而,现有研究多依赖于模拟仿真探究需求响应期间的空调用能柔性特性,该方法往往无法准确反映实际运行条件,导致柔性特性不明晰,进而造成调控不合理、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2栋办公建筑进行了不同工况的需求响应实验,基于温变速率与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指标分析了设定温度调节期间的室内舒适度,并以柔性量、柔性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空调柔性可调潜力区间;同时,通过蓄热体内表面温度研究需求响应期间建筑蓄热体柔性特征。实测结果表明:在需求响应期间,当设定温度调节1~2℃时,均可维持较好的室内舒适度;同时,需求响应期间2栋建筑能够提供10~20 W/m^(2)的柔性负荷量,可实现28.3%~83.1%的负荷转移。本文结果可为空调系统柔性量化提供指标支撑与实测依据,对“双碳”目标下的建筑节能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空调系统 柔性负荷 需求响应 温度调节 室内热舒适 建筑蓄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高校宿舍供暖前后室内热环境变化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
10
作者 樊颖 张晓静 +2 位作者 周锦玥 谢静超 刘加平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为探究供暖前后宿舍内热环境差异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在北京某高校实地调研了8个不同朝向宿舍的室内热环境,并采用问卷调研和睡眠手环监测结合的方式获得了16名高校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表明:供暖前宿舍内夜间平均温度为(18... 为探究供暖前后宿舍内热环境差异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在北京某高校实地调研了8个不同朝向宿舍的室内热环境,并采用问卷调研和睡眠手环监测结合的方式获得了16名高校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表明:供暖前宿舍内夜间平均温度为(18.6±1.1)℃,供暖初期为(20.2±1.4)℃,满足标准要求;实测期间宿舍夜间相对湿度高于30%,满足舒适度要求;床褥系统总热阻约为3.5~4.9 clo,其中,睡衣热阻大约为0.03~0.40 clo;供暖初期受试者睡前热中性温度为18.0℃,可接受温度范围为16.0~19.8℃,早晨醒后倾向更暖的环境;睡前热感觉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关联,当受试者睡前热感觉偏暖时,睡眠满意度及深睡眠比例较高,有利于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睡眠质量 室内热环境 高校宿舍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暖对寒冷地区高校图书馆热舒适影响研究
11
作者 唐山 夏博(指导) 周赛赢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1期141-148,156,共9页
以寒冷地区西安市某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主观问卷调查和客观热环境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图书馆阅览室室内热环境和停暖前后学生室内热舒适、热感觉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停暖前图书馆室内热环境比停暖后偏暖;停暖前学生的... 以寒冷地区西安市某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主观问卷调查和客观热环境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图书馆阅览室室内热环境和停暖前后学生室内热舒适、热感觉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停暖前图书馆室内热环境比停暖后偏暖;停暖前学生的热感觉投票值比停暖后偏高;停暖前后热满意度均达到80%目标满意度;建立停暖前后热感觉投票与操作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得停暖前学生热中性操作温度为19.33℃,停暖后为20.90℃。停暖前寒冷地区图书馆阅览室内80%的学生可接受操作温度范围为16.0~25.8℃,停暖后为16.4~25.3℃。研究结果可以为寒冷地区高校图书馆方案设计及其阅览室热环境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 停暖前后 室内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过渡季室内热舒适研究
12
作者 胡家僖 吕宬熺 +2 位作者 朱能 刘凯瑞 侯莹珍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65-79,共15页
近年来,随着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兴起,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在国内的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为研究成都市过渡季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室内老年人的人体热舒适情况,并为后续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于2021年10月-11月对成都市该设施内的老年人进行了... 近年来,随着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兴起,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在国内的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为研究成都市过渡季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室内老年人的人体热舒适情况,并为后续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于2021年10月-11月对成都市该设施内的老年人进行了热舒适状况调研,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开展了热环境测量。通过对105位老年人的问卷填写结果和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1)该地区老年人对于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过渡季室内热环境接受度较为良好,但认为需要进一步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及控制风速的老年人占比在10%~20%之间。(2)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过渡季热舒适评价模型后,通过计算得出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0.56℃,且实测热中性温度与可接受温度范围均大于预测的热中性温度与可接受温度范围,说明老年人在过渡季喜好偏暖的室内环境以及对温度变化的实际敏感度较预测的更低。(3)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成都市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过渡季室内热环境整体略微偏冷,同时相对湿度偏高,建议适当提升透明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得热能力并采用除湿手段。(4)热环境实测参数与热舒适模型的结合分析结果显示,南向老人起居室内过渡季热舒适情况相对北向更好;采用阳光房有利于在日间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彩钢夹芯板房白天开窗可提升室内热环境状况;种植过多的植被会阻碍太阳辐射得热,降低过渡季老年人在室的热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社区微型养老设施 老年人 过渡季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格栅遮阳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以室内热舒适优化为目标
13
作者 蒋璋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2期67-73,135,共8页
体感温度是通过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加权混合求解的,而在实际工程的设计中,辐射温度较难通过手算求解或检测获得,因此,常用空气温度直接替代体感温度会导致人体热舒适感受评价出现偏差。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参数化性能优化技术,实现基于气... 体感温度是通过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加权混合求解的,而在实际工程的设计中,辐射温度较难通过手算求解或检测获得,因此,常用空气温度直接替代体感温度会导致人体热舒适感受评价出现偏差。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参数化性能优化技术,实现基于气象数据变化的房间动态辐射温度计算,进而用于不同时段室内热舒适满意率的计算和评价。在方案的性能化优化设计中,通过逐一列举法和遗传算法两种性能寻优方法,得出了单个变量参数和多个变量参数情况下的不同优化方案,两种寻优方法均可以达成寻优目标。此外,遗传算法在多个变量参数情况下的寻优,在工程中的应用也被证实是可行的。遗传算法通过设置最优解目标,经过不断地交叉变异计算得出多个优化解,既可以满足性能化设计要求,也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温度 室内热舒适 参数化设计 性能导向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滨海地区自然通风乒乓球馆冬季风热环境调查研究
14
作者 程征 高星 +2 位作者 陈禹彤 杨婷婷 亓晓琳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章通过现场测试及主观问卷调查,分析了初冬非采暖期青岛市某高校乒乓球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运动人群在热舒适、室内空气品质、风速干扰性三方面的主观感受。研究发现:与非运动人群相比,运动人群感觉偏暖,可接受的舒适温度下限更低;运... 文章通过现场测试及主观问卷调查,分析了初冬非采暖期青岛市某高校乒乓球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运动人群在热舒适、室内空气品质、风速干扰性三方面的主观感受。研究发现:与非运动人群相比,运动人群感觉偏暖,可接受的舒适温度下限更低;运动人群可接受的CO_(2)浓度更高,但同时对CO_(2)浓度的变化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虽然乒乓球馆室内平均风速仅为0.09m/s,但仍有65.67%的运动者认为风速干扰较大。乒乓球资深运动人群有习惯性关窗的行为,避免运动区域的风场干扰是乒乓球馆中引入自然通风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 自然通风 热舒适 室内空气品质 体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调系统能耗限额控制的上海某办公建筑运行效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夏麟 刘剑 +1 位作者 喻伟 姚润明 《暖通空调》 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
介绍了基于空调系统能耗限额控制的上海某办公建筑概况,采用能耗、室内环境、设备状态监测和问卷调查的主客观研究方法,从空调和供暖实际运行能耗和室内热舒适度两方面进行评估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空调供暖设... 介绍了基于空调系统能耗限额控制的上海某办公建筑概况,采用能耗、室内环境、设备状态监测和问卷调查的主客观研究方法,从空调和供暖实际运行能耗和室内热舒适度两方面进行评估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空调供暖设备节能系统、智能化节能控制等性能提升措施的集成技术路径,结合设计、施工、调适等全过程保障措施的实施,可实现办公建筑空调和供暖低能耗的目标。项目实现了工作时段全年空调和供暖能耗不高于30 kW·h/m2,同时实现了冬季室内温度22.94~23.63℃和夏季室内温度25.13~25.62℃的高舒适度要求。冬夏两季的室内热湿环境的主观调查结果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冬季"比较舒适"以上的满意度大于83%,夏季"比较舒适"以上的满意度大于93%。通过精确调整室内舒适度水平和进一步优化空调系统配置,可实现工作时段全年空调和供暖能耗不高于25 kW·h/m2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耗 空调 供暖 室内热舒适 能耗限额 办公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与自然通风 被引量:44
16
作者 朱唯 狄育慧 +1 位作者 王万江 李安桂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90-94,共5页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自然通风组织减少对空调的利用,并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分析了生...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自然通风组织减少对空调的利用,并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分析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热环境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的效果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合理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室内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感觉指标确定热舒适判据的一项国际标准简介 被引量:17
17
作者 景胜蓝 李百战 +4 位作者 李楠 李文杰 刘红 许孟楠 谈美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113,95,共5页
介绍了国际标准ISO7730-2005《热环境人类工效学——基于PMV-PPD计算确定的热舒适及局部热舒适判据的分析测定和解析》在1994年版本基础上增加的内容,包括热环境等级划分、整体热舒适长期评价、局部热不舒适、非稳态热环境与适应性等。... 介绍了国际标准ISO7730-2005《热环境人类工效学——基于PMV-PPD计算确定的热舒适及局部热舒适判据的分析测定和解析》在1994年版本基础上增加的内容,包括热环境等级划分、整体热舒适长期评价、局部热不舒适、非稳态热环境与适应性等。与美国标准ANSI/ASHRAE55-2004相比,该标准增加了热环境等级划分、整体热舒适长期评价等规定,更便于操作。该标准对于我国热舒适研究和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的编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室内热环境 非稳态热环境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基于热舒适的热环境评价指标 被引量:11
18
作者 肖坚 周晋 +1 位作者 徐峰 张国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93-3697,共5页
提出1个基于热舒适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该指标以夏热冬冷地区冬夏季热不舒适温度出现频率为基础,通过对比冬、夏季室内外热不舒适度来获得室内热环境评价。通过窗墙比、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和外窗水平遮阳4种情况共37个算例... 提出1个基于热舒适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该指标以夏热冬冷地区冬夏季热不舒适温度出现频率为基础,通过对比冬、夏季室内外热不舒适度来获得室内热环境评价。通过窗墙比、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和外窗水平遮阳4种情况共37个算例的模拟分析,研究该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建筑围护结构变化对室内热环境带来的长期影响,还可以此对比不同围护结构下建筑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居住建筑 评价指标 热舒适 室内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典型季节传统民居热环境测试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大龙 刘加平 +1 位作者 何泉 翟亮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具有代表性的银川郊区传统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热舒适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发现:银川市冬季寒冷,太阳辐射充足,传统生土民居建筑冬季室内温度较低,... 以具有代表性的银川郊区传统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热舒适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发现:银川市冬季寒冷,太阳辐射充足,传统生土民居建筑冬季室内温度较低,室内热舒适性较差,室内的高湿是造成低温的主要原因.针对银川传统生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47
20
作者 闫斌 郭春信 +1 位作者 程宝义 缪小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45,共2页
分析了室内空气温湿度对热舒适度和空调能耗的影响,认为在保证热舒适度的前提下,优化组合室内设计参数,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 室内设计参数 优化 热舒适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