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盐产吲哚乙酸(IAA)多功能菌株筛选及对盐胁迫小麦的促生效应
1
作者 常海霞 李静 +2 位作者 李明源 茹仙古丽·尤努斯 王继莲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种子萌发、根系发育、生长及代谢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丰富耐盐碱产IAA的多功能菌种资源,探究菌株的耐盐性及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 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种子萌发、根系发育、生长及代谢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丰富耐盐碱产IAA的多功能菌种资源,探究菌株的耐盐性及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盐生植物根际、根内、土壤中筛选高产IAA的多功能菌株,从中选取产IAA能力较强的优良菌株接种于盐胁迫下的小麦幼苗验证其促生能力。结果共分离到181株产IAA菌株,其中MHCA37、MPCB16、MHCA17菌株分泌IAA的量位居前3位。将具有IAA分泌能力的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后,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隶属6个菌属,以肠杆菌(Enterobacter)占比最高。产IAA菌株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影响不同,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接种MHCA37、MPCB16和MHCA17菌株的小麦在茎粗、株高、根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叶绿素含量5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菌株后小麦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和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17菌株的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和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菌株后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17菌株的小麦幼苗POD活性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显著高于对照;接种MHCA37、MPCB16、MHCA17菌株的小麦幼苗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轻度盐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据此推测,本研究筛选所得的产IAA菌株在盐胁迫下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等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同时为开发适用于盐碱地的耐盐多功能微生物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 多功能菌株 盐胁迫 促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IAA抗旱菌株SZF7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功能基因挖掘
2
作者 林宏 黄玉莲 +4 位作者 黄卫红 李若雨 薛喜枚 张英娇 张秋芳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2,共9页
作为一种非生物胁迫,干旱导致经济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一些能够替代化学抗旱制剂且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亟待发掘。本研究以武夷山茶园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获得高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 作为一种非生物胁迫,干旱导致经济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因此,一些能够替代化学抗旱制剂且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的功能微生物亟待发掘。本研究以武夷山茶园土壤细菌为研究对象,筛选获得高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能力的强抗旱菌株,并对其进行最佳培养条件优化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获得1株具有高分泌IAA能力的强抗旱菌株SZF7,其抗旱能力强于其他同批次筛选的菌株,经鉴定SZF7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SZF7分泌IAA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5.0、温度37℃和培养时间24h,且pH和温度对其IAA分泌量具有显著影响;SZF7基因组的COG和KEGG代谢途径中,参与生物代谢大类的基因数量分别占总功能基因的47.96%和68.52%,且其基因组包含IAA、铁载体、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NRPS)、脂肽类化合物和嗜铁素等植物促生相关基因;SZF7的IAA合成途径分别为由吲哚-3-丙酮酸脱羧酶催化的吲哚-3-丙酮酸途径和吲哚-3-甘油磷酸合成酶催化的色胺酸途径。本研究结果为抗旱促生菌剂在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菌 吲哚乙酸 抗旱 培养条件优化 全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IAA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崔筱 孔维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4,共7页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属于生长素吲哚衍生物家族,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在植物、真菌、细菌中广泛存在。IAA在食用菌中的作用和功能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比较了IAA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了IAA对食用菌生长、发育... 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属于生长素吲哚衍生物家族,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在植物、真菌、细菌中广泛存在。IAA在食用菌中的作用和功能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比较了IAA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了IAA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提高食用菌抗性和促进共生宿主植物生长的作用。最后系统总结了IAA在食用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研究IAA在食用菌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吲哚-3-乙酸 生长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IBA对无花果扦插苗抗氧化特性及IAA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紫玉 巴哈依丁·吾甫尔 +2 位作者 任桂霖 魏靖 王梓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6-1054,共9页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无花果插穗生根萌芽、抗氧化性及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无花果的育种、繁殖、推广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姬红’无花果品种硬枝为插穗,观测不同质量浓度IBA(... 【目的】探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IBA)对无花果插穗生根萌芽、抗氧化性及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无花果的育种、繁殖、推广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波姬红’无花果品种硬枝为插穗,观测不同质量浓度IBA(0,30,45,60,90 mg/L)处理下插穗生根性状、抗氧化特性,并对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的扦插枝条中段的腋芽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1)无花果插穗萌芽率和生根率在45 mg/L IBA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并与其他处理和对照差异显著。(2)随IBA浓度增加,插穗SOD和CA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均在45,60 mg/L IBA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而POD活性无显著变化;各浓度IBA处理插穗中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45 mg/L IBA处理MDA显著低于其余处理。(3)45 mg/L IBA处理及对照组中共存在6 87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显示有10个差异途径,GO富集分析表明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为主要的生物学途径;与CAT、SOD相关的基因集中富集在过氧化物酶体通路上,POD相关基因则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IAA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相关基因FcGH3显著上调表达,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FcAUX1、FcARG7和FcARF等显著下调表达。【结论】外源IBA处理会导致无花果插穗抗氧化酶和IAA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变化,增强插穗抗逆性,促进插穗生根、萌芽、成苗,并以外源45 mg/L IBA促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扦插苗 吲哚丁酸(IBA) 抗氧化 iaa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爪爪根际土壤产IAA菌株分离及促生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鑫宇 王继莲 +1 位作者 麦日艳古·亚生 李明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为丰富具有产吲哚-3-乙酸(IAA)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开发高效微生物菌肥,从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耐盐植物盐爪爪根际土壤中分离产IAA的菌株。结合16S r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PCR-RFLP)与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 为丰富具有产吲哚-3-乙酸(IAA)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开发高效微生物菌肥,从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耐盐植物盐爪爪根际土壤中分离产IAA的菌株。结合16S r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PCR-RFLP)与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分析高产IAA菌株对玉米和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对盐碱胁迫下植株幼苗生长(株高、茎粗、地上干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共筛选到67株PGPR菌株,其分泌IAA能力为16.65~71.63 mg·L^(-1),尤以PM14、PM18分泌量较高。PM14和PM18菌株同时兼具解磷、固氮能力。所有菌株分属6个菌属,以肠杆菌属占绝对优势。接种PM14和PM18均促进了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但菌液浓度高低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接种处理增加了玉米株高、鲜重、地上干重、茎粗和根干重,分别增加了4.7%~37.2%、28.8%~94.5%、15.8%~157.9%、4.4%~35.5%和23.5%~82.4%,但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接种处理增加了小麦株高、茎粗、鲜重和地上干重,分别增加了9.5%~33.1%、13.0%~49.6%、57.4%~112.8%和71.4%~114.3%。除接种灭活的PM14导致小麦根干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他处理均有积极作用,提高了52.8%~69.0%,而所有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综上,本研究筛选的产IAA菌株提高了植株在盐碱胁迫下的抗性,对开发适用于盐碱地区的微生物菌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3-乙酸 植物根际促生菌 盐碱胁迫 促生 微生物菌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效溶磷菌株的筛选及对亚麻促生效应的研究
6
作者 胡云龙 陈文晶 +1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 溶磷菌能够显著提升土壤中可溶性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力。从工业大麻根际土壤中进行溶磷菌筛选,通过测定溶磷量、发芽率、发芽势筛选出一株高效溶磷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分泌量以及对亚麻生长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JX1菌株经鉴定为Klebsiella sp.,其溶磷能力较强且具有功能多样性,最大溶磷量为181.70 mg/L,能显著提高亚麻种子发芽势与亚麻幼苗总根长,具有IAA分泌能力,其最大分泌量为49.94 mg/L,亚麻经JX1菌株浇灌后,能显著提升其株高、地下部干鲜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直径<0.5 mm细根所占的比例,显著降低根系平均直径,对亚麻地下部具有较好促生效果。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的菌株JX1(Klebsiella sp.)具有较好的溶磷以及分泌IAA的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亚麻根系生长,优化根系的形态与组成,提高亚麻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利用,丰富了亚麻专用微生物肥料的高效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亚麻 根系 吲哚乙酸(iaa) 促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高产吲哚乙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促生应用研究
7
作者 马连杰 卢文才 +1 位作者 刘倩 张慧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230,共9页
现代农业中化肥长期不合理施用直接导致了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微生物肥料替代是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途径。试验从前期实验室保存的芽孢杆菌库中筛选出9株高产吲哚乙酸(IAA)的菌株,IAA分泌量均在83.27 mg/L以上,其中T26分泌... 现代农业中化肥长期不合理施用直接导致了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微生物肥料替代是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途径。试验从前期实验室保存的芽孢杆菌库中筛选出9株高产吲哚乙酸(IAA)的菌株,IAA分泌量均在83.27 mg/L以上,其中T26分泌能力最强,为189.14 mg/L。综合产IAA能力、产铁载体能力、抑菌特性等生物学特性,确定4株菌(T26、PA8、DY15和Ya6)开展进一步研究。菌株鉴定结果表明,T26、PA8、DY15初步归属于Bacillus subtilis,Ya6初步归属于Bacillus velezensis。4株菌均具有产铁载体能力,Ya6具有较强的镰刀菌属真菌(Fusarium)拮抗能力。促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高产IAA菌株的育苗基质显著促进了番茄、辣椒和糯玉米的苗期生长。番茄育苗试验中T26、PA8和DY15促生效果佳,番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分别较对照(添加等量蒸馏水)提高了24.75%~51.34%、36.08%~43.67%、21.67%~91.67%、11.63%~27.91%。4株菌在低肥力土壤中应用促生效果优于在育苗基质中的应用,添加菌株处理的小白菜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与对照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分别为对照的1.80~2.08、1.38~1.70、1.50、2.80~3.69、1.12~1.72、4.18~5.85和4.45~6.41倍。4株菌均具有良好的促生应用潜力,将为开发微生物肥料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促生菌 芽孢杆菌 吲哚乙酸(iaa) 育苗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采后软化过程中内源IAA、ABA和乙烯的变化 被引量:28
8
作者 吴敏 陈昆松 +2 位作者 贾惠娟 徐昌杰 张上隆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以玉露桃果实为试材,分析了桃果实后熟衰老进程中内源ABA、IAA和乙烯水平的变化,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对果实后熟软化进程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桃果实乙烯跃变始于采后第3天,跃变峰值出现在采后第8天;采后初期ABA含量迅速积累,于采后第... 以玉露桃果实为试材,分析了桃果实后熟衰老进程中内源ABA、IAA和乙烯水平的变化,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对果实后熟软化进程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桃果实乙烯跃变始于采后第3天,跃变峰值出现在采后第8天;采后初期ABA含量迅速积累,于采后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趋下降;但IAA水平在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呈持续下降趋势。ABA和IAA水平在后熟软化末期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采后生理 果实后熟软化 内源激素 iaa ABA 乙烯 调控机制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A和GA_3对棉花短纤维突变体纤维长度的离体诱导作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程超华 王学德 姚艳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以棉花等基因系超短纤维突变体 (Ligoncotton ,Li1 )及其野生型 (li1 )为材料 ,用胚珠离体培养方法 ,研究IAA(生长素 )和GA3(赤霉酸 )与纤维细胞伸长的关系。研究表明 :(1)在含单激素IAA或GA3培养基内 ,离体诱导突变体胚珠产生的纤维长... 以棉花等基因系超短纤维突变体 (Ligoncotton ,Li1 )及其野生型 (li1 )为材料 ,用胚珠离体培养方法 ,研究IAA(生长素 )和GA3(赤霉酸 )与纤维细胞伸长的关系。研究表明 :(1)在含单激素IAA或GA3培养基内 ,离体诱导突变体胚珠产生的纤维长度分别约为 1 86mm和 2 1mm ,比在对照 (不含激素 )培养基内的纤维长度分别增长 86 %和 110 % ,说明外源激素IAA或GA3对突变体纤维伸长能力的缺损有补偿作用。 (2 )在同时含有IAA和GA3两种激素的培养基中 ,突变体和野生型胚珠产生的纤维长度分别为 3 4 1mm和 7 2 3mm ,是它们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纤维长度的 76 %和 2 4 3% ,均显著高于只含一种激素培养基内的纤维长度 ,说明IAA与GA3间在诱导纤维伸长上有协同作用 ,而且 ,这种作用对突变体比对野生型大 3 1倍 ,即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除突变体纤维伸长受到的阻碍。 (3)突变体胚珠在含GA3和IAA培养基内经培养2 1d后 ,胚珠IAA和GA3平均含量 ,虽稍高于对照培养基内野生型胚珠的含量 ,但明显小于GA3和IAA培养基内野生型胚珠的平均含量 ,而且其纤维长度也显著小于野生型的纤维长度。说明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突变体的纤维伸长比野生型需更高的胚珠GA3和IAA水平 ,但由于突变体在遗传上的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a(生长素) GA3(赤霉酸) 纤维伸长 胚珠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QQ和IAA促生因子对Rahnella aquatilis HX2菌株促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焦子伟 位婉 +2 位作者 李磊 张相锋 郭岩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7-917,共11页
【目的】Rahnella aquatilis HX2菌株能合成吡咯喹啉醌(PQQ)和吲哚乙酸(IAA),探明PQQ与IAA在HX2菌株促生作用中的作用与机理。【方法】通过试管苗试验、温室砂培试验,分别以纯品PQQ、纯品IAA、HX2菌株及PQQ合成缺失突变体及互补菌株等... 【目的】Rahnella aquatilis HX2菌株能合成吡咯喹啉醌(PQQ)和吲哚乙酸(IAA),探明PQQ与IAA在HX2菌株促生作用中的作用与机理。【方法】通过试管苗试验、温室砂培试验,分别以纯品PQQ、纯品IAA、HX2菌株及PQQ合成缺失突变体及互补菌株等处理接种玉米,对各处理的玉米生长量、营养以及根形态方面的影响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PQQ、IAA纯品处理均能在促进玉米生长方面均有好的效果,HX2处理在玉米生物量(株高、鲜重和干重)、玉米营养(全N、全P、全K)摄入有显著提高,处理效果更好;PQQ合成缺失突变体MH15处理,虽对玉米鲜重、干重、全N、全P与对照相比有促进作用,但与HX2和互补菌株CMH15(pqq)处理玉米的促生效果相比较低。纯品PQQ、IAA处理主要提高了其细根长、中根长、总根长的长度和根表面积增加,但其根平均直径降低;而HX2菌株处理增加了其细根长、中根长、粗根长的长度,使玉米根系不仅伸长,且根系变粗。【结论】PQQ可作为直接促生因子和IAA,共同参与了HX2菌株对增加玉米生物量,提高玉米营养的摄入,促进其根形态等方面起到关键调控作用,明确了HX2菌株-PQQ-玉米、HX2菌株-IAA-玉米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hnella aquatilis HX2 吡咯喹啉醌 吲哚乙酸 促生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IAA对紫花苜蓿幼苗铝毒害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任晓燕 周鹏 安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23-1329,共7页
设置5个不同的吲哚乙酸(IAA)浓度(0、2、4、6和8mg·L-1),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IAA对缓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铝胁迫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抑制了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根长、侧根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 设置5个不同的吲哚乙酸(IAA)浓度(0、2、4、6和8mg·L-1),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IAA对缓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铝胁迫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抑制了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根长、侧根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处理时间部分显著降低,并且根尖和顶芽的IAA含量显著下降(P<0.05)。喷施不同浓度的IAA对铝胁迫紫花苜蓿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根长和侧根数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提高;喷施IAA显著降低根系的铝含量,提高了铝胁迫苜蓿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在5个IAA处理浓度中,6mg·L-1处理对苜蓿铝毒的缓解作用最明显,与单独铝胁迫对照处理相比,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铝胁迫紫花苜蓿生长受抑制与内源IAA的积累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铝胁迫 吲哚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促生长效果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鲁峰 狄义宁 +3 位作者 何丽莲 谢林艳 胡一凡 李富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4,275,共9页
【目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菌株是一株分离于甘蔗根部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促生长作用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高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种子、甘蔗单芽茎和甘蔗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通过... 【目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9菌株是一株分离于甘蔗根部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探究其促生长作用及产吲哚乙酸(IAA)能力,为下一步将其研制成高效微生物肥料接种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种子、甘蔗单芽茎和甘蔗组培苗为供试材料,通过浸泡接种玉米种子与甘蔗单芽茎,明确B9的最适促生长密度,观察它们的生长势并测定芽长、根长、株高、生根数和根系重量;通过灌根接种甘蔗组培苗,观察试管组培苗中根系长势,测定盆栽组培苗根长、株高、根系活力、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叶绿素以及光合指标,运用液质联用仪检测无菌上清液中与促生长相关的IAA的含量。【结果】B9菌液稀释后对玉米种子和幼苗均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随着菌液稀释倍数的增加,促生长效果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在1.0×10^6 CFU/mL时,对玉米生长情况的影响达到最佳。甘蔗单芽茎经1.0×10^6 CFU/mL的B9菌液处理后,其相关的形态和农艺性状均显著优于清水对照(P<0.05)。在该密度下,甘蔗组培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CK。在LB培养基B9菌液中,吲哚乙酸含量增加明显,在9 d时达到(95.63±2.33)ng/mL,比空白对照增加1054.9%。在Landy培养基菌液中,同样检测到吲哚乙酸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在9 d时比对照高出2.56倍。【结论】B9菌株对甘蔗和玉米均具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且发酵液中的IAA分泌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促生作用 iaa 光合指标 液质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IAA对杂交稻强、弱势粒灌浆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陶龙兴 王熹 黄效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以超级杂交稻协优 930 8和杂交稻协优 9312、 优 16 2及其相应恢复系为材料 ,对灌浆初期籽粒中内源 IAA、糖分的变化 ,以及 IAA抑制剂对 IAA以及 3 H-标记葡萄糖吸收分配和籽粒灌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初期强势粒的 IA... 以超级杂交稻协优 930 8和杂交稻协优 9312、 优 16 2及其相应恢复系为材料 ,对灌浆初期籽粒中内源 IAA、糖分的变化 ,以及 IAA抑制剂对 IAA以及 3 H-标记葡萄糖吸收分配和籽粒灌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初期强势粒的 IAA含量以及增重的速度始终高于弱势粒。在开花受精 7d以前 ,强势粒中果糖、葡萄糖及蔗糖的含量高于弱势粒 ,之后相反。强、弱势粒间存在的这种灌浆势差异 ,杂交组合大于其相应的恢复系。IAA合成及运输抑制剂明显降低 3 H-葡萄糖在籽粒中的分配。外源 IAA对幼穗的处理 ,缩小了强、弱势粒间结实率的差异 ,使整穗的结实率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间顶端优势 强势粒 弱势粒 籽粒灌浆 吲哚乙酸 可溶性糖 杂交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内标法定量分析植物组织中的JA、IAA和ABA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金克 陈华君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148,共6页
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茉莉酸(JA)、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方法。实验以欧洲灰杨叶片为材料,在用80%冷甲醇提取激素时,一并加入ABA、IAA和JA的内标(D3-ABA300ng,13C6-IAA60ng和DHJA80ng),激素... 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茉莉酸(JA)、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方法。实验以欧洲灰杨叶片为材料,在用80%冷甲醇提取激素时,一并加入ABA、IAA和JA的内标(D3-ABA300ng,13C6-IAA60ng和DHJA80ng),激素提取液浓缩至水相,调pH2.5~3.0后经乙酸乙酯萃取、Sep-PakC18小柱纯化,甲酯化后,GC-MS定量测定ABA、JA。IAA经甲酯化后再经TMS化(三甲基硅烷化),用GC-MS定量测定。经检测:盆栽欧洲灰杨叶组织中脱落酸含量为120.170~128.771ng/g(鲜质量),茉莉酸含量为1.697~6.974ng/g(鲜质量),吲哚乙酸含量为4.990~14.776ng/g(鲜质量);脱落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吲哚乙酸,茉莉酸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内标法 茉莉酸 吲哚乙酸 脱落酸 欧洲灰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TIR1与生长素IAA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腾 孙宏伟 +2 位作者 陈兰 沈荣欣 赖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35-1838,共4页
基于最新得到的拟南芥运输抑制剂响应蛋白质1(TIR1)与吲哚乙酸(IA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使用分子对接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对TIR1与生长素IAA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通过逐级考察辅酶InsP6和中心水分子的影响,发现辅... 基于最新得到的拟南芥运输抑制剂响应蛋白质1(TIR1)与吲哚乙酸(IA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使用分子对接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对TIR1与生长素IAA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通过逐级考察辅酶InsP6和中心水分子的影响,发现辅酶InsP6和中心水分子对生长素IAA正确结合到活性位点有重要作用.分子动力学结果表明,复合物体系在整个模拟过程中较为稳定,2个水分子相继作为中心水分子与生长素IAA形成了稳定的氢键作用,IAA与活性位点处残基的相互作用与晶体结构相比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TIR1 吲哚乙酸(iaa) 辅酶InsP6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幼穗iPAs、IAA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东方 张建国 +2 位作者 黄卓烈 陈玉清 容学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
以空间诱变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华航一号和空间诱变选育的水稻新品系华航八号以及它们的原品种为材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了幼穗分化Ⅰ期和Ⅲ期幼穗的激素含量,调查了成熟期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华航一号幼穗的b[吲哚乙酸(IAA) ]... 以空间诱变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华航一号和空间诱变选育的水稻新品系华航八号以及它们的原品种为材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了幼穗分化Ⅰ期和Ⅲ期幼穗的激素含量,调查了成熟期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华航一号幼穗的b[吲哚乙酸(IAA) ]/b[异戊烯腺嘌呤(iPAs) ]与原品种特籼占13差异不显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华航八号幼穗b(IAA) /b(iPAs)显著低于原品种粤香占,结实率也显著低于原品种粤香占,每穗粒数则显著高于原品种粤香占.幼穗b(IAA) /b(iPAs)与每穗粒数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 吲哚乙酸 异戊烯腺嘌呤 每穗粒数 结实率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IAA-O_x三元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其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福沛 唐献兰 +2 位作者 胡瑞祥 蒙衍强 潘恩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55-59,共5页
在甲醇中首次合成了 4种稀土 -吲哚 -3 -乙酸 -8-羟基喹啉三元固体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手段进行表征 .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稀土三元配合物具有催芽。
关键词 稀土 三元配合物 吲哚-3-乙酸 8-羟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矮秆水稻内源GA与IAA和ABA的含量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建龙 张金渝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49-52,共4页
测定了遗传背景基本一致的水稻植株内源GA类物质、IAA和ABA的含量.发现我国的sd,基因矮秆水稻内源GA类物质的含量并不低.高秆和带有sd_s基因的矮秆植株的GA类物质含量高于带sd_l基因的矮秆类型.供试的矮秆类型的IAA含量显著低于高秆类型... 测定了遗传背景基本一致的水稻植株内源GA类物质、IAA和ABA的含量.发现我国的sd,基因矮秆水稻内源GA类物质的含量并不低.高秆和带有sd_s基因的矮秆植株的GA类物质含量高于带sd_l基因的矮秆类型.供试的矮秆类型的IAA含量显著低于高秆类型,而ABA含量则有高于高秆的趋势,表明水稻的矮生性并非都是由于体内缺少GA,而低含量的IAA是水稻矮化的决定因素.糯质基因wx对3种内源激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吲哚乙酸 脱落酸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C-MS-SIM测定植物中IAA含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华君 王天华 金幼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6-61,共6页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的选择离子监测(GC-MS-SIM)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测定复杂体系中痕量成分的新技术。用以氘标记的类似物为内标的内标法可以使测定值更接近真实值。本文研究了用该技术测定植物中内源激素吲哚-3-乙酸(IAA)含量的方法...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的选择离子监测(GC-MS-SIM)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测定复杂体系中痕量成分的新技术。用以氘标记的类似物为内标的内标法可以使测定值更接近真实值。本文研究了用该技术测定植物中内源激素吲哚-3-乙酸(IAA)含量的方法,并讨论了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指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因样品在前处理中的无规律丢失或仪器不稳定等因素所造成的误差,而且对样品的提纯及色谱分离条件的要求比气相色谱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SIM 测定 iaa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樱桃根际IAA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最佳产素条件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柏霞 刘浩强 +4 位作者 孙丽娜 肖敏 郑玮 赵慧 潘凤荣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了给甜樱桃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优良菌株资源,本文从马哈利樱桃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52株细菌,通过保绿法和萝卜子叶增重法进行初筛,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菌株,进一步进行IAA产生菌的筛选,并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 为了给甜樱桃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优良菌株资源,本文从马哈利樱桃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52株细菌,通过保绿法和萝卜子叶增重法进行初筛,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菌株,进一步进行IAA产生菌的筛选,并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明确分类地位,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产IAA的能力,并对最佳碳氮源、产素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52株菌中B20产IAA能力最强,经鉴定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其最佳产素的培养条件为:采用30%的装液量在温度为30℃、转速为150r·min-1的条件下培养44h,最佳碳、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粉。研究发现菌株B20具有IAA产生能力,具有作为功能微生物肥料研发的潜力,可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乙酸(iaa) 根际 筛选 鉴定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